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膜翅目昆虫会演化出雄性交配即死的特性?这对它们的生存有什么益处? 第1页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多细胞生物在自我维持和繁殖间分配资源,将更多的资源分配到繁殖有可能导致寿命缩短。当你看到某种动物自然演化出“雄性交配后很快就会死”的性状并将其传下来,那显然意味着“让雄性交配后很快死去的性状至少没有严重减少携带者产生的后代的数量”,也就是至少能算中性性状。

多年来的研究显示,“在一次繁殖中投入所有资源、交配后死亡”的交配策略,Semelparity,对“可以在一次交配后产生许多后代,并且不太可能存活足够长的时间来进行第二次繁殖尝试”的物种来说可能是有益的:

  • 这样的雄性动物在一次交配中放出的精子数量,多于演化上相似但不采用该策略的雄性动物。
  • 如果繁殖季节很短,那么雄性必须更加激烈地竞争。“将时间花在和其他雄性搏斗上”可能导致双方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交配,降低相关性状传下来的概率。“将时间花在交配上”则导致“能放出较多的精子”取得一定优势。

具体到膜翅目,其雄性个体交配后死亡的情况主要有两种:

  • 在交配过程中内脏受损或腹部破裂,很快死于受伤;
  • 来自真社会性物种的雄性个体,在交配完成后即使身体没有破损也不会再返回群体,本身又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因此死亡。

交配本身对后者不致命。例如 B. terrestris 的雄性在实验室里可以交配十次以上。这在自然界能起的作用有限,你不太好指望雄性存活得特别久。

类似的例子是巴拿马雨林里具有不同行为的蚂蚁的雄性寿命差异:

  • Atta colombica Azteca sp. 的雄性个体会在交配季节离开巢穴、成群地交配、很快死亡,取从巢穴里出来后的雄性个体,提供糖水随便吃,并不能延长其寿命。
  • Ectatomma ruidum Paraponeraclavata 的雄性个体则是在雌性个体的信息素吸引下寻找雌性进行交配,取雄性个体,提供糖水随便吃,可让其再活 116 天。

远古膜翅目的雄性个体可能是自由生活、寿命较长的,但在自然界不好期待这“长寿”程度拖到下次繁殖。

Cardiocondyla 属的蚂蚁采用“让寿命较长的雄性个体在巢穴中与较多的雌性个体交配”的策略,研究发现“频繁进行交配的雄性个体的寿命比‘处男’个体和较少交配的个体更短,一生产生的后代总数则较多”[1]。你可以预期,“将全部的交配能力聚集在一次交配上,会导致寿命更大幅度缩短、后代更大幅度增多”。那就是死于交配行为的膜翅目雄性个体的情况。

参考

  1. ^ Metzler, Sina et al. “Mating and longevity in ant males.” Ecology and evolution vol. 6,24 8903-8906. 23 Nov. 2016, doi:10.1002/ece3.2474



  

相关话题

  婴儿的哭声能够引来大量天敌,这样的情况下原始人是如何生存的? 
  基因突变并不随机,证明基因属于具有综合判断力的独立意识体,此观点是否相悖于『物种演化论』? 
  鲸鱼的尾鳍是由尾巴还是后肢进化而来的? 
  除人类外的生物到底怎么个聪明法? 
  如何检测出食品的种类? 
  秋水仙素能不能使生物染色体无限加倍? 
  蛇/蟒真的会吃人吗? 
  真菌有肿瘤吗? 
  在满足日常所需的营养后,吃 1 克脂肪,身体会长出 1 克脂肪吗? 
  如何看待日测新冠病毒一万例「火眼」实验室的建成? 

前一个讨论
你能接受孩子平凡吗?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由于医生疏忽或判断失误导致病人死亡的医疗事故?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