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自由 平等 博爱 欧洲最早的出处是哪里, 为什么认为这3个最重要,是严谨思考论证的结果吗? 第1页

  

user avatar   he-yue-xi-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由、平等、博爱这三个词本身最早的出处已不可考,但是将这三个词组合到一起无疑是大革命时代的产物,罗伯茨考证最早将这三个词组合到一起的是吉拉尔侯爵1791年在哥德利埃俱乐部的一次演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词语并不是一经诞生便成为法国人的共识的,事实上早在大革命之前类似的箴言就已经开始流传,比如团结、力量、美德、正义、安全、财产,而在大革命开始之后,这种由三词组合的形式被固定了下来,一开始是民族、法律、国王,之后是团结、力量、美德,还有自由、安全、财产,因此应该认为,在大革命开始时,自由、平等、博爱面临着很多的对手,他的地位远不是稳固的。

与其认为这三个词的最终胜利是严谨论证的结果,不如认为是政治实践的结果,大革命的官方法律文本中很少将这三个词并列,尤其是博爱,博爱一词在三个词语中出现的最晚,三级会议前的陈情书中没有他,《人权宣言》中也没有他,1791年宪法只在一条附加条款条款中隐晦的提及了博爱,甚至在罗伯斯庇尔关于1793年宪法的草案中也没有他——即使当时的雅各宾主义者已经在各种场合高喊博爱。上述事实一方面提示我们,官方的档案文本存在滞后性,有时候并不能反映政治活动的面貌,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大革命时期,真正让自由、平等、博爱成为共识的不是议会中的辩论,而是巴黎街头的游行。

历来关于这三个词的争议有两个,第一,是三个词的顺序应该如何?第二,这三个词之间是否矛盾?实际上这两个问题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即这些词语的概念问题,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博爱。如上所述,博爱一词在三词中出现的最晚,也最能体现法国革命的特色,实际上今日我们所说的“博爱”一词是一种误译,他所指向的英文是“philanthropy”,但是实际上法语原文中博爱的本义应指向“fraternity”,即友爱、兄弟之爱、手足之爱,因此这个词具有强烈的共同体意识,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早在大革命时代对于博爱一词就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将其理解为自由平等之人的自愿结合,因此从本质上讲,这种博爱是自由和平等的衍生物,因此理应置于最后一位,也就是我们今日所见的顺序,这种博爱的典型场景就是网球场宣言;而另一种对博爱的理解则是爱国教会宣讲中的博爱,他具有宗教色彩和起源意义,从这个角度而言,自由与平等都是博爱的产物,理应将博爱置于第一位,此种解释带有共同体优先的观念。在第二种理解中,自由与博爱之间实际产生了一种紧张关系,自由是基于个体本位的视角,而博爱则是共同体本位的视角,二者的矛盾直接导向了1789原则和1793原则的矛盾,这一矛盾实际是大革命的核心矛盾,用最通俗甚至粗糙的解读就是,1789的革命者是启蒙式的,而1793年的革命者是雅各宾式的,但是需要强调,即使是雅各宾主义同样是在自由主义的大框架内,而没有迈向社会主义,这是大革命和19世纪最大的区别。

对于博爱的不同理解直接影响到这三个词的关系,最为直接的就是影响到对平等的理解。在国内八九十年代的革命史研究中,往往以自由与平等的二元对立进行分析,然而对于1789年的革命者而言,二者并不矛盾,在他们看来,唯有自由才能保障平等,而这里的平等指向的是权利上的平等或法律上的平等,然而在“选举权的财产标准”等问题中体现的自由与平等的矛盾,实际上指向的是财产上或社会层面的平等,而后者则成为雅各宾主义的主张,换句话说,对于平等的不同理解,实际上是受到了自由和博爱何者起到主导作用的影响。

由此我们简要进行一下总结:问题的出发点在于对博爱的不同理解,对于1789年的革命者而言,博爱是自由公民的自愿结合,因此博爱应当依附于自由,而平等则应相应理解为权利之平等,而对于1793年的革命者而言,博爱以及背后的共同体具有起源意义,自由应当是共同体框架内的自由,应当依附于博爱,而为了维系共同体,平等就从法律上的平等演变为财产上的平等,这两种不同的理解直接导向了二者不同的政治理念,前者偏向精英、共和,而后者偏向大众、民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1789年的革命者,同样认可共同体的存在,因此无论二者具有多么巨大的差异,他们都存在着一个基本共识:一定要有一个共同体。

大革命中展现的这种对博爱和共同体的强调,正是其与英国革命的最大区别。威廉多伊尔曾指出,如果革命者能够将雅各宾派转化为政府内部的反对派,构建起英美式的政党体制,共和国的政治秩序或许能够重新走上正轨,然而从大革命一开始,革命者就对“政党”这一概念唯恐避之不及——吉伦特派从未承认过自己是一个党派,他们将之视为一种侮辱。与英美不同,在法国革命的语境下,政党意味着勾心斗角与私人利益,意味着共同体的分裂,因而他们从革命一开始,便排除了政党政治的可能。无独有偶,格林菲尔德在《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中也指出从英国革命转向法国革命的过程中,民族主义从个体主义转向了“公民”的“集体主义”,并暗示了进一步向俄国、德国的民族主义转向的潜在可能。

这背后的根源来自于旧制度时代,与英国的封建自由不同,法国在路易十四时代以来便建立了绝对君主制(虽然现在看来这更多是一种神话,尤其是对于中国人而言),在法国的政治体制内,从未出现过英国式的议会。在正式议会场所缺失的情况下,法国形成了另外一种政治空间,即民间社交团体,他也成为雅各宾俱乐部的前身。在这种俱乐部中,受过教育的精英阶层宣扬启蒙思想、评论公共政治,由此形成一套公共舆论。如果我们就“场所塑造行为”的发生学理论而言,这种不同的舆论场所,使得法国形成了独特的共同体观念。人们在这里演说启蒙精神的价值:自由、平等、宪政、理性、法治,憧憬着一个由这些价值组成的新世界与新的共同体,与英国议会中精英阶层就具体政策激烈争辩不同,在法国,辩论让位于演说、个性让位于共识、妥协让位于理想。在这种抽象而普世的文化氛围中,早在大革命开始之前,法国人形成了强大的共同体意识,任何试图割裂这个共同体的人都会被视为叛徒,因此革命者拒绝政党,也拒绝联邦,他们想要的就是一个完整的共同体,而这种情感则被凝聚到这个词之中:博爱。

在罗伯斯庇尔倒台之后,关于这句箴言的争论仍然存在,出于对1793的恐惧,这句箴言被督政府修改为“自由、平等、秩序”,而拿破仑上台之后进一步修改为“自由、公共秩序”,这句箴言存在的时间几乎和自由、平等、博爱同样漫长,复辟王朝清算了第一帝国的遗产,却留下了这句箴言,1830年后的奥尔良王朝将其修改为“秩序与自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自由、平等、博爱”被遗忘了,从法庭到宣传册,从祝酒词到社论,共和派在各种场合赞美这句大革命时代的箴言,并最终在1847年的宴会运动走向复兴。第二共和国恢复了“自由、平等、博爱”,并开始对这一箴言进行改造,比如列出了附随于这句箴言的义务清单:美德、服从、忠诚或人道、正直、荣誉。有趣的是,在这一阶段博爱成为了最高的价值,1848年的博爱节复制了联盟节的辉煌情景。然而共和国对工人起义的镇压让人民失去了对他的信心,拿破仑三世重建了帝国,并恢复了那位叔父的箴言:“自由、公共秩序”。

真正让“自由、平等、博爱”成为法兰西民族共识的是第三共和国,今日我们所认知的法兰西象征,几乎都是在第三共和时期被接纳,三色旗成为国旗、马赛曲成为国歌、7月14日被列为国庆日,而“自由、平等、博爱”成为了整个民族的箴言。这当然离不开共和国奠基者对这句箴言的改造,从总体上看,他们是1789的继承者,但也将1793吸纳进共和主义的框架,他们仍然将自由摆在第一位,但是同时也强调自由与平等不等于个人主义,而应在社群意识相互关系中加以考量,对于博爱而言,共和派首先去除了他的宗教色彩,“如果人们把博爱当做轻视自由平等的基督教产物,那么这句共和箴言也就失去了意义”,对第三共和国的奠基者而言,他们语境中的博爱更接近于团结,当共和派将1790年的联盟节视为博爱的最初体现时,正是在此种概念下理解博爱,莱昂布儒瓦认为:“所有公民都应通过博爱联合在一起,或者更准确的说,通过相互团结联合在一起。”富耶认为应该根据每个人在整体生活中的功能,他与全社会的共存关系,把他应得的交还给他,因此博爱从一种对共同体的忠诚义务,衍生出相互权利的观念,因此,在第三共和国的阐释下,1789原则和1793原则在共和主义的框架下得到调和,自由不是放纵,平等不是均等,博爱不是不分彼此的混合,三者的矛盾被消除,“自由、平等、博爱”真正变成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共和国也不再暴力与激进的象征,相反,他成了防止暴力的稳固体制。

从此,“自由、平等、博爱”的箴言成了法兰西民族的一部分,所有想要反驳他的人反而只能强化他,因为即使是他的反对者,同样要采取三词结构,而这反而会唤起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记忆,即使是贝当,也只能主张“真正的”自由平等博爱,而不能像拿破仑一样另起炉灶。当法国人将这三个词语视为“陈词滥调”时,恰恰是因为他已经成为法兰西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不可能的象征,而非现实的反映,“我们父辈的神圣箴言”依然能展现出其创造性力量,而且,正是在对这三个疲乏术语的单调诵唱中,这句箴言才有机会在我们记忆中生存下来。


user avatar   roonherzo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元宇宙就是大型网游,那些什么元宇宙里的资产就像网游里的装备。

问题是现在还没确定以后谁的元宇宙是统一标准,现在投资根本就不知道你投的这个元宇宙能不能成为标准。

这就好像你现在你想给趁一个游戏火之前先充满氪金以后卖账号,但是你怎么知道哪个游戏会火哪个不会火。

一样的道理,我完全赞同以后元宇宙里的资产会很值钱,现在投资会很赚钱,但是你投哪里啊?你投了Facebook的元宇宙,过两年facebook倒闭了,苹果发布VR眼镜成为元宇宙主导怎么办?


user avatar   huang-zi-ya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元宇宙就是大型网游,那些什么元宇宙里的资产就像网游里的装备。

问题是现在还没确定以后谁的元宇宙是统一标准,现在投资根本就不知道你投的这个元宇宙能不能成为标准。

这就好像你现在你想给趁一个游戏火之前先充满氪金以后卖账号,但是你怎么知道哪个游戏会火哪个不会火。

一样的道理,我完全赞同以后元宇宙里的资产会很值钱,现在投资会很赚钱,但是你投哪里啊?你投了Facebook的元宇宙,过两年facebook倒闭了,苹果发布VR眼镜成为元宇宙主导怎么办?




  

相关话题

  乌克兰首都批准撤离计划,已至少 10 国紧急呼吁本国公民撤离,目前情况如何? 
  塔利班究竟是什么组织?能否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讲解一下? 
  有哪些历史观点堪称神论? 
  2020 年美国大选选举日投票正式开始,关键州的结果可能出现哪些走向?是否会引发混乱场面? 
  不同尺度仅有属于自己的物理定律,这是否在暗示宇宙的一些被隐藏的真相? 
  贪官值不值得同情? 
  假如科学组织创造了一批身体素质大脑机能都全方面优异于我们的“新人类,但存在生殖隔离,将如何对待他们? 
  一个人的大脑如果逐渐被新鲜神经细胞替换(替换是缓慢的,不会造成思维的停滞),那更新完毕后他还是他吗? 
  作为个人有没有种族歧视的自由? 
  为什么这个世界是混沌无序的,而人们发现的用于解释这个世界的原理却都是有序简洁而优美的?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环球网报道《贝克汉姆发文请教台湾防疫被曝仅台湾可见,台媒:买来的国际“挺台”如毒药》?
下一个讨论
有什么关于杭州的冷知识?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