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朱元璋是怎么打败歹射蒙古骑兵的? 第1页

  

user avatar   ren-jian-n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蒙古骑兵厉害在“聚散如风”,而不是用弓箭跟你放风筝玩。

同等科技水平下骑弓射程怎么也追不上步弓,因为步弓发力更稳,也可以做的更大,更别提准头和威力了,骑弓一顿乱射顶多也就是对披甲率低的部队还有点儿用,汉朝之后的正规军披甲率那都是杠杠的,就靠骑弓射根本没啥大用,弓箭真这么有用冷兵器时代大家都射箭就完了呗,还有骑兵什么事啊,就你会射箭?其他人就站在那当靶子?他们不会造弓箭吗?别说蒙古骑弓,就是英格兰长弓对大量装备了半身板甲的法兰西骑士和步兵也没啥用啊,不然哪来的英法百年战争(这段时间正好是元末到明中期)。

蒙古骑兵真正可怕的地方是“聚散如风”,也就是说在人数差不多的时候骑兵具有机动优势。

势均力敌时如果敌人分散布置蒙古骑兵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分别各个击破,如果敌人集中布置蒙古骑兵可以迂回到防御薄弱的地方突破。敌方占优时蒙古骑兵跑得快,可以不跟你打,敌方劣势的时候就用轻骑兵黏住你然后等主力骑兵过来收割。

蒙古骑兵能够横扫西方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就是他们人多,正面上也是蒙古人赢。蒙古人还可以在主要进攻方向上集中优势兵力,这就迫使当时西方的统治者们必须据坚城而守,但是当时西方的坚城在蒙古的回回炮面前根本也不坚。

中国黄河以南的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及以南水网密布,别说蒙元骑兵了,就是现代机械化部队也难做到聚散如风,你现在去南京周边游玩一圈看看过了多少桥就知道了。

到了黄河以北那倒确实可以聚散如风,所以元顺帝一看“聚”打不过,所以干脆“散”到漠北去了,速度确实还挺快的,说是“如风”也不夸张。

简单的说就是在黄河以南蒙古骑兵不好发挥“聚散如风”的优势,大家都得正面刚,蒙古人当时刚不过朱元璋,朱元璋占了南方富庶之地就开始爆兵,最后蒙古人发现打不过了就去漠北聚散如风去了。


user avatar   xiang-tian-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蒙古人从来也没拿这种战术当什么了不起的手段,都是拿来诱敌深入然后放重骑兵碾压的。骑弓和步弓、铳炮对射,那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user avatar   yi-li-bi-ya-bu-b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宋末的蒙古人。骑射,勾引,冲击。

清末的满蒙八旗。骑射乃八旗之本。虽然射半天射不死人。但冲锋是绝对不可能冲锋的。

明朝能打败元朝,马场只是次要原因,北宋骑兵也很多,还不是落荒而逃?

只要长枪兵能站的住,战阵正面根本不虚骑兵,你骑射射的过步弓吗?你冲锋看哪枪尖,你的马敢怼上去吗?(训练非常有素的马敢怼上去,但占比又有多少呢?瑞士西班牙人开启方阵硬生生把欧洲骑士怼没了,把西欧骑兵怼的不搞冲锋搞起了骑射。)

而朱棣北伐无果也不是朱棣没马,而是营造北京的工人和北京的官僚把边境士兵的粮食给吃掉了。

问是哪个皇帝不停的为国家带来胜利,战线却离北京越来越近?

当然是我伟大的judy陛下。


user avatar   jin-wei-66-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英雄指挥人们去讨伐恶龙,人们不畏恶龙奋力向前,可英雄却在人们背后架起了冒蓝火的加特林。

可以把我私底下当傻子,但你不能明着面骂我是笨蛋,还硬要告诉我不把鹿当马是因为我无知。

得了吧,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现在的经济日报,九成九的媒体都是为了那一小部分人群服务,它们需要什么就报道什么。

很多人把这些官媒当作真知,却不知人家把他们当枪使,需要的时候大力呼吁,不需要的时候一脚踹开。而人们需要它们的时候,就开始不听,不闻,不理了。

这次怎么拿到手机的,看过直播或者录播的应该都清楚,如果说不是拼夕夕紧急公关,打死我都不信。

几百人或者几万人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媒体罔顾事实,在一个充满诱导欺骗的流氓app遇见了一丁点质疑,它就连忙跳出来开始洗。

恶心啊!啊呸呸呸呸呸!


user avatar   ben-yin-fang-xiu-ce-92-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尊老爱幼观念的存在,有着很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也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会碰到一些熊孩子和老坏人,但是不需要否认尊老爱幼的价值,也不需要怀疑这个观念的必要性和必要性,某种意义来说,它是支撑起我们这个民族对他人的善意的最重要基石。如果尊老爱幼都不被认同,那么这个社会的道德屋顶也就彻底崩塌了。

每个人都曾幼,每个人都会老,所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的不止是个人的气度胸怀和道德修养,还是对自己年幼时享受到关怀的感恩、回报,还是为自己将来年老时得到赡养、尊重的铺垫。

我们要呵护幼小,包容孩童,因为我们也曾那么天真无知,也有人默默地承受着我们的任性,陪伴我们长大。

我们要尊重老人,礼让老人,是因为我们也将白发苍苍,蹒跚而行,那时候的自己,肯定不想面对一个冷漠的社会。

不单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家人、朋友,如果遇到幼无所养,老无所依的境地,我们又如何能淡然处之?

现在的网络舆论已经一定程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熊孩子的确大量存在,老坏人也到处都是,但是大部分的老人小孩都值得起码的尊重和关怀,尊老爱幼的思想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需要优化和靠量,遇到倚老卖老的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尊老爱幼是绝对不需要怀疑的道德准则。

对题主而言,看的出来,你是一个敏感的孩子,很容易绝对性地认为一个人是好是坏,所以,你需要考虑的不是以后还要不要尊老爱幼,而是要去学会客观、全面地去看待一个人,不要看到优点就认为他是完美无瑕,不要看到缺点就觉得他十恶不赦,每一个人都有他的光明与黑暗,你要接受这一切。

成年人的世界从来不能单纯的用好与坏、善与恶来划分,以后不要有人对你好,你就觉得他是天下最好,把他的道德境界一厢情愿的抬高,要有他会翻脸的心理准备。这样当他露出凶恶的面孔时,你能有心理准备,也不会就此彻底否定一个人,也不会茫然失措,乱了分寸。

这个世界从来不会主动主动温柔以待任何一个人,所以我们才要有尊老爱幼这些伟大的道德光芒指引我们前行,去寻找爱与温度,从而感悟出生命的真谛,享受到生而为人的快乐。你问应该尊敬什么样的老人,现实中这样的老人千千万万,穷我言语也无法形容,未来很长,你会慢慢遇到的。

而总有一天,我们不会是为了尊老爱幼而去尊老爱幼,而是他们的的确确值得我们的尊重和爱护。

利益相关:我从来不是一个言辞温和的人,遇到熊孩子和老坏人也会变身超级喷子,但面对老幼这两个群体,我仍愿意保留最大的善意。


user avatar   fan-fan-91-21-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我从小到大见到的残障人士并不是很多,小时候以为是残疾人数量很少,长大了才知道是因为我们给与他们的支持可能还太少,不足以让他们可以自在地出现在大街小巷。

所以看到这个康复师在镜头前侃侃而谈的样子,我觉得很高兴,因为他自信、耐心、温和,和大多数人没什么两样。如果我是一个听障患者,我一定能从他的身上汲取到继续生活下去的力量。有他的帮助,越来越多的听障朋友才能鼓起勇气走上大街,过正常的生活。

小时候接触到的残疾人士,大多不是这样。比如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哑巴爷爷,他应该是从小听不见,所以也不会说话,日常就是默默地坐在老城小巷的一个角落,勤勤恳恳地给顾客修鞋。我上下学常常会经过他,但是没什么交集。

后来有一次,我妈让我把家里的鞋拿去给他修,修完以后要给钱的时候,他居然摆手不要。旁边一个卖菜的大妈解释了我才知道,原来是爷爷看我年纪太小,不收钱。说实话,我日常经历的更多的是看我年纪小,多收钱的(比如买菜),第一次被“免单”,对象还是个赚钱不易的聋哑老爷爷。

结果回家我和爸妈说没给钱,我爸妈还开玩笑说以后都让我去,给我整生气了,后面家里有鞋要修的时候,我都让我爸妈自己去。

现在基本上也没人修鞋了,不知道老爷爷还在不在世,愿善良的人永远被温柔相待。




  

相关话题

  为什么直到二战时仍然有许多国家大量装备骑兵? 
  为何建文帝会输给朱棣? 
  汉唐时候的宦官专权和明朝的宦官专权有何不同,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以明朝当时的政治经济局势,如果不实行海禁,有什么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吗? 
  单从处理国政上说,明宪宗到底昏君还是明君? 
  己巳之变时袁崇焕兵少,后金为什么不直接灭了他,报宁远宁锦之战的仇? 
  你认为晚明的西学东渐本有可能变成洋务运动吗? 
  南京城上放朱元璋的画像,朱棣怎么破的? 
  如何评价孙可望? 
  现在的自动驾驶汽车和训练有素的马比,哪个更聪明省心一点? 

前一个讨论
关于魔兽世界青铜龙的疑问?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 20 年前的《暗黑2》能做到所有颜色的装备都有一定用处,而现在的新游戏却做不到了?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