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吐槽大会》有提词器,观众为什么会感觉被欺骗? 第1页

  

user avatar   li-de-bao-99-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观众们少见多怪了,正如以前看功夫片会学习里面的一招一式,后来发现原来是吊威亚,有替身,有剪辑。看情感节目,调解节目,会有观众们为其中的人物喝彩流泪,原来也是演员演的。那些选秀节目,表演才艺节目,我同情那些遭遇不测的选手,接下来,所有选手家里人不得个癌症,老婆孩子不出个车祸,自己不欠个几百万,不睡火车站都不好意思出来唱歌,这一切都是假的。

《吐槽大会》刚出来时,我猜应该有文本的,具体怎么吐槽肯定是事先沟通好的,毕竟都是明星,都是同行,免得说了人家的忌讳,知道今天发现原来现在有提词器,还那么大,连每个动作语气都提示,只想说:这连脸都不要了啊。


user avatar   nie-fei-qi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非常有趣的现实:《吐槽大会》明明是秀演技的节目,却要伪装成秀阅历、秀性情、秀才华的节目。

(与此同时,《演员请就位》明明是一个比资本的节目,却要伪装成比演技的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明明是一个比颜值比人气比资历的节目,却要伪装成比能力比努力的节目。)

买家秀和买家秀的区别,不仅会让人觉得情感被欺骗,可能还会让人觉得智商被侮辱。

我只在微博以截图形式“看过”不超过十分钟内容的吐槽大会,正是因为不接受这种把参与者人设建立在编剧的稿子上的精分模式,所以从没看过正片。

既然《吐槽大会》就是靠立参与者人设的红利火出圈的,所以今天也别怪相当一部分观众发现货不对版大吃一惊要反水。

以前上过(买过)多少“真性情”、“敢说”、“临场反应快”的热搜,今天就应该乖乖立正挨骂。

懂得“食得咸鱼抵得渴”,是江湖中人应有的基本认知。

另外,为何“真吐槽”变成“演吐槽”,也许不仅仅是参与者的水平问题。


user avatar   luo-ma-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大家都散了算了。

提问者号称专业的,看看人家多少视频专栏和回答。

这个提问不过是人家明知故问而已,你认真回答了弄不好还转手就被这“专业人士”拿去当作自己的东西了。


标准答案是:你就不该让孩子带去。




  

相关话题

  不想结婚只想单身一辈子的人是怎么想的。? 
  大家都说换位思考很重要,但是为什么真正实践的人很少? 
  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在受苦,我凭什么能比他们过的幸福,有什么资格比他们开心?求问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为什么大家都不建议报考外交学院? 
  《脱口秀大会 4》第五期梁海源被淘汰,你觉得可惜吗? 
  如何评价知乎的「友善度」功能设计? 
  非常嫉妒同事找了个有钱人,年收入一两百万,内心非常痛苦怎么办? 
  如何评价黄磊女儿多多被造黄谣一事? 
  穷人家的孩子在贵族学校读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大地震后有没有人趁乱去抢银行的? 

前一个讨论
女朋友因为前男友要和我分手,我该怎么办?
下一个讨论
这个案子怎么破?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