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比较一战的战列舰和二战的战列舰? 第1页

  

user avatar   yi-yid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超无畏和海军条约没有任何关系。这个问题究竟为什么会需要解释?超无畏指的是1910年设计这一批战列舰,之所以叫“超”无畏,直接针对的就是1906年-1910年间的第一批无畏舰。无畏开始,到柏勒洛丰和圣文森特,一共7艘第一批设计是几乎完全一致的。到了涅普顿(海王星),设计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变化仍然是有限的;而此后的巨像级2艘又复制了涅普顿的基本设计。这些就是第一代无畏舰。

到了1910年的俄里翁(猎户座)开始,设计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分水岭,这里包括两件事:1,从猎户座开始,英制无畏舰开始采用所有火炮中轴线布置的设计。2,新舰的航速选择了慢速设计(21节),而非无畏最初的22节左右或者DNC提议的23节。

在其他许多设计细节上,俄里翁与第一代超无畏区别有限。其舰体与巨像是有递进关系的,只是吨位上继续增加。防御整体布置上与巨像类似,只是厚度增加到了水线处12in,同样是递进关系。唯一抢眼的地方是新式的大口径13.5in MkV火炮,强调弹重和毁伤威力而非弹药的速度。但是这种取舍本身就是一种放弃了高速火炮的技术风险的选择。

中轴布置火炮与之类似,在巨像和涅普顿上已经出现了背负式布置的X,Y炮塔。而从无畏开始所有的A,X,Y都是布置在同一轴线上的。但是俄里翁完成了中轴布置回归的最后一步:轴线布置是自从第一艘完全放弃风帆索具的炮塔舰毁灭(H.M.S. Devastation)开始就一直在英制主力舰上作为标配的设计。毁灭级开工于1869年,此后所有的低干舷炮台舰,包括维多利亚级,海军上将级等等,全部都选择了一前一后两座主炮塔/主炮组(turret/battery)的布置方式。1889年项目里的君权开始了高干舷前无畏舰后,所有的前无畏舰和大多数9.2in一等巡洋舰也都遵循了类似的布置。从无畏到俄里翁,这里的变化并不是DNC突然“发现”或者“发明”了轴线布置的方式。中轴布置火炮的优势从头到尾都非常明显,那就是当侧舷进行齐射时,所有的火炮都可以向同一个方向参与射击,从而在火炮总数量一定时最大化进行单侧射击时的投射量。而非中轴布置的优势也非常简单:首先,非轴线布置有时可以节省甲板中部的空间。其次,非轴线布置意味着舰体在其他角度进行射击的时候,可以有更多火炮参与开火。以无畏为例,当向单侧进行射击时,其投射量为8炮12寸,与四座双联装炮台轴线布置,超越射击时/背负式没有区别。然而当向侧后方敌舰进行射击时,四座双联装火炮轴线布置时只能用4门左右的火炮进行射击(取决于角度和背负式与否,甚至可能是2门火炮),无畏号却可以投射6炮12寸的火力(最后2座轴线布置的炮台,也就是X和Y,以及一座耳炮台/翼炮台,也就是P或者Q),同时仍然保证4门火炮指向首上(首炮塔A,以及P或者Q中剩余的那座)。这样就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战术灵活性,无需把所有舰艇锁死在战列线上进行交火,而可以以编队为单位积极活动,寻机打乱对方的战线。而最后,最关键的是,这样就在无需增加舰长的大前提下给舰艇增加了携带火炮的总数。舰长越长,主炮之间距离越远,主装机带就越长越重,排水量和造价随之增长。P/Q炮塔的布置方式意味着无畏舰的舰长可以控制在小于普通五炮台轴线布置的战列舰的水平上。涅普顿的设计进一步完善了炮塔布置方式,通过背负式布置X,Y炮塔让P/Q炮塔之间可以进一步拉开距离。

无畏拥抱了全装主炮齐射的理念,而俄里翁,则完全拥抱了在同一控制的火控系统指导下用所有火炮在战列线上与敌战列线对射的理念。其轴线布置的火炮,随之增大的舰体,以及较慢的航速都与之相关。在战列线上由统一火控指挥的交火距离上,战术灵活性需要让位给火力的准确性。而虽然早期机械计算机已经拥有了只计算两舰相对位置变化而非绝对位置变化的能力,这种计算仍然是缓慢的。1910年的舰艇并没有RC能力,所有录入均为手控,由光学观测设备汇报至炮术计算机操作室,再由操作室指挥主炮开火。当两舰处于随意机动的状态下时,相对位置的计算和信息的传递效率都会降低,火炮命中率随机下降。中央火控指挥所有火炮在战列线上既增加了参与齐射的火炮数量,也减少了火控系统本身的压力。而进行舰队交火时,也舰艇无需在航速上与敌方速度最快的舰艇匹敌,所以如果火力,装甲和造价上可以获得优势,21节航速也可以接受(虽然DNC强烈反对)。这一点尤其在造价上至关重要。21节舰艇的造价在预计中比23节设计至少要低50万GBP,这更容易保证RN在造舰竞赛中取得数量优势(5:3以上)。

无畏舰本身是许多理念融合的产物,这包括费舍尔对航速的热衷,包括高射速小口径火炮与大口径大射程火炮的对比,也包括了新式火控系统的试验等等。第二代无畏舰则完全集中于彼此之间的毁灭。俄里翁级订购4艘(而非此前批次的每批3艘),此后跟进4艘老KGV级,使用几乎相同的设计,之后跟进4艘铁公爵级。这一批及其密集的重炮舰建造是英德在北海的海军竞赛达到高潮的象征。

和至少10年以后的海军条约没有任何关系。


华盛顿条约中RN没有拿到世界第一的吨位标注,USN拿到了完全相同的主力舰吨位限制。RN之所以在30年代中之前保持了主力舰吨位的世界第一是因为俄里翁这一批第二代无畏舰还没有完全退出一线。

而华盛顿海军条约从来就没有批准RN建造2艘16in舰。条约批准的内容非常简单:英帝国(整个帝国而不是UK)可以建造2艘战列舰(Article II)——当然这两艘战列舰仍然受限于条约限制的最大吨位和口径。理论上,这两艘战列舰完全可以被建造成任何样子:另外两艘声望,低价本土防御舰,或者澳新使用的战巡。之所以最后被建造成16in炮舰是贝蒂选择的结果,而这个选择并非只是针对美日的新舰,而是针对条约限制的。纳尔逊级的直接要求就是条约限制下最大吨位,最大口径火炮的主力舰,仅此而已。

如果对应计算火炮口径的话,那么除去老13.5in战列舰外,所有英制大战战列舰舰(QE和R)全部都是15in口径。直到20年代末火炮抬升角度改造完成之前,不考虑其弹药优势,单纯在射程上就不是美日14in战列舰可以对比的。条约也没有批准美日为其战列舰换装15in炮。


伦敦条约对老舰改造并非“批准”。伦敦条约延迟了新舰入役的时间。此时除去法意,最早的新式战列舰也至少要在1940年才能入役,这样如果不进行改造,在1940年-1942年,任何不对舰队进行延寿的舰队,就要面临用未经改造的舰艇面对现代化老式战列舰甚至日德新式战列舰的情况。此时改造才被提上了日程。

对于意大利和一定程度上的法国来说,新舰建造的资源投入是巨大的,在舰队总数被条约限制的大前提下,改造老船体总有一定的吸引力。

对于英美日来说情况则完全不同。以英舰为例,改造的性价比从始至终都非常低。首先改造的价格异常昂贵,即便是不考虑机库和舰桥的改造,全面更换引擎调整装甲的成本仍然逼近建造新舰的价格 (e.g. H.M.A.S. Australia)。而同时处于改造中的舰艇数量必须保持在最少,这样在战争爆发时才能保证与尽可能多的舰艇在舰队中。假设最后一艘改造战列舰在1948-1950年前后退役,而如果最后一艘改造舰进入船坞开始延寿的时间点在1937-1938,结束时间点在1941-1942,则改造本质上相当于用昂贵的价格和宝贵的时间购买了不足十年的舰艇寿命,这是极其不划算的行为。RN唯一开始动工改造的原因是IJN的改造计划让日德有能力在新舰/改造舰上确立优势,而IJN改造的本质原因是日本无力一对一用大和更换所有老式战列舰——大和是个选择问题。


QE从未在大西洋海战中“carry”任何事。QE级大多数时候被留在了地中海舰队或者直布罗陀。当战争爆发时,仅有2艘QE级完成了大概(巴勒姆和厌战),另有一艘仅有有限的改造(马来亚,马来亚从未彻底改造)。这样就意味着他们错过了战争初期大多数交火,直到挪威战役,被召回的QE仍然可以被R级接替(比如决心对厌战)。

地中海战事爆发以后到大规模增援苏伊士以东前,QE几乎只在东地中海-阿尔及尔-米尔斯克比尔一线活动,此后除去舰况极差无法作为一线使用的炮击舰,均在东方舰队继续服役(QE,勇士),从未在大西洋(哈利法克斯-西印度-UK)一线扮演过过于重要的角色。


KGV从未成为地中海的“中坚”力量。在地中海这样闭塞,水雷潜艇密布,航空兵兵力过剩的危险二线战区,海军部绝不可能把宝贵的新式战列舰投入其中。第一批订购的三艘KGV几乎只在本土活动,41年底Z舰队部署的震慑力量为了获取一艘KGV经历了相当大的阻力,最终才得以成行。直到44-45年的BPF,才最终抽调了最后一批的2艘的防空特化版KGV前往。而此时欧洲战争已经远远离开海岸线,老式战列舰也基本裁撤/封存完成了。

KGV唯一的地中海历险是西西里登陆。在地中海的4艘战列舰(纳尔逊,罗德尼,厌战和勇士)之外,2艘本土舰队的KGV被用于掩护部队抵达地中海,并防御此后意大利舰队可能的最后一战。即便如此,抵达西地中海后,舰队立刻分散,以避免集结被敌军情报侦测。而在最终行动中,2艘KGV甚至没有加入远程掩护,只有KGV参与了受降而已。


R级才是大西洋和印度洋劳苦功高的一级舰,“没听说过”是很棒棒。

R级是比QE更好的火炮平台(GM更低),防雷系统安装更早,防御能力更强(对比未改装的QE)。在全面放空改造以后,R级同样可以在烟筒两侧搭载八联装砰砰,同样可以在甲板中段安装双联装4寸,以及见缝插针布置厄利空,其作为防空和电子设备的载体不弱于QE。

而改造之后的QE无法达到24节(22-23),未改造的QE无法达到23节。罗德尼在41年后因为维护问题只能达到20节左右。即便是新舰如沙恩,BSM,KGV等,没有一个是全海况达到“legend”航速,胡德尤其因为高速下进水严重而恶劣至极。R级的航速此时应该在17-20节左右。

以R级为主的3BS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承担了大西洋护航西段的任务,对应航速应该是4-12节的商船。在强装药威胁下可以“抖抖烟囱就吓走了防御力与俾斯麦相同的沙恩”。在西非和挪威也和QE起到了几乎完全相同的作用,只是在地中海因为航速问题被ABC诟病。而QE虽然能够用更高的速度进入交火,但是其航速也根本快不到许多。意大利改造战列舰和新VV级,仍然完全有能力拒绝战斗。要么KGV进入地中海(这是不可能的),要么就要用可以规避围追堵截直接炮击热那亚的声望。而BCS必须保持在本土或者直布罗陀作为快速预备力量,也不可能由更加次要的东地中海地区使用。


如何比较,没法比较。

新式战列舰里造价最低,口径最小的KGV,也不是任何老式战列舰能比较的,改造与否。KGV什么火控系统,QE什么火控钟。KGV什么雷达组,QE什么光学设备。不算厄利空和博福斯,KGV有8炮5.25,88炮砰砰,改造前QE有什么?何谈俄里翁无畏。

即便是不考虑这些多维度打击,和老式战列舰比较其最基本的炮战能力。KGV在A炮塔下弹药库上分侧面14.7in,12°倾斜垂直防御,5.9in水平防御——R怎么比? 声望怎么比?金刚,比叡,布列塔尼或者加富尔怎么比?

要是觉得和真正的二战战列舰比是欺负人,那就和胡德长门纳尔迅这些20年代的间战产品对比。结果是一样的。

1940年代的“战列舰”集防控能力,指挥能力,电子探测能力,续航力,航速,火力,防御等等一系列任务于一身,和1910年代的产品之间的差异,不亚于1906年的无畏于1889年的君权,1889年的君权于1869年的毁灭,1869年的毁灭于1859年的勇士的区别,1859年勇士与1822年彗星号的区别,或者1822年彗星号与拿战的胜利,胜利与都铎朝的加利昂帆船,与中世纪的Cog一样。他们都叫“战列舰”,而每一代战列舰之间的变化都是递进性的;但是当时代拉开以后,量变就会变成质变,差异大到让人无法想象其是同一物种的水平。




  

相关话题

  美军在破获日军情报的情况下,为什么中途岛还是打的险象环生? 
  二战时日本有哪些设计较成功,槽点不大的武器? 
  如果美国没有原子弹,苏联在解放柏林后有无可能继续平推欧洲? 
  为什么北洋之后就没有战列舰了? 
  战列舰主炮的威力有多大,和战斧或者航空炸弹比呢? 
  如何看待「当年日本侵华杀我们那么多人,以后我们也要杀回来」这种观点? 
  二战时期的战列舰用的都是380,406,460几个重量级的主炮,这些口径是根据什么决定的。? 
  中国能造出两百年前英法的风帆战列舰么? 
  为什么日本与美国能在二战大动干戈以后处到如此友好关系? 
  二战波兰值得同情吗? 

前一个讨论
二战早期英法是怎么评估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的?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声望级战列巡洋舰?





© 2024-06-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