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华为显示器的一碰秒变「电脑」功能? 第1页

  

user avatar   yang-ce-p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PC诞生到现在,电脑一直都是绝大多数人办公的主力设备,电脑的办公软件拥有极其丰富的功能,与此同时,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的生产力功能和宣传都无时无刻在向PC的方向靠拢。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一台轻薄本,对于我们这种游戏本用户来说,带着笔记本天天跑来跑去简直是末日灾难片,即使是简单处理一些文件,我们也可能需要背着他们到处跑。今天,在HarmonyOS开始大范围向手机推送后,MateView和搭载HarmonyOS的手机给我们的用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Desktop Mode,它拥有和PC相似的操作逻辑,只要有一台手机和华为MateView显示器,用户可以以一个更简单的形态来实现一些轻办公和大屏娱乐。


与一般的显示器不同,MateView无线版通过内置WiFi和蓝牙模块实现了手机/笔记本电脑的无线连接, 我们可以使用华为手机轻触显示器底座的华为分享标签,实现EMUI的桌面模式。当我们使用搭载HarmonyOS 2.0的手机连接MateView时,我们还可以开启Desktop Mode,实现和PC桌面更相似的使用体验,通过HarmonyOS 2.0的智慧互联实现了移动轻消费端到办公生产端的跃迁。

Desktop Mode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主页面底部和鸿蒙平板一样设置Dock栏,放置常用和最近使用的应用。顶部的布局和手机类似,左上角为手机通知栏,右上角则是多设备播控中心。整体的系统UI设计非常类似于鸿蒙平板,使用起来很快就能适应。

打开APP后,Desktop Mode采用的是多种平铺模式管理应用窗口,新窗口从右侧插入,窗口之间也互不遮挡,整体的设计相当美观。部分应用在Desktop Mode上打开后会进入平板模式,比如华为浏览器,WPS等。在该模式下桌面一共可以容纳两个竖屏窗口+一个横屏窗口或者两个竖屏窗口,对于绝大多数的日常使用来说已经足够了。当然,安卓手机的小窗口播放视频/在这个模式下也是可以使用的,你可以一边用WPS平板模式写稿,一边用B站小窗口摸鱼看视频

除此之外,当你使用鸿蒙手机投屏到MateView上时,你还可以通过连在显示器上的键盘和鼠标对Desktop Mode里的APP进行操控,让你瞬间拥有PC级别的操作体验,我们分别将高斯GS104和巴塞利斯蛇无线版连接上MateView并使用他们来完成操作,整体的延迟很难感知,对于无线连接来说这个表现可以说是很厉害了。

华为也让Desktop Mode的键鼠操作适配了一些PC上的操作逻辑。比如通过鼠标滚轮转动应用列表,使用ESC推出全屏,使用PrtSc实现截图。唯一有明显使用差异的地方大概就是鼠标右键了,在Desktop Mode模式下,鼠标右键代表的是手机上的返回键,这个就需要我们在使用时适应一下了。为了更好的感受这套我们也体验了一下Desktop Mode的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具体表现。

首先是轻办公场景,在Desktop Mode上你可以使用WPS同时打开两个横屏窗口,你可以一边看资料一边写文件,两者互不影响,得益于出色的延迟表现,你在使用键盘打字或者鼠标操作时体验也相当舒适。WPS移动版也专门针对平板场景进行了适配,体验要比Office移动版好的多,功能也要更丰富。不过目前WPS平板模式下的操作逻辑还是更适合触控屏一些,对于一些需要双指放大缩小的场景来说鼠标就没法解决了。

然后是浏览网页,目前最新版的华为浏览器也已经对Desktop Mode进行了适配,当你将浏览器全屏时,浏览器的UA标识会自动更改为PC,打开的网页也将从手机端网页变为电脑端网页,我们可以在这些网页上实现更多的一些操作。

最后就是看视频了,MateView在无线模式下可以以1080P 60Hz进行输出,如果你平常不看4K视频的话体验是没有什么影响的,整体的清晰度尚可,色彩也相当鲜艳,大屏+MateView自带的扬声器能够实现音画皆优的体验。

如果你觉得无线投屏的画面分辨率比较低,那么我推荐你用一根C to C的线连接电脑和手机进行有线输出。在这个模式下手机将会以4K+ 60Hz的满规格向显示器输出画面,键鼠的延迟也会降低到和有线连接使用差不多的水平。我们也选了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测试这种连接方式的极限——用他来播放B站的HDR视频。

结果非常的惊喜,在有线模式下HDR视频能够实现正常的播放和映射,在播放过程中也没有出现卡顿的情况。MateView是一块支持HDR400规格的显示器,拿他来看一些HDR视频的观感还是很不错的,尺寸相比于手机和平板更大,视频本身的4K分辨率也被更好的发挥了出来。如果你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些高规格的电影又懒得再往电脑上传,那么使用手机直接连上MateView播放算是一个好选择。与此同时,目前无论是Chrome还是Edge想要播放在线HDR视频都需要一定的操作才能实现,使用手机APP播放毫无疑问是一个更简单的办法。

总的来说,Desktop Mode的体验可以说是相当惊艳的,无线连接模式下的操作延迟相当低,通过显示器接口来实现控制键鼠也是目前独一家的功能,让你的有线/无线设备都能派上更大的用场。除此之外,你也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来实现4K HDR视频的正常播放和更高清晰度的投屏画面,可以说这套桌面模式是目前手机里做的最好的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说MateView的无线模块绝对不是感知不强,我们可以通过Desktop Mode实现更简易的轻度办公,我们也可以通过DLNA投屏实现便捷的大屏视频播放。除此之外,MateView本身作为显示器的优势也相当大,非常极简的外观设计,极佳的屏幕素质,以及便利连接的独特支架,这些我们都在过去的测评中阐释过了,如果你想再次回顾可以点击下面的回答链接去看一看。通过鸿蒙生态的不断壮大,我们相信在未来MateView还能够和不同的设备一起发挥出更强大的效能。


user avatar   liu-yan-14-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轻办公这个设想很久了。

最早可以追溯到Palm Foleo,当时Palm家觉得自家算力还算够,Intel PXA系列CPU加上64M RAM,外加Palm高效的软件生态(苹果的单任务设计就是来自Palm),在当年理论上确实是没问题,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人买单,最后胎死腹中。


后面到了Moto Artix,ME855/860系列,手机性能第一次大幅提升,Tegra 2双核+1G RAM。可以通过Dock或者笔记本型套件,进入Ubuntu模式。但这个模式下性能还是差得远,我就吃过一次这个亏,拿着手机和Dock出去给用户讲课,插上HDMI线才发现,是65535色,所有图片的色彩和过度都惨不忍睹,PPT排版还乱掉了。

哦我那会是索尼数码影像课堂讲师,差点遭遇投诉。


所以轻办公这个设想一直到这两年,就性能上来说,手机性能在先进制程和优秀架构加持下达到了桌面级性能才实现。

但光是有性能,软件跟不上还是不够。

目前具有普通人能上手使用的软件生态的开放的系统也就俩,Windows和安卓,安卓本属于移动系统,

WPS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软件这几年在各种设备和系统上的适配进步很快,一方面是它确实搭载了很多符合国内习惯的小功能,为此我也买了WPS年费会员;另一方面是WPS作为国产自主软件,也是国内相对做的最好、历史最悠久的软件,也需要在多系统、多架构处理器上运行。

其他常用的软件也遇到了类似情形,即使不行的,在华为平行视界的加持下,也基本实现了横屏操作。

这些都让安卓轻办公在软件上成为可能。

于是,在新版HarmonyOS系统的加持下。

HarmonyOS手机+华为显示器秒变 「电脑」

手机碰一下显示器底座华为分享区域,就可以触发Desktop Mode。

Desktop Mode挺有意思。这个系统完成度挺高,操作起来也符合直觉,对于现在习惯用手机的人来说,上手也非常简单。

从APP展示模式上来看,底下有个Dock栏,用来放常用应用,上面有全局搜索栏,跟手机的全局搜索对应,可以随时方便查找本地、在线内容以及APP等。

窗口展示上也很正常,先打开的在左边,晚打开的在右边,窗口之间并排分布。看起来就是个大手机/大平板的展示模式,符合普通人直觉,从某种程度上有点点像手机的投屏模式,用习惯了华为生态体系的不会感到陌生。

加上可以跨APP共享内容,这段内容和上面配图都是我在Desktop 模式下敲出来的。

在移动版WPS加持下,做些有点复杂格式的文档编辑,或是做一些带一些公式的表格,或是改改PPT,问题已经不大了。

轻办公究竟还是轻办公,如果需要重度办公,还是需要PC。

但如果换上PC,这套键盘鼠标还得重连一遍。

所以,华为在MateView上提供了“反控”功能,这套反控很有意思,蓝牙键鼠连的是显示器,然后不管是无线还是USB-C接进来的设备,都可以用这套蓝牙键鼠控制。

轻办公时候用手机就行,重度干活还得用PC的时候,PC接进来也还是这套键盘鼠标。

因此,我的RK K104plus蓝牙/有线/无线2.4G三模键盘+罗技M590就派上了用场,这段内容就是用键盘蓝牙模式+鼠标蓝牙模式。

在更新到HarmonyOS之前,我在Matebook 16和P40 Pro Plus之间切换输入设备靠的是键盘插线和鼠标模式切换。键盘插上线以后会强制进入有线模式,拔掉以后自动蓝牙模式;鼠标模式1设置的是接收器,模式2设置的是蓝牙。这套装备已经是我为了在三套装备之间切换准备的了(台式机、笔记本、iPad Mini),一般人还真没这套。

至于其他体验,我在上一篇回答中基本都提到过了——

3:2尺寸方便展示更多纵向信息,也就更适合办公使用。

10bit色深结合良好的Gamma和色彩调教。

无线投屏和SmartBar大大提升了使用体验。

还有5W供电+数据传输+视频信号的Type-C,俩好找好插的USB-A口,DP1.2,HDMI 2.0,方便视频会议的双麦克风,方便不方便的时候戴耳机通话+听歌的OMTP/CTIA支持的3.5mm接口,声音质量不错的藏在支架里的扬声器

整体来说,MateView还是解决“什么是加钱不行的?”问题,升级了HarmonyOS 2.0的手机则是在轻办公上又补上了一块拼图,在手机只能简单浏览和编辑文档和PC可以翻着花样编辑文档中间补充上了一块。让MateView做到了当初“不是作为PC的附属产品,将是独立产品线”的定位。


user avatar   song-guo-bao-z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做为同价位的两款竞争车型,各有各的优势,选择起来确实有一定难度,于我而言,可能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小鹏,不为别的,因为我讨厌特斯拉,就算特斯拉的各项性能指标都不错、价格也合适,但是出了那么多事故,特斯拉的态度一直令人失望,汽车安全这一点我不信,而且据说特斯拉有窃听功能,很多公务员单位禁止购买。

小鹏p7的外观就很惊艳,车身尺寸达到了4880/1896/1450mm,轴距为2998mm,全景天窗、无框车门?隐藏把手,这一切都充满了科技感和科幻感,令人心潮澎湃。

动力上,更极具优势,后驱超长续航版可达到706km,百公里4.3秒加速度,这些都是优于特斯拉model3的。

具体选择,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吧,反正我肯定选择小鹏p7!


user avatar   guoguo20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题主原文,重新规整分析下:

两层复式240平,每层都是3室一厅,已布好线,是超5类线,每个房间客厅都有,但是没有预留顶线,天花板没有留线,这样子的情况适合mesh还是ap+ac?,后续还需要安装6-7个摄像头

1、单层120平方+三室一厅,每个房间有预留超五类网线

没超过中高端WiFi路由器的单机覆盖范围,典型框架结构楼房,单一主机覆盖一层足矣。

同样超五类网线,对AP和Mesh而言,跑千兆速率也是毫无压力。

2、天花板没网线,没法吸顶安装AP

这个题主和几个答主其实都不清楚,对AP没直接影响。

真打算家用AP的话,吸顶AP也是可以桌面放置的,至多是改善下散热罢了。

无论高低端如否,主流品牌诸如aruba、TP-LINK、优科等等,相当部分机型都是支持双供电的,放置在桌面使用的话,同WiFi路由器一样,直接一个DC电源供电就可以了。


3、后续需要安装摄像头

这一点对用AP和Mesh路由都没影响,虽然看起来AP的PoE交换机可以兼带机摄像头,但是从安全实用考虑,监控一般都是建议独立组网的,即硬盘录像机+摄像头单独一个局域网。

这个安全有一是网络安全,至少没法通过WiFi直接渗透进来,其二,有部分摄像头在室外,避免避雷不佳时,串入烧毁整个网络。


看面积上和户型上,经济实用的前提下,建议是Mesh路由。

毕竟两百块钱不到都能完成的事儿,何必跟钱寻仇呢?

每层客厅等居中位置各一台Mesh路由即可,宽带是100-500Mpbs这种的话,AC双频规格的Mesh路由配合网线有线回程,即可满足实际需求。

实际入住后,可根据信号表现,确实有信号死角,可以再额外添置节点。

千兆宽带、WiFi内网速率要求高,则应该考虑WiFi6规格的Mesh路由。

确定需要时可以AX5400或更高组合速率的路由器,也可以考虑带2.5G的设备,实现2500Mpbs的高速局域网。



价码上看,单个AP是同样WiFi规格的Mesh路由的数倍。
性能优势上看,AP最大优势是相对带机量高。
但实际家用场景,很难有并发存在一二十个活跃大流量终端,大部分时间不过家人拿着手机刷刷视频罢了,至于智能家居,要求的信号覆盖良好,对速率没要求,也不会对WiFi路由器构成带机压力。


@湖里看山 答主说的很对,AC+AP的调优往往别忽视。

对网上常见一众嘴炮砖家而言,从来就是只能打顺风局,调优从来就不是无所谓。哪怕经常被一些砖家鄙夷的TP-LINK),它的AC100里面的参数起码没站内没几个懂的。

对于面积较小,或者墙体屏蔽较差的框架、剪框楼房,AC+AP方案难点是信号的重叠部分,因为信号衰减少,终端实际漫游切换节点不够及时,导致信号是满格,网速却不快的尴尬界面。

特别是很多装修公司的设计师,因为追求美观和施工方便,滥用面板AP,过多的节点导致信道拥堵不提,还经常因为面板信号较弱(设计定位如此),导致没足够的信号重叠区,无法漫游。

也希望个别半瓶水能要点脸,哪怕线下好处费再多,别充大蒜忽悠人了。




  

相关话题

  网传华为P60将采用国产14nm叠层,全自主研发的麒麟GPU,可以说是一款完全国产的手机,真的吗? 
  如何看待新浪微博 CEO (来去之间) 为维护姚晨而嘲讽微博用户是穷键盘侠,并禁言部分意见不合用户? 
  如何看待小米9被 Digitaltrends 评为 MWC 2019 最佳手机? 
  如何看待华为发布的关于规范 HarmonyOS 沟通口径的通知? 
  吉利进军手机业务,项目落户武汉,对市场将有何影响?你看好吉利的手机业务吗? 
  都说手机长时间开着蓝牙会耗电,那到底会多耗多少电? 
  如何评论华为官方对闪存事件的回复? 
  从 iPhone 更换成 Android 手机之后,你有怎样的不同体验? 
  华为后面的麒麟990会不会全面超越高通865? 
  Android 和 iOS 你更喜欢哪个系统?为什么?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华为 MatePad Pro 12.6寸国内 4999 元起的定价?反映怎样的市场策略?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华为 6 月 2 日发布的搭载鸿蒙系统智能手表华为 Watch 3 系列?有哪些亮点?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