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上海房价基本相比去年涨了30%,还有这么多人说阴跌什么的? 第1页

  

user avatar   warmw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有涨,都是骗人的,在阴跌,会跌的,别买了,留点给我,艹……

======

其实最近我发现网上谈这个挺没劲的……

但凡是实地看过哪怕一套房子的人,都信不了那一套……

对于那些看过超过一套房子还说房价没长的人,

一般都是班车接送看房然后车上时间越来越长的……


user avatar   soviet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房价的数据是按成交数据统计的,而不是按全部现有房子价格的加和平均。

像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或大城市,房价都是按区域分成三个到四个房价阶梯,每个区域内还有不同分阶。

简化处理,假定以某一大城市举例:该城分为核心区、市区、城郊边缘区,

20XX年,房价起步前,该市

核心区均价5万,当年成交6N平方米,

市区均价3万,当年成交3N平方米,

城郊边缘区均价1万,当年成交1N平方米,

统计得出当年该市均价4万。


假定20XX+1年吧,房价普遍上涨30%,

核心区均价6.5万,当年成交6N平方米,

市区均价3.9万,当年成交9N平方米,

城郊边缘区均价1.3万,当年成交5N平方米,

政府表示,统计数据显示当年该市均价4.03万,我市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供应充足,房价稳定。


假定20XX+2年吧,各种原因,房价开始跌了,大约10%吧。

核心区均价6万,当年成交22N平方米,

市区均价3.5万,当年成交6N平方米,

城郊边缘区均价1.2万,当年成交2N平方米,

房地产商和中介表示,这儿房产均价5.18万,相比去年涨大约30%,快来投(接)资(盘)。


统计数据这种东西,很容易变成真实的谎言。


user avatar   yi-zhi-zai-na-li-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声明自身利益相关情况:上海有房者。

对于房价,我的看法和一般观点不太一样,我一直认为房价是一个供求关系问题。

任何地区的房价,无论是政府想卖地、开发商拿地卖房、消费者买房,都需要遵循供求关系。

先说供给端,主要是政府供地和开发商建房。

很多人说房价是因为政府卖地炒起来的,这种说法很难成立。比如之前热议的鹤岗,当地政府难道不知道卖地可以创造大量财政收入吗?可问题是没有需求,地卖给谁?开发商也不傻,拿了地建了房子,没有消费者买房需求在,开发商不亏死了?

所以事实是,上海市政府会充分评估每年新增落户上海的人数,和存量的有购房意愿和购房资格的人数,据此推算住房市场的需求情况,再最终决定卖多少地,地价拍卖底价定在多少。

开发商自己也会测算,拿地价格是否合适。但是由于上海市政府非常非常厚道,每年新增住房需求测算极其精准,实在不行政府还可以放宽落户政策。所以开发商在上海的项目一直不愁卖,所以在上海拿地意愿一直特别强。

再说需求端。

第一,新增的需求。每年上海吸引大量应届毕业生来沪工作,他们很多人也会在上海落户。虽然上海房价很贵,但这些人里面始终有一定比例的家庭拥有购房能力。何况上海落户政策,对于出国留学的学生非常优厚,而有能力送孩子去国外的家庭相对殷实,更有可能买得起房。

第二,存量的需求。一些上海户籍人口,或者社保交满5年的人口,经历过5-10年的工作积累,有了一定的储蓄,他们也会参与到买房中。

考虑到上海政府拥有全量统计数据,在供地和审批新房入市环境可以精准做到紧平衡。所以最后的房价定价,其实就是一个数字游戏,如果每年新推出的房子+二手房一共1万套,每年新增住房需求1.2万套,房价一般来说就会涨到第1万人刚好买得起,而第10001人刚好买不起。

有人说现在国家要求限价,再说谁能算得这么精确?确实会有误差,所以政府又推出了“新房摇号”,由于限价,即便1.2万人都买得起房,也要通过摇号干掉2000人。


user avatar   qiu-xie-hai-t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这样的,只要明天还没来,那么“明天房价腰斩”这句话就不是错的。

说真的,你知道让一个成年人改变自己的认知习惯和世界观方法论有多么难么?看看知乎关于房价的回答就行了。

人和人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方法论差异比人和狗都大,让别人安心当个鸵鸟上网说点好听的话就完了,谁让人家是个小可爱呢。所以我现在遇到SB我不会去争辩什么,你是对的就完了。


user avatar   bao-xian-m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掌握真实情况的人选择沉默,市面上的所有分析都是造谣。

只要公开不动产的产权人和购入价格,很多无端的问题就会消失。比如这个。

清晰透明的数据,是理性交易的基础。

大量的社会资源消耗在散布谎言和识别谎言上。以至于,买卖一套房产,中介居间业务费用已达当地平均年收入。

信息单向透明,模糊管理,选择性执法,运动式调控,不可能有健康的市场。刚需刷完卡也怀疑自己是炒房者和赌徒。


user avatar   chris-11-8-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海的二手房价格已经是玄学了,整体价格情况非常不透明。我在银行里审房贷,以前多少还了解一点房价,2021年下半年起,也几乎感知不到了。

问题就出在21年新增的核稅价。

二手房交易税挺重的,实操中,做低合同价原本就是常见操作。官方统计交易价格,以交易中心备案的合同价为准,考虑到有一部分人做低,常年低估一成左右。

做低交易价原本有代价的,自降贷款的上限。所以首次置业的年轻人这么选择的并不多。我认为我之前工作中遇到的大部分首套二手房交易应该是实际价格。

可是颁布核稅价规则之后呢,银行以合同价、第三方评估价、核稅价三价取低确定贷款上限。而这个核稅价大约只有实价的七成左右。自此之后,除非房价跌穿核稅价,否则无论实际交易价几何,合同价都会比照着核稅价来制定,因为多出的部分除了多交税费没有任何意义了。

更有趣的是,这个核稅价原则上也是一种评估手段。之所以比市价和第三方评估低那么多,是因为其所取的交易价参数来自常年被低估一成以上的合同均价,以及在评估中更多地考虑房龄折旧,较少地考虑学区之类的附加值。随着大量的交易比照核稅价来订立合同,这些交易行为会倒过来影响评估结果。使得这个核稅价评估反而会显得越来越准确和稳定。

总之,这个核稅价政策,给二手房交易加上了一个柔性的指导价。不出意外,统计数据将常年保持稳定微涨,而实际交易价难以概论,只有交易双方自行在小范围内体会,或者参考一手房的价格推测。

不过有一说一,在保持房价稳定向好不急涨这方面,这个核稅价政策真的太太太高明了。比起那些限涨限跌的做法,订出这个政策的人,天才!


user avatar   feng-lang-ju-xu-16-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希腊罗马伪史论,都已经够奇葩了。

还没过百年呢,没想到苏联伪史论的都有了。。。


user avatar   jason_wang_20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会,生育率低的真正原因是地域发展差距过大,各种资源在地域分布严重不均,导致大量适婚适育青年漂在异乡没法安定。996工作制和高房价则使得异乡年轻人们没心思和精力去开启和经营一段感情。

这个趋势继续发展下去,结果就是在外打工的男青年奴隶化,在外漂泊的女青年妓女化。

区域性的破败(西南中原东北和广大的农村乡镇四五线)和流民的产生,首先将会极大利好富裕地区的发展,降低当地用工成本和服务成本,太多坐地户们盯着外来务工者那点血汗钱,通过控制社会分配(教育医疗社保与户籍制度的绑定),抬升本地资产价格(炒房、投资购房)实现对外来务工者的系统性剥削。从而使得月入两三千甚至无正当职业的本地人能够拥有远超过月入上万外地人的生活水平。这个现象目前已经非常普遍,不是按劳分配不是按智分配不是按德分配,也不存在多种分配制度的调和,完完全全就是单纯的按户口本分配。其实已经渐渐将外来务工的男生驯化为奴隶。

另外,由于社会广泛存在的性别歧视,女性在职场上天花板很低,外地女性想通过自身打工在富裕地区定居的难度远大于男性,便会动出卖色相的念头。有长期出卖,为户口和房子下嫁给个人条件远不如自己的本地男生;有中期出卖,甘愿被当地有钱小老板包养混点原始资本;有短期出卖,直接做 。大城市的大学城和厂区就是这种出卖关系的主要交易所,三种女生都有,且不在少数,相信有社会经验的同学们对此感触颇深。说难听点就是外来女性的妓女化。

短期的利好过后带来的就是残酷的反噬。历史其实是在一遍遍repeat itself,秦末的咸阳,西晋的中原,唐末的长安洛阳,明末的福禄寿,清末的旗人,50年代的地主,anyway吧。violent delights have violent ends,生育率的下跌只是非暴力不合作,仍处于初期无声消极抵抗的傻白甜阶段。零零星星冒出几只独狼还能归咎于个体变态现象,就怕冒出狼群,天街踏尽公卿骨,那时才知道啥是真正的人口负增长。

不过现在飞机轮船火箭这么发达,没到那一步的时候公卿们就跨过太平洋拥抱新世界去了。最悲催的是当地没啥大本事却略微享受过户口本红利的平民小资阶层,公卿吃肉的时候他没份儿,喝了两滴油汤而已,公卿跑路的时候没带着他,却要留在岸边面对滔天洪水。实利没捞着,仇恨拉满了。所以说人呐,做人留一线,不是自己实力赢来的每一分利,都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心理准备。千万别做狐假虎威的蠢事,虎能自保,你不能。

说多了,回到问题,不能。因为不管你定几小时工作制,都有人不需要工作。


user avatar   da-tou-44-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辽东的问题是在万历的手上直接爆发的,但是万历却没有在自己去世前解决。最终辽东就变成了大明的一个伤口,让大明不断失血。

如果能够遇到嘉靖那种皇帝还好,偏偏遇到了崇祯帝。刚愎自用,还有点儿死脑筋。本来只是伤口出血硬生生被搞成了大动脉出血。

所以啊,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因为你还真不知道你的后人是什么货色。


user avatar   tong-kun-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低速空跑, 实时观测, 避免干涉, 避免碰撞, 随时紧停.


确认之后, 再自动运行.




  

相关话题

  2022年房价是涨还是跌? 
  如何看待央行下令彻查深圳房价2020年3月暴涨? 
  二三十年后人口负增长会导致房价全面下跌吗? 
  哪个城市工资/房价最高,最适合年轻人落脚? 
  长沙会成为超级都市吗? 
  如何看待房价榨干年轻人? 
  身处「世袭房东阶层」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上海18-19年房价横盘没有大涨,那些高价接盘的人肯定不愿意低价卖,所以想问未来几年上海房价的趋势? 
  过高的房价是否抑制了其他产业发展? 
  广州未来5年(2021-2025年)房价会继续涨吗? 

前一个讨论
财务分析一般会有哪些思路和方法?
下一个讨论
请问信托公司业务的资金从何而来?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