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022 年考研大三寒假可以做什么准备? 第1页

  

user avatar   li-min-yan-53-1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知不觉,2021考研初试已经落幕,这也意味着2022年考研要开始了新一轮的强度复习,如果说大三上学期是考研的基础预热阶段,那大三寒假就是考研的基础关键阶段,寒假时间大约1.15-2.28,除掉除夕那十天左右的过年休息期,大概还有5周的时间,一定要充分利用起来,这个阶段的核心目标,用16字概括就是“打牢基础、尽快择校、思想动员、全面推进”

一、复习规划参考

除了除夕那一周左右的时间,可以把学习放在一边以外,其余时间,建议平均每天有效学习6小时,早上2个半小时,下午2个半小时,晚上1小时,周六周日各休息半天,以下是复习规划参考。

这边需要强调下两个方面,一个是寒假还不必进入全力(每天9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备考时期,需要劳逸结合,不要强度过大,以免后继乏力;另一个是虽然我这个复习规划看起来强度不大,但关键是要能够严格执行下去。你每天学习6小时,比你今天学10小时,明天放松一天,来的效果更好。

早上的时间,适合记忆,可以用来背单词、学习专业课的新内容;下午则是可以用来做数学题;晚上的时间,适合温故知新,可以用来复习下白天的单词和其他记忆性内容。

二、各科复习要点

寒假期间一定要把数学、英语的基础打牢,专业课则是也要把知识体系初步搭建起来。

1、数学

很多人数学学到后面迷迷糊糊,很可能就是因为在基础阶段就没扎实基础,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寒假期间,建议复习同济的高数,浙大的概率论和线代教材,把这些教材的部分课后题做完(不用全部做,每类题型做一些就行),期间最好能根据书本做笔记。这个阶段一定要重视,底层建设要打好

这个阶段也可以同时看汤家凤的基础视频,因为汤讲的非常基础、仔细,适合大部分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

这阶段的主要目标:了解整个考研数学的知识框架,熟悉基础的概念、定理、性质与解题技巧。

并且,我强烈推荐,张宇老师的“张宇带你学”系列,它针对大学的这四本教材,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包括考点剖析、解题技巧、题型总结等,在做复习全书之前,真的强烈推荐用“张宇带你学”来把教材的考点理解透。


2、英语

英语的第一任务是要把单词至少再过一轮!!

建议使用教材:新东方考研英语单词


新东方考研单词一共5957个,其中分为核心单词与超纲单词,核心单词需要做到把每个中文意思都记熟,超纲单词也要记住比较高频出现的。核心单词一共50个word list,超纲单词有30多页。

我当时的背诵计划是:每天上午7:30-8:30会背一小时,晚上9:00-10:00再背一小时,一些零碎时间(睡前、饭后)也会背。对于核心单词,我给自己定的计划是一天一个word list,超纲单词是一天20个左右。大家可以借鉴下我的背诵规划,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

具体步骤:

(1)早上先听一遍新东方的录音,跟着读一遍新单词,这样对新单词的读法有个大概的印象;

(2)接着开始自己背单词,我的背诵习惯是边默写边背,把核心单词的每一个中文意思都写一遍,也会看下例句,加强对单词的理解。一般可以保证早上的一小时能大概把新单词记得有些熟悉,很不熟练的单词标注下;

(3)晚上的时候会再用相同的方法把单词背一遍,尤其是把不熟练的单词再多背;

(4)第二天早上我会再用20分钟左右温习下昨天的单词,具体方法是把昨天的单词遮住中文意思,看着英文去回忆中文意思;

背诵技巧:

(1)用零碎时间背诵,把吃完饭刷抖音、睡前刷知乎的时间拿来背几个单词;

(2)人的记忆是从短期到长期的,要定期(2-3天)重新温习下之前的单词;

(3)对于比较难背的单词,进行标注,作为下次单词温习的重点;

(4)背单词是持久战,但熟背单词考研英语就成功了一半

最终需要达到的水准: 核心单词,你把中文意思遮住,能在3秒内回忆起基本所有中文意思(如果很偏的可以选择性遗漏);超纲单词,则是回忆起主要意思。


3、专业课

专业课的学习也是一场信息战,一定要找到最准确、全面的信息。

建议多看几篇你目标院校的经验贴,不能只看一篇,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多看不同上岸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总结他们在复习专业课的方法、技巧以及碰过的坑。

除此之外,学校官网、院校考研qq群、知乎等都是能获得最权威新的主要渠道。

  • 提前了解考试重点

复习前先把历年真题都认真看一遍,虽然你看不懂试卷内容,但至少对每年考了哪些知识版块会心里有数,可以总结下每年的主要考点,这是主要矛盾,这样在接下来的复习过程中,把握这个主要矛盾,会更有方向感。

  • 打基础,搭框架,看视频

在自己复习的过程中,要学会做笔记,标注重难点,然后学会自己做思维导图与知识框架。下面是我做的经济学专业课思维导图,大家可以借鉴,你们可以直接写在纸上,不必画ppt。

制作思维导图的软件有推荐:Xmind、Mindmast、Blumind等,我在学习的时候更喜欢手写制作的思维导图,如果有现成的思维导图,会打印出来,然后增加删减制作属于自己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构建方法:章标题——小节标题——小节重要知识点标题——重要知识点关键词列式(便于自己理解,在复习中也要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补充添加)


除此之外,网上(比如闲鱼淘宝都有很多盗版的)有很多专业课的相关视频,大家在复习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看视频

三、尽快择校

关于择校的回答,我已经说过好几次了,但很多同学在寒假开始估计还没有决定目标院校。在寒假里,需要了解好各院校信息,包括专业课内容、竞争情况、就业数据等,并结合自身情况,包括实力潜力、职业规划、兴趣爱好等,尽快决定好自己的目标院校,这样有助于接下来的针对性备考。

关于目标院校的筛选,最基础的第一步就是先去研招网,点击官网首页的“硕士目录”,

接着跳出以下页面,精准输入你对目标院校的要求,包括“省市”、“专业”、“学习方式”

筛选出几所目标院校之后,可以再百度这些院校的具体情况,包括复试分数线、专业课内容、招生人数、就业数据等,或者也可以直接找学长学姐请教交流。

附上115所的211高校名单:

39所985高校:

北京(8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黑龙江(1所):哈尔滨工业大学; 吉林(1所):吉林大学; 辽宁(2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 天津(2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山东(2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安徽(1所):中国科技大学; 江苏(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上海(4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浙江(1所):浙江大学; 湖北(2所):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 福建(1所):厦门大学; 湖南(3所):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广东(2所):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 重庆(1所):重庆大学; 四川(2所):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 陕西(3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兰州(1所):兰州大学

76所211高校:

北京(18所):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上海(3所):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天津(1所):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1所):华北电力大学; 重庆(1所):西南大学
山西(1所):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1所):内蒙古大学 ; 辽宁(2所):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大学
吉林(2所):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 黑龙江(3所):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江苏(9所):苏州大学、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安徽(2所):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1所):福州大学; 江西(1所):南昌大学; 山东(1所):中国石油大学
河南(1所):郑州大学; 湖北(5所):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湖南(1所):湖南师范大学; 广西(1所):广西大学
四川(3所):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云南(1所):云南大学
贵州(1所):贵州大学; 陕西(4所):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新疆(2所):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 海南(1所):海南大学; 宁夏(1所):宁夏大学;
青海(1所):青海大学; 西藏(1所):西藏大学; 军事系统类(2所):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如果有能上985、211的实力,尽量选择985、211,它们在就业市场的简历筛选上是有明显优势的。当然有部分学校虽然不是985、211,但自身的专业实力很强,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财经领域的东北财经、江西财经、南京审计等。

如果实在纠结,无法摸清自己的实力与难度,可以选择两个专业课内容差不多的学校作为目标,一个难度高些,一个难度低些,先以难度高的为准备目标,如果到了暑期,觉得实在不行,就换成难度低的。

具体的择校内容,可以参考我这个视频:

四、思想工作

最后,我一定要强调下思想工作,这个很容易被忽略。中国自古以来,打战之前都会做好思想动员,才能鼓舞士气,增加战争胜利的可能性,由此可见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那么,考研的思想工作该怎么准备?就是要充分认识的考研备考过程的长期性、波动性、孤独性、复杂性,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长期性:不考虑二战的话,考研初试的备考,从寒假到12月底,也有接近一年,一年里要求你每天平均学8-9小时以上,你能否坚持下来?很多考研党就是受不了,而中途放弃。

波动性:因为备考周期漫长,所以你得备考心态、学习效率都会发生很大的波动,甚至每个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厌学、焦虑的可能。

孤独性:考研不像高考,老师教你、同学陪你、父母监督你,大家考同一张卷子。考研里,你最多只能找到几个一起学习的研友,并且你们考内容可能大不一样。学累了、压抑了,也难找到倾诉的对象。

复杂性:高考的时候,你只要一心一意学习就行,不用考虑其他,但考研的备考过程中,你可能需要被父母督促找工作、学校里还有一堆课程压着你,甚至父母未理解你对考研的坚持。

因此,第一,和考完研的学长学姐聊聊,了解他们在考研过程中碰到哪些困难、踩过哪些坑,吸取他们的教训和建议;第二,是和父母商量,获得他们对你考研的支持;第三,理清下,你接下来一年,有哪些事情要做,学校课程多吗?大四上还有多少课?准备在校招时投入多少时间?能为考研让步的,尽量把时间都放在考研备考上。

总之,坚定不拔的决心是考研成功的第一步,你一定要想清楚“考研的目的是什么?“、”你想通过考研得到什么”、“自己是否真的愿意付出一年的时间去努力”。


欢迎关注考研公众号“研学舍”,持续分享考研干货。


user avatar   bai-tang-de-xiao-lang-g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我说,绝大多数建议都只是“看起来很美”。真要人人都能执行,那玩意比跑步迈入人类大同还难。

毕竟你看对年轻人来说,有什么办法让他们在身体还没有扛不住的情况下,放弃熬夜的习惯呢?作息规律这话说起来简单,知乎上有几个人能保证做到,而不是到了12点之后依然玩手机?

很多身体的损伤都是缓慢积累出来,短期内没有感知的。因此才会有年轻人或者壮年突然猝死的状况,事先很难发觉。


要避免这种问题,比较可行的做法是两个:

1.每年第一天,强制自己购买全套体检服务(此处广告位招租)。

人就是这样,“下次一定”就是一定没有。但如果你提前花了钱,大概率会记在心里,然后抽个空儿去做一下。通过全套体检至少可以规避很多潜在风险,尤其是早期癌症这种的,一般公司学校体检查不出,但全套体检会找出问题,及时避免悲剧。

2.购买智能手环或者手表(此处广告位招租)。

现在大多数产品都标榜自己拥有检测心率、预警猝死等功能。我曾经在年初疫情严重时就不忍看到基层工作者过劳而去世,写过文章呼吁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给大家分发手环,如果心率有问题及时通知,这样可能很多悲剧都不会发生。

反正网上是这样吹牛逼的,如果做不到告他虚假广告。


哪怕做不到百分百靠谱,至少也是一道护身符对不对?尤其对于很多的互联网企业而言——

你们确定宁可出现员工猝死的惨剧,也不愿意多点预算来给员工每人发块手表吗?


至于说酗酒焦虑这些,真的就是看个人体质和自控力了。

你比如说我就能强制自己滴酒不沾,哪怕领导要我喝酒,我都会找理由不喝,为啥?

我痛风。一想到发作的撕心裂肺,给我82年的拉菲都能不碰。

至于说焦虑的问题,其实我也没啥好办法。因为几乎每个月都能梦见重回高中参加高考,然后啥都不会,我也很绝望啊……




  

相关话题

  工作后想考研怎么做? 
  考研途中发现自己只对政治感兴趣,我应该转马克思或者史学类吗?或者说大部分男生都是如此? 
  考研途中发现自己只对政治感兴趣,我应该转马克思或者史学类吗?或者说大部分男生都是如此? 
  2022 考研报考人数 457 万,相对去年增长 80 万,反应了什么现象? 
  教育部表示,2020 预计硕士生扩招 18.9 万,这一数字意味着什么,应当如何把握机遇? 
  考研复试中有哪些话是老师一听就很讨厌的? 
  举报一个人这种做法妥当吗? 
  哪些问题是考研前不知道考研后才知道的? 
  明天考研今天还需要做些什么? 
  中科大软件学院这么炸,它的就业到底怎样呢?进大厂拿高薪的机会大吗? 

前一个讨论
有那些好习惯需要养成?
下一个讨论
生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