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全智贤主演的《王国》系列外传《王国:北方的阿信》? 第1页

  

user avatar   kaiweimov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人在看大坂直美点燃火炬的时候,另一批人在看全智贤火烧僵尸。

目前豆瓣评分6.9不应该,挑剔也要有挑剔的理由。当然,也看到全智贤的粉丝的确不少,就因为角色晚出场,影响了分数,这出场没什么不合理,这算是粉丝和流量时代造成低分的案例吧。

这个特辑还是蛮酷的,再次验证这部剧的野心。世界上36种剧情模式中,复仇是其中排名靠前的,阿信为了给族人复仇,用起死回生的仙草将朝鲜军营变成僵尸大营,并将其烧毁。

林间追虎的镜头,让人想起韩国另一部电影《大虎》,主演是崔岷植。

整体结构很扎实,少女时的阿信面对自己的无助,请求军营头领为父亲和族人复仇,她以为自己找对了人。其实正是此人为了避免与婆猪卫人的正面冲突,诬陷阿信族人杀害了婆猪卫人,于是后者才血洗了阿信的族人。

于是双方都成了阿信的仇人,得知真相的阿信就用神草制造了僵尸来毁掉军营,想跑的人,则被阿信用箭射死,不留活口。

当然,死去的族人也用同样的方式被唤醒为僵尸。觉得有愧于族人的阿信带着一个活口当成美餐送给她的族人。

故事的气势和格局直追《行尸走肉》和《权力的游戏》,形式感也极强,房檐上的阿信真的信心十足地站在那里观战,俯视一切,利箭不放过一条生命。最后一箭点火的那场,一下子把故事推向高潮。

这特辑你说是电影也行,单集前传也可,反转它够狠,够冷酷也够残酷,全智贤还是你的“野蛮女友”。


user avatar   re-re-re-6-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北方的阿信》:“朴赞郁式”偏执下的女主复仇爽片

韩国盛产美女,但美成全智贤这个程度的屈指可数,奔着全智贤欧尼我打开了这部《北方的阿信》,我并没有看过《王国》系列剧,但并不妨碍对电影的理解,说明这是一部独立于剧作以外的“类传记电影”,所以它必定会具备传记类电影的特质,比如影片节奏缓慢,慢到连全智贤大美女也是在第50分钟的时候以一个转身出场,但这并不是问题,反而是导演讲故事功底的体现,如果没有前50分钟的铺陈,雅信的复仇就有些站不住脚;再如宏大的历史下的特定人群,这次是朝鲜王国中的边缘族群——藩胡部,一个部族的灭亡史,也是一个女人的复仇史。




故事从一句“女真兵若满万,则不可敌”展开,说明了造成女真分裂的历史原因,而女主雅信就属于朝鲜境内的女真族分支——藩胡部,藩胡部族因早年受到朝鲜国恩惠,所以世代效忠,但朝鲜国不断剥夺藩胡部的权利到了雅信父辈已经成为没有官职的贱民,雅信父亲作为藩胡部的族长毕生理想就是获得朝鲜王国的一官半职,但他的愚忠换来的是欺骗和灭族...

因婆猪卫闯入朝鲜国禁废四郡地被赵氏族人杀死,朝鲜国为了避免与婆猪卫的战争,找到藩胡部族长(雅信的父亲)让其成为密探前往婆猪卫放出消息“闯入禁地的婆猪卫是被老虎所杀”,然后毁尸灭迹。

雅信的父亲渡过鸭绿江前往婆猪卫生死未卜,雅信担负起了保卫族人的职责,一日母亲病重她孤身前往禁地废四郡采摘起死草试图医治母亲,回来时发现部族已经被灭,她将起死草给族人服用,族人成为丧尸。

雅信恳请朝鲜王国为其父和部族报仇,为奴二十年,尝到各种苦楚,但不忘报仇苦练本领 一日渡江在婆猪卫寻到奄奄一息的父亲,在父亲的哀求下结束痛苦亲手杀了父亲,回到朝鲜王国她发现赵氏箭尾与杀死婆猪卫之箭相同,遂闯入卷库查验,发现灭族是为朝鲜王国为了平息婆猪卫怒火嫁祸之举,豢养丧尸屠城,立下誓言杀尽朝鲜王国与婆猪卫…


观影后,第一感觉《北方的阿信》是一部完完全全的大女主电影,其复仇爽感借鉴了朴赞郁的《亲切的金子》,一人一刀变成了一人一口,同时也传达着同样的道理——女人要靠自己。

借助豢养丧尸复仇是一个很清奇的想法,第一次让观众感受到丧尸的正义性,雅信站在高处手持弓箭仿佛带领着丧尸的“尸母”,有种《黑夜传说》的既视感。

这种复仇无疑是带有极强的偏执性的,在一个女人手里握着毁灭世界的力量,而她的复仇直接对象就是种族,一般在这种极强的偏执行下都会出现心理愈合直至出现反转,所以续集大概率会出现情感碰撞与愈合,会不会落俗套,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这部电影为什么叫《北方的阿信》,除了地理原因外,还有什么深意么?


我认为导演在玩文字游戏,从结尾一幕来看,雅信和婆猪卫首领相遇,所以下一部大概率是发生在北方的报复故事,名字更多的是代指下部《北方的阿信》…


user avatar   qiu-yuan-89-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前面几位答主的内容,感觉在历史背景介绍方面,还有一些错漏之处。我来做一个详细的补充。

本片的主创人员,参考了过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剧情设计出极为复杂的历史背景,里面牵扯到真实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件。

所以,我有必要把本剧的历史背景细细拆分,逐一说明。


一、韩国王朝古装剧的“小天朝情节”

对比中、韩两国近一、二十年来的古装影视剧和历史题材纪录片,就会发现一个特征,双方对清朝的关注点、对女真人/满洲人的勾描刻画,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很多年前,互联网社区论坛上曾经流传过一句戏谑之语:

1644年清军入关,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影视行业做出突出贡献。

中国影视剧里的清宫剧,长期以戏说娱乐剧为主。这类题材基本没有古韵,无非是披古皮讲今事。其次,这些清宫戏也不会突出民族特征与历史积淀,打民国初年曲艺评书行当就出现的《永庆升平(康熙微服私访)》、《君臣斗》,直到最近二十年涌现的各种武侠、宫斗题材,尽管里面是到处清朝服饰、清人发型和满人皇帝,剧情却都是一些迎合时下娱乐口味的故事。

但是韩国近年来的“(李氏)王朝古装剧”,其中涉及到清朝的内容,大都集中于建州女真崛起,清朝两次东征,清朝与朝鲜建立宗藩关系这段历史时期。在今天的韩国,除了一些历史学专业研究机构以外,那些很有影响力的媒体机构和文化组织,也长期向社会公众传播“朝清战争、朝金战争”的概念。

娱乐业和影视行业,是一个国家大众通俗文化与流行文化的载体,反映出民间社会对历史的价值判断。

受到清宫戏、尤其是最近十年各种“宫斗”戏的影响,清史是中国普通大众最有兴趣的一段历史。17年秋,我陪朋友逛故宫,发现那些带旅游团的导游们,解说词千篇一律,都与当红电视剧紧密结合,保持着平均每两句话就蹦出一个甄嬛的风格。

中国大众社会对清朝的印象,是中国传统社会最后一个君主专制封建集权国家,是中国古代史的一部分。对于十五和十六世纪涉及到辽东边墙外女真部落情况的清前史,反而没多少人了解。

而今天韩国社会大众对清朝的认识,则是东亚传统的宗藩朝贡体系下,最后的天朝上国。

今天韩国的社会各界,是把这段历史用“驭胡”、“事大”两个阶段进行切割,用一分为二的视角看待:前者着意于李氏朝鲜和女真部落建立宗藩邻属关系的“小天朝”,后者着意于李氏朝鲜和清朝的宗藩关系。

建州女真崛起与明清战争,正处于两个阶段的过渡期,更是终结第一阶段和开启第二阶段的跳板。动荡莫测的局势和掀天揭地的冲击,必然给后世留下深刻的历史烙印,也必然涌现出可供加工提炼的鲜明人物和可供挖掘演绎的精彩故事。

因而,今天韩国社会对清朝和满人的印象,不是喜欢下江南还贪嘴爱玩的风流皇帝乾隆,不是评书曲艺段子里微服私访的康熙,也不是“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的雍正,而是三田渡的皇太极,是带着长剑重甲兵侵毁六镇的布占泰,是图们江与鸭绿江的对岸、白山黑水高山密林深处的兀狄哈。


二、废四郡、满浦口岸、渭原危机

1

世祖大王李瑈在位期间(大致明朝前期的明宣宗到明英宗时期),朝鲜也发生了和明朝永宣缩边类似的弃土缩边事件,即“撤除西北四郡”。

当初世宗大王在位时,朝鲜驱逐女真部落,在鸭绿江上游南岸开辟了慈城、茂昌、虞芮和闾延四郡,修建堡城和沿江行城,派驻边军。因位置偏僻,高山相阻,粮食补给和人员调动困难,四郡勉强经营二十余年,在世祖大王在位期间先后放弃,边民屯军南撤。此后在鸭绿江沿线,朝鲜防守少数渡口。

在本片开头和29~30分钟,分别出现了地图,里面标出了废四郡、满浦、婆猪卫等地名或部落名。

在这里我必须纠正一下:电影这两张地图里出现的废四郡,全都标在满浦镇的东方,鸭绿江中游东岸。这是错误的。

世祖大王李瑈在位期间,朝鲜也发生了和明朝永宣缩边类似的弃土内缩事件,即是“废四郡”。

废四郡是在朝鲜半岛北部狼林山脉的北麓、盖马高原的西北侧、鸭绿江上游南岸。位于今天北朝鲜慈江道的北部和两江道西部,朝鲜国土的西北方,他们的郡治都紧靠鸭绿江上游南岸,所以也有“江南四郡、沿江四城(郡)、西北四郡”等等别称。

慈城郡名字不变,今天依然叫慈城;

虞芮,是今天慈江道中江郡土城里;

闾延,是今天慈江道中江郡的中江;

茂昌,是今天两江道金亨稷郡的厚昌。

图示如下——


四个红圈,就是废四郡的郡治。如今的土城里,已经是非常小的地方,在这张图上都不标出地名。

我还用白圈标出满浦、渭原,中国辽宁境内的浑江。这些地点同样极为重要,在后文会多次出现

2、满浦。

满浦属平安道江界都护府管辖,他是朝鲜对建州女真实现军事威慑、边贸活动和私下外交往来的地点。所以满浦即是军镇,还是口岸和边市贸易点。

至于说“私下外交往来”,是因为明朝认为,建州三卫是向他称臣的羁糜卫所,是明朝的势力范围,不属于朝鲜的小宗藩体系。因此明朝始终反对朝鲜与建州女真来往,强调“人臣无私交”。但是鸭绿江上游位置偏僻,还非常隐蔽,且远离明朝辽东,双方就算私底下来往,明朝也难以干涉。

成化年间,明朝联合朝鲜军征讨李满住,朝军就是从满浦集结出发;最后万历末年到天启、崇祯年间,努尔哈赤和朝鲜宣祖、光海君之间的频繁来往,也是通过满浦实现的。

朝鲜废四郡之后,满浦就是鸭绿江沿岸位置最偏僻的军镇和口岸了,相当于明朝辽东的开原或抚顺。

本片的情节和人物对白,也多次提到满浦。

3、渭原。

万历二十三年夏秋季,因建州女真多次越过鸭绿江,进入渭原郡刨采人参,与朝鲜沿江守军发生多次冲突。当年八月上旬,渭原郡守金大畜带兵设下埋伏,伏击一群越境刨参的女真人,造成后者有27人死伤。

随后,努尔哈赤派出心腹中军马臣,作为建州女真的交涉代表,过江到满浦,向满浦佥使提出惩处金大畜等多个要求,勒令朝鲜限期答复,扬言若得不到满意答复,就兴兵过江东侵报仇。

这就是渭原危机。

尽管本片没有提到渭原,但是本片的故事背景,主要参考了渭原危机这一历史事件。片中这个节度使大人,原型就是设伏杀死女真采参人的渭源郡守金大畜。

在这里必须说明:渭原危机发生地点,不在“废四郡”区域内;从爆发到平息,也和“废四郡”基本没有关系。本片的编剧,显然是在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做了大刀阔斧的改编。

4、浑江。

浑江是鸭绿江流域最大的支流,也就是明代的婆猪江、佟家江。本片中的“婆猪卫”,原型是努尔哈赤的新建州左卫。

在明代“成化丁亥之役”发生前,建州女真是以建州三卫的格局存在的。三卫的各自势力空间如下——

李满住的建州卫,主要活动在佟家江流域(婆猪江)。

董山的建州左卫,活动在位于五岭以南的苏子河河谷和大雅河河谷等地;

凡察和其子孙的建州右卫,活动在位于五岭以北、苏子河河口以外的浑河中上游河谷。

但是在“成化丁亥之役”结束后的一个世纪,建州三卫的格局就逐渐被打破了。晚明万历十一年年后,只有努尔哈赤担任首领的建州左卫。

万历二十三年渭原危机发生时,没有建州卫、也没有建州右卫,只有新建州左卫。努尔哈赤此时已经统一建州女真各部,还刚刚从明朝得到“龙虎将军”散阶勋职。他和明朝正处于互相欣赏、互相利用的政治蜜月期,双方关系很融洽。




二、小天朝,六镇藩胡与“水上部落”

1、小天朝

高丽和朝鲜,在历史上向中国的宋辽金元明清等政权称臣,是中华帝国“家天下”宗藩贸贡外交格局内的重要藩属国。

但高丽和朝鲜,也在图们江和鸭绿江流域,对女真部落长期经营自己的小天朝、小宗藩。

本片女主角的父亲,就是向朝鲜效忠的女真小部落的首领。

在真实历史上,相似的事件和人物非常多。比如说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年),朝鲜任命童清礼为使节,前往建州卫交涉打探。

童清礼就是“向化女真”后裔,其祖父为猛哥帖木儿的胞弟于虚里。明初永乐年间,猛哥帖木儿接受了明成祖的招附,弃朝投明。而于虚里这一支族人没有接受明成祖的招抚,坚持向朝鲜效忠,接受朝鲜太宗王除授的官职,后代子孙与两班贵族通婚,成为朝鲜的女真族归化人。

2、六镇藩胡

六镇藩胡应该不用详细解释了。简单说两句:元末,斡朵里、胡里改等部从牡丹江流域南下,进入图们江下游两岸活动,随后与高丽/朝鲜发生接触,双方即有冲突,还达成李氏朝鲜主导的小宗藩关系。但是阿哈出、猛哥帖木儿陆续接受明朝招附,成为女真建州卫之后,双方关系急剧恶化。朝鲜已武力驱逐建州女真。

到了明宣宗时代,明朝实行大幅缩边弃土政策,明宣宗不仅放弃努尔哈都司,也从图们江流域退出。朝鲜采取在图们江中下游南岸沿线修建堡城要塞,徐徐推进的方式,迫使建州女真陆续西迁到佟家江和浑河流域。

但是建州女真西迁后,图们江流域还有留下大量女真小部落,这里面既有建州女真的留散部落,也有陆续从牡丹江、乌苏里江南迁而来的新部落。

这些女真向朝鲜称臣入贡,接受朝鲜授予的官职。就是六镇藩胡、城底藩胡。也泛称“瓦尔喀女真”。

在长达二百年的时间内,因诸多藩胡分布在图们江流域,在六镇等地,他们与朝鲜咸镜道边民同处、通婚,因此咸镜道六镇一带,形成一个特殊的文化氛围。

当地朝鲜方言大量吸收女真语词汇,形成“六镇话”;当地边军边民,也充斥归化女真人或通婚而生的女真/朝鲜混血后代。

万历二十三年后,努尔哈赤加快了东进的步伐,从平安道和咸镜道吸收了大量瓦尔喀女真人和咸镜道朝鲜边民

本片中女主阿信的父亲,头上没有结辫,而是束发盘髻,这是他向朝鲜效忠,表达向化之意。

即便如此,在高丽/朝鲜在“礼教之邦”的优越感作用下(朝鲜尤其看重“事大、崇儒”),无论是上层两班贵族,还是普通民众,都普遍把女真、蒙古、契丹等被胡人视为蛮夷、兀狄哈(林中野人),是一贯加以歧视的

3、水上部落

水上、水下,是指一条江河的上游、下游。

水上部落,就是在一条江河上游地区活动的女真部落。

在本片中,通过阿信的父亲的对白,可以判断,这是一个生活在鸭绿江上游沿岸,靠近废四郡的小部落。

在万历时代,女真部落之间的生活/生产方式,差异巨大。

建州和海西哈达等辽东近边女真,已经完全转入农奴制农耕经济和马市贸易经济;乌苏里江的野人女真则还是渔猎经济。

至于鸭绿江和图们江流域的水上部落、水下部落、瓦尔喀女真等等,则处在边市、渔猎与农耕混合的生活方式。主要原因,是生活环境及不稳定。

多山多雨的长白山河谷缺少耕地,来自朝鲜的征讨和部落之间频繁的仇杀活动,使一些小部落必须不断迁徙。

人在哪里,就是哪个部落。女主阿信的部落,今天在鸭绿江上游生活,就是水上部落;

明天迁徙到建州投靠努尔哈赤,就是建州女真

后天由迁到图们江会宁,想朝鲜官员进贡求官,就又成为城底藩胡。



三、女真东进运动

1、女真满万

女真满万,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有恩会说是在努尔哈赤时代。

错了,在万历前期,一海西哈达、叶赫为首,已经具备了满万的实力。

嘉靖末年,明朝对辽东女真采取“东夷长”代理人政策,即物色有一定实力、且愿意和朝廷配合的女真酋长,让带代管部落,明朝则通过这位“东夷长”的效力,以极低的成本维持辽东边塞的局势稳定。

第一任龙虎将军、哈达王忠/王台叔侄就是典型。

“东夷长”代理人政策,导致晚明时代,辽东女真出现了第一波表现为争夺敕书的部落兼并高潮,涌现出哈达等大部落。

“东夷长”政策带来的第二个影响,就是促进了辽东近边女真部落,纷纷向东方发展,挣钱空后进入图们江流域活动,控制当地的貂参产地,征服鸭绿江和图们江流域的土著女真部落,破坏朝鲜的小天朝。

努尔哈赤先统一建州女真,又在万历二十一年的古勒山之战中,击败叶赫为首的九部联军,随后从佟家江北上,征服朱舍里部,开始进入鸭绿江上游和图们江上游,也加入东进的大军。

而在此期间,又发生了壬辰战争。壬辰战争第一阶段战事结束后,日军没有撤出朝鲜半岛,而是在半岛南端修筑城塞,维护港口,与明/朝联军长期对峙。

朝鲜必须把他大部分兵力部署在南方,北方两江防线空虚,这给女真东进运动提供了极大便利。

本片更为宏大的历史背景,就是壬辰战争和同时期的女真东进运动。建州女真不止向朝鲜渗透,还在向鸭绿江上游和图们江流域发展势力。

建州、哈达、乌拉和叶赫,都争先恐后地向图们江流域派兵,派出使节和Meyen,与当地土著女真部落联络。

Meyen,女真语中指小队、队列。辽东强势大部落,向图们江女真部落派遣Meyen,主要目的是去征收貂皮贡、赏ulin,采去软硬兼施的各种手段,让当地小部落向自己效忠。

本片27分钟,阿信父亲给部落族人讲故事,叙述猛虎杀死15个婆猪卫女真人这件事是,那个插话的女真人,就是婆猪卫派来Meyen成员,他是来打探消息,监视阿信部落的举动



最后,我认为本片的背景设定,总体上来说,是略显失误的

导演和编剧,给本片设计了极为宏大、复杂的历史背景,参考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相对于朝鲜历史而言很著名,但很多事中国历史书根本不提,少有人知晓)。但是本片只有92分钟的片长。

92分钟,要推进故事情节,要塑造人物,在这种情况下,又使劲往里面添加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元素。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想说,都想表达出来,但什么也都没说透彻,只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故事架构显得有些散乱。

大致就是如此吧。其他官员女真传箭等、信符等,在本片中也有表现,就不多展开说了。


user avatar   pang-qi-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来《王国》在网飞手中属于重磅作品了,单独拍了一个前传,一是解释生死草的来源,二是说明全智贤的身世和故事。

去年的第二季,全智贤在最后现身,真是赚足了噱头。

今年用《北方的阿信》来承接第三季,很显然,接下来全智贤就是主角了,太子可以靠边站了。

最后说个观影感受:看欧洲中世纪或者朝鲜、日本的古装片,服化道就是写实风格,角色脏兮兮、衣衫褴褛、道路泥泞不堪、房屋破烂不堪,画面看起来很“脏”,但古代就是这个样吧。看20世纪初期,清朝的一些照片,也是这个样子。

而国内拍古装片,讲究美感,画面明亮、干净,人物肤白唇红,服饰华丽。别叫古装片了,统一叫玄幻片好了。




  

相关话题

  以人类目前(2019年中)的科技水平,能否应对类似于哥斯拉的大型怪兽? 
  有哪些著名的电影镜头是实拍但观众以为是特效镜头? 
  由《星际穿越》中的“一小时等于七年”想到中国古人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古人是怎样获取这个概念的? 
  有哪些好笑且口碑不错的喜剧片? 
  为什么很多人都对《搏击俱乐部》评价很高? 
  如何评价向太指责周星驰,并高调为老公向华强澄清黑道背景? 
  动画电影中,哪些视觉效果是考验制作技术,比较难以实现的? 
  为什么清宫戏这么多却没见过什么明宫戏? 
  如果将西方童话(动画)故事里面的人物服饰换成东方风格会怎样? 
  为什么近年来CCTV6的《佳片有约》总爱放烂片? 

前一个讨论
游戏《质量效应》有哪些狠话?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射击运动员王璐瑶奥运会失利后发自拍,被网友吐槽?我们应该以什么态度面对运动场上的失利?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