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收入提高是否会很快带来消费水平的提高? 第1页

  

user avatar   jiafei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请自来。

按照我最近的习惯,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不妨先分析一下题目本身。如果把题目分解一下,其实可以转换为下面两个问题:

  1. 收入提高是否会带来消费水平的提高?
  2. 消费水平的提高有多快?

咱们一个一个谈。


——【问题一:收入提高是否会带来消费水平的提高?】

讨论之前,有个定义需要先明确。什么叫消费水平?

你可能会说,『消费水平』这种词咱们每天都挂在嘴边,有什么不理解的?不就是说花了多少钱吗?

其实不是。

这样吧,为了更好地帮助理解,我拿烧饼给大家举个例子好了。


——【烧饼的例子】

假设你原来每天早上都花4元钱,买两个烧饼吃。现在涨工资了,可能出现(但不限于)如下几种情况:

  • 情况一:每天早上花6元,买三个烧饼吃。
  • 情况二:每天早上花8元,买两个肉夹馍吃。
  • 情况三:你虽然涨工资了,但是烧饼也从2元一个涨价到6元一个,每天早上反而只买一个烧饼了。
  • 情况四:你涨工资了,换了离单位更近的房子。从此早饭都从单位吃,不在外面买烧饼了。

这几种情况有什么共同点?

共同点就是:你的收入比原来提高了。可是,你在烧饼上的花费却可能变多,也可能变少。

——【分析】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个简单的例子。

情况一中,烧饼对于你是正常商品(normal goods),收入增加的时候,购买量增多(2个 → 3个),花费也增多了(4元→ 6元)。

在情况二中,烧饼对于你是劣等商品(inferior goods),收入增加的时候,你减少了烧饼的购买量,选择了烧饼的替代品肉夹馍。此时你对于烧饼的购买量和花费减少到0,对肉夹馍的购买量增加(0个 → 2个),花费增加(0元 → 8元)。

从上面两种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正常商品和劣等商品的区别。简单来说,收入增加,购买量增加的就是正常品,购买量减少的就是劣等品。

但是注意,购买量花费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具体来说:


花费(E) = 价格(P) × 购买量(Q) 。

在之前的一个回答中,我曾经举过一些简单的经济现象:

举个例子。一个家庭换了一辆小排量的汽车,百公里油耗比上一辆车低很多。根据常识,这个家庭每月在汽油上的花销应该更少了,不是么?可实际情况可能是,家庭所支付的油费可能比之前还要多,因为每月驾驶的总时间变长了。


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生活用水的单价下降后,人们增加了用水量,每月的水费账单反而金额更多了。再如,电子产品的制造成本逐年降低,可是消费者每年在电子产品上的花费却越来越多。或者,安全带的发明使驾驶更加安全,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平均死亡率,可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却升高了。


作者:李佳飞
链接:有哪些我们觉得荒谬的事,却有着合理的经济学解释? - 李佳飞的回答

其实上面说的例子很简单,主要是因为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购买量的上升更多导致总花费不降反升

是不是很容易理解?

那有了这些准备之后,我们继续回到烧饼的例子。

情况三中,你的工资虽然涨了,但是工资的购买力下降了。因为烧饼从2元一个涨价到6元一个,原来可以买两个烧饼的钱,现在连一个烧饼都买不到。因此,你在烧饼上的购买量下降(2个→1个),花费反而增加(4元→6元),这是因为物价提高了。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收入提高,消费水平反倒下降的情况。

最后说说情况四。这种情况下,因为你购买了单位附近的房子,缩短了每天上下班的时间,所以在单位食堂吃早饭也成为了可能。你收入的提高,使得你再也不去光顾之前的烧饼摊了;这不是因为烧饼对你变成了劣等品,或者烧饼涨价或者降价,而仅仅是因为收入的提高为你带来了新的生活,新的选择

——【总结】

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回答,因为可能出现的情况太多,每种情况又有着截然不同的经济学解释。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掌握了基础的经济学理论,我们就更能理解和包容生活中那些与我们不同的消费者行为。

说到底,学点经济学不是为了让我们掌握高深莫测的宏观经济现象,更多的是为了让我们更清醒、更理智地生活。

先说到这,有时间接着更新【问题二】!


——————

欢迎访问我的知乎主页(

李佳飞

),或是关注我的专栏【

知叶堂

】,我会不定期回答、更新一些经济学相关的问题,或是写写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我最近开通了『值乎』,好像还挺好玩的,有问题的话可以来向我提问,我会第一时间用语音回答。链接在这里:

值乎 - 说点儿有用的



  

相关话题

  民主能否促进经济增长? 
  如何看待中国台湾高雄市市长韩国瑜被罢免一事? 
  如何看待 2018 年 10 月 15 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1 个百分点,将对国内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经济学中的「效用」是全序的吗?是可加的吗?如何证明? 
  为什么方便面、可乐很少涨价? 
  如何解决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 
  华山景区米饭卖 15 元,是因成本高吗? 
  为缓解成本上涨等压力,调味品企业纷纷提价掀起涨价潮,或将带来哪些影响? 
  人们消费观 到底是受哪些因素影响形成的? 
  手抓饼加一个生菜需要1块钱,如果我不要生菜是否可以要求降低一块钱? 

前一个讨论
做知乎上的小透明是怎样一种体验?
下一个讨论
过大的压力,会使得人在「蔬菜」和「薯片」中更容易选择后者吗?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