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科技业内人士才知道的「卡脖子」难题? 第1页

  

user avatar   liu-chuan-bo-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基础科研仪器和科学软件支撑严重不足。

基本上所有的基础科研仪器,都是被国外技术垄断的。我用过的包括超高速离心机,培养箱,超纯水机,色谱柱,核磁共振,质谱仪,荧光显微镜(物镜,CCD,滤色片,激光器等等,整个就只有光学平台国产质量比较好),SPR,色谱仪。。。

科学软件包括仪器操作软件,包括数据处理软件,包括画图软件,包括写论文管理参考文献软件,很多都是国外的付费软件。

难以想象如没有这些仪器和软件我们如何进行基础科研。更关键的是,即便我们满足于现有仪器和软件功能,但是人家迭代更新之后,迅速就把我们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这实际上掌握了基础科研的命脉。

技术迭代的速度也让人惊讶,很多文章里面刚刚发现的技术或者方法,两年不到相关的单一功能仪器就已经开始上市了。反观我们,没资金没场地没人才没对应技术支持,想要做一个科研仪器基本就是从零开始。

最近国家也在开始重视仪器设备的开发。但是关注点往往是在高精尖仪器上面,对更基本的仪器配件和软件乃至算法什么的不太重视。也没有企业愿意在这些领域投资,毕竟各种专利和技术壁垒下入行利润太低了。高精尖仪器确实比较容易出成果,很夺人眼球,但是更基础的配件软件才是高精尖仪器的基础。

我个人觉得科研是一个生态圈,从基础到应用到商业是一个闭环。同时也少不了各种支撑和相关从业领域。如果基础科研是根,那么这些仪器和软件就是土壤。

目前我们国家的科研之根其实是长在别国的土壤之上的。结出来的果子也更容易被别国摘下来落地。


user avatar   s.invalid 网友的相关建议: 
      

google


万恶的google卡我们脖子,让我们访问不到它的文档,用不了它的服务。严重拖慢了我们的工作效率,经常导致工期成倍甚至成几倍延长;也降低了用户使用体验——这种降低包括多个方面、多个维度。比如,因为缺乏可靠统一的消息投递/唤醒服务,不得不想尽办法“保活”;这种策略首先是耗电,其次是助长了后台窃听的歪风;再比如,搜索、文档服务的劣化在降低程序开发效率的同时,也严重劣化了程序质量(大量不合格程序员靠着道听途说凑效果、并把这种拼凑当成经验推广到网上;或者,因为很多核心服务无法访问,只能做各种不可靠的替代方案、甚至一旦用到相关API应用就会闪退,以至于开发应用时,经常不得不为国内每个厂商做适配,不然谁知道哪个API会掉链子)。




  

相关话题

  中国大型企业为什么难以全球化? 
  32 岁清华女教授赵慧婵获百万奖金,如何看待搞科研的年轻人? 
  怎样理解雷军“你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如何评价北京邮电大学学生「老师好我叫何同学」发布的视频「5G 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体验」? 
  如何看待柯洁称「可能我太笨了」,这辈子都打败不了 AI 了?人类战胜不了 AI 是好事还是坏事? 
  把一个 PhD 读成 N 个 PhD 是种怎样的体验? 
  个人信息保护法通过,将于 11 月起施行,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 
  如何评价华为 6 月 2 日宣布 Mate40 等手机支持更换不同配色后盖? 
  腾讯推出游戏未保「双减双打」新措施,将限制未成年用户在线时长和充值等,这将产生什么影响? 
  纪录片《疫苗战事-新冠疫苗研发实录》透露了哪些关键信息?你有什么想说的? 

前一个讨论
扒飞机选择藏在起落架里面,不会被碾死吗?
下一个讨论
人眼感光的原理和收音机是否有相似之处?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