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从 2023 年起,所有新智能手机中央处理器(CPU)内核将没有 32 位兼容模式? 第1页

  

user avatar   pansz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事怎么说呢,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问题都出在自己不可控的环节。

如果一款软件不是自己做的,那么提供64位就会很困难。

我在今年试图说服我司将所有应用尽可能的适配到64位。

结果后来遇到了什么问题?大家大概能猜到了:某些第三方库只提供32位版本。

如果一个公司的,所有dll,so,jni库全都是自研,那么适配到64位是没有什么难度的,有难度的是第三方提供但没有64位,同时也难以联系上提供商的那种。

纯软件类,互联网公司,一般来说依赖第三方基础库并不多,移植起来难度不大。硬件相关的,牵扯的供应商就会多一些,这样要移植起来难度挺大,有些库甚至属于是「谁也说不清楚最初是从哪儿弄来的,不清楚是哪个提供商提供的,但这个库就是必须要用,而且就是只有32位」,那当然,只能留32位了,毕竟,有谁能够黑箱逆向工程把一个不知道从哪儿来的32位依赖库弄成64位呢。


同样道理,为什么某些机构会依赖远古版本的Windows,或者一些远古版本的平台?因为他们的软件是一锤子买卖,做好交付之后基本不需要动。那到了最后自然就始终没法升级了,毕竟,等到需要升级的时候,原始的供应商甚至都可能已经不在了。


user avatar   qinlili2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不要因为人家是‘见习’,‘学徒’就认定对方只看盗版。

实际上在一本书六十万字以前(大概这个区间吧,没有仔细计算过),所有正版读者也都只是学徒,人家顶多只是没有打赏而已。


二、不是所有读者都是‘追读’。

网文里面除了狂热粉丝,不是你每更新一章就要看一章的。

绝大多数人找书看,都是等这本书三十万自上架以后,亦或者百万字养肥之后。

读者之间的阅读进度是不相等的!


三、不是所有读者都有‘留言’的习惯。

网文中沉默的才是绝大多数,包括你的正版书友群,评论区,本章说,都只是一小部分读者。

这些东西你不能不在意,但也不能完全当成圣旨。

他顶多就是个抽样调查,不是全面普查,代表不了所有读者的想法。


四、一本书永远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胃口。

我们有一句老话讲的好,不遭人‘骂’是庸才,世界名著都不是所有人都喜欢。

一本书发表的那一刻,就已经确定了是一个双向选择。

频道对上了,自然会有人看。

频道对不上,你就算是曹雪芹转世,雨果附身,莎士比亚投胎,也一样没有用。


五、许多读者在看到毒点时都会有一些矛盾的情感。

不是这个读者骂了你,他就不看了,没准他第二天早上起来一想,还是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啥,自然会再点开看。

绝大多数时候读者在评论区里面说‘劝退’,都只是一种情绪的发泄。

只有当负面情绪积累到了自己所能接受的阈值时,读者才会彻底弃书,而这种弃书是无声无息的。


六、盗版读者有转换成正版读者的可能性,正版读者也有转换成盗版读者的可能性。

早期网文因为需要‘盛大通行证’的转化,虽然开创了线上付费,但付费过程确实是一件麻烦事。

但现在的移动支付系统只需要扫一个二维码,不具备任何行动上的难度。

很多盗版读者不是因为他兜里真的没钱,揭不开锅,而是因为他已经养成了看盗版的习惯。

任何一部作品,说不定就跟哪个盗版读者看对眼,他就会转入正版的怀抱。

每一个盗版读者都是潜力股,同时正版读者也都很清楚盗版渠道,(因为太好找了)。

所以作者真正该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写好你自己的故事。

让盗版读者多来看你的书,让正版读者不会放弃你的书。


七,不要忽视读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不要忽视口口相传的宣传效果。

网文付费再怎么贵,一个人兜里面十几二十块钱总是能拿的出来的,别觉得这是蚊子腿,嫌小。

网文的订阅成绩本身就是一个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过程。

盗版读者和正版读者都是‘人类’,不要小看盗版读者的宣传效应。

很可能一个看嗨的盗版读者跑龙空发个帖子就能给你带来一堆正版读者,这都是很常见的现象。


八、网文里被人骂不代表书写的就不好。

网文的成绩只看追读,新增,只要这个东西有保障,就说明骂的越欢,看的越多。

网文圈里面有个梗,龙空骂的越惨,一本书成绩越好。

真正判断毒点的是新增断崖式下跌,周期性下跌,这才说明你书里面有个毒点一直在劝退读者。

真香定律适用于所有人,一边骂着真毒,一边津津有味的追着,完全是正常现象,人类的共性。

你这地方不合理,那个地方处理的不好,人设不讨喜,乱七八糟的建议有很多。

但没准他自己吐完槽过个七秒钟就忘掉了,这并不夸张,有些读者真的就是只有‘鱼的记忆’。

许多时候只是因为读者在某个桥段中阅读状态中断了,心里不爽,就是想找个地方吐槽一句。

虽然这种中断不是好事,但只要不是连续的,密集的中断,那就没有问题。

哪怕是在看西游水浒的时候我也一样吐槽,这猴子怎么这么笨,这宋江怎么这么阴险。

但该看还是会看,完全不打紧,这并不影响读者对西游和水浒的总体评价依旧是一本好书。


综上所述,作者亦或者运营官,书评版主,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选择性无视’。

造谣和断章取义,亦或者实在骂的太难听了给个删帖。

上升到人身攻击了,给个举报+禁言套餐。


遇到差评的时候冷静处理,学会调整自己心态,哪怕是阿Q精神都可以。

不要激化矛盾,不要刺激读者,不要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里影响码字,不要浪费时间去纠缠。

如果你浪费时间去跟读者骂战,不管他是正版还是盗版,都会影响到其他读者观感。

如果你遇到负面评论采用一刀切的粗暴手段,会发现堵不如疏。

他在书评区里面骂不到你,但有的是地方能造谣你,诋毁你,甚至更大范围影响潜在读者印象。

你可以删帖+禁言套餐,但不要滥用,尚未出鞘的剑才更具威慑力。

给自己设置一个标准,什么样评论友好交流,化解情绪,什么样的评论进行冷处理,什么样的评论删帖但不回复,什么样的评论直接禁言套餐大刑伺候。

想象一下自己就是没得感情的工具人,将评论按性质进行分类,根据定好的标准进行处理。


user avatar   luv_lett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ZV-1 的最大缺点是只有 1 寸底, 加上开了 EIS 之后焦段实在是不好看, 就算能加手柄, 等效 26 左右的焦距的画面拍 vlog 就很难看了.

ZV-10 的刀法思路和 ZV-1 没有本质的不同, 都是刀 EVF/IBIS, 但是 a6400 这样的机器虽然有 IBIS, 就算能和 OSS 镜头防抖同时启用, 但是那玩意对视频来说效果太差, 所以 ZV 和 Alpha 系列在非全幅产品上是有区别对待的.

当然 ZV-10 的问题还是很明显的, 1650 的等效最广端还是 24, EIS 开启之后变成 26, 那和 ZV-1 的差别也就是屏幕翻转方向、1.5x 传感器面积带来的更好的高感.

镜头方面, 腾龙的 11-20mm f/2.8, 开启 EIS 等效约 18-33mm 大概是比较适合 vlog 题材类的选择.

但总归残幅的镜头选择真不如全幅, 你能选到 20G(24GM 类似设计), 三洋 20mm 这样的优秀 vlog 镜头, 而且 A7C 这样的机身仍然保留 IBIS/EVF, 也有视频对焦的升级.




  

相关话题

  iPhone 有什么让你放弃的理由? 
  cpu对于内存的读写会受制于内存延迟,处理逻辑更类似于web的阻塞模型还是异步模型? 
  如何看待任正非称华为操作系统超越苹果安卓需要的时间不超过 300 年? 
  英特尔的酷睿i系列处理器是不是用ASML光刻机制造的?以前的奔腾系列呢? 
  为什么如今的手机越来越偏向摄影功能了? 
  为什么同性能的 8 核 16 线程 CPU,英特尔和 AMD 差了近 1000? 
  苹果M1芯片真香,但是未来寿命如何,多久会被市场淘汰? 
  明明 Windows 先推出的 ARM 机型,为什么大家反倒认为苹果开创了 ARM 的新时代? 
  386处理器的64TB的虚拟寻址空间,对我们的使用,有什么现实意义吗? 
  2021 年,预算 4000 元,有哪些高性价比手机值得推荐? 

前一个讨论
北京野生动物园发文称,游客撕打引发动物夜里效仿 经教育动物知错,如何看待这种有趣的表述?
下一个讨论
该不该在大是大非面前讲事实?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