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实事求是的说,刘裕在长安是否还有除刘义真外的其他合适人选? 第1页

  

user avatar   jiu-ye-67-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虽然长安留守的人选最终引发了内讧,但实际上这番人事安排,从表面上来看是很合适的

首先,以王镇恶为安西司马、王修为安西长史,两人都是关中人氏,更何况王镇恶还有祖父王猛之遗泽,留下他们一文一武镇守,可以得关中民心(城中夷、晋六万馀户,镇恶以国恩抚慰,号令严肃,百姓安堵

但是,王镇恶虽然武功卓越,又得关中民心,偏偏却有一项大毛病让人不放心——抗命不遵

刘裕征讨司马休之时,王镇恶就曾劫掠蛮族财物,贻误战机,等他赶到之后,仗都打完了,气的刘裕不想见他

镇恶性贪,既破襄,因停军抄掠诸蛮,不时反。及至江陵,休之已平,高祖怒,不时见之

北伐后秦时,刘裕三令五申,收复洛阳后不可轻举妄动,王镇恶又不听指挥,想要趁机速攻潼关,结果被后秦东平公姚绍堵在关外,进退两难

初,裕命王镇恶等:若克洛阳,须大军到俱进。镇恶等乘利径趋潼关,为秦兵所拒,不得前

武功卓越、极富民心胆大妄为,这三样特质加在一块,换了谁都不放心,所以刘裕必须得找个人牵制王镇恶,而且这个人不能跟王镇恶太亲近

于是乎,沈田子和傅弘之也就跟着留了下来,沈田子素来与王镇恶不睦,可以起到牵制之效,不过刘裕万万没想到,最胆大妄为的不是王镇恶,偏偏就是沈田子...

至于刘义真,其实无关紧要,他就是个工具人,代表刘裕不会放弃关中而已,换了哪个儿子都一样,关键的是这个工具人的左右

刘义真作为一个孩子,并不具备判断能力,但是刘裕之子的身份给了他很大的话语权,他就像是一把刀,谁握住它就可以发挥出巨大的杀伤力,王修就是这么死的

说结论吧

留在关中的这套人选需要完成的任务,一是抚慰关中、二是组建新军、三是抵御胡夏

1.王镇恶是不可或缺的,身兼关中出身+王猛之孙的双buff,除非刘道规死而复生,否则无人可以替代

2.王修同为关中人氏,可以辅佐王镇恶治理关中,也得留下

3.沈田子必须替换,檀道济或者沈林子均可,他们的资历与才能并不逊色于田子,而且在北伐过程中与王镇恶并肩作战,就算之后起矛盾,也不至于闹到像沈田子,要杀王镇恶的地步

4.而至于傅弘之,虽然在此前,傅与田子的立场是一致的,都对王镇恶不满

裕将还,田子及傅弘之屡言于裕曰:镇恶家在关中,不可保信

不过按照《南史》《资治通鉴》所说,杀害王镇恶系田子一人所为,傅弘之并未参与,事后王修只处决了田子一人,并临危任命傅弘之抵御夏军一事来看,傅弘之应当并未参与谋杀王镇恶

田子请镇恶至傅弘之营计事,使其宗人沈敬仁斩之幕下,矫称受太尉令诛之。弘之奔告刘义真

而且从傅弘之以五千步骑击破夏军数万骑兵这一战绩来看,傅弘之对骑兵作战能力出众,也有必要留下

5.刘义真这个熊孩子其实无所谓,没必要非让刘义隆换他不可,关键是刘裕要替他严格选拔一批心腹,不要随便插手政事

本来沈田子与王镇恶同归于尽后,在王修与傅弘之的努力下,关中局势并未崩盘,赫连勃勃更是吓得龟缩安定,整整九个月将近一年不敢动弹

结果左右进献谗言,刘义真竟然把王修给杀了,王修一死,关中人心大乱,刘义真更出了一道昏招,下令关中兵力固守长安孤城,摊上这么个猪队友,傅弘之再勇猛也无济于事了

只能说,如果刘道规还活着的话,刘裕什么安排也不用想了,直接把王镇恶+刘道规扔在长安,搞不好赫连勃勃的脑袋就能去建康免费旅游了

(声明:我只是发表我个人的观点,没有要强迫任何人接受的意思,您可以不接受,也可以反驳,但请不要人身攻击)

最后给自己打个广告,本人在B站做历史长系列视频,目前已有完结系列《寄奴传》(刘裕)



以及在更系列《岳飞传》



喜欢的可以去B站点个关注,谢谢


user avatar   shu-jie-nu-dun-22-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刘裕的长安布置核心是四个人,也就是刘义真、王修、沈田子、王镇恶。对于刘裕来说 ,四个人各自留守的价值都是比较明确的。

  • 高祖将还,三秦父老诣门流涕诉曰:“残民不沾王化,于今百年矣。始睹衣冠,方仰圣泽。长安十陵,是公家坟墓,咸阳宫殿数千间,是公家屋宅,舍此欲何之?”高祖为之愍然,慰譬曰:“受命朝廷,不得擅留。感诸君恋本之意,今留第二儿,令文武贤才共镇此境。”临还,自执义真手以授王修,令修执其子孝孙手以授高祖。——《宋书•庐陵孝献王义真》
  • 太尉谘议参军京兆王修为长史,委以关中之任。……修字叔治,京兆灞城人也。初南渡见桓玄,玄知之,谓曰:“君平世吏部郎才。”修既死,人情离骇,无相统一。——《宋书•庐陵孝献王义真》
  • 高祖将还,田子及傅弘之等并以镇恶家在关中,不可保信,屡言之高祖。高祖曰:“今留卿文武将士精兵万人。彼若欲为不善,正足自灭耳。勿复多言。”及俱出北地,论者谓镇恶欲尽杀诸南人,以数千人送义真南还,因据关中反叛。——《宋书•自序》

1、刘义真和王修是刘裕离开时拟订的正副留守。刘义真留守的意义在于留下子嗣,向关中民众展现自己经略关中的决心。王修是桓玄时南渡的关中人,以北人主持长安实际事务。

2、王镇恶是王猛的孙子,留王镇恶一方面是在长安留下一员悍将,以为藩篱,另一方面也是笼络人心之需。但刘裕又不信任王镇恶,所以又留下了同样不信任王镇恶的沈田子(包括傅弘之)作为钳制。

不留王仲德的原因很明确。如果刘裕的布置达成,没有发生内讧,或者内讧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话,不需要王仲德这么一个高级人物也可以。这意味着王仲德虽然地位够高,但是他显然不属于刘裕留守规划中的“功能人”。

@京山狂少 说王仲德份量轻纯属无稽之谈,王仲德在第二次义熙北伐时就是以征虏将军、冀州刺史、新淦县开国侯都督前锋诸军事,长安平,又迁太尉谘议参军,基本属于刘裕幕府诸将之首,能比他份量重的大概只有刘裕和他的儿子们了。

在这种思路下,刘裕做出了如是这种选择。 @枫无谚 枫公认为刘裕让沈林子留守的效果会好于沈田子留守,这点我是赞成的,但在刘裕的角度看,这并不是一个在考虑范围内的选项。

因为刘裕现在留下沈田子和傅弘之留守的用意在于二人都对王镇恶持猜疑态度,刘裕需要通过二人对王加以掣肘,“在必要时”诛杀王镇恶。沈林子并没有明确表示对王镇恶的不信任,也自然不在刘裕的考虑范围内。

综上来看,在临川烈武王早逝的情况下,刘义真镇长安是不可能改变的。唯一值得商榷的,应该是刘裕对王镇恶的使用。




  

相关话题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为什么每卷都有木兰她爹的名字? 
  刘邦、司马炎和朱元璋重新构筑的分封制有什么异同?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为什么每卷都有木兰她爹的名字? 
  东晋如果定都荆州是否有希望还于旧都,收复北方失地? 
  曹丕为何要处死甄姬?且口含米糠,以发覆面? 
  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人“早年孤贫”还算是士族,而不算寒族? 
  刘裕北伐洛阳长安之前,有没有能力篡位? 
  为什么在部分人眼里北齐比北周好呢? 
  南北朝时期士族衰弱的原因? 
  为什么司马家篡权的时候,大部分曹操的老臣后代都没站出来保卫曹家? 

前一个讨论
《出警入跸图》中为什么绝大部分骑兵佩戴的武器是偃月刀?这种长柄刀适合在马上使用吗?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二战时期各国的制式步枪始终没有向冲锋枪那样大量采用冲压工艺?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