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中国成全球奢侈品市场「唯一正增长」国家?这意味着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andy-xie-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奢侈品大爆发背后是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

一、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

上图是14年有数据统计以来,不同要素的收入增长曲线,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第一,一个最重要的结论,也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就是14年以来,财产净收入始终是大于工资性收入的,这表明了一个什么问题?你再努力工作,也没有资产躺着的增值速度快。

这一结论与大家的真实感受应该是符合的,房价的上涨,让多少人徒呼奈何,年前不买房,一年都百忙,恐怕是对这一现象最真实的写照。

这让我想起了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的著作《21世纪资本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巴曙松担纲翻译。

我简单摘录一小段。

皮凯蒂对过去300年来的工资水准做了详尽探究,并列出有关多国的大量收入分配数据,旨在证明近几十年来,不平等现象已经扩大,很快会变得更加严重。在可以观察到的300来年左右的数据中,投资回报平均维持在每年4%~5%,而GDP平均每年增长1%~2%。5%的投资回报意味着每14年财富就能翻番,而2%的经济增长意味着财富翻番要35年。在一百年的时间里,有资本的人的财富翻了7番,是开始的128倍,而整体经济规模只会比100年前大8倍。虽然有资本和没有资本的人都变得更加富有,但是贫富差距变得非常大。

第二,经营净收入持续垫底,企业不好做啊,难怪都说做实业不如炒房子,也难怪那么多上市企业都在悄咪咪的把资金拿过来去买楼。

不要去吐槽别人炒楼,大家都是出来赚钱的,只要是合法的赚钱,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如果换成是你,你说不定更过分,需要吐槽的是这种机制,必须要到了改变的时候了。

2020年疫情以来,国家推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这才有了经营净收入相对其它收入更快速的回弹。

第三,转移净收入相对也是比较快的,这里的转移净收入和大家平时理解的转移支付还不完全一样,离退休金、价格补贴、赡养收入、赠送收入,这些都属于转移性收入,而离退休金占到60%以上,这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分化。

为什么转移支付不但没有减少贫富分化,反而加剧了?其实非常好理解,因为离退休金是转移性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离退休金和不同地产的地产政府的财政状况有关,地方有钱的,收入多。另外,大企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离退休金多,小企业、农民,离退休金少甚至没有,这无疑深刻加剧了贫富差距。

二、贫富差距究竟有多大?

以上是从要素分配上看收入情况,这个可以理解为导致收入差距增加的原因。下面直接看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这个是结果。

上面两幅图是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整体情况与中位数情况。

可以看出:

1.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乡可支配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13年的时候,城乡可支配收入大约差2万左右,但是到了今年已经到了3万了。

2. 疫情以来,收入差距被拉开的更大了。为什么会这样?其实非常容易理解,疫情导致经济下滑,央行放水刺激经济,首先接到水的,不是实体经济,而是资产,如房子,如股票。

以上海二手房的价格上涨为例,4月份以来经历了大幅上涨,这还只是官方统计的平均涨幅,实际涨成什么样了,大家可能都有所耳闻了。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其实资产价格上涨不一定就会推动贫富分化,如果每个人所持有的资产都一样,那就不会有差别,但是实际的情况是,每个人持有的资产规模是不一样的,而且可能是云泥之别。有些人可能有大城市的几十套房,有些人可能只有老家农村的一套房子。

打个比较通俗的比方,央行放水就像是下雨,而这些资产就像是你接水的器皿,而水就是钱。一个人有大桶木桶大盆小盆,而另一个人只有一双手。在资产价格上涨速度远远大于工资上涨速度的背景下,年轻人怎么能不绝望。

三、奢侈品市场

上面讲了贫富分化,现在再回本文的主题。其实不仅仅是那些LV、爱马仕什么的在国内市场卖的好,化妆品、金银珠宝,同样也是卖的很好。

上图可以看出,整体商品零售的增速不超过5%,但是金银珠宝和化妆品的增速一度达到了30%,远远超出了整体增速。

另外还有就是免税店。中国中免发布的年报显示,四季度净利润增加了6倍以上,这又是谁贡献的那?反正我农民和农民工是不会专门跑去海南三亚免税店买东西的。

四、应该怎么办?

贫富差距的拉大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资本收益率在全球范围内大幅跑赢经济增速也是不争的事实,这背后的原因是货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最开始是金银本位,货币的发行要受到金银的制约,而现在货币的发行靠的是国家的信用,央行天然的有超发货币的动力,货币超发带来的必然是资产的快速膨胀。

所以,世界上几乎没有国家不是这样的,其实通览2020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放水力度,中国央行算是比较鹰派的,发现资金空转套利之后,很快就边际收紧了货币,房价上涨也开始了调控。

今年全球的资产价格都在上涨,包括股市和房地产。韩国的房地产上涨大家应该都看新闻了,美国房地产今年也是涨的亲妈都不认识。

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那?就是希望大家能够理性看待这些事情,抱怨没有用,当个喷子键盘侠也就是嘴上爽一下。

想解决问题先要理性的认识这个问题。李德胜大大讲的实事求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想也是这个意思。

第一步是认识到资产的快速膨胀,第二步是怎么样在资产快速膨胀的背景下,抓住机会,实现个人财富的提升,这是我们能做的事情。

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事情上,给大家带来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果能够让我的读者有一些启示,有一些收益,那我的文章就没有白写。


user avatar   he-xie-de-ming-t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道理来说,早减晚增本身是没啥毛病的,毕竟只是个选项,丰俭由人。

大家怕的是某些人通过这些选项,再加点私货。而且这个说法和推迟退休一起出来,由不得大家多想。

按照目前的舆论情况,如果你敢允许早退减拿,估计只要不在体制内的人就统统早退了,反正也没啥规定领了社保就不能接着打工,对吧?甚至还可以把原来交给社保的那块放自己口袋。

所以,让你早退减拿是不可能的,忽悠大家晚退多拿的可能性比较大。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 2018.7.23 央行意外 5020 亿巨量 MLF 操作? 
  如何评价源义经的一生? 
  如何评价相声演员高英培? 
  如何看待 2014 年浙江民生休闲频道《相亲才会赢》节目中那位声称只嫁 5000 万富二代的女孩? 
  美国通货膨胀达到30年来最高水平,会成为拜登下一个「政治噩梦」吗?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如何能做到良性发展? 
  2018山西转型发展要如何转型? 
  2019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10410美元,你怎么看? 
  如何评价李少红导演的《红楼梦》2010版? 
  怎么样看待央行此次降准,这 9000 亿会不会掀起一轮房子涨价潮? 

前一个讨论
2020即将结束,展望2021哪个板块将是股市主线?
下一个讨论
人民日报谈扫码点餐「不应该是唯一选择」,你遇到过只能扫码点餐的商家吗?扫码会泄露客人信息吗?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