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年轻人该不该存钱? 第1页

  

user avatar   acecom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该不该的问题吗?这是能不能的问题。

存钱最好和最快的方式就是先把房子解决了,早买房把租金换成贷款,最开始生活压力大,过三五年之后工资上涨,房贷的比重下降,生活压力就小了。

租金是纯消耗,而房贷是累计在你的房屋价值里的,再小换大成本低很多。如果开始能一次到位有个小三房,那么意味着在非常长的未来里,你没有大项支出。随着收入增加,房贷比重在支出中持续下降,结余越来越多。

而没有房子,那么租金和消费是跟你工资同步增长的,甚至是长期跑赢的,结果你的结余资金越来越少。

在同一个城市有些人挣的钱不如你多,但是过的比你潇洒,最大的差项就是居住成本,人家可能贷款一个月就几百上千甚至早还清了,你一月固定支出几千月。净累计再乘以年份和复利,存款增加速度完胜你们节衣缩食。

假如你所在城市的房价已经到了你基本不用考虑的程度了,那要么拿存款换城市或回家置业,要舍不得那所幸好好改善生活对自己好点,不然存款也是被通胀稀释的份。


user avatar   conglai8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这让我想到了玩遍女明星的香港富商刘銮雄的专访。
他说:“今天,香港最有钱的前十几二十人,如果是自己创业的,每个人的财富,起初都是节省下来的,挨回来(熬过来的),不是说有钱就去旅行,有钱就去碌卡(刷卡购物)。 我在26、27岁时,银行存折有一亿多现金(30多年前的一亿港币现金),我看到一件外套,是很需要买的,冬天的长外套,4000元,看了三次,最后都不舍得买,你要知慳识俭(懂得节俭),你怎知明年是什么环境。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香。
他还说:“那些年轻人,今天只会怨天尤人,你打开电视最多的广告是什么,旅行社的广告和财务公司的广告,就是鼓励你去借钱,碌卡,去旅行,谁不知道享受是好的,但你是否要背负债务,你是否想像希腊那样,今天欠钱,准备耍赖不还。。。省略号。。。他们都是享受了再说。所以有时候年轻人,唉(长叹一口气),有新手机要换,其他又要换,完全和我们的想法不一样。”


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你可以把收入,一部分用来消费和享受,一部分用来投资自己或者投资理财,一部分用来做应急资金。
月光的话,当有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在你面前,需要资金,但是你没有钱,机会就溜走了。
月光的话,手停口停,如果你这个月不上班,你就没饭吃,没钱交租。
月光的话,当你或者你至亲突然大病,你没有钱,可能生命就走了。

你还年轻,经历的事情多了,慢慢就懂了。

2020年2月12日的补充:

(这个答案主要写于2018年12月24日-2019年1月10左右期间,那时候谁都不会想到2020年的春节前后会发生如此严重又紧急的疫情,口罩竟然成了最需要却又最难买到的年货。

1.月光的话,当有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在你面前,需要资金,但是你没有钱,机会就溜走了。

2.月光的话,手停口停,如果你这个月不上班,你就没饭吃,没钱交租。

3.月光的话,当你或者你至亲突然大病,你没有钱,可能生命就走了。

上面这三句话,没想到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都应验了。

第一句:上证从2019年的1月4日的2440.91低点,到2019年4月8日的3288.45相对高点,到今天2020年2月12日的2926.90点。其中抓住机会的人也不少,但是如果月光没钱,你能咋办,就算知道是机会,又如何!

第二句:以前大家都希望不用上班,放假能越放越长,希望躺着也能有贡献,现在这三个愿望同时实现了,而且是强制大家不上班,放长假,在家呆着。但是呢,饭还是得吃,房租还是得交,贷款还是得还。除了部分国企有减免租金啥的,大部分私人房东,人家也要生活,也要还贷款的,想免你租金,但是银行也不给免贷款啊。如果月光的话,怎么办?

第三句:很多人身边例子不少了,不详细说吧。真有急症大病,什么借钱或者网络筹款啥的,就算能借到筹到,往往也是来不及的。而且,如果你朋友圈天天各地旅游,或者明显高于本人收入水平的高消费,等你真有困难了,却为了几万块到处借钱或者网络筹款,大概率是会被人鄙视的。有心想借给你钱的人,一想到你的消费习惯,就觉得这钱得猴年马月才能还啊。

祝看到此文的朋友,平安喜乐,万事如意。)

2020年2月12日的补充完毕。


高尔夫的故事离我们太远,再说一个有对比的真实例子,这个对比的例子我在其他回答也写过。

有两个好朋友,A、B,两人工资收入差不多,家境差不多,都是农村人,仅仅几年时间,A和B的因为各自的消费理财观念的不同,慢慢走向了不同的人生。

时间回到8年前的一个雨夜,A、B和我,三人在广州某个茶楼喝茶打屁吃点心,小声的讨论高尔夫的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哄笑一场后,A突然问我,你不是经常看财经之类的吗,你觉得像我们这样的贫苦出身农二代该如何理财啊?我沉吟了一些,喝了一口反复冲了5遍的劣质普洱茶,整理了下思绪,准备开始我的长篇大论。

B抢先开口了说,“就我们屌丝的这点收入,理啥财,几千块钱的收入,买不了房,买不了车,不如及时行乐,趁年轻。。。”

反正就是大家想的一样,年轻就应该需尽欢那种。我清了下嗓子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我们现在虽然收入低,但是也要养成理财的意识,为将来做更好的准备。不然以后收入高了,也还是不会理财。理财也并不是说要有多抠门,只是需要学会规划自己的财务。我们这种人,靠不了天靠不了地靠不了政府靠不了父母,只能靠自己。我们理财需要本金,理财的第一步,就是存钱。。。”

“存钱,我们这个收入一年能存多少钱,中华都抽不起,能做到不月光都不错了”B把换了袋新的铁观音变洗边说。

A也随声附和,“就是,这点钱开房都心疼,还这么存钱。”

“话是这样说,但是理不是这个理,我们现在可以从小钱存起,养成个好习惯,不是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吗。比如我们现在的收入,一个月存500不难吧?一年下来也有6000。以后每个月按收入的比例存点,对生活的影响其实也不会太大,看到有好理财机会的时候就下手。不然,每个月月光,没有任何积蓄,机会在你眼前,你也没能力抓住。再不济,存的这个钱还可以当作应急备用金,比如失业疾病等”我看着玻璃茶壶中翻腾的铁观音说。

我们又友好的分享了些各自的想法,讨论的话题很快又转移到了女人身上。

此后几年,A经常主动和我交流理财和买房买车的话题,他也从那次喝茶后开始实行相应的理财规划。B呢,继续月光,月入几千时月光,月入过万后也继续月光。 A开始存钱后,生活也并没有一团糟,只不过是多了些规划和节制,比如B一年三次旅行,A就两次或者一次;B非苹果不用,出新必换;A也用苹果,只不过更换没那么多;类似的例子很多。

现在的A,再也不会心疼开房贵了,广佛各一套房,一代步车,存款若干,年底要结婚了。

现在的B,每天都可以中华烟不离手了,依然月光,相处5年的女友跑了,说看不到未来。

现在我们三相聚,再也不谈月存500了,也不再争论高尔夫的故事到底是真是假了。

我们开始讨论什么样的枸杞才是好枸杞,好像国产保温杯的质量也不错。

时间悄悄的过去了,我们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2019年就要来了,新的机会已经在眼前了,你准备好了吗?


没想到这个答案变成了我最高赞的答案,谢谢各位的点赞。

再次更新有两个内容,一是针对评论区有些朋友的疑问的解答;二个是写一个本人亲身实例来说明存款到底有多重要,重要到关键时刻可以救命!!!

一是答疑:

1.关于高尔夫.刘所说的话:本文例子中刘先生所说的话,是不是真的?当然是真的。我是在答题的那天特意在网上找回以前看过他专访的视频,对着视频的字幕一字一字手打出来的。

他有一亿现金在卡的时候,还再三舍不得买那件4000块的外套,我相信当时他的心态也是真的。我觉得虽然他当时26.27就有一亿了,他当时对于自己的资产还是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即使视频中他说,他原本最大梦想就只是有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和100万的存款。

2.关于高尔夫的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老司机都知道答案。为啥4000块不舍得?高尔夫就1000万一个都这么舍得呢。因为彼时他的身家和能力对比26.27时,已经完全是另一个境界了。

3.很多人纠结例子中A的可能性,现实例子就这样,我相信有些人身边也肯定有A的例子,也会有B的例子。

有经验的都知道,2015年新政是3月开始,深圳房价马上起飞,广州是最后才轮到的,2015年6月之前广佛大把单价几千块的房子,甚至2016年上半年,也还很多单价不上万的房子,那时我每周至少能接到3个不同房产中介的电话。

还有,后来房价翻倍之后被大肆打压的零首付或者低首付,其实早就存在了,懂的人都赚了几波了,大众永远是最后知道的。A是14年年中先在佛山买了一套小户型,15年5月把股票全抛,赶在广州房价起飞前抢了一套。

4.一些人揪着月存500不放,这明显的没有理解我的本意,虽然A刚开始存钱的时候确实是从每月500开始,但是不意味着连续几年也才500。比如你月入5000时每个月能存500,月入10000时你还存500?就算此时稍微上升消费水平,一个月也能存3000多吧?月入1.5万时能月存6000吧?随着存款的增加,就算只放余额宝,这个收益也是看得见的。

如果把自己的储蓄比喻成水库的话,平时就是不断的给你的水库充水,等待合适的机会或者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动用。

5.有些人在评论中说,现在房价涨了这么多,存钱也买不起房。其实这要看你想买哪里的房买多大的房,到现在,你准备好了多少钱?你得知道有多少钱时候可以办多少事。不存钱,不理财,永远也没机会。

今天,就算是今天,如果你手里有20万现金,随时可以在深圳全款买个单间。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个信息呢?知道的人又有多少人敢下手呢?

你看看过去十五年来的有关房价的新闻报道,哪一天不说房价贵?房价调控了10多年了,还是越来越贵。

如果你是刚需,你等不起。即使跌了,你也不一定敢买,你还想再跌百分之十再下手。想要赢,又怕输!这心态大部分人都有。但是如果你经常关注持续楼市的状况,多了解国内外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你心里就会有个底!

其他城市我不敢说,广深两地的话,现在就是房价的入手相对比较好的时机,不说你会买在绝对低点,但是是个相对好的时机,如果你手中有粮的话。

6.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很多人说没钱投资,投资是有钱人的游戏,总以为得有百万才能理财投资。难道有钱人的钱全部都是凭空出现的?他们很多人也是一开始慢慢存钱,慢慢理财,才会有后面的相对大额的资金。评论区有些人看起来就是8年前时的B的心态。心态很重要。

还有人说找不到投资的机会,其实现在就机会就在眼前了,你看到没有?

现在A股在低位,如果你现在你手中有粮,这粮此时就不是一般的粮了,此时它变成了种子,现在是你播种的时候了。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

现在开始分批买沪深300指数基金,越跌越买,买了就放着等着。

等若干时间后(这时间神仙也不知道多久),等周围的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在谈论股市的时候,等收废纸的阿姨都忙着研究股市的时候,等傻子都能在股市赚钱的时候,就全部卖掉!

或许一两年三五年六七年后,这批种子结出的果实或许就是你的第一桶金或者你房子的首付。但是如果你以前没有做准备,现在此刻你就失去了一次好机会。比如,同样都是翻倍,500块,1000块,10000块,100000块,翻倍后的结果能一样吗?


二是存款在关键时刻真是可以用来救命的:

这两天一直在纠结,要不要把这个事情写出来,毕竟这是私事。想来想去还是写出来吧,不知道过去几天已经看过上面文字的人还能不能看到接下来的内容,希望那些看过上面文字的朋友能看到下面的文字。毕竟上面的文字只是关系到理财买房等,虽然也很重要,但是远远不及生命重要吧。

前年,本人亲属重病,大手术之后,转到普通病房呆了三天后,突然情况非常危急,直接住进了ICU(重症医学科)病房,跟你电视电影上看到的差不多,住进了ICU就说明可能随时没了。

战场老兵会说,没经历过战争,你永远不知道战争有多残酷。虽然你可能在电视电影上看过无数次ICU的镜头,你没经历过,你永远也不会真正感同身受。当你站在或者坐在紧闭的ICU科室的大门口,里面躺着的是你的亲人时,那种感觉你不会想再次经历。

但是别无选择,此时此刻,在ICU门口,你们觉得最需要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信心!家属要有信心!医生要有信心!病人要有信心!我当时就是这样想的。

(被敏感关了两个多小时小黑屋,说真话也会被敏感吗?)

继续更:

大家都知道,进了ICU,就是跟死神搏斗,跟死神抢时间。为什么我当时觉得信心最重要呢?首先,家属要有信心,不要遇到大事就崩了,要积极面对,做好尽最大的努力的打算,因为里面的人是你的亲人。

其次,为什么说医生要有信心,医生一般情况也会尽心尽力,ICU的医务人员都是天天在刀尖跳舞,跟死神搏斗的专业人士。但是家属也要给医生信心:一定要全力配合医生,相信医生,让医生不要有后顾之忧。我当时跟医生说:“医生,我们家属都百分百相信你们科室的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你们不要有任何顾虑,不用考虑医疗费用问题,尽你们所能,无论最后结果如何,我们都感激不尽!”对医生来说,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与配合,比红包更好用!千万不要拿可笑的百度知识去指导医生的决策。

最后,病人要有信心,病人的求生意志有时候非常重要的,病人都没信心,医生也回天乏力。

那么,当时我能有这么强大信心最大的底气是什么?是钱!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粮就是从最初的每个月存500块开始的。

我心里知道我身上的钱大概能撑多久,即使亲人在ICU,短时间内也不用求人。这就是家属信心的表现之一。

人都在ICU躺着了,你还在愁今天这一万八千从哪里借?此时还有时间求爷爷告奶奶到处求人借钱?

现在大家手上都没多少现金流,借过钱或者被借过钱的都知道。人家知道你每个月月光,借你之前会不会考虑你还款能力?会不会考虑以你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这钱啥时候才能还?毕竟人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过来的。

且不说你能在短时间内能借到多少钱,你短时间内的犹豫不决有可能会影响医生(这里只是说可能而已)。

医生知道你可能费用有困难,医生在用药的时候要不要或者会不会考虑节省一些可有可无的费用(其实医生这么做也是为你好),比如选用国产药还是贵几倍的进口药(两种可能效果差不多)?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会不会担心你一旦人财两空后,不但欠费,还再来个医闹?这样医生可能就有了顾虑。

说回到病人的信心,如果躺在ICU里面的亲人还有意识,本来就知道你几乎都是月光,知道你手上没多少钱,你觉得他信心能有多少,他躺在里面还要担心你去找谁筹钱,能筹多少钱,他会不会心疼你人财两空,心情和心态也很影响病情的。

大家都知道,进了ICU,对普通人家来说,你会感觉到钱就不是钱,钱就是废纸,钱就是命!

大家每个月都会收到工资条吧,收到工资条都是很开心的。我不知道其它城市怎么样,在深圳住院的话,病人或者家属每天上午都会收到像工资条那样的住院费用单,费用单上会列出昨天的费用明细金额等。

进ICU之后,连续半个多月,每天发到我手上的费用单上的金额就没有低于一万的,多的时候每天两万多。正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如果此时你没钱,哭都找不到地方,哭都哭不出来。

如果你已经出来工作五六年七八年,先不要说有没有买房买车的钱,先不要说有没有ICU的费用,一旦当你亲人有重大疾病危及生命需要你的付出时,如果连几万块的手术费你短时间内都拿不出来时,你就会发现,你过去几年一直引以为傲的月光族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态度,你过去几年所谓的的诗酒趁年华,所谓的趁年轻的说走就走,所谓的潇洒自由、诗和远方,所谓的钱财乃身外之物,就是个笑话!人在医院,没钱治疗了,要么就上网控诉医院见死不救,要么就寄希望于网络众筹。

说实话,那些朋友圈天天到处旅游,天天买买买的,有了困难就网络众筹的,我只会视而不见。

经常看到有些普通家庭或者困难家庭出来的孩子,自己赚钱能力一般,一边怨恨父母没赚到大钱让自己过上优渥的生活,一边自己大花大撒,开口闭口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嫌弃父母老古董不懂的消费。其实花钱谁不会啊,父母不敢大花,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安全感。王宝强妈妈说,王宝强成名前一家人一个月花100,成名后一天买菜就花100。你的赚钱能力能够让你父母安心花钱,他们可能花的比你还溜。

如果是富一代富二代,或者家里有矿,或者家里有权有势的。看上面的文字真的有点浪费时间。您应该研究怎么花钱!

我也知道,即使说得如此直白,大部分人还是只会一笑而过而已,然后,酒照喝,包照买,舞照跳,继续说走就走。


第三次分割线更新:

实在是没有想到,这个答案我会写了这么多,更新了这么多,实在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点赞和收藏。再次感谢大家!预祝大家元旦快乐。

这次更新主要也是两个内容,一是我自己有一些疑问想要了解;二是继续答疑一些评论。

在写这两个内容之前,我觉得非常有必要郑重提示下:鉴于某些朋友对高尔夫球有极大的兴趣,请慎重尝试,最好不要尝试,这是有高风险的。正如那句话,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一是我自己的疑问:

1.想问下知乎的朋友,更新后的内容是能直接看到吗?是不是要收藏后才能看到?是不要一直往下翻才能看到更新内容?

我担心的是,前面的一批朋友看了理财两个字,就盲目进行高风险理财,怕耽误了人家。所以想给他们提醒下。

2.有好些人私信问我微信,或者叫我开公众号或者开专栏,或者叫我写专门文章介绍指数基金之类的。 其实我也只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不懂的,怕耽误人家。我目前还没有公众号,大家觉得有必要吗?

二是继续答疑:

1.有评论说上面的所有例子都是编的,你觉得有必要吗?且不说A和B的例子,就拿大病的例子来说,我拿自己亲人开玩笑吗?亲人生病让我主动或者被动了解了很多医疗知识,医保知识等。然后我写过一个关于“深圳重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的答案。

这个保险是深圳市政府统一委托设计的,不以盈利为目的补充保险,我称这个为“宇宙性价比最高”的保险。在深圳或者想来深圳的,看了你绝对不会后悔。详情在倒数第一的链接:

2.好多人在评论区或者私信问我“全款20万在深圳买单间”的事情,因为最近比较忙,我没有一一回复,在此说声抱歉。这个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的,如果有需要的请先关注我一下,并私信我一下。我过段时间会给您解答。

3.想了解上文所说的沪深300的,请关注我并私信我。我有空的时候可能会写一些关于这个方面的。

4.未完待续。。。


后续补充:

现在是2020年1月9日,据我写这个答案,时间刚好一年左右。

据我所知,过去的一年,深圳的实际房价涨了,而且近几个月很多楼盘是日光的。

股市呢,从一年前的2500点左右,现在是3094.88点.

记录一下自己写的东西也挺好的。


有心人可以点赞收藏这个答案,三五年后再来看(如果知乎还在),再看自己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本人会不定期写一些有关投资理财,也会写一些有关深圳、珠三角、粤港澳湾区的东西,想来深圳和广东发展朋友,或者在这边发展的朋友也可以关注我哦。

写的太长了,看得太累了,领个红包先。


我以前还写了有关深圳的答案

想到深圳发展朋友的可以看看,如果你是本科(包含本科)以上学历,这个答案价值现金15000块以上,直接打到你银行卡里的。如果你是更高级的人才,最高补助可达1000万。详情如下:


下面这个答案,在深圳或者想来深圳的,看了你绝对不会后悔。

29元保一年,保险公司都哭了

重疾报销无上限,没有等待期,可以带病连续投保


user avatar   jing-dong-shu-ju-yan-jiu-y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篇回答,我有预感今年8百多万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看了的话都会男默女泪,毕竟连我自己都开始难以自控的回首大学时光,忍不住深叹一口气啊……

言归正传,年轻人该不该存钱的这个问题我们先从根源来解决。

你就先问问自己是否能依靠父母的经济来源过一辈子?又是否能心安理得地啃一辈子老?

如果可以,那你不用往下看了,土豪请直走右转前往VIP席位,我写完了去找你玩。

我们存钱是为了什么呢?

肯定是为了花钱。

但年轻人,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人需要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脱离了校园,刚刚踏入社会,在这样一个过渡期中,他们要学会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第一步:养活自己,而不是依靠父母。

根据《京东2018毕业消费报告》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刚毕业的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刚毕业的年轻人都拉着拉杆箱离开校园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旅程,而伴随着外出租房,冰箱、洗衣机、油烟机、平板电视和净水器这些大件家电也开始添置,他们的销售额上升了24%到58%不等。

而在学校,一出宿舍门口就小卖部,再直走转弯就是食堂,不用自己做饭也自然对冰箱的需求很少。

那年食堂的饭,两荤一素8块5,宿舍住上一整年才1k+。

哎,可惜再低的价格也只能是曾经。

在高价格的餐饮和住宿消费以及其他新增开支之下,年轻人只能选择在其他方面降低自己的花销。

老话说的好:没钱,你吃啥,你喝啥,啥都没了你还臭美啥!

所以,女生爱买的项链、包包、口红都有大幅度的消费下降,就连乳液面霜都要省着点抹;而单反相机这种文艺小清新标签的轻奢物品更是不再受年轻人青睐。

这届年轻人总爱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他们更多的选择了——肥宅水。

毕业生放弃了对身体健康更有利的牛奶(59%)和出去转转的跑步鞋(52%),转而开始购买不怎么健康的饮料(116%),选择用糖分来麻醉自己的心灵。

毕业,似乎是以对闲适生活的一系列放弃开始的。

并且,还有一个很残酷的现实是,如果你远赴外地,那么你面临的消费价格变化就会更大,漂泊的代价在你的余额上显示的明明白白。

(价格指数指的是消费者购买同样的一揽子商品所要支付的价格总数是上升还是下降了。消费价格指数大于1时,意味着消费者面临更高的总价。)

从消费价格指数来看,远赴外地的毕业生,他们面临了大约13%的价格总数上升,而居留本地的毕业生,消费价格指数下降了7%。远赴外地者,也许经历了一次被动的消费升级,相对于本地居留的毕业生,他们购买的品类平均单价要高出20%。

对应刚毕业年轻人的薪资来说,高出的这20%四舍五入就是“一个亿”啊。

真的要善待你身边远赴外地工作的朋友,不能请他们吃饭,远程点一杯奶茶安慰一下也是好的。

所以,年轻人要不要存钱,我想上面的数据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在面临社会上种种物价、(租)房价的压力时,你甚至还有可能要削减某方面的开销来填补其他方面的刚需。

而且,除了在消费这方面,为了长远打算,也非常非常建议你存钱,你至少要存上一份在这个城市短期自由生活上几个月的积蓄。

既然选择了义无反顾的前行,肯定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

而存钱,不过是为了能够使我们在低谷的时候依然能有重新振作起来的资本与信心。

不存钱的话,快过年了,你准备拿什么回家呢?


user avatar   cheny-hs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需要注意的各个因素都是,其实都是相互关联的:

路程。如何安排行程,多少天,路况如何,补给如何,危险性,是否要在外过夜。这需要考虑到食物、装备、衣物的携带。

装备。如何挑选,哪些带,哪些不带。这又涉及到徒步线路的难度,也和天气、负重有关。

天气。决定了你要携带的衣物、装备、负重是哪些。如:预计晴天较多,注意防晒和补水,避免中暑;雨天较多,注意防滑、保暖、防水等等。

退路。无论线路多么简单、安全,都需要有后备计划,有备用的饮水、食物(迷路后能坚持一段时间)和衣物(打湿后有替换),有人能够知道你的计划和去向,在你遇险后能够联系救援。

第一次徒步,建议选择有后勤保障的、发展成熟的简单线路。和有经验的同伴同行,是最好的。

“后勤保障”表示沿途有农家,有补给和水源,如果需要下撤和返回,不会特别困难。如果需要救援,短时间内,能够获得帮助。“发展成熟”表示已经有很多人走过,在网上能够找到较为完整的资料,你徒步的时候,也有其他人在这条路上。大家虽然不认识,但是万一有个什么,能够相互照应。


关于从许昌出发的徒步线路,我还真不知道,不过你可以在孤独星球的城市书籍、徒步书籍或者各大户外网站(8264、Max户外)找一下。


如果你对户外感兴趣,而且希望循序渐进的越来越好,不妨看看这篇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户外运动,如何省钱、有效的入门及进阶?


以上。


user avatar   hye-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下面一老哥的一回答,笑死我了~

:离设备越远收入越高

然后就直接给我整懵逼了,又经历一系列的心里活动,搞笑→自我怀疑→困惑→深思→豁然开朗→云淡风轻。

仔细一想,事实好像不谋而合~

该死,作为一个老油条的我怎么会生出这样的想法呢!

大boos:喂! 老班吗? 公司网络出问题了 赶紧过来瞅瞅 别耽误大家加班
我:好勒~ 马上到

月中您好,您的长沙银行卡到账4853元,请注意查收~ (双眼流下了兴奋的泪水)


ps:以上均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凑巧...

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我的第一篇回答,对于网工的职位和相关技术的天花板有详细讲解!




  

相关话题

  英特尔和 Google 的 OKR 制度与我们一般所说的 KPI 有什么不同? 
  作为知乎创作者,有哪些充满幸福感的瞬间? 
  结婚之后的生活你觉得累吗? 
  女生在接吻的时候身体会有什么反应? 
  男孩会不会介意女朋友胸部不大? 
  如何评价说「没被社会毒打过的年轻人,思想深度就会差一些」? 
  考上了事业编的你们开心吗? 
  为什么长得挺漂亮的,性格也比较大大咧咧(可盐可甜)的女生反而没什么人追? 
  如何看待现在各大商超都在推「付费会员制」的现象,为什么会员经济这么火?消费者真的能拿到优惠吗? 
  如何看待50万人靠拍视频赚钱,在半年内实现了人均收入涨3倍? 

前一个讨论
中国战斗机是否太少了?
下一个讨论
索罗斯做了那么多坏事,为什么没有国家制裁他?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