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电吉他如何入门? 第1页

  

user avatar   an-s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人第一次学电吉他也是在高中,那时找了老师,但是学了两个月没能坚持下去……

第二次学电吉他在大学,那时组了乐队。大二暑假一个多月的时间是我真正仅有的高效练琴经历,每天6到8个小时练琴,一点也不觉得累。演奏技术现在回想依然稀烂,但相比于当时有质的提升。后来乐队有巡演,录唱片,解散……

目前年过三十又开始练琴,身边没有乐队和老师

希望你未来的经历比我顺利,以下是我的想法。

电吉他学习是一个混乱、矛盾、反人性的过程,不存在电影和游戏里的打怪升级苦练秘籍偶遇高人得道出山等经历。练琴提高不是线性的,退步、迷惑、犯错是提高必须的条件。在讨论自学前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才是弹琴成熟的标准?(什么样子才是会弹琴?)

电吉他是个乐器,是个工具。用它你可以演奏出声音,这些声音在你的操控下有目的的组合成音乐。你之所以这样弹奏音乐反应了你内心的情感和状态,也就是你想对听者表达的东西。吉他就像一部电话,它以音乐的方式传递你想表达的内容,仅此而已。

你可以弹得很简单或复杂,可以激情或平淡,流畅或梗塞……关键是它能够准确传达出你想要表达的信息。你心中感受如滔滔江水一去不复返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你的手指能自如运动将这感想编码成音乐弹奏出来,你的耳朵听到这声音并在内心评判——没错,这就是我想表达的。

以上才是我认为一位会弹琴的吉他手的样子。至于听者心中将这声音解码后还是不是演奏者弹奏时那种澎湃的感觉,这不重要。听众自己觉得感受到什么,就是什么,这才是艺术的魅力,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意义。

用琴表达自己的感受难吗?其实不难,哪怕你第一次见到吉他也可以抱起来随便拨弄几个音,如同新生儿不会说话也可用哭喊反应自己的情绪——只是大人们不能理解罢了。

婴儿的呓语是在表达感受吗?肯定是的。但能传达信息吗?很难。因为呓语不是一种语言,没有通过编码逻辑传达信息。弹琴又何尝不是,瞎弹琴也是一种表达,只是不会有多少人觉得舒服。因为人总是倾向于理解一件事情,如果一个事超出了人的意识范畴人就会很不安。所以你想要别人承认你会弹吉他,你需要让他们理解你的表达。

前面才说弹琴重要的是自我表达,而非别人的感受,这里又说别人的理解很重要。是不是很矛盾?这就对了,弹琴就是这么反人性。

说到这你有没有发现弹琴和一件事很像,编码,表达,传达,解码,理解。是的,弹琴很像语言。音乐就是一种语言,弹琴是对这种语言的运用。对于新手来说弹琴更难,因为学语言你起码会一门母语,可弹琴你啥都没有。

你是如何学习英语的?

了解发音,背单词(基本功,拨弦,爬格子)

学习语法(学习乐理)

阅读理解(学习经典乐句和riff)

命题作文(十二小节布鲁斯即兴练习)

阅读文学作品(翻弹大师曲目)

看美剧电影(观看大师或乐队演出视频)

去学校英语角聊天(参加吉他社团和别人合奏)

帮字幕组翻译电影字幕(扒歌并编辑成乐谱)

交几个外国朋友(去livehouse混圈子)

找个美国女友(和自己的相好组个双人乐队)

这些都是方法,自学和跟老师学都是可以的。如何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及时反馈总结,有效激励自己坚持学习这些才是重点。

自学和跟老师学最大的不同在于:老师帮你计划、总结和管理学习进程,自学要靠自己完成。

电吉他新手学习提高的难点在于如何合理安排学习进程,也就是什么时候练什么最合理。因为吉他演奏是一个系统工程,许多要点互相交叉,同一个时间点有许多素材可以练习。就像一个沙盒游戏,你的选择很多,但是最终的结果相去甚远。

当我们学英语时,如果你单词不认识,句子的语法逻辑不了解,你根本无法理解文章和别人说话的意思,此时看再多的文章和美剧能提高的水平是很有限的。吉他这里也是一样,基本功和乐理不过关,你会发现你能练习的选择非常少,完全不像个沙盒游戏。

新手们面对“电吉他练习”这款沙盒游戏第一个任务就是一个大boss,许多人打不过,选择先打附近的小怪刷些装备,探索下周边地图,慢慢提升自己再去和boss周旋。但是打败这个boss的奖励是地图全开,固定掉落一套新手神装,并获得传送技能到地图任何位置。对于游戏体验一开始打这个boss很糟糕,毫无乐趣。但是对于整个游戏进程,打败它是最有效率且合理的。——这便是吉他入门的困境。

基本功和乐理是一体的,乐理上的音阶和弦琶音能在吉他指板上弹奏和运用才有意义,而你弹的所有旋律和声能够运用乐理得到分析和拓展才具备语言的传达功能。基本功就是双手操控吉他的能力,如同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能力一样。运动员会用绝对力量、爆发力、柔韧度、协调性、耐力等指标来衡量身体能力。吉他基本功用节拍准确度、速度、力度、音色质感等指标来衡量。

基本功练什么?

很简单,背单词。吉他里的单词就是音乐素材的最小单位,也就是音阶、和弦、琶音。把这三个元素在吉他指板上所有出现的位置,可以弹奏的方式,按照不同的节拍组合弹的滚瓜烂熟。无论在高速和低速都可以弹的清晰流畅,强弱分明。(也可以故意弹的不流畅)最终达到你想让琴发出多快多连贯多准确的声音,都可以达到,这便是基本功过关了。

吉他技巧呢?

吉他上的击勾弦,点弦,泛音,摇把等技巧本质上是为了发出不一样的声音,之所以有这样技巧的存在是因为其发出的声音和普通拨弦不一样,可以提高演奏的音乐性。这也属于对琴的操控范畴,也是基本功的一部分。

时间对于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一天只有24小时。当你把时间用在基本功练习上,而另一个人选择随心所欲的弹自己喜欢的歌曲。一段时间以后你和他同时面对一首难度很大的歌曲时会发生什么?

同样的场景,两个人都练习拳击。一个人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提升身体素质,锻炼肌肉和身体操控,练习基本的出拳动作和脚步移动。另一个人天天和朋友实战,从不锻炼身体和基本功。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在拳台对峙结果会怎样?

基本功练习者会把对方碾压成渣渣。

练习吉他基本功的你会在极短的时间内熟悉整个歌曲,在几天内弹的接近原版。你的对手在第一个小节会因为双手速率或节拍不稳出现问题,在几天内放弃演奏。而你接着会发现可以替换一些和弦让歌曲产生变化,或者改变音阶使solo变得异域风情。

为什么你可以?因为这些音阶和弦你已经练了上万次了。

到了此时你是一个会弹琴的人吗?

显然不是,还差的很远呢。你会背5万个单词,理解全部语法,能阅读上千篇文章并不能保证你能写出一部《杀死一只知更鸟》或者主导iphone发布会。基本功只能帮你了解语言这样用是“对的”,无法解决怎么用才是“美的”。好的作品之所以好是因为其很美,不是很对。

要解决关于“美的”问题,不是语言能帮你的了,可能是文学审美层面的事情。好在你有基本功,大多数东西你都能弹,你可以自己去弹奏体会好东西的魅力在哪。这才是基本功的真正红利。

对于不同的音乐风格,许多人不能欣赏或理解某些音乐。其实我认为是这些音乐风格根本就不是一种语言构成的,你不会英语就无法用中文去理解英文作品不是么?不同的音乐风格,其节奏、韵律、结构、音色差别迥异,可能甚于不同语言的发音、语感和语法逻辑。

欣赏不了爵士乐,如同看不懂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认真学习英语去看原版才是正途。

同样的对于极端金属、实验噪音、minimal等等风格,想要欣赏用自己现有的语言是不行的,要找到他们使用的语言。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坂本龙一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日本流行音乐领先中国10年以上,港台引用了很多日本流行歌曲的旋律,这个说法是靠谱吗? 
  如何评价梁欢新专辑《2101》? 
  李云迪自作孽不可活的背后反映的是怎样的一个社会现象? 
  如何评价冰岛音乐人、配乐大师 Jóhann Jóhannsson 的音乐与人生? 
  数字音乐大潮下,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喜欢黑胶? 
  作曲和编曲有什么区别? 
  如何评价龙应台《大河就是大河》? 
  如何评价「东方同人音乐流通」的付费机制? 
  华语歌坛有哪些被低估或埋没的歌手? 

前一个讨论
电吉他内录时,如何才能将失真音色做到既饱满又干净?
下一个讨论
站着弹吉他为什么发挥会差很多?如何解决?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