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贵州日报:「茅台院士」的参选资格不该被轻慢!》? 第1页

     

user avatar   PeterKirk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个人认为可笑至极,贵州日报有一句能和青年网的“做题家”媲美了。

在这个过程中,对关心支持科技创新的网友、社会公众而言,都需要注入理性态度,而不能把躲在屏幕后进行谩骂嘲讽、戾气释放当成个人之能事儿。[1]

首先我先说观点,我认为茅台院士可以当选,这绝对没有问题,但是前提是恢复“烟草院士”院士资格。

并且应当给予李爱珍、屠呦呦、许晨阳、颜宁、黄令仪院士称号,而不能让资本“独占”学术。

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屠呦呦,4次申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而至今也未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一位来自美洲以外的数学家(中国国籍),37岁斩获“科学突破奖”新视野数学奖。2012年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混得风生水起的许晨阳毅然回国报效国家,就在大家以为他会一直为国效力时,许晨阳因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选择全职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任教,并留下了“国内对青年人才重视程度”不够的话。2020年11月10日,在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任教的许晨阳荣获2021年度科尔代数学奖。

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清华建校以来“最年轻女博导”,37岁就带领团队攻克困扰了世界结构生物学界长达半个世纪难题的美女科学家颜宁落选。不久之后,颜宁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受聘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并在2019年4月30日,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被誉为中国芯片之母的黄令仪让高铁芯片100%国产化,但是也不是院士。

请问贵州日报你们口中的“完善科研体制、改革创新机制”的全社会共同的追求还是地区性龙头企业的资本追逐?

你口口声声说:“不能把躲在屏幕后进行谩骂嘲讽、戾气释放当成个人之能事儿。”我可以理解成一言堂吗?

季羡林在《陈寅恪先生的爱国主义》中说过:“歌颂我们的国家是爱国,对我们的国家不满也是爱国”

正因为有合理的质疑才能让体制更加完善,只有更汹涌的民意才能让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权职牟利之人、用头衔满足私欲之人无所遁形。

如果我们连说都不能说,那我们如何爱国,我们又该如何让爱民的好官、清官知道人民需要什么?

别忘了贵州日报你是省媒,而不是企业发声的工具。 @贵州日报社班浪

顺便说一句,实在不行的话吧老干妈的陶华碧也搞一个院士提名吧,喝白酒多少也要吃点辣酱不是吗?

参考

  1. ^贵州日报:“茅台院士”的参选资格不该被轻慢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395750

user avatar   wu-yan-zu-73-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查了一下,“白酒院士”在知网有51篇论文,多是与白酒、酿造相关。

但最新一篇,跳到了新名词“外来植物入侵”,看起来这属于环境科学的范畴了,还是一作。

所以还当什么“白酒院士”啊,受人质疑,转攻环境科学不香么?


user avatar   ci-hu-pan-xiao-q-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不存在轻慢吧,可能更多的是想表达横向比较之后认为候选人差异太大导致的不认同。

因为工程院院士评选第一条就是:“在中国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也就是说工程院院士首先要在技术领域或学术领域做出巨大成果。直观的表述就是参与了多少项目,在项目中是否起为主导角色;发了多少期刊,其中多少是高质量核心期刊;获得了多少技术奖项,这些奖项在行业内含金量如何等等。

那我们不妨来做个横向比较看看。



在知网上通过高级检索,搜索作者名字和具体工作单位可以得知该作者发文数量。

王莉发文58篇,但是其中纯学术论文的数量是52篇,毕竟工程院院士评选,还是以学术为主,报告或者年会性质文章就不纳入其中了。

这些文章所获基金支持为三类,一共获得十次,截图如下:

此时我们增加筛选条件,选择核心期刊和EI期刊,发现王莉共发文26篇,其中一篇EI是《食品科学》,上面显示2020年隶属北大核心和CSCD扩展板。

然后将核心期刊名称和篇数进行汇总可以得到以下数据:

《酿酒科技》(18)

《酿酒》(3)

《中国酿造》(3)

《食品与生物学报》(1)

《食品科学》(1)

所以在学术论文发表统计的结果是:王莉女士学术论文发表52篇,其中核心期刊26篇(其中18篇发表在《酿酒科技》中),组成结构如下(注:第二张图是核心期刊分布):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知网数据统计,王莉在《酿酒科技》中发文28篇,超过总发文的50%。

但《酿酒科技》算在核心里的只有18篇,也就是《酿酒科技》在此期间有一段时间不算核心期刊,此间10篇只算作普刊学术成果,但在其核心期刊发文中的比例接近70%。

注:《酿酒科技》曾名《贵州酿酒》,贵州轻工研究所出版。



接下来我们看看王莉女士学术论文的权威性和被引用次数,我先把她所发核心期刊的刊名和影响因子截图:

复合影响因子最高的《食品科学》为2.670,也是五本期刊中2020年复合影响因子唯一超过2.0的。综合影响因子1.977,接近2.0,发文数为一篇。

《中国酿造》复合影响因子1.779,综合影响因子1.406,是除《食品科学》外唯一影响因子超过1.0的,发文3篇。

剩下的单看2020年的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酿酒》和《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还没有《酿酒科技》高,总结图表如下:


除了发文含金量之外我们不妨再看看王莉在核心中发表论文被引用情况,引用最高的是77,但引用数量第二名就降到了37,引用最低的包括3篇0引用和3篇1引用。

引用次数超过30的只有6篇,在20-30之间的只有1篇,接下来就是十几和更低的了。

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引用前10中只有1篇是近10年发表的。

此外,在翻阅引用最高的和近总引用次数第2,即10年发文引用最高的文章后发现,文章篇幅分别为两页半和三页半,去掉题目和中英文摘要后只剩下两页和三页。

其中夹杂着分析图表和大量的专业术语以及成分介绍,从性质上来说比较接近文献综述和成分分析实验汇总。

除了发文之外,王莉女士所获荣誉和奖项有“大国工匠”的称号,和一次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好了,王女士的学术成果我们已经展示完毕了,不妨看看与之一同推荐的另外两位候选人学术成果。

之所以是两位而不是三位,主要是因为其中张胜林相关资料太少,我对她也不甚了解,所以就不列出来了。


马建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挂职贵州大学副校长,1995年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系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17年就成为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增选的有效候选人。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973计划领域咨询专家组成员、信息产业部“十一五”计划和2020中长期规划信息安全技术组成员

发文696篇,其中核心期刊325篇,EI236篇,SCI1篇。

我第一页截图都快截完了,文章被引用次数也没有低于50篇,获得基金支持数量我已经懒得统计了,你们自己看吧。

除此之外还包括至少以下学术贡献:

编写并出版著作和教材7部,获得技术发明专利40余项,制定2项电子行业标准,1项国家标准,3项国际IUT标准。



另外一位候选人周琦虽然从知网上查阅论文数量还不及王莉,但我们不妨看看他们的其他成果:

曾任贵州省地矿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根据《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他结合我国实践革新了大型锰矿成矿理论,创新了勘测技术体系,率队探获我国有历史记载以来的第一个特大型富锰矿床,改变了世界超大型锰矿床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的格局。

率队在铜仁发现了4个世界级超大型锰矿床和1个特大型富锰矿床,占全球超大型锰矿床总数的三分之一,新增锰矿资源量6.6亿吨,超过了此前全国锰矿保有资源量总和,其中富锰矿是全国探明总量的2倍,就此打破我国锰矿寻找难的困局。

于2015年获得周光召科技奖,2017年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这两个奖项是我国地质科学领域最高奖项。


那么问题来了,单单把这三人的履历拿出来比较,你会觉得他们三人学术水平相同或者相近吗?

这个问题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user avatar   angus19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说生产一类致癌物酒精叫创造美好生活,那创造基因定制婴儿的贺建奎是不是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有人在评论区把王的研究方向笼统的叙述为微生物发酵,那么贺是否也可以把自己的行为笼统地成为基因工程?


user avatar   yi-zhi-zhu-ding-l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较真的话其实也不是不行。

比尔盖茨: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行!

茅台总工参选院士:不行!

只不过贵州媒体只敢骂骂网友罢了


user avatar   hou-tian-zao-s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没有轻慢啊,你看看另一个知乎问题下面的回答,大家普遍表示实至名归啊!

怎么看待茅台集团总工程师王莉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


user avatar   zuting-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1.说实话,这事不怪贵州茅台。

各有各的立场,这个可以理解。

虽然酒院士给社会留下的观感比较差,但贵州茅台推送王莉一事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王莉和贵州茅台是一家人,一家人为自己考虑不是很正常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茅台推自己人当院士,是给自己长脸,这事没毛病。

2.但是贵州科委是有一点问题的。

贵州科委跟茅台或者王莉都不是一家人,更何况,科委是政府部门,执政为民,屁股肯定不能歪。

贵州科委的职责是要对上负责的。

那么贵州是不是没有人才了,必须要从茅台酒厂找个工程师来申报?

而且茅台还号称传统老酒。既然注重传统,那么也就没法大改变。那么,一款老酒的微创新,有那么重要吗?

显然不会。

但其实贵州科委的毛病也没那么大,毕竟茅台也好,科委也罢,大家都是贵州地头上的。大家对外,利益还是一致的。既然都是为了贵州,那么劲往一处使也是可以理解的。

3.但是工程院是有问题的。

大家没有忘记烟院士。

谢剑平院士的科技成就是“烟草降焦减害”。但这研究的前提是,不论怎么降,吸烟都是有害健康的。但即使百位院士请求重审,工程院只是置若罔闻。

酒的危害程度可比烟小多了,少酌说不定还可以益寿。那么烟院士既然可以,酒院士自然也就没有理由例外。

所以大家不放心的是工程院的选拔标准。

你看看,事情变成了皇帝不急太监急。

人家愿意鬻爵,你们老百姓跟着瞎操啥心呢?

但事情就是这么搞笑。因为工程院不是私营单位。

工程院是这个国家工程领域的最高学术机构。他们享受了最高的荣誉,自然也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使命,对得起这经费和地位。

所以,他的一举一动要对得起大家对“最高学术水平”的期待。


user avatar   sun-wu-kong-93-21-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贵州日报的文章,充满了戾气。

看到我晒的这本书了吗?驰名世界的法国酒庄在二战时没有能够促进保家卫国,还成了纳粹的战利品后源源不断的为侵略者送上利益。投降的法国,依然有美女,有美酒,还有美食和美景,但那都属于德国人。

以史为鉴而知兴替,茅台在满清不能挡住八国联军入侵,在民国不能挡住日军入侵。到目前,茅台这种只有太平盛世才能安享的奢侈饮料,不能在当下为中国化解西方发达国家对我们的遏制和围攻,也不能在国与国的竞争中提高我们的真正实力。

看看美国制裁我们的大学是哪些,就说明哪些大学里面有对美国形成竞争威胁的学科。我们有限的资源和时间,应该倾向于更需要的地方,而不是为地方保护主义亮绿灯。


user avatar   li-xiang-1-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央广网一开始攻击的点就是白酒致癌,所以不能评院士,

现在网友是认为是因为科研水平不过硬所以不能评院士,不是因为白酒致癌,

我觉得这两头总得错一头吧。


user avatar   zuo-shou-de-y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俺们不反对茅台酒院士!问题是各行各业都应该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既然茅台酒可以推选“院士”,那么泸州老窖、五粮液、六粮液、七粮液、汾酒、西凤酒、重庆火锅、川菜、兰州拉面、成都赖汤圆、成都夫妻肺片、粤菜、鲁菜、西湖龙井茶、浙江金华火腿、北京烤鸭、天津狗不理、贵州老干妈、涪陵榨菜、川剧变脸、国剧、越戏、黄梅戏、云南米线、桂林米粉、长沙臭豆腐等等,这些国粹都关系国计民生,谁不重要呢?它们也有资格推选自己的“院士”,大伙儿说说,该不该?????




     

相关话题

  有哪些很有趣的仿生学研究成果? 
  (脑洞)茅台为什么不造芯片? 
  如何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自然科学在中国发展比西方落后,文字是主要原因吗? 
  弦理论中说时空有11个维度,那么除了三维空间,时间之外,其它维度到底是什么? 
  你觉得中医入门并且学有所成的钥匙是什么? 
  如何评价 2021 年腾讯科学 WE 大会嘉宾阵容?他们有什么成就? 
  大家知道的最长(复杂)的公式是什么? 
  无机成油理论究竟是什么? 
  畜禽的血制品是如何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环球时报的文章《古罗马士兵工资单曝光 最后一分也没到手》?
下一个讨论
高房价的最大悲哀是什么?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