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周天子以什么为氏(姬姓什么氏)? 第1页

  

user avatar   155719831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说什么是姓氏。

先秦以前,姓标识血统和婚姻;氏标识身份和地位(类似于后来的郡望,比如琅琊王氏、陇西李氏——这个王氏、李氏其实是姓氏不分后的叫法,其实指当时的王姓、李姓。这种称呼大概类似于先秦时的王姓琅琊氏、李姓陇西氏)。男尊女卑社会,男子用氏标识身份,女子地位低,附属于男子,所以就不用标识身份,只用姓来标识血缘好婚姻范围——同姓不婚(比如姜姓女子就叫“武姜”、“哀姜”、“申姜”、“邑姜”...姬姓女子就叫“夏姬”...)。

姓,标识血缘,万世一系,血缘不可变更,因为这个是先天的东西,没法变(不完全绝对),所以赌咒发誓时会说“不姓*”或“跟你姓”。不过,也有不同血缘的用同一个姓。

氏是后天的东西,随着身份地位变更,可变。氏其实更可以看作是冠于名字中的标识身份的一个称呼而已。

举个例子:

炎帝神农氏(姜姓,炎帝部落)——吕氏(吕国)——齐太公吕尚(姜子牙,吕氏齐国)。

氏的显著特点:部落、封国、封邑、居住地等,标识领主身份。

天子、诸侯至尊,不称氏(国家都是我的,不用标识);贱民至卑,无氏(无立锥之地,不用标识)。所以,天子和诸侯不称氏(但是先得氏后得国者子孙旁支可以称氏,比如赵氏、吕氏),天子和国君直接称名,或称“* 王 *”、“* 公 *”;天子或国君的儿子称“王子 *”、“公子 ”;孙子称“王孙”、“公孙*”,如果这些王孙公子得了封邑,他们就可以用封邑作为氏。

周天子,姬姓,没有氏。

秦国和赵国国君,嬴姓。家族中造父封于赵,为赵氏(非后来的赵国),后三家分晋有赵国。秦国得国者为非子,是和造父一个家族,属于别支,后来封于秦。因为非子先用了赵氏,后来又得国秦,这一支可以继续称赵氏,但是国君一般就不再继续称氏了。氏,个人认为氏是标识身份的标识于名字中一个称呼,身份变了,称呼自然就可以变。如秦孝公,当国君孙子比叫赵渠梁尊贵,就叫公孙渠梁;当公子时,更进一步,叫公子渠梁(他哥公子虔);当国君了,身份更尊贵了,直接冠以秦公。如果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秦公室成员,无爵位,无封邑,恐怕只能叫赵渠梁了。秦始皇,出生在赵国,按规矩,在他爷爷在位时,应该被称作公孙政,他爹继位后,他应该被称呼为公子政。但是他爹早期也混挺惨,爹不疼妈不爱的,被扔在赵国当人质,也没个封地,就没有独立立氏(封于某地,可以以封地为氏)。秦始皇出生时,他爹为了和赵国套近乎,就用赵为氏,表示和赵国国君是一家子,所以秦始皇被称作赵政(史记:及生,名为政,姓赵氏)。等秦始皇继王位后,就不适合叫赵政了,应该被称作秦王政,等他称帝后,就应该被称作皇帝政。前面说了,氏是可以改的,所以说秦始皇既然认了赵氏,当然可以算作赵氏。秦国公室旁支都可以称赵氏(有了封地可以再立氏),但是国君不称氏,国君的儿子和孙子可以称公子某某、公孙某某。

《史记》:太史公曰:秦之先为嬴姓。其後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脩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

夏朝姒姓,商朝子姓,周朝姬姓,现在这些姓氏都非常稀少,因为天子不称氏,旁系别支都用了氏,于是从这些氏演化出如今庞大的其他姓氏,而作为本姓的反而很少有人使用了。




  

相关话题

  蒲安臣使团代表志刚的姓氏是什么? 
  有什么关于先秦时期的冷知识? 
  秦居于西部是否有利于避免东部战乱,获得一个相对较好的发展环境,对其统一中国有所帮助? 
  外国人要不要彩礼,男方工资要不要交给女方,男方的房子写不写女方名字,女方要不要随丈夫姓? 
  西方的希腊城邦时期与中国的西周时期(包括春秋早期)在国家政权形式、社会制度方面是否有很大的共同点? 
  到底什么名字能拯救“董”这个姓? 
  「肖」姓是否由「萧」简化而来?其来历及在全国人口占比如何? 
  秦惠文王初始执政时期,为何一定要除掉商鞅?是君权需要,还是政局需要? 
  为什么秦孝公没有想到商鞅最后会被杀,而提前保商鞅呢? 
  荆轲刺秦失败,是否因为他剑术差?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英朗推出4缸后不仅贵了,还变成主销配置,是不是证明三缸真的失败了?
下一个讨论
篮网 124:120 险胜快船,欧文 39 分伦纳德 33 分,如何评价这场比赛?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