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唐太宗征高句丽是胜仗还是败仗? 第1页

  

user avatar   huang-hong-47-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任何战争,如果说起过程来,都太复杂。

甚至战胜战败,都有争论。

唐太宗征高句丽,也是此中典型。

这要从两方面来看:

从战略方面来看,他征高句丽的目的是什么?

有这么一句话:“"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今朕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雪君父之耻耳。”

非常明确,要做两件事:夺回辽东地(地盘差不多等于整个高句丽);还有就是报仇雪耻。

隋朝上百万人死在辽东,死亡将士的头颅还被高句丽人垒起来,筑成了“京观”,这种大仇怎么报?奇耻怎么雪?只有高句丽亡国嘛!

所以,唐太宗这次出征的目的,看似两个,其实就一个:灭亡高句丽。

但这个目的事实上没达到。

因为高句丽人根本不出来交战,高壁深垒地专守,那时候攻城武器还很落后,唐朝一时攻不下那么多城市,辽东运输困难,又冷得要命,如果战事持续到冬天,只怕隋朝的事又会重演。所以唐太宗只能撤军了。

但能不能说他吃了败仗呢?

看这段文字就明白了。

《资治通鉴》:贞观十九年……凡征高丽(高句丽),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者七万人。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馀级,战士死者几二千人,战马死者什七、八。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五:始行,士十万,马万匹;逮还,物故裁千余,马死十八。船师七万,物故亦数百。

战果是:攻克十座城市;夺取了七万名老百姓;还杀了高句丽军四万多,唐军还缴获大量马、牛、装备、物资。

代价是:将士死了近两千人(陆军死了一千多,水军死了几百人),还死了将近八千匹马。

马为什么死得多呢?

看了整个战事过程,才发现:是因为气候原因。

那年天气特别冷,唐军遇上暴风雪,保暖工作做得不够,以致“士卒沾湿多死者”,马匹保暖工作做得更差,所以死得特别多。

二十几比一的战绩,怎么也不能是战败吧?

只不过是因为高句丽入秋后早寒,冬季较长,且地势高低崎岖,多坚固城池。唐军用中原时的以大军轻骑正面攻击,没法速战速决而已。

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后:唐太宗吸取了此战的教训。

唐太宗第二次征高句丽,就改采袭扰而非大军入境方式作战,并借长期袭扰消耗、破坏高句丽之经济。

从此之后,“袭扰战”便成了唐朝对高句丽所采取的战略,几乎年年出兵,高句丽疲惫不堪,国内土崩瓦解。高宗总章元年九月,唐军终于攻陷平壤,结束了对高句丽长达二十四年的战争。

嘿嘿,写到这里,突然想到还在拉达克寒冬中挣扎的印度军队,还有这几个月飞机天天光顾的某岛……智慧、脑子确实是个好东西。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叶挺? 
  日本史上最著名的几把名刀都是什么,有什么历史? 
  你能编一段历史,让别人即使查资料也辨别不出来吗? 
  为什么古人会“种菜”? 
  为何古代历史上小国能把大国拖垮? 
  被印度人、日本人或韩国人的文献坑到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为何当年明月的玩笑话「日本战国时代就是县长互打」被部分人拿来讽刺这段历史? 
  怎么理解老库里奥对凯撒的评论"他是所有女人的男人和所有男人的女人"? 
  既然汉人能把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称为中国北朝。韩国人为何不能将扶余人建立的高句丽认定为朝鲜三国之一? 
  为什么感觉中国古代军事中的投石车的地位没有西方古代军事中那么重要? 

前一个讨论
戒烟是靠意志力吗?
下一个讨论
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位文臣可比武侯和王猛?





© 2024-05-3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3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