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假如你穿越成在定军山与刘备对峙的夏侯渊,你会如何破局? 第1页

  

user avatar   amengde-56-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答案是:除非拥有比真正的夏侯渊更加强大的军事战术能力,可以完全抵挡刘备的进攻或者在野战中战胜刘备,不然没有办法破局

实际上,当曹操来到长安的时候,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其实,当曹操得陇而无法望蜀的时候,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而一切的一切的奥秘,其实就是法正劝刘备攻打汉中的时候说的那一句话: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

没错,曹操虽然天下三分有其二,国力和军力其实都远远胜过蜀汉。

然而,想要攻打成都,其实曹操力不能及。

人这一切,就要从补给线开始说起。下边这个地图大家凑活看吧,需要注意的是标红的位置。

这四个标红的位置,分别是刘备的大本营成都,双方争夺的汉中,曹操大本营许都和邺城。大家可以看到一个问题,就是左边的两个红圈,和右边的两个红圈的距离是在是太远了。

这里面一个很容易被人忽视的背景知识就是,三国时期,中国的经济遭到了巨大破坏,尤其是在董卓的西凉军团的肆意妄为之下,整个司隶地区,也就是两对红圈之间的部分基本上荒废,甚至达到了没有人烟的地步。

而农业生产的结果,也就是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物质的生产必须是在产地,也就是曹操的物资会集中于曹操真正的经济中心:曹操一手建立的许都为中心的兖、豫地区,和曹操接收的袁绍的大本营,以邺城为中心的河北地区。

简单说就是,曹操的粮食和军需物资,其实主要是在许都和邺城的,想要运到汉中前线然后攻打成都的话,其道路包括

  • 由邺城或者许都出发,沿黄河活走陆路或者水路来到长安。
  • 由长安出发,经过蜀道进去汉中。
  • 由汉中再到成都。

其中第一条道路最漫长,虽然平坦并且可以借助黄河水道,但是司隶地区本身缺乏人口,所以后勤人员不得不从豫州、兖州、冀州调集,会额外的增加运输的成本。

而第二条道路不就是诸葛亮北伐的道路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而第三条道路就最近,就是刘备前几年攻打刘璋的道路,距离虽短,但是刘备却有绵竹、雒城这样的防御要塞。其中,刘备自己围攻雒城超过一年,大家可以知道其攻打的困难程度。

现在大家可以知道曹操的真实情况了。

曹操的军力虽然强大,但是汉中和关中的经济状态太差,大量的补给物质必须依赖于冀州和豫州的补给,之前曹操攻打汉中的时候就已经出来了补给困难。

既至汉中,山峻难登,军食颇乏。太祖曰:“此妖妄之国耳,何能为有无?吾军少食,不如速还。”便自引归,令晔督后诸军,使以次出。晔策鲁可克,加粮道不继,虽出,军犹不能皆全,

而等到曹操攻下汉中(其实真的是打下来的?)之后,其实补给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曹操的大军的后勤问题依然严重,完全就是依靠着张鲁之前多年的物质积累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曹操在攻打成都的方面发生犹豫。因为,

  • 一方面,刘备的蜀中确实是不稳,此刻出兵真的是绝佳时机。
  • 另一方面,曹操的补给已经极为困难了。之前的物资达到阳平关已经无法供给大军,如果在以进一步将战线推到成都,那么来自中原的物资必然无法维持,一旦汉中的物资用完,那么将会是灭顶之灾。

面对这种情况,其实胜败根本不在曹操要怎么做,而刘备能做到什么地步。

因为蜀中地形对于防御极为有利。刘备有至少包括绵竹,雒城,成都三个据点可以坚守,一旦曹操无法将三个据点全部攻克,被刘备缓过劲来坚守不出,曹操就只能粮草不继,然后撤军了。

这个就是曹操得陇不望蜀的真相,那就是曹操虽然军力优势,但是维持大军的后勤能力不足,只要被刘备坚持到物质用完,就必败无疑。

刘备到底能不能在自己攻克三座要塞之前稳住局面呢?我觉得,曹操还相信了一下大耳朵的能力的。

于是,曹操留下了夏侯渊等人守卫汉中,然后自己率领大军退回中原。

这就是法正所谓的“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

至此,攻守转换了。

汉中之战的前期,刘备以蜀中之力全力攻打夏侯渊的汉中。

此时,刘备的兵力占优,但是补给线要比夏侯渊的长(夏侯渊几乎是就地补给了)。这个局面根本就是曹操攻打汉中的翻版,只要夏侯渊能坚守到刘备粮尽撤军就可以了。

但是这种情况实际上没有发生。战局反倒是逐渐对夏侯渊不利了。这个其实很容易推断。

因为夏侯渊和刘备大战连年,而打到后来的时候,曹操就已经率领大军来到长安了。

为什么曹操会来呢?

因为夏侯渊的局面逐渐不利,于是只能向曹操求援。曹操这才离开邺城和许都,率领大军来到了长安。要知道,长安的物资是要从许都和邺城运送的,大军在长安的耗费也是很多的,但是还是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为什么曹操不直接支援夏侯渊?

因为关中人口稀少,运力不足。后勤保障难以支撑曹操的大军进入汉中。如果曹操率领大军入川,其实局面就和当初曹操直接攻打成都没什么区别,还是后勤不足,只要刘备能够坚守,曹操就必败无疑。而此刻的刘备已经稳住局面了。

因此,当曹操来到长安的时候,其实就意味在汉中战场上,夏侯渊已经无法阻挡刘备的进攻,整场战役的胜负其实已定了。

而此战曹操方的唯一胜算,就是期待夏侯渊虽然局势不利,但是如果可以坚持到刘备的后勤彻底崩溃,还是可以胜利的。

说真的,刘备打仗打了一辈子,居然也有兵力优势的时候,我还真是有点感慨。

也正是因为夏侯渊的兵力全线不足,才逼得夏侯渊的亲卫要自修理鹿砦,结果夏侯渊临阵战死了。致使汉中的局面直接演变到不可收拾,逼得曹操提前进入汉中。

至此,战争进入汉中战役的第三阶段。

刘备二话不说,直接开始防守,

曹操手握优势兵力而求战不得,而后勤日渐紧张,最后不得不撤军。

而就在撤军的过程当中,曹操企图临走之时迁走汉中的居民,结果造成了本就脆弱的补给线的直接崩溃,引起了关中的叛乱。

纵观刘备的整个军事生涯,也就是这汉中一役打得最具有战略艺术。而这就是法正的能力啊。


user avatar   xuanj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所有的选择里面,夏侯渊选择了最差的一个。我根本不会选择在定军山之下和刘备对峙,这是最傻的决策。

估计夏侯渊是想趁着刘备刚刚打下定军山,所以才果断跑来强攻,想要偷鸡一波。但问题是跨河攻山,凡是玩过P社游戏的童鞋都知道,会面临多大的进攻惩罚。夏侯渊死亡是一个意外,当时跨河攻山的失败结果却是必然的。更糟糕的是,你跨河了,一旦失败那些士兵跑都跑不了……

下面上地图,首先是一张战略地图,大家先看看双方的形势。红色是刘备军,蓝色是曹操军。

红色是刘备的补给线,走的是成都-广元,然后是金牛道,到阳平关之前。这条道不仅很长,而且很多地方都是没有水运的,在古代,水运比陆运的效率至少是十几倍。

而蓝色方块是夏侯渊驻守的阳平关,这是汉中平原西面的入口,战略咽喉。虽然曹军的后期不仅也要从北边的褒斜道走过来,当时汉中平原这么大,它本身就可以提供大量的补给,而且可以走汉水。

所以战略上看,夏侯渊占据了极大的优势,以逸待劳,而且补给线短。但问题是当时曹操搞了一个错误的战略决策:迁徙汉中之民。这明显是一个防御性而不是进攻性的决策。如果曹操有意北下巴蜀,那么汉中作为一个后勤基地,人口应该多一些更好。你现在强行把人迁走,不仅花费极大的力气,而且等于明示所有人:这儿我不准备长待。

此外,曹操迁徙汉中之民的决策,肯定会对夏侯渊的汉中方面军的后勤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一开始刘备劳师远征,在阳平关之前,补给线极长而且面对强关。之前刘备搞了一次北面迂回,结果被曹军发现了,而且迎头痛击,失败了。之后,刘备在法正的建议下,采取“反客为主”的策略,亲自带兵冒险,从南边迂回关后的定军山,这是一步非常险的棋,当时刘备的确牛逼,他成功了。

为什么说这一步棋非常险呢,看地图。

刘备大营和阳平关都在汉水北边,所以刘备是在阳平关的敌人面前,分兵渡河,然后绕过米仓山(可以在百度地图上看到山后面是有路的),然后占领了定军山。定军山实际上已经越过了阳平关,进入了汉中平原了。这一系列分兵,渡河,绕后,登山建营,都是很危险的军事行动,中间只要被曹军发现,刘备都得大败。

所以这个地方我就很好奇,夏侯渊他从头到尾都在干什么?定军山这么重要的战略要点,他没有派一支军队驻守?米仓山南边的小道,他也没派人看守?刘备在他面前分兵渡河,他也不知道?从头到尾,他就傻不拉几的把所有兵力集中在阳平关等着刘备自己撤退?

我反正是理解不能,尤其是在刘备已经试图从北边迂回过一次的情况,他不能派个几千人卡在南边吗?要知道,他手下的军队,数量绝对是足够的,不存在分不出兵力的情况。

实际上,直到刘备反客为主,占据定军山之后,曹军的形势,也不算落后,只能说双方均势。但这个时候,夏侯渊就开始秀操作了,他把张郃从广元叫了回来,然后自己带兵南渡汉水,和张郃成犄角之势,在山下扎营,试图攻山。这个跨河攻山的操作让人想不通,结果就是悲剧了,被占据山头的居高临下一波冲垮,还把夏侯渊给杀了。

如果换成我,我会有两个选择。见下图的方案1和方案2。

方案一,按照之前刘备北侧迂回的路线,反过来迂回刘备大营,前后夹击。因为刘备分兵到了定军山,所以大营兵少,前后夹击他肯定是挡不住的。后来曹操就是直接冲击刘备大营,都差点打破了。一旦大营被迫,定军山的刘备就是后路被断,死棋一个。

方案二,选择后来刘备让赵云他们骚扰曹军补给线时候立寨的那块建立大营,大概就是现在的勉县公安局。以守代攻,把刘备困在汉水以南,山脉以北这一小块地方。另外,为了防止刘备渡汉水,派水军横断这一区域的汉水,并且在北岸建立岗哨,一旦发现刘备渡河,就半渡而击外加水军横穿。

方案一是进攻性方案,风险大收益也大,一旦成功就是大胜,刘备搞不好后路被断,直接死在这里。

方案二是防御性方案,就是把刘备的反客为主,给关到卧室里面。后面和你拼内功,拼补给,看谁熬得住。刘备除了和曹军对熬,唯一能做的就是定军山和大营前后夹击阳平关,看能不能破关而入。但是阳平关在汉水北边,刘备想要渡河攻关也没那么容易。

以上,不管哪个方法,都比夏侯渊的策略要好得多。


user avatar   lang-xie-yang-w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




  

相关话题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是不是小菜一碟? 
  三国中的北海孔融和让梨的孔融是一个人吗? 
  吕布辕门射戟难不难?为什么能让纪灵退兵?这样的射术在三国内算什么水平? 
  如何评价汉献帝刘协? 
  看了三国演义,你们怎么评价孔明呢? 
  怎么评价曹植与曹丕之间的关系? 
  如何看待刘备关羽张飞的兄弟感情? 
  孙权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三国演义中,郭嘉的事迹有哪些? 
  刘备死前对诸葛亮说的一段话代表什么意思? 

前一个讨论
什么叫生产力 什么叫生产关系?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人气公众号「财闻要参」抄袭知乎答主瑾臻并自称原创的行为?





© 2024-06-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