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有传言说长江存储进入了华为 Mate 40 供应链?是否属实?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公司内部都禁止传播这个传言。。。


user avatar   qiu-yu-chen-xi-m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下都基于公开信息,讨论基于具有一定产量,良率,可以参与市场竞争的产品。

有几点值得注意:

  1. 华为Mate 40闪存确实有采用了YMTC的,但YMTC不是唯一来源,其他还有三星和Micron等

YMTC打入华为供应链是个好消息,国产化的第一步,之前DRAM和NAND Flash基本全靠进口。

拆机显示,华为闪存是海思logo,自研SFS,读取速度很快。猜测应该是买的颗粒,然后用自研的闪存主控方案。

后续YMTC的良率和产量提升是个关键。

2. YMTC的进展有利于提高半导体供应链的自给程度,但这与华为困局没太大关系

YMTC供应的产品应该是817禁令之前的,后续供应应该也需要许可证。如果没有许可,华为的困局还是难解。

想确认的的可以搜搜YMTC杨总有没有相关的表态[不确定有没有]

3. YMTC的‘国产化’并不是大多数人期待的‘全国产化’

此‘国产化’指的是晶圆制造,不包括设备与材料,具体可以查看去年的招标采购统计。红色为国产厂家。

很多自媒体的节目说国产招标大量提升,厂商内部应该确实在推这个事情。但是有几点注意:

  1. 国产化设备验证进度如何?是否用于先进工艺(64层,128层),能否保持良率?
  2. 国产化设备是单一替代,还是可以不同工艺组合替代?
  3. 国产化设备制造是否含有涉及禁令的国外专利、技术?比如北方华创,中微的产品。

由于积累远远不够,替代过程会很漫长。很多人也一直期待全国产化28nm,只不过半导体制造产业链太长,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完成先进工艺的全链条供应,能否实现是个很大的疑问。可能逐步扩大产能,掌握一些关键技术,相互掣肘制衡才是最终路线吧。

4. YMTC的产能和收入占比还属于‘忽略不计’,万里长征只是第一步

目前三星,sk海力士,KIOXIA,Micron,intel六大厂商占据份额合计为98.4%,其中sk已经收购了intel的业务。

而根据公开资料,长江存储一期的产能是10万片晶圆/月的产能,开建的2期工程,预计目标是达到30万片晶圆/月。

YMTC的128层技术可以算是弯道超车,进度超出人们预期。但产量,良率更重要,直接决定市场竞争力。现在YMTC的产量和份额还属于others,属于还没有直接和六大厂正面展开激烈竞争。产量上去了,到时候比拼良率、价格才算是登堂入室。

同时,YMTC扩产能也会提高中国市场的地位,虽说现在市场换技术的思路已经不可行,但是话语权终究会越来越大。毕竟几大厂的营收占比放在这,中国team还是不少人的。


user avatar   zhan-lang-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虽然长存的64层3DNAND只是我们第一个产品,但是这颗产品已经做到了Mate40的旗舰机里面,在这里面我们看到了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彼此协同合作和未来长远的发展机会。”

by长江存储首席执行官杨士宁at北京微电子国际探讨会暨IC WORLD学术会议


user avatar   liu-yan-14-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两毛钱这个事情的意义,我就滚去干活了。

1、长江存储目前的合作商除了华为,都是中小型消费级SSD企业。不够好。

Xtacking合作伙伴生态大会,被授予“钻石级合作伙伴”称号。紫光集团董事长、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伟国先生,长江存储执行董事长刁石京先生,CEO杨士宁先生,CMO龚翊女士,深圳市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罗伯淋先生共同出席了此次签约仪式。
此次大会有国科微、联芸、金泰克、嘉合劲威、威刚、佰维、七彩虹、铭瑄、朗科、台电等厂家参加,并确立Xtacking 生态联盟。

金泰克、威刚、七彩虹、朗科、台电,算是不错的消费级SSD厂商。

但:

SSD厂商里头,以企业级客户为主的金士顿,市占率是第二名威刚的三倍多。

2、华为不仅在消费电子领域是大佬,在企业级存储市场是真·国内大佬

华为服务器卖的很多的~

为了降低服务器成本,提升服务器竞争力,华为海思很早就开始做SSD主控研发了。

在2017年底我听到一个电话会议里头就提到,海思是大陆SSD主控出货量第一的厂商。

当然,这块主要是企业级市场。

3、长江存储进入华为供应链可极大提升能力。

进入华为供应链以后,长江存储产品可以不在低端三流SSD市场摸爬滚打了。

长江存储可以了解到旗舰机型对NAND Flash的需求具体是什么,需要跟主控怎么配合。

可以没有太大障碍的进入其他手机厂商供应链,踏入手机、平板类消费电子领域,面向2B的市场,要求更严格、销售更稳定。

甚至可以有望踏入商用市场,即要求最高、毛利也最高的领域。提升盈利能力、研发水平、产品稳定性等等一系列核心要素。


补充来源:

我的想法评论里头说了来源。

多点一下就能看见。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高通宣布与华为达成专利和解,已签订长期专利许可协议?释放了哪些信息? 
  如何看待雷军称研发费用不是越多越好,华为研发费用高是不懂研发效率低? 
  如何看待钟文泽在华为鸿蒙系统评测结尾使用国际歌作为BGM? 
  不懂就问,华为5G专利不是全球最多吗,为什么美国制裁直接就做不出5G手机了? 
  如何看待联想疑似断供华为办公电脑、服务器的传闻?是否属实?有何影响? 
  孟晚舟案美国司法部与其达成延迟起诉协议意味着什么?为何要等到明年年底才完全驳回起诉? 
  2019年,你入手了哪部手机?使用体验怎么样? 
  为什么华为不敢就251事件出来解释呢? 
  如何看待华为Mate30 Pro 5G以123分再次刷新DxOMark手机拍照评分纪录? 
  为什么很多人不相信华为的回应,而相信李洪元? 

前一个讨论
试述巴塞尔协议的发展及其主要内容?
下一个讨论
哪个网站可以查阅气象的历史数据?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