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古代日本一向宗僧兵到底是什么战力水平? 第1页

  

user avatar   deng-ren-da-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一个回答里说了,一向一揆并不是僧兵团体,而是由各种身份的成员组织起来的“真宗骑士团”、“一向鲁克王朝”,所以把一向一揆视为僧侣或平民是非常不明智的:

武田镜村说一向宗信徒是中世的自由民,只不过被武家丑化了,靠谱吗?

但是朝仓宗滴在九头龙川大破30万一向一揆这事,好像也并没有人当真啊。。。

任谁也知道这么大的数肯定是虚指。

当时有个公卿中御門宣胤写过一本《宣胤卿記》,里面大致是这么说的:
“自去十三日越前土一揆蜂起,至七月二十一日国众得胜,一揆及一万人死云云”
(↑由于原文语序是颠倒的,我进行了修改。)

里面还有对土一揆的注解,是“一向众和甲斐敏光的牢人”,所谓牢人就是浪人。

这位甲斐敏光就是甲斐常治的儿子,他们家原本是越前斯波手下的最强权臣,在斯波绝嗣启用旁系的斯波义敏之后,甲斐常治一直不把新家督放在眼里,另一权臣朝仓孝景也跟甲斐常治一伙,最终与斯波义敏爆发了“长禄合战”:

众说纷纭的应仁之乱究竟还能冒出多少神论?

不过甲斐常治在长禄合战胜利之后就嘎嘣了,虽然他的儿子甲斐敏光在后来也积极参与反义敏行动,但反义敏团伙的主动权还是被转移到了朝仓孝景那边。就这样,凭借在应仁之乱中的活跃,朝仓孝景被拉拢为越前守护,这使得朝仓与甲斐之间剑拔弩张。甲斐敏光最终被赶出了越前,逃往加贺,原本斯波氏麾下的第三国远江或许有他的立足之处,但由于今川氏的侵略,远江最后也并没有保下来,因此甲斐就这样没落在了加贺,这大概就是加贺的一向一揆中有甲斐一派浪人的原因吧。

大致上说,在室町时代被任命为一国守护的人,实际上并不具备整个领国的支配权,而只能调度那些核心地区的武士。像一些边境地区的地侍就是他们无权调度的,在应仁之乱中,山城的国众地侍就具有选边站的自主权,没人能命令他们。所谓战国时代的一元化,那就是通过弱肉强食将这种不受管束的地侍收编入大名的麾下,而在战国时代中早期,他们就是各种一揆的中坚力量。

金融の発達により、金融業者である酒屋や土倉が富を得るようになると、この借金の棒引きを求めて、武士や浪人を指導層とし、一般庶民が加わった一揆、土一揆、または徳政一揆が頻発することになる。
武士層の一揆も続けて行われているが、研究上では一般に国人一揆と呼ばれる。
戦国時代末期には武士の集団を一揆と呼ぶことはほとんど無くなり、土民・百姓の集団を指す用語となる。しかし武士の一揆が消滅したわけではなく、戦国大名権力の中で形を変えて存続したと見られている。

↑战国末期只是不再以“一揆”这个词来称呼武士的一揆,但武士一揆仍然存在。


好像跑题了,还是说回九头龙川之战。前面提到的《宣胤卿記》根本没有记载两军的人数情况,而且也没明说一向众是从加贺来的,是我们自己理解出来的。虽然是时人日记,但那个一万人死云云明显也是道听途说的产物。

《朝仓宗滴话记》则更简单,只说永正三年七月十七日打败了土一揆,就这么一句。

然后是《贺越斗争记》,里面说的是加贺、越中、能登三国一揆乱入越前国,时间为七月十五日,在各地放火,其势都和三十万骑

《越登贺三州志》云:永正三年七月十五日,贺州“释贼”起越前寇,自界河北入焚烧民屋。

《朝仓系图》朝仓宗滴下面是朝仓贞景(这家辈分真乱),事迹写着:“永正三年七月十四日,越州(越前)、贺州、能州、越中一揆蜂起,同退散。”

可见有关此事的记载都是轻描淡写,而且时间也都不统一,地域范围也不统一,只能知道差不多是永正三年七月左右的事。有关敌人的人数也只有《贺越斗争记》里面写了一个非常夸张的三十万。

实际上大多数正常的史料都不会明确记载人数,而且即便记载了也未必准确。

最为详细的是被划为“后期军记物语”的《朝倉始末記》,作者与成书年不详,记载了朝仓起家至灭亡的事。比较神奇的是这书被认为是《贺越斗争记》和《越州军记》揉捏而成。它的特点是朝仓早期至朝仓宗滴时代都有胡吹海吹的润色,作者疑似朝仓义景家臣,所知受限于其所处的时代。这一点信长公记也是如此,对于织田早期的事迹基本都是糊涂的。老司对《朝倉始末記》有过这样的评价:

《朝倉始末記》是这么说的:加贺一揆都合其势三十万,永正三年七月十七日越前国打越,九头龙河北放火等等,中间说了一大堆废话,最后总之是把一揆给退治了。

这里采用了《贺越斗争记》的人数三十万,而日期却是七月十七日这一流派的,就是这种莫名其妙的揉捏物最后成了通说。

看到这你应该已经发现了,相关的记载虽多,但能够形成印证的却很少,而且大多都是轻描淡写,唯一说了一堆修饰性废话的就是朝倉始末記,其对朝仓氏前期的历史大有“我家祖上也阔过”这样的吹嘘心理。其他史料如此轻描淡写,很可能就是因为这是件并不算特别辉煌的事迹。


不过,无论九头龙川之战靠不靠谱,一向一揆是各种人员大杂烩这一点还是毋庸置疑的。也正是因为它具备大杂烩的特点,所以总是能够动员出超过武家理论动员力的兵力。

不过比较离奇的一点是,九头龙川三十万一揆这件事,居然被怀公这类奇葩生物当做一手史料,给拆成了这样:

“能登二十一万石,10 万人口。加贺四十四万五千石,20万人口。”

然后居然还有近百人给它点赞,有一万多人关注它。。。要不是知乎不让爆粗口。。。

就加贺国太阁检地是35万5千石,庆长乡帐是44万2千石,从来它就没有过“四十四万五千石”这个数!

怀公那脑子里面所有的东西100%全部都是它拍脑袋瞎编出来的,能明白吗各位?

鬼头宏有个1600年日本国别人口推定,加贺是8.1万人,能登是6.3万人,这数给人的感觉确实偏少,但也比怀公乱拍脑袋靠谱得多了,直接把一个虚数30万拆成两半纯属搞笑,什么有甲无甲更是凭空捏造。

前田领在检地时用了非同寻常的高石盛,而且使用5斗1俵的俵高制换算出石高,多地无论上中下田均视为3俵(相当于1.5石,其他地区上田的石盛),长连龙检地的上田每反2石更为日本之最,所以表现出过高的石高结果并不奇怪。

在鬼头宏的算法里,加贺、能登、越中三国总人口男女老幼加起来也没有三十万,所以三十万一揆这个数目根本不值一戳。


一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严重依附于土地,说明白点就是只能在自己家范围内活动。

试想一个普通一向宗农民,本来就要承担寺内的劳役和杂捐,自身的收入也没多少,你还要调他去打仗。打就打吧,守守家、征征隔壁倒还可以,但是要长期脱产远征,这就完全不现实了。所以一向一揆战略的最大特点就是善守而不善攻。

我发现这篇文章很有意思:

一场日本战国前夕的“村长大战”

这里面的菅浦村民就是只有保护自家的时候才会男女老少齐上阵,等到征讨邻村的时候就没有这种记载了。本愿寺也有这个特点,他的武装力量主要由当地的町民以及从外面不远万里招来的脱产信徒组成,区区四万人居住的石山要维护两万人的军队,后勤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因此作战半径极为有限,不然有这么多部队,直捣京都都是有可能的,历史事实跟信野游戏里的表现截然相反。

说起信野,15代大志里面有农兵这个概念,是从种地的农民脱产而来的士兵,这种设计非常错误,因为日本的农兵本来指在地武士,而非佃农,何况既然在游戏里都已经脱产了,怎么还能叫农兵呢?它唯一的可取之处在于大志的农兵会随时间降低士气,无法承受持久战,这一点倒是挺符合一揆众特征的。

长岛本愿寺就是如此,这么大规模的军队按一般大名的配置都可以直捣岐阜了,但他们最大的本事也就是打掉门口的小木江城。

至于这张图上在第三次长岛一向一揆侵略战中死去的织田一门名单里,我有这么个思路:

织田信长的军队从东西北用陆军三面,以及南侧海军一面,将长岛一揆团团包围,其中布阵于东边的是时年17岁的织田信忠,织田信长的本阵在北边。我将上图中织田信长阵中的死者标了红色,织田信忠阵中的死者标了绿色,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死者都是织田信忠那边的人。

而且随后红色的那个织田信广,在随后也被派去跟信成、信次他们一起攻打东边的篠桥。

这就说明,本愿寺的突击队可能就是突击了17岁小孩的本阵,才造成这么多织田一门伤亡的。

然后这小孩居然还活下来了。。。

第一次长岛征伐时,氏家直元是在殿军撤退时被六角家的佐佐木佑成杀死的。第二次的林通政同样是殿军时遭到长岛、甲贺、伊贺弓铁炮手的伏击,虽冒着枪林弹雨数次击退敌人,但最后还是战死。

可以想见在近距离面对这种庞大军队的敌人时,撤退将会非常艰难,但即便如此,一向一揆也只能吃掉殿后军。只不过是光荣宣传的个人英雄史观让将领的阵亡显得特别凄惨。特别是林通政战死这次,信长公记里称一揆已经折损过半,如果属实的话,怎么也已经损失上万人了,而殿后军可能也就几百上千人的规模。。。

再说第三次长岛征伐,号称是织田信长最惨的一次,信长公记里没有直接的损失记录,维基也只写着700-1000人,而本愿寺一方死了好几万呢。。。

所以用个人英雄主义史观,织田信长就输的非常惨,但是换一个角度就是另一码事了。

顺带一提,维基里还写着川中岛的武田损了四千,可见17岁的织田信忠已经比武田信玄抗揍了(手动狗头)。

武田粉:这帮无脑织田吹为什么每次洗织田的时候都非得踩一波武田不可呢!!!




  

相关话题

  日本人有哪些比较独特的推卸责任的方式? 
  在日本,什么样的女生算是美女? 
  念佛了心里还很苦怎么办?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和纳粹德国国力相差有多大? 
  如何评价仓木麻衣? 
  怎么看待日本 K-Car 的设计? 
  日本投降之后,是否真的存在一些日本兵在孤岛或者一些荒无人烟的地方(或者秘密基地)活了下来直到老死~? 
  末法时期该如何修持? 
  中国人在日本创业可以雇佣其他国人拿到工作签证吗? 
  如何评价《延禧攻略》即将在日本播出,剧名被改成《璎珞·紫禁城燃烧的逆袭王妃》? 

前一个讨论
怎样理解"法律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为统治阶级服务“这一说法?
下一个讨论
织田信长自诩平氏的说法站得住脚吗?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