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消费如此疲软还大力提倡节约? 第1页

     

user avatar   colianiu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能性1:有人以为厉行节约和拉动消费互不冲突,甚至觉得可以通过厉行节约来促进繁荣

可能性2:有人觉得彻底消灭市场、消灭经济,就能彻底消灭价值规律从而消灭经济危机

可能性3:以上两者皆有


user avatar   helanyizhim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节约的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方面这些资源极其便宜,你再怎么使劲用都不及出去吃个饭去旅个游的花费,另一方面是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确用完就没了,需要可持续发展。

而消费的是指消费产品。同样是水,一吨自来水才几块,而一吨瓶装矿泉水得3000块。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你就没有真正理解节约的含义。

打个比方,10个人去吃饭,点了10个菜,最后吃的精光,这依然很节约,但是你一个人去吃饭,点了5个菜最后没吃完,这就叫做浪费是不节约。

节约是一个相对概念,而鼓励消费,扩大内需是一个绝对量概念,以上面吃饭的例子为例,鼓励内需的意思是大家多进行这种10个人点10个菜的吃饭,而这和节约并不矛盾。从绝对量上来看,10个人点10个菜相比一个人点5个菜,更大的拉动了内需,但是从节约与否来看,10个人点10个菜比一个人点5个菜更加节约。看明白这区别了吗?

另一方面节约针对的是资源类的东西,而扩大内需扩大消费,针对的往往是非资源类的商品和服务。你经常听到的节约是什么?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能源,节约粮食等等。你听说过节约钻戒,节约剧本杀,节约手机吗?肯定没有吧。这背后的逻辑已经很明确了,因为资源类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不可再生的,即便那些理论上可以再生的东西,往往我们国家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有的地方很缺乏。且其再生过程也伴随着消耗不可再生的能源。

比如说电为什么要节约,因为我们国家绝大多数的电靠的是烧煤的火力发电。而煤炭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如果有一天我们国家所有的电能都靠太阳能或者核能供应的话,那么你看节约用电的呼声就没有那么高。虽然城市自来水理论上说是一个循环,为什么我们讲节约用水,因为我们国家总体来说是一个缺水国家,水资源分布不均且总量不够。你在不必要的时候多用掉一点,就有可能有人在非常必要的时候没有的用。

所以提倡节约,所针对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我们国家总量偏少,分布不均,或者不可再生的资源。而这些东西一旦用了就没有了。提倡节约是一个很自然的想法了吧。所谓扩大内需。从来也没有说要让你玩命的开水龙头扩大内需吧。

可怜有个高赞答案,还认为你找到了消费主义的悖论。你们都误解了什么叫做节约。


user avatar   yoizy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搞错了一个点,提倡节约的对象,和鼓励消费的对象,是不一样的。

国家提倡你节约的是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米面粮油的物价是国家掏钱给你稳定的,你吃包子买一个扔一个,扔掉的那个包子里用的面粉,猪肉,就有国家对农业的补贴。

国家鼓励你消费的是手机电脑房子等非必需品,这些玩意儿不但没有补贴,每一个环节还都能产生税收。手机你买一个扔一个,完全没人管你。你扔一个手机也是交了增值税,贡献了税收,何乐而不为?

所以,同样是吃播,一条狗吃战斧牛排、三文鱼、澳洲龙虾,完全没问题,这并不构成真正意义的浪费,反而是促进了消费。进口战斧牛排、三文鱼和澳洲龙虾,只会产生税收。

但是,你要是吃播麻辣烫方便面,就是在浪费国家的农业补贴。节约粮食,说的不是节约澳洲龙虾。同样的道理,节约用水,说的也是节约自来水,不是矿泉水。

说白了还是大环境没钱了,经不起造了。



user avatar   lance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一直都说鼓励消费拉动内需是伪命题,

有钱自然就能去消费,根本不需要鼓励,没钱的话再怎么鼓励也没用,而负债消费更是寅吃卯粮不可取。

所以鼓励消费和拉动内需的根本关键还是落在增加劳动效率和改善劳动分配上面。



而提倡节约主要关键点在于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粮食食品安全,以及环保、碳中和的布局。

因此提倡节约主要在于不要浪费食物,节约用电,低碳生活等等方面。

你要是多买几辆车放着就是不开,多买几双鞋放着就是不穿,多买几台电脑手机放着就是不用,这种“浪费”根本没人管你。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班主任对班长说:班费收不上来,你也不是不知道,别搞点活动就跟我哭穷,要学会节约!班长跑进教室:同学们,这次班会的主题是节约,大家排几个节目,不要让班主任失望。同学们冷嘲热讽:哪次搞活动不叫我们自掏腰包捐道具,这零花钱想节约还难呢。---- 班长大张旗鼓,只是想向班主任表示,他听进去了。其实原来节约的标的,不是零花钱,而是同学们一点也支配不了的班费。


user avatar   Lincolnhom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刺激消费和鼓励节约不冲突,面向对象不同。

你好好想一想,穷人需要人提醒节约吗,恨不得一块钱掰成两半花有木有?鼓励节约是鼓励富人节约,不要过于铺张浪费引发社会矛盾;

富人需要刺激消费吗?有钱人去商场根本不看价格,穷人才需要“刺激”。如果穷人实在没钱,如何刺激消费呢?答案已经可以在现实中找到了:发消费券。


user avatar   pang-qi-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浪费和消费是对立的,浪费会导致消费能力降低。

消费不需要促进,有能力的话每个人都会想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的。消费低迷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人没有消费能力。


user avatar   auditore-i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当今是一边提倡节约,一边提倡消费的精分操作。要理解为什么出现这种精分,要从精分的市场现状说起。下面引用我自己另一篇回答。


……目前消费者普遍消费欲望过低。不要找借口,事实就是在过去几十年中,生产者、消费者、再分配者都没有真正经历过消费升级驱动。

主要来说消费者端。过去几十年的情况非常特殊,增量消费品的价格下跌非常快(这里包括后面的“价格”都默认指账面价格),比如电器、手机、汽车;而基础消费品价格却是在上涨,比如食品、房租。这样的情况反应在消费者的心理,就是一方面对通胀的痛感明显,另一方面对增量消费又有强烈的通缩预期。相伴而生的就是“攒钱买一切”的心态,或者说的更明确点,就是“攒钱以后可以更便宜买到增量消费品”。

早几年,这还不算问题。毕竟对于掌握社会生产方向的生产者和掌握一定再分配能力的再分配者来说,经济发展的路径是已知的。生产者只需要拼命生产去填“无限的”国际市场的需求,这些生产恰好也是国内市场的增量需求,因此国内的价格信号并不重要。再分配者也只需要补欠账,也就是扶贫和基建。因此,市场的状态虽然拧巴,但因为方向太明显了,照着做就行,所以也就这么拧巴着过来了。

而近些年情况开始不一样了,“无限的”国际市场在中国疯狂的生产力面前已经不够用了;再分配者解决得了扶贫却不能替消费者决定增量消费的方向。所以市场信号变得更加重要了。于是双方都把目光投向了消费者。然而此时消费者也是一脸懵逼。

消费者:别看我啊,工资没有物价涨得快,我哪里敢消费?
生产者:我生产的东西就那点利润,哪有钱涨工资?
再分配者:生产点好东西,利润高了,消费者也更有钱了,两全其美如何?
生产者:产业升级资金要求高,风险大,我也搞不定啊。而且市场前景不明显,产业升级做啥啥死。要不你们保证消费能力先?
消费者:没钱,除非你先涨工资。
再分配者:别鸡生蛋蛋生鸡了,我带头支持产业升级好吧?
生产者、消费者:赞同!
再分配者:嗯,投资太大有点缺钱,要不您二位把税结了先?
生产者、消费者:没钱,滚!

解决这种三方高阶“鸡生蛋蛋生鸡”,经济学届一般认为要靠合理通胀。简单来说,就是让消费者发现东西越来越贵,攒钱攒个寂寞,不如花掉;让生产者发现不动就是最大的亏损,不如继续投资再生产。然后生产和消费循环动起来了,双方反而都兑现了预期。

中国目前这个情况,反而更像是通缩的循环。因为消费者处于过去的路径依赖中,认为增量消费品价格是持续下降的。这导致了针对升级消费的投资难以盈利,进而导致资本无效运转,推高基础消费的价格,反过来进一步锁死消费升级的空间。这种低消费欲望其实很不利于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期。勤俭节约对于自给自足式生产的确是美德,对于货币化的社会市场真不一定。


参考上面的情况,就很容易发现,我们提倡节俭往往是针对基础消费品,比如食品、能源、原材料;提倡消费往往是增量消费品,比如基建、家电、汽车。是存在结构性的。

回到答主的疑问,鼓励消费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其实就是上面说到的情况——鸡生蛋蛋生鸡。鼓励消费的前提是有钱,又让消费者相信自己的消费可以经过经济循环成为自己收入的增量;同时,要让生产者相信提高工人待遇可以经过经济循环成为自己产业升级的消费力。让绝大多数人都具有远见,并且基于这个存在风险和未知的远见达成合作,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user avatar   gu-ming-j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的奢侈消费,很多国家赚不到钱,消费一升级就给国外品牌贡献了。让你节约,不就都是国内小企业赚到了嘛。

你奢侈的时候买耐克,现在节约点买鸿星尔克呀。




     

相关话题

  无锡会反超南京吗? 
  国家多一天法定节假日会损失/增加多少GDP? 
  当经济危机来临时,是传统行业(实业)好过,还是第三产业更好过? 
  未来 经济? 
  为什么今年(2019 年)水果卖得这么贵?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吹捧日本贬低德国,德国如此不堪入目(或过度神话),日本十分强大(或被过度贬低)? 
  收入越高越自由还是越不自由? 
  经济内循环是什么? 
  中国2008以后发展这么快,是开了什么光环吗? 
  问一个人民币贬值的问题,可能比较简单,请解答一下? 

前一个讨论
如果奥斯曼不存在,东罗马在几百年后还会成为欧洲病夫吗?
下一个讨论
没有学过剑术可以玩兵击吗?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