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发表关于夏朝起源于游牧部落朝代,大家觉得有道理吗? 第1页

  

user avatar   luo-xuan-zh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来吐个槽,游牧社会出现的时间可能比“夏”还要晚一些。


user avatar   linyi8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有道理。而且槽点太多,作者并未跳出 “一个朝代一个朝代去以今推古去推算 ”的怪圈。

夏作为一个时间概念理解的话是毫无问题的,一般推算是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这样一个时间段(下文简称“夏代”)。所以存在争议的方面就是——

1.有没有这么一个政治实体存在?

2.如果有的话,它的政治组织发展到何种程度,比方说是不是类似商、周的王朝?

这两点放在古人的历史观里当然是没问题的,之所以产生怀疑乃至否定基本上是现代历史学兴起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现在需要找一些古代(比如东周和汉代的人)所不知道的、最好是独立于传世文献的、关于“夏代”的证据,这些证据和论证可能来自多个学科,比如古文字学、语言学、考古学、人类学等。

按一般逻辑,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顺序只能是先1后2,先确定有没有,再说怎么样。

然而现实是,我们已经发现了“夏代”甚至更早时期的很多政治实体、其中一些可依据充分的考古证据说它们是早期国家,但在诸多早期国家(或者其他复杂社会)中究竟谁是夏还难以判断,或者至少没有100%的把握下定论。也就说是说在现有条件下,“夏代”诸多政治实体发展到何种程度反而比有没有夏更容易确定。(关于二里头是怎样一个政治实体参见:二里头遗址的文明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 知乎,而且二里头之前也有一个很长的文明发展的起步阶段,远非用部落概念就可以概括的,参见:在考古学里,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文明是哪个文明? - 知乎

我在知乎多次看到过一种耸人听闻的论调——夏的文明程度没有史书记载的那么高,或者夏即使存在也只是一个部落。可是,如果当时的文明有足够的延续性的话,“夏代”以后的历史书写,很难想象对二里头这样的政治实体弃之不顾,偏偏要去拔高一个小规模的、文明程度不高的社会;即便是二里头之前,备选项还是有很多,从良渚、石家河、陶寺、石峁到山东龙山和河南龙山,怎么也轮不到一个部落啊。要证明历史记忆有这么强的筛选作用——其他高水平社会都被pass掉、唯独那个部落被冠以夏的名号成为传世文献中的幸运儿,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更不用说夏好歹有一些值得探讨的可能的对象,而这个臆想中的“部落”,影子在哪儿呢?为什么宁愿胡说也不相信考古实物呢?

在我看来,这比径直说“夏不存在”还要荒谬得多。对某个客观实体来说,存不存在的举证责任多半应归于主张存在者,因为反过来说,证明“不存在”通常是很难的,至少用穷举法不行。因此“夏的存在不能得到证实”和“夏不存在”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等同,没有证明或者证据沉默就默认无,直到新的证据出现为止。(其实,同时代的文字证据不出现,不代表考古工作就没有进展)。然而诸如“夏是部落”或者”夏还不是国家“这种说法,则是切切实实地抹杀已知的历史上的文明成就,待证明的第一王朝被矮化为部落,等于在虚无的基础上再扣上一顶帽子,没有比这更历史虚无主义的了。


user avatar   chui-zi-51-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很懂现在人怎么买啥都成投资了,买车也要核算一下机会成本了,买手机也要考虑卖二手了,买游戏主机也要考虑跌价了,买游戏卡带也要考虑好不好出手了。

车是消费品啊,什么手机电脑主机卡带也都是消费品,消费品就是用来让你用,感受效用的。

你需要这个效用,它能提供这个效用,它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最终维持在一个你愿意接受的水平,这就够了。

你要是不需要这个效用你就不买呗,如果你的城市真有良好的公共交通,确实省钱,省时间还省力,那你就别买呗。你买了难道不是你需要么?既然需要那还说什么呢。。


要我说,撸串才是一生最坏的投资,变成了肥肉你还得花时间、金钱和精力去减肥,可能还会带来未来潜在医疗成本。那为什么撸串摊子还是这么火?因为爽啊,因为它提供的效用我们确实需要啊。


所以不要干什么事都用投资思维去理解,这样会成为资本增殖的奴隶的。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得到效用,而不是让生产进一步扩大。




  

相关话题

  日本现在还有侵略中国或者压制中国(阻止中国统一台湾)的野心吗? 
  东野为什么要在黑山阻击廖兵团,反而让自己的主力奔袭过来寻歼? 
  如何看待蒙古人民共和国与满洲国,两者性质有何异同? 
  东北的工业建设主要是由日本投入还是苏联投入的? 
  廖耀湘攻占彰武的行动是否在东北野战军的预料之中? 
  如何看待韩星李孝利公开给自己取中文名叫MAO? 
  海瑞是回族吗? 
  努尔哈赤是不是李成梁儿子?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哪些统治者自己热衷于某种事物却下令禁止这种事物的例子? 
  被篡改的历史教科书在日本的普及率大概是多少? 

前一个讨论
为何南陈未给南梁修史?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浪潮工作室专栏文章《很遗憾,贵校的百年校史是假的》?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