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万金油律师和专职律师哪个更适合年轻律师? 第1页

  

user avatar   sunny-43-23-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万金油就一定可以有饭吃吗?专业化一开始就一定饿死吗?

我这个回答不争论,只讲实操;争论的事情交给其他回答吧。当很多人还在争论的时候,一部分人已经走在路上,并已经开花结果。

借一步说,如果一个专业化机会与一个万金油路径放在你的面前,你会选哪个,所以这个层面不言自明。

另一个层面,就是什么时候专业化,以及如何专业化的问题。

我是从实习第一天开始,一切都以实现专业化为核心来做的。至于怎么思考以及如何做的,我把之前的回答拿过来,

可能有人已经看过,但这不影响对专业化的方式进行再次思考,这个回答适合有一定行业背景的人来启用,但今天我想说的是,即使没有所谓行业背景,只要你想,就一定能专业化。

是真的吗,自行车赛道上,如果你蹬的比较卖力,你会首先超过一批划水的人,而对于体力比较好的,你可能需要一段时间锻炼才能超过,对于专业运动员,你需要把自己训练成与之具有类似素质之后,就会具有与其争夺的能力。

没有案件背景一定不能实现专业化吗,非也,甚至大错特错,可以参考这一篇回答,

什么是专业化?

绝对不是站在路边告诉别人我只做某类案子的说法;

也绝对不是挂羊头卖狗肉的说法;

也绝对不是见了哪类案子都说“我专业”的忽悠。

专业化是可以系统实现的,这个系统工程,不亚于法考。

方法论永远是凌驾在律师行业之首的,没有方法论的律师,与普通打工者无异,也自然基本上与前10%头部人员无缘。当你的认知和思路都没有超越90%的人时,就不要指望有一天能力和收入超过90%的人,不是有一句话吗:

认知决定一个人的财富与格局。

仔细思考这句话,思考到痛,思考到前面的路有多痛,思考到决定走怎样痛的路,思考到什么时候迈出第一只脚,思考到如何坚持,思考到如何把专业与营销相融合,基本上格局就有了。

比较晚了,回头再补充吧。

加上一句,这个事儿一定尽量在实习期做(实习期也被压榨的可以pass---应该换所),这个特别适合那些喊着没事做的实习律师,一旦执业,授薪律师会被老板压榨到一秒钟都不剩;提成律师可能会生存在焦虑里面,没有心情也没有章法去专业化,所以我认为但凡执业后,没有找到专业化方向的,就大概率只能随缘,也就是众多回答里说的先吃饱,再考虑专业化。为什么?有的回答里也说了:我tm不是不想啊,我现在是没那个能力!本质上是什么呢,已经没有了天时地利人和。

专业化要趁早,要偷偷地趁早


user avatar   wang-wei-lin-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只是宣传上专业化,实际仍然什么案件都接,那只是万金油律师套了一层专业化的皮。像 @甘智斌 甘律师举的例子,就是一个典型。

这种万金油律师尤为可恶。问她婚姻案件,她也“擅长”;问他房屋买卖,他也“做过不少”;问她专利,她也“稔熟”。

稔熟?我就问问你,可能稔熟吗?你两年都没接到一个专利案件,结果今天突然来了一个当事人,愿意付高昂律师费。你就认为“只要钱到位了,你必须擅长”。

你说花一个通宵去看司法解释,看判例,真的就能擅长?别自欺欺人了。理论和实践是不同的,纸上得来终觉浅,你看案例的时候你感觉你什么都会了,比从业十几年的专业律师都强,看到了他们的漏洞;实际你自己上手操作的时候可不是那么回事儿,很多细节你会在压根没注意到的情况下出错。

你花一个晚上构筑起来的“擅长”假象,只能用来哄一哄对相关法律不了解的当事人,连稍微了解一点的当事人都哄不住。这种“擅长”,你最多能维持到签好合同,收到当事人的费用。至于到了法庭上什么情况,我想你自己应该也清楚:先是一两个细节出差错,随后一溃千里,全盘败北。

当事人什么都不懂,之所以愿意付高昂的律师费,就是因为相信了你的所谓“专业能力”,愿意把至关重要的诉讼委托给你。

换位思考:

如果你是当事人,你愿意把案件委托给一位“看了一个通宵相关司法解释和判例”的律师吗?或者说,如果你需要动一个眼科手术,你会让一位两年没碰过眼科,昨天晚上“看了一个通宵手术例,相关学术文献”的眼科医生给你动刀吗?

那还不如坦坦荡荡做个万金油律师。承认自己没怎么碰过这类案件,但是什么都接。接过来案件以后认认真真办理,也是好律师。


user avatar   NewSeanG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有业绩基础的“专业化”都是耍流氓。

客户也不傻,你以为你说一句自己是“某某专业领域”的律师客户就信了吗?

只有你在一个专业领域钻研的时间足够长久,项目/案件经验足够丰富,业绩足够有代表性,客户才认可你的专业化。

越是在寻找某个专业领域律师的客户,对律师的辨别能力越强,因为他们自己也懂。你必须要比你的客户更懂,你的客户才信服你。所以我一直说,一个成功的律师,必须得是对商业也有足够了解的律师。

Legal mind, business sense.

所以,这个“哪个更适合年轻律师”的问题本身的前提就是脱离事实基础的,要求一个年轻律师过早地确定自己只做专业化方向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你以为大家都是律二代,一开张就有海量的案子/项目可以让自己上手吗?

如果没有,你觉得仅仅是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就想能说服客户委托你做一个高度专业的业务吗?你敢接吗?

年轻人,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S.:专注少数领域的律师叫“专业化律师”,而非“专职律师”。




  

相关话题

  法律领域有哪些假定? 
  被控杀害弗洛伊德的美国前白人警察肖万获刑 22.5 年,这一判决合理吗? 
  霍sir如果在遇地痞到寻衅滋事殴打时是否会选择还手? 
  如何看待女高中生逼学妹向官员「卖处」? 
  江西吉水一名医生遭歹徒持刃袭击不幸去世,嫌疑人将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如何避免此类伤医事故再次发生? 
  如何看待渔民帮捞尸体要 1.8 万? 
  反垄断法和知识产权法是不是对立的法律? 
  如何看待桂林帝禾大酒店举办 CAD&CG 会议,八月二十五号晚宴后第二天发生数百名师生食物中毒事件? 
  如何看待广东一智障男子失踪两年,实则是「被杀害后顶替富人火化」? 
  现在年轻律师有哪些好的方式开拓案源? 

前一个讨论
去律所当律师助理(还没挂实习),跟着做批量的知识产权案件的律师,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有好处吗?
下一个讨论
网友呼吁重庆地铁设女性车厢,重庆轨道交通回复称「暂不设置」,如何看待此事引发的争议?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