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四川发布新规,要求公务场合必须使用普通话? 第1页

     

user avatar   huang-men-ji-21-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居然都能吵起来真是服了。

公务场合,听好了是公务场合,公务场合要求说普通话这不是最基本的政务交流要求吗?古代大一统时期这么庞大的帝国政令通达靠的就是书同文车同轨,咋现在要求公务场合说普通话还能吵起来?

联合国官方语言就是汉英法俄西阿,其他语种麻烦回去自行学习再去联合国场合说话,公务员队伍不统一语言咋办事?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充分利用流官心态,可以有效控制地方,但不利经济发展。


user avatar   zhang-qi-ling-24-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力支持公务场合必须使用普通话,而且恕我直言四川在推广普通话这方面做得非常差了,现在才出这个规定,虽然迟了但还是一个好的开始,终于重视这个问题了。

我在成都这么多年了,虽然我认同四川话听起来很有意思,但是我也在三甲医院亲眼见过医生用四川话看诊,导致和我一拨的某个外地病人听了半天依旧迷迷糊糊,也遇到很多次去机关单位办事或者和公务人员打交道时,对方不管你是否说普通话,反正要用四川话。

这既影响了沟通效率,也影响四川公务系统在外地人以及蓉漂们心中的形象,早就应该整改了


user avatar   cao-ling-er-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求是好要求,目标是好目标,初心是好初心。

现在全国都开始讲究人口自由流动,前段时间还有很多城市抢人才的精彩节目,而一个地方的政务服务水平对于老百姓生活带来的便捷甚至作为城市名片的效应在疫情期间也得到了最佳的体现。

于是,四川省出了这个要求,我觉得没毛病,公务员不光是服务本地人,也要服务愿意来四川学习、生活、务工、旅游的外地人。

咱们也仅仅是根据自身经验来说一下具体落地的事情。

第一个是时间点选择的不错。

我当年读初中的时候,大概是15年前,四川搞过一波,是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讲普通话。

这是更加没毛病,毕竟对于川渝地区的人来说,高考语文拼音题,咱们是靠硬背的。

曹小灵和曹小林,发音上毫无区别(有G和没有G一样);牛奶和流来,对我们来说是一致的(L和N一样);曹小灵和潮小灵一样(平翘舌不分)。

就像我,我很想讲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实在是做不到啊,「四是四,十是十,四十是四十,十四是十四」在我念来就是,「死死死,死死死,死死死死死,死死死死死」。

于是在课堂这个神圣的地方推广普通话,有短期效果,也有长期战略。

然后悲剧了。

原本舌颤莲花口吐芬芳的化学老师表示,执教20年来都不知道自己原来那么有脱口秀的天赋,二价铁三个字都能逗得全班发笑。

物理老师,当年当过刀郎的班主任,普通话唱歌那是毫无压力,但是普通话给你讲光滑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憋得脸都红了。

数学老师更猛,把身份证带来了,说你看,我今年46,刚好,比要求的45岁以下老师必须立马换成普通话多了一岁,我还可以过渡一下。

语文老师无压力,本来就讲普通话;英语老师也没压力,本来上课就不讲中文;其他科目,都陷入了强行普通话等于搞笑+低效的场景。

你说怪不怪这帮老师呢?

还真不怪他们,普通话的推广是从1995年开始在广播电视里面大力推广的,而这帮70年代出生的老师错过了这个时间节点。

小时候是口条理得最顺的时候,他们已经定型了,最后这波课堂推广普通话最后也不了了之,简单地说就是,早了。

当时占据课堂主力部队的那帮老师,小时候没有感受到全国都说普通话的春风,等到自己40、50岁的时候说你的工作语言要改变,而且是立马变,说实话,强人锁男。

而现在,时间过了十五年,事情正在起变化。

现在40岁以下的四川人完全不能说普通话的情况,已经很少了,而40岁到50岁的能勉强说普通话,只有50岁以上才会出现你打死他他都说不出来的情况。

所以现在大家去四川办事儿就知道,基层的基本都能和你四川话普通话自由切换,毫无压力;而只有部分领导,年纪大,普通话吐不出来。

于是现在推广,阻力肯定要比十五年前那一拨小很多,但是,也不是说完全没阻力。

因为越是上位的,年纪大的越多,越难以说漂亮的普通话;而这帮人,会议的主持和发言、对外宣传、接待来宾来访的机会越大。

其实如果再等5年、10年,这问题都不成为问题了,不会讲的都退休了。

第二个是具体什么样的普通话算标准普通话。

四川话其实是属于北方方言语系,只要加上平翘舌前后鼻音,就成,于是,出现了很多椒盐普通话,比如敖厂长和谭SIR。

虽然听起来自带搞笑质感,也不是标准意义的普通话,但是沟通上基本没有障碍了。

语言嘛,核心就在于,听得懂,而不是搞成普通话原教旨主义。

我觉得这次只要能做到,工作场所必须讲普通话,而且讲出来的不是那种需要连猜带蒙的状态就好

类似于一个东北公务员讲东北话,虽然不是标准普通话,但是大家都能听懂,那毛病其实不大;类似于一个天津公务员讲天津话,同样不是标准普通话,但是大家还是能听懂,那也没必要强行纠正。

现在这要求,其实还行,只是普通话三甲,没有要求二级或者一级。

不过,已经准备了专项经费对公务人员普通话应用能力进行提升培训和合格测试了。

我比较好奇的其实是准备了多少经费来做这事儿。

对普通话完全没问题的年轻公务员,有没有必要来这一趟;对于还有3年要退休的公务员,有没有必要参与到3年全部三甲达标的培训里面。

培训的时间是周末来补,还是工作时间来补……周末补这刚说了互联网带来的全社会996是「走了一些弯路」;工作时间来补的话那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劳动力怎么安排。

这些问题解决好了,那必然是好事情。

毕竟现在普通话是一个城市的软基建了,而公务员支撑起来的政务体系也是城市的名片。

最后我看到有些小伙伴吐槽来四川遭遇到的四川话恐袭,带来了不好的体验。

我觉得要向你们道歉,绝大部分的四川人,都不会拿会将四川话这个只要生在这个地方就是标配的技能来进行优越感制造,但是总有一小撮,是明知道你听不懂而自己又会讲普通话,偏偏要给你讲四川话。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有些小伙伴生活的地方是自带普通话沁润的,那也请你们对四川人抱有理解之同情,这项政策相当于在很多人四十五十岁的时候要求他们学第二外语,或者对一个北京人要求他们学四川话,都是有难度的。

但是也体现了四川政府在更好对外方面的决心,三年以后,相信至少在政务层面,应该会变得更加对外地人友好。


user avatar   gua-niu-gua-niu-deng-deng-wo-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着合情合理。

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

从小学都开始教了,得好好实施

去过川渝,真的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解放碑、洪崖洞大把游客全靠导航和自救。虽然川妹子很有趣,也很辣,饭也很好吃,但是点菜、打车问路、交流根本听不懂就很难受。

川渝地区的人对本土文化的认可度真的非常高!也吸引非常多的游客,并且外地工作和去北上广的比例也相对很低。

在他们本土文化认可上,特别是在方言上, 川渝地区的人可以说为讲家乡话而自豪,但是事实情况下会导致很多沟通都不顺利。。。在出租车上和司机师傅说话:问就是听不懂。


普通话交流真的会很高效且轻松。

如果A(本地人)用方言,B(外地人)用普通话,有时候B大概能听懂但是还需要理解,A还需要有个停顿,让B会多出些时间来考虑A的意思,这样无效沟通的时间就不知不觉的过去了很久。。何况大多数根本听不懂。


我承认在川渝有些方言也确实比较有趣(还有很多人一度效仿),私下都认识的随便沟通说什么语言都行。

但是公职人员还有公众场合的话还是说普通话吧,毕竟很多很多公务员都是外地考到四川的,也是真的听不懂。


user avatar   wang-rui-85-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个人觉得法律责任与贫富无关,家庭条件不好不能作为挡箭牌。

我觉得这个事最大的问题在于会让一些人钻空子。

可能对于这个孩子确实是无心的,不是有什么仇恨的心理,纯粹是为了好玩,但是这样不公平的对待,

有钱就赔偿,没钱就原谅的对待方式,只会导致一些处心积虑的人钻空子。




万一,有些人就是仇富,就是刚好自己贫穷,发现有可以免于责罚的方式,又可以宣泄自己的愤怒,也去用油漆泼洒呢?

事发后,可以装作无辜的样子,贫穷的样子,是否可以免于责罚呢?

当一个人因贫穷免于责罚时,我认为车主可能是“善良”,但衍生出来可能滋生的是一些图谋不轨的人。被利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因为这么做本就存在不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确实不是一句空话。

有人有幸免于处罚,就容易让部分人钻到空子。不应该因为穷就可以免于法律知外。




我觉得他虽然是小孩,但是不损害他人利益,乱碰他人东西的简单道理应该是懂的。并不是无知。

如果免于责罚,其实某种程度上,只会让他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对他的教育而言也许也并非是件好事。

责罚的目的在于吸取教训。做错了事,需要承担一定的代价。



孩子未成年,家长作为监护人,应当为其负起责任。

家庭条件不好,可以分期付,分期赔偿,可以定出一个赔款计划,以后慢慢还。

这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否则,做了错事,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就可以免于赔偿,是不是某种程度也是一种纵容?

孩子的过错,家长需要赔偿。



这样,家长以后也会更加注重家庭教育,管教好自己的孩子。


user avatar   wang-mei-li-69-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理解的「食不言」=「咀嚼的时候不要说话」

难道不是吗?一不雅观二怕噎着,就这么简单啊


user avatar   dark-6-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理解的「食不言」=「咀嚼的时候不要说话」

难道不是吗?一不雅观二怕噎着,就这么简单啊


user avatar   grack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理解的「食不言」=「咀嚼的时候不要说话」

难道不是吗?一不雅观二怕噎着,就这么简单啊


user avatar   ceng-yun-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麟之趾

(先秦)佚名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相关话题

  在社交媒体上看到许多发表恐育情绪的年轻人都是女生,那么男生会恐育吗?恐什么,又是因为什么而恐呢? 
  在体制内工作的你遇见了知乎后,思想、工作和生活有了怎样的变化? 
  如何看待女子应聘月薪 8 万岗位被诱骗美容贷?怎样识别「美丽贷」骗局?遇到此类情况该怎么办? 
  你都经历过哪些让你后怕的事情? 
  如何看待#山东小伙娶回俄罗斯女网友#新闻底下女性对于小伙的辱骂? 
  你有没有无意间发现了一些邻居的秘密? 
  如果中国爆发类似叙利亚式的动乱,普通人如何保护自己及家人? 
  中国是一个男女比较平等的国家吗? 中国人需要关注女权主义吗? 
  独生子女不是挺好的吗? 
  如何看待曾出逃家庭的苏阿姨再因给沿途女性送千朵花而被热议,女性追求自由浪漫是否需要一个"度"? 

前一个讨论
华语乐坛历史上最重要的五个歌手是谁,为什么?
下一个讨论
QQ 音乐限制专辑重复购买,此前已取消人气榜等非作品类排名,各大 App 还会有哪些改变?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