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小伙自制木偶机还原《天空之城》走红网络,为什么大家突然对木工这么痴迷? 第1页

  

user avatar   jiang-xiao-mao-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手是人类的外部大脑,人们最初也都是勤于双手的劳作,在与材料的不断磨合中,再回馈大脑以创作灵感。做木工的时候,需要经常重复性的做一个作用,这样就能激活身体中的交感神经,当人们完成一件或者多件作品时,就会感觉到其中的乐趣,从而对人体起到减压的作用,对于间接治疗抑郁症是有一定帮助的。现代人工作压力大,闲暇时可以从做做木工,我觉得是很好的。

其实我平时工作也很累,一年撑死也就只能休息那个一两个月,休息时也不能总是吃了睡,睡了吃。也想找个方式消磨一下时间,喝酒打牌什么的我也不喜欢。出去旅游吧,在外奔波一年了,我也不愿出门。就想窝在家里,哪也不去,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我其实对木工非常感兴趣,可惜条件不允许,没那个场地, 所以就暂时放弃了。


后来我妈让我整十字绣,我觉得那个不像是爷们玩的东西。 我同学让玩摄影?好吧,这个不用玩,我自己本身就是摄影师。最后我喜欢上了做模型。



只不过目前水平比较菜,只是出于可以勉强拼装和上色的水平,做出来的也不能称为作品,只能叫东西。自己放家里自己瞅瞅还行。买了好多盒,目前烂尾中,还没做完就又到剧组吃盒饭了,等我杀青后回家慢慢做吧。

所以我还挺羡慕这小伙,能有个自己的场地。假如我以后也有自己的小院了,高低也要整个工作室也玩玩木工。我顺藤摸瓜找到这个小伙子的抖音账号,发现说木匠真的是有点低估这个小伙子了,天空梦想家这个作品,真的非常朋克。一般木匠可能完全做不出来。

https://www.zhihu.com/video/1377232459185233920

这个大鱼飞船我就非常喜欢,我看了一两遍,非常有科幻浪漫主义气息。

https://www.zhihu.com/video/1377232528932274176

这个陆游器很明显是在致敬夏洛投的那个项目,造型非常有意思哈,

向木而生的很多作品很有意思,有兴趣的可以去关注一下。以上视频内容源于这小伙的抖音向木而生(xmes),侵删。


反正我在他抖音里看了以后就喜欢的不得了,一个小伙子因为早年工作不顺利,心情抑郁,通过木工缓解了压力,让大家知道生活不仅仅只有工作,一些小众爱好,也能吸引到大家喜欢,这怎么说都是一个值得传播的故事。再联想到还有很多手艺人例如之前还火到国外的阿木爷爷、大药山老木匠等等,这些传统的手工艺其实借助这些视频平台让更多人知道了。网络上经常有人说传统手艺越保护有时候也会面临失传消失的状况,那我在想借助这些视频平台是否能更好的“守艺“了呢?


user avatar   fei-fan-74-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热爱木艺的皇帝,一个叫做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一个叫做明熹宗朱由校。

元顺帝是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校在位只有七年,此后就是朱由检接班,明朝就没了。

皇帝爱木工,说的不是水平问题,而是当皇帝的压力太大,政治斗争复杂,特别是到了王朝末期,积重难返,只好借助个人爱好舒缓压力。

抑郁症导致人长期处于情绪低落,焦虑悲观当中,自杀倾向比比皆是。而这个小伙能在逆境之中克服自身问题,转而全力以赴提升兴趣爱好,化忧郁为力量,还成就了《天空之城》的木偶机。真是难能可贵。

抑郁症很复杂,几乎是不治之症,现代医疗手段找不到根治的办法,一些药物和物理治疗手段大多数属于聊胜于无,就是总得想点办法,轻症可以借助这些方法缓解,只有少部分可以逐渐转为正常,而大多数能够维持不转为重症就是成功,而重症,几乎没有大用。

人类的精神健康,一直是个大问题,而思想上的痛苦,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产物,问题不是出在这里,就是出在哪里。

看待这个小伙,可以为他高兴,但是从实质上来说,这是偶例,以为有这个办法,治愈忧郁症的前景看好,是不能这样认为的。

抑郁症的痛苦在于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种挣扎,是苦苦抗争的结果。你以为他们是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其实他们都想爬出来,但是痛苦的漩涡将他们往下扯,而这一切对于其他人来说,无法窥视期间究竟在经历什么,他的思想在与什么样的敌人对抗,情绪上巨大的失落,则是抗争中无数次的失败。

因此,要善待他们,虽然不能感同身受,但是要试着理解他们,尽可能地给予帮助,哪怕只是安慰一下,也可以体现一下人群的善良。

能制造木偶机的忧郁症小伙不错,但是这样的成功,没有多大的示范效应,因为陷入忧郁症的每个人面对的情况都不一样。

前面提起的两个热爱木工的皇帝,这样的爱好本来就不应该出现在皇帝的身上,皇帝要为国家社稷服务,政治才能远比做木匠重要。但是,现实就是有点不讲理,并不适合做皇帝的人做了皇帝,而巨大的压力,又让他们时刻想着逃避,将天下的责任抛弃,转头扎进自己的爱好里,释放自己的压力,却给国家带来了灾难。这是不可取的。

一些程序员爱好木工、手办之类,这确实是减压的好办法,但是要弄清楚,自己到底适合干什么,在工作和爱好之间找准位置才是最好的。一直想着减压,想着工作上的痛苦,生活上的压力,家庭中的矛盾,对未来的迷茫,那么久而久之,这些爱好未必能起到作用,反而因为迷恋而陷入到更深的痛苦中,强化自我否定,产生更多的关于工作的负面看法,只有面对爱好才能有些愉悦感。

摆脱思想上的苦恼,还是要正确认识问题,正确看待矛盾,减压不能替代一切,自我麻醉不可取。抑郁症这个东西,稍不注意,就会掉进去,对于这一点,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user avatar   xiang-mu-er-sheng-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其实这种问题太过于计较人家媒体“怎么说”,意义并不是特别大。

尤其对于韩国吧,它们本身就是真正把爱国主义做到了极致,稍微有个风吹草动能当场跑日本大使馆剁手指那种。

让人家媒体吹吹牛,无可厚非,不吹才奇怪。

只是呢,人家说也就罢了,我们又不需要相信对不对。

一款产品好不好,看的当然不是媒体如何吹嘘,而是有严格的检测标准,市场监管等。

如果你产品确实好,那大家买就是。但如果不好,对不起请不要出现在市面上,希望有关部门尽快予以治理。

这年头最愚蠢的,就是因为对一个品牌或者一个外国品牌有好感,就用饭圈脑去看待。

遗憾的是,这种情况还真不少,哎…


user avatar   xiao-xiao-yi-98-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忙着卡对方脖子呢……




  

相关话题

  有哪些事让你觉得「学到了」? 
  如何评价上海一商场未打疫苗不被允许进入,你认为这样的处理方式合理吗? 
  如何看待《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的“仅三成网民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 
  夏天门口那些老大爷都想什么呢? 
  在社会领域鼓吹适者生存的人们,是怎样相信自己是“适者”的呢? 
  高考发挥不理想,复读和择校之间该如何做选择?大家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如何看待教育部明确「每日 22 点到次日 8 点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各相关方应承担哪些责任? 
  大学生戴昂贵的表好吗? 
  如何看待马云5月9号直播首秀中称“如果年轻人还怕压力,那就白活了”? 
  知乎推出「B乎」模式,你怎么看?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twins出道20年从未解散?你身边有这样穿越了时间的朋友吗?
下一个讨论
在中国去哪里学美甲好,麻烦懂得说一下,谢谢?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