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让年轻人买不起房是为了榨干他们父母曾经享受过的红利么? 第1页

  

user avatar   hui-fei-de-ha-ma-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会出现年轻人买不起房,因为年轻人心太大。

拿着4000一个月的工资,想买8000一平米的房子,

拿着10000一个月的工作,想买40000一平米的房子,

你买得起吗?

为什么不回老家呢?在二线、三线或四线城市都可以啊!那里不是发展,那里不是生活。

一定要拥挤在买不起房的城市吗?

在那里你除了买不起房,你的小孩可能还上不起学,进不了好学校,你可能随时面临失业。又何必呢!

呆在自己可以过好生活的城市,这才是生活。


user avatar   doctorw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买不起房的年轻人,都买不起了房了,说明家境不算很好,父母没有享受过红利,而是父母本身也是红利,即父母为红利一代目,年轻人是红利二代目。只不过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父母那一辈处于高速发展的前期,买房时同样也花了很多钱,只不过后来通货膨胀速度快,追赢了欠债。


比如说,我老家的房子是92年买的宅基地(没有房产证,也办不了),一共花了10万块钱,在老市区,巷子里。当时父母一个月也就几百块钱工资,具体不记得了,即使是300一个月,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也要还很久吧?10万如果不算利息,30年,360期,每一期还277.8元左右,也差不多是一个月工资。当然90年年代初的工资应该只有一两百左右。到了90年代末才涨起来。


那个时候的中国是高速发展期,到了90年代末,工资都涨起来了,一个月可以1000来块钱,用人民币贬值追赢了负债,即使那个时候还债很难还清,但是到了2010年之后,想要还清10万块钱,已经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了,长期来看,30年前开始的房贷,过了十年,二十年,难度会降低,这是有历史经验的。


然而,经历过2010年代房地产黄金十年之后,房价的涨幅已经非常夸张,在一线城市已经是望尘莫及的程度。我老家的话,房价四五千左右,工资两三千,房价大概是工资的两倍。而一线城市,准一线城市的话,房价则是平均工资(应该说中位数)的好几倍了。至少在一线城市,买不起房,说明父母也没有享受什么红利,都是普通家庭出来的年轻人,父母辈在那个时代当了红利,子女现在进城当红利,没有什么改变。


只是城市里面的写字楼,有人帮你按电梯,出差可以坐飞机,上班西装革履,带着笔记本电脑端着杯咖啡在机场噼里啪啦按键盘,交换名片,智能手机,拉杆箱,登机牌,出租车,让你以为你自己是个你曾经在电视剧里看到的成功商务人士的形象,然而你就是如假包换的红利本利。


让年轻人买不起房并非是为了榨干他们父母曾经享受过的红利。他们的父母根本就没有足够的钱支持他们买到房子,买不起房的目的只是为了把人赶走。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过程,给你希望,让你对大城市有憧憬,把你吸引过来了,把你最好的青春年华用干净了,再用房价把你赶走。


如果要榨干父母曾经享受过的红利,那就是父母在以前因为时代原因赚到钱了的,这些钱变成了前往大城市的首付,这才是榨干了父母曾经享受过的红利。现在大家都处在一个非常苦逼的观望状态。


按理说,如果中国要成为发达国家,人均GDP人均收入不可能只是现在这种水平,还得翻倍的。但是有个词叫做中等收入陷阱。我们即将达到了可能发生中等收入陷阱的条件,这种时候谁都不知道产业升级能不能成功,提高待遇的日子会不会来临,很多人也还在用过去的思维来看问题,无限看好北上广深,看不上那些准一线城市,也不相信以后其他都市圈会发展得好。中国不可能只靠北上广深的,必须还有其他城市有高新产业和高薪岗位去分流其他省份的人,一群人全部挤在东部沿海,每年放假搞得人挤人,也不现实,也不是发展旅游业想要的结果。


年轻人买不起房,是正儿八经的告诉你,大城市的资源已经被占用完了,你想要的话,那你得花高价钱来交换,先来的人要享受后来的红利了。


user avatar   auditore-i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思维有毒啊。这个问题的前提就是要有一个主体作为主语,题主打算暗示谁是主语呢?但是,市场不是谁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在操纵的。实际上是,客观经济形势造就了父母辈的红利也导致年轻人买不起房。而同时年轻人买不起房就是父母辈吃红利的代价。这中间没谁出于什么目的这么做,只是一个个“无辜”的市场主体共同造就了现实。

虚空打靶,似有似无地把矛头指向“某些人”,其实除了发泄情绪之外一点用都没有。正确的方法只有好好研究调控手段实现再分配。


user avatar   warmw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地居民就偷着乐去吧!




  

相关话题

  亚洲龙,凯美瑞,新君威,哪个更适合年轻人开? 
  为什么中国有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工作,只想娱乐,或者去追求自己梦想,宅在家里的、啃老的越来越多? 
  如何看待李雪琴说「年轻人的累经常是因为恶性竞争」?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如何看待“年轻人都是慢慢有病的”这一话题? 
  对于我们年轻人,学历和能力哪种很重要呢? 
  年轻人需要安逸的工作还是去努力一次? 
  如何看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酒店待两天,就当旅游了」的心态? 
  年轻人为什么会腰疼? 
  如何做到理性消费?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政治说明了什么? 

前一个讨论
为何中国女性比男性拥有更多存款?
下一个讨论
什么才是妈宝女?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