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东北没有建立起稳固的抗日根据地? 第1页

  

user avatar   zhuan-zhi-ge-chong-bu-fu-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苏联在远东的军事力量太强,使得日军在东北投入数量惊人的占领军,多到以至于可以轻松扑灭抵抗活动

(上世纪某时期出版的人民战争教材里)一般认为,占领军数目低于游击队一半,或者总人口二十分之一,才可以有有效的游击队活动,反之则可以进行有效占领 反抗活动容易被扑灭

对比一下,1941年日本华北方面军总计十个师团,一个师团2.8万人(甲种)到1.5万(丙丁师团)左右,理论总兵力不可能超过30万(不算伪军),且甲种师团较少。1941年八路军非民兵有表上44万人,算上不在表上的不脱产民兵,农闲时期可用兵力可能数目接近七八十万甚至一百万。华北人口一亿多,哪一条日本都不算能“有效占领”

1941年日本关东军总兵力85万,理论编制18个师,实际16欠2个,其中13个甲种师团。1942年甲种师团调往太平洋战场,用更多乙丙师团替代,总兵力达到115万(不算伪军)。而东北人口只有两千万不到,抗联数目更是零头算不上。无论哪一条日本都在“可以扑灭反抗”的力量标准上。

至于日本为什么关东军搞那么多?因为要和苏联远东方面军/外贝加尔方面军160余万兵力对峙。


user avatar   chi-ban-zan-san-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吧,这个问题主要由皇国的统治方式来决定。

众所周知,日本在满洲国中央的人事安排是本地人当傀儡大臣,日本人当常务次官。

1945年终战时担任伪满农业部次官的岛崎庸一在1933年热河沦陷的时候作为“热河鸦片五人工作班”的头目,很荣幸地被马督公记了一笔。

这位岛崎庸一在百度上的痕迹还包括交通部、保安部之类的履历。

以上说明,日本在满洲确实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备的文官统治机构,日籍文官在满洲形成了一个逐级晋升迁转的体制。

那么日本以这个文官体制为抓手,确实地实施了对满洲的统治——或者说殖民掠夺。

抗联不止与关东军在战场上较量,他们还需要在行政层面与经过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训练的日本文官进行对抗。

反观华北,情况就截然不同。

日本对华北的统治形式一言以蔽之:兵队指导。

陆军大臣领衔、北支方面军具体负责,由一群和日本教育比起来不三不四的中国汉奸文官打下手、各地驻军首长和特高课发号施令,华北方面军要发力,只好调集大军治安肃正,发动大扫荡。

所以华北根据地的发展仰赖于日本丘八和中国地主在行政方面的失能。

从表现上来说,冈村宁次没本事在华北搞战略村,所以华北民政就是个破箩筐,有的是漏子给共军钻,东北的集村并户就很见成效,抗联的人力来源和回旋空间被彻底地压缩。

毛氏游击战是他本人的社会“解放”方案的一部分,根本原则是实现对战区内和平居民的全面行政统制。

客观上讲,这是利用工业社会输入的社会治理理论来改造中世纪乡村,以党治军、以军领政,使中世纪的乡村能够为工业时代的战争输送资源。

但是当中世纪乡村中正在有另外一个版本的工业社会治理理论在推行呢?

日本没有在华北推行日本版本的工业社会治理,他们推行的是糟糕的兵队长官和稀烂的中世纪官僚合伙扯淡的二百五治理。

这是华北成功的真相,这也是东北失败的真相。




  

相关话题

  为何大英帝国能痛击世界第一的无敌舰队,大明却连蛮夷之地的未开化女真人都无法解决?大英比大明强在哪里? 
  全面抗战时期国军面对日军有死战不退的战例,为什么内战时期面对解放军鲜有强烈抵抗? 
  为什么抗战时期国民党可以退守西南,解放战争末期却只能败走台湾? 
  清朝国号的起因是什么? 
  为什么到了清朝,文人士大夫都普遍没有之前的历朝历代那么有骨气、那么有家国情怀了了? 
  1949年的解放军正面战场能否战胜1937年的日军? 
  如果清朝是汉族君主,但是其他情况和历史上的清朝一样,那么晚清能实行君主立宪吗? 
  普通人应该如何庆祝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 
  西周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 
  诸子百家里有真正不信鬼神的人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波巴·费特之书》第一季第四集?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西安研究生高烧求助医院不接收行为?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