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中国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 第1页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淀粉由许多葡萄糖单元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是粮食的主要成分,是人和畜禽重要的食物能量来源,也是广泛应用的工业原料(造纸、塑料等),目前主要由玉米、小麦、红薯等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产生。在植物体内,这个过程涉及大约 60 步生化反应、复杂的生理调节,理论上总体能量转换效率在 2% 左右。

题目谈论的事件是,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设计了由来自多种生物的工程重组酶催化、主要包含 11 步化学反应、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淀粉的合成路线。二氧化碳首先被无机催化剂还原为甲醇,然后被酶转化为三碳和六碳糖单元,进而聚合为淀粉。该路线的理论能量效率为 7%,在氢气驱动下,每分钟每毫克催化剂产生的淀粉的量理论上可以达到同样指标下植物理论性能的 8.5 倍(用这个作为指标是胜过大田种植农作物的),值得称赞。

不过,“农作物自行取得太阳光能”与“人为朝生物反应器供应能量”是不太一样的,后者能源密集,且涉及现代发电与传输过程的各种成本与损耗。在不考虑能量来源的情况下,一立方米生物反应器的淀粉年产量理论上可以相当于种植 1/3 公顷玉米的淀粉年产量——你看看这个前提好了。

目前,用这项技术生产淀粉的总成本远高于通过农作物生产同样多的淀粉。

你可以称赞我国科学家“为创建具有自然界前所未有的功能(例如从甲醇合成淀粉)的生物系统提供了新的科学基础”,“如果未来能将总成本降到跟种植农作物相似的话”就可以谈“节约种植农作物所用的淡水和耕地约 90%,并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污染环境”,进而在未来帮助改善人类的粮食安全、促进碳中和生物经济和长远来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如果你喜欢,还可以谈“二十一世纪毕竟还是可能是生物的世纪的”。

在这里谈“可控核聚变”是不适当的。输出小于输入的可控核聚变早已实现,那不能用来供应能量。输出大于输入的可控核聚变即使能实现,在近未来不考虑技术奇点的情况下其电价将是非常高的,很难与太阳能、风能、水能之类竞争。这是在说,即使没有可控核聚变,人工制造糖类的技术的有效性也不会有任何减损

利用人工收集的太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固定为有机物实际上属于“人工光合作用”。寻找效率更高的合成路径或更适合的产物,将效率推到人工光合作用商业化所需的 20% 以上,也是可行的思路。你不一定要关注淀粉,合成到葡萄糖(作为食物)或乙醇(作为燃料)为止试试看。

此类反应所需的氢气可以由太阳光分解水(直接分解和转换为电能再电解都可以)来提供。

  •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精确调控钒酸铋光催化剂氧化和还原反应晶面的暴露比例,使光催化水氧化反应性能得到优化,在 Fe3+/Fe2+ 离子对作为储能介质的条件下,从太阳能到氢能的转化效率超过 1.8%;该反应的理论最高效率可达 15% 以上。

在可预见的未来,在航天器和地外居住区用大量能量和相应材料去合成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素并保证散热的效率,是远低于培养节螺藻、小球藻之类并打破细胞壁加工为食物的。


user avatar   wen-wen-40-39-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一下,电解是我的本行,本来想多交流制氢的,不过看来干这行的太少,所以才会总有人拿氢气成本来质问我。

其实干这个的一说就明白了,为什么我说的是废电,为什么说不计折旧而且是连续化,因为电解水最主要成本就是电费和折旧。我把成本放到一个最理想化状态,不止电解,包括水处理、加热都按照废电,如果能做到(其实就是投资问题),氢气成本确实很低,而且还有其他副产品可以抵消成本。

至于后面工艺,也是按照预计的工业化来的。很多实验室成本很高的工艺,到大生产反而成本大大降低。例如70年代小化肥厂一吨化肥耗费1000度电,但是后来的大化肥厂据说能耗1度电,因为效率大大提高,能量也可以综合利用。

至于酶的成本,一来咱们不知道到底成本多少,二来生产上是不是可以很长的寿命,所以不要上来就说成本高得吓人,大生产也不可能催化剂只用一次。或许下一步就有效率差一些但寿命很长的催化剂出现。

以下是原回答:

下面大致计算一下合成淀粉的运行成本(不包括投资折旧安全环保之类的,同时不采用工业电价而是废电成本):

1、光伏发电。据说现在成本已经降至0.1元/度,如果采用废电,成本计算可以更低,假设按照0.05元/度。

2、电解水:按照理论,一度电大致产生30g氢气,当然效率不会百分百。氯碱工业可以在95%以上,电解水据说低一些,咱们按照一度电大致产生25g氢气计算,一公斤氢气是两元成本。但实际上,电解往往还有其他产品,例如氧气、氯气、烧碱等等。即使电解水只有氧气一个副产品,也可以给氢气降低很多成本了。咱们就按照氢气成本再打折,一元每公斤,也就是1000元每吨。不过咱们先不考虑副产品的价值,氢气还是按2000元/吨计算成本。

3、工业二氧化碳没查到价格,就按照前些年老价格300/吨。按照方程式,44吨二氧化碳+6吨氢气,生成32吨甲醇。甲醇成本790元/吨。考虑其他成本和产率,咱们按照1200元/甲醇计算。

4、甲醇变淀粉,据说还有9个步骤,假设每个步骤工业化产率90%,那就是收率0.4以下,也就是说单从原料成本,淀粉生产3000元/吨。考虑到其他成本,而且是连续化生产并且不算折旧,应该不会低于5000元/吨。

肯定是比现在淀粉价格高,但是如果能够降低原料成本,提高每一步效率,例如每一步产率95%以上,淀粉生产成本可以控制在2500元以下。

更何况从节约土地、粮食储备、快速生产等角度说,功德无限。

总结一下,一个正常消息和一个好消息:

正常消息就是还在小试阶段,离着工业化还有相当距离。

好消息就是看来基本上是成熟工艺的组合,如果加大投入研发,不用等到核聚变,就能用上合成淀粉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反应真正的起始原料还是甲醇。二氧化碳和氢气一开始先合成甲醇,这个过程目前还是低效的,并不能像玉米一样利用空气中低浓度的二氧化碳,而且需要大量的能量输入。

这个工作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最终目的是解决“如何在不种地的情况下用电(能量)和二氧化碳喂猪(生产食物)”的问题。人类现在只能用电点灯,用灯种玉米,用玉米喂猪。如果能用电和二氧化碳直接生产淀粉喂猪,那么就不用种地了。而在不讨论它离应用生产有多远的情况下,目前这项研究解决的问题是“怎么用甲醇喂猪”。想达到用电喂猪,还需要解决“电从哪儿来”和“怎么用电和CO2生产甲醇”这两个问题。前者就是人类的能源问题,后者被称作“高效固碳”,也是化学界一大经典难题。


user avatar   chinahaosi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等成功工业化后,就可以在国际上宣扬“植物的命也是命”,凡是通过种植生产粮食的行为都是残忍的,只有从中国买合成淀粉才是爱护生命的行为(手动滑稽)


user avatar   auditore-i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家伙,加上光伏发电岂不是实现工业化光合作用了?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碳不中和了,利好光伏风电碳中和。以后天然粮食不用喂猪(以及人)了,全拿来酿酒,利好茅台。


user avatar   maximilianofshangh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user avatar   kai-xin-mao-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想搞笑,低俗是最快速的手段。

日本的志村健在三俗的路上走了快40多年了,

现在依然还是依靠这个维持人气的。

可是,一直依靠低俗笑料

迟早会遇到玻璃天花板的。

日本有个叫 快乐亭黑的混血,是说单口相声的,

说的全部都是下三滥的笑料,不是一点,而是全部。

结果就是没人敢找他上电视,广播,或者剧场演出。

翻过来说,保持一点三俗笑料不用,纯靠幽默和擦边球的相声演员,

依然不多。

而且要一直维持这种作品的风格是极其困难的。

侯老,马老就是典范。

(马老后期说的很多小段,其实就是外国笑话,当然是自己加工过的)

反过来说

七口人这个死杠死口 的内容

说了有一百年了吧?

不用解说大家不还是听的懂?


user avatar   lyc-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32岁王思聪获百亿投资,如何看待搬砖的年轻人?

32岁郑爽获百万日薪,如何看待做群演的年轻人?

32岁奥巴马获百万选票,如何看待美国非裔年轻人?

32岁金正恩获几百核弹,如何看待奋斗的东亚年轻人?


你以为搞科研的都一样?


user avatar   windskymagic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LSD的介绍

福禄寿乐队成员的杜雪儿涉嫌走私的毒品“邮票”LSD是什么?

“有一种致幻剂,少量的服食下去,会发现自己进入了一种令人愉快的麻醉状态,想象力突然变得丰富,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也发生了变化。眼前出现了一系列活动的图像,具有万花筒般的鲜艳色彩,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被忽略了的物体突然变得生动起来,桌椅板凳都似乎有了生命,听到的每个声音都像是投在平静水面上的一颗石子,让眼前这些奇妙的色彩产生一圈圈涟漪。”

这种“美妙”的境界

是瑞士的霍夫曼博士第一次无意间尝到

自己合成的化学品时体验到的,

这种化学品就是

被称为“史上最强致幻剂”的LSD。

LSD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存在的?

请先看下面几则案例:

01

近日,山东省东营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利用快递走私毒品案件,查获新型毒品LSD (俗称“邮票”)100张,该案件系东营市破获的首起“邮票”新型毒品案件。LSD外观似小型邮票,印有卡通图案,贴在舌头、皮肤上可致幻达12小时。



02

“90后”大学生张某在社交软件上无意中发现了一样新东西——“邮票”。他以300元一张的价格购买了8张,回来后将每张裁成两半,并将裁出来的半张“邮票”以800元的价格通过微信朋友圈售卖。经警方鉴定,张某出售的8张“邮票”就是具有强烈致幻作用的LSD的伪装物。而张某也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



03

澳大利亚一少年在家服用LSD后呕吐不止,称身体发热脱去衣服,又失常地掩面跪在地上。过了一段时间,他忽然大声呼叫着冲向阳台,爬出栏杆。他的妈妈和妹妹竭力阻止但最终并没有成功。这个年仅15岁的少年从三楼阳台坠下,头部着地,当场死亡。



1

LSD是如何产生并发展的?


LSD,化学名称为D-麦角酸二乙胺,即麦角二乙酰胺,是一种强效的致幻剂,主要滥用群体是18至25岁的青少年。

1938年

/首次合成

1938年,瑞士化学家艾伯特·霍夫曼博士在实验室里进行一个有关麦角碱类复合物的大型研究计划时,LSD被首次合成出来。

1943年

/精神作用被发现

1943年,霍夫曼在进行化学研究时无意中通过皮肤接触并吸收了LSD,这才发现了它的精神作用效果(如前文所述)。此后,LSD一直被用于精神病学家的医学研究。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滥用和推广

20世纪五六十年代,LSD被一些心理专家和政要人士滥用和推广。一些心理学家在嬉皮士运动中担任反文化的精神导师,将LSD的致幻作用称为精神成长。

二战及冷战期间

/大规模流行

“二战”及“冷战”期间,美国中央情报局致力于研发思维控制类化学武器,将LSD应用于对抗审讯之中。为此,他们大量生产LSD,为LSD的大规模流行提供了来源。随着LSD的流行,美国社会开始频繁地出现各种因为服用LSD而导致的意外事故,精神崩溃、犯罪和自杀的报告不断增加。

1966年

/禁止生产和销售

1966年,时任美国加州州长的里根宣布LSD为非法药物,禁止合法生产和销售。从1967年起,美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全面禁止LSD。

2

LSD是什么?


LSD为半人工合成,从麦角酸衍化而来,无药用价值。纯净的LSD是白色晶体,无色、无味,难溶于水。毒品形式一般为酒石酸盐,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典型的滥用方式是口服。不法分子常将LSD溶于水后滴在某种吸附物上,比如吸水纸、方糖、明胶以及各类糖果、饼干等。


后来,为了方便运输和躲避打击,也为了方便使用者携带和服用,毒贩将印好的小纸片浸泡在LSD溶液里,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纸片可含LSD30~50微克。为了能吸引青少年,毒贩绞尽脑汁把纸张设计成各种各样的彩色图案,这与邮票风格非常相似,因此吸毒群体把LSD称为“邮票”,使用时把纸片放入口中即可。



3

LSD为何被称为“迷幻药之王”?


LSD致幻效果特别强,其他毒品的剂量单位都是用毫克或克,而LSD则只需要用微克单位,这也是为什么它被称为“迷幻药之王”的原因。



服用10微克就可以产生欣快感,30微克可出现明显症状,50~100微克就可出现幻觉。LSD一次一般只服用100微克,相当于一粒沙子重量的十分之一,但却会造成持续6到12个小时的感官、感觉、记忆和自我意识的强烈化与变化,还会产生幻影和生动得像白日梦一样的幻想,比如会动的几何图形和光影重叠的色彩等。在药效较强时期,使用者甚至感觉自己灵魂出壳,进行一场“幻游”。



于是,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使用LSD可以放大感觉,对事物的感受更加深刻,易于体会事物间的联系”的幌子出售、诱骗他人吸食LSD。事实上,吸食LSD后的体验极不稳定,出现的幻象有时会令使用者产生“幻游”的“舒适感”,有时则会令其恐惧,导致心跳加速、呼吸加重,大脑和行为不受控制,使用者甚至会出现自残、自杀、伤害他人等极端行为。



很长一段时间内,LSD被称为“疯子药”,因为一些服用者过量使用,精神崩溃或是受到永久损害,变成疯子。总而言之,LSD对使用者的情绪、精神状态、睡眠等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长期使用LSD会产生焦虑和沮丧情绪,对身体造成伤害,且很快产生耐受性,但身体依赖性较低。使用LSD还会出现一种特殊的“反刍”现象。长期使用LSD会导致麦角酸二乙基酰胺分子会大量沉积于肾脏,如果不再使用,沉积于肾脏内的麦角酸二乙基酰胺分子在代谢消解的同时,有一部分会重新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产生新的连锁反应。



LSD在我国早已被列入精神药品管制目录,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被严格管制。面对新类型毒品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的局面,公安禁毒部门多次在媒体和宣传中提醒,很多毒品宛如“披着羊皮的狼”,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一定要警惕类似“邮票”等毒品的诱惑,千万不要被色彩鲜艳、包装花哨的外表和“没有危害、不会上瘾、体验新奇感受”等谎话所蒙骗。

切莫出于猎奇、逃避现实、追求快感等心理走上不该走的路,犯下不该犯的错!

内容选自甘肃省禁毒委办公室(《你不知道的毒品真相》,作者李文君,有删改)若存在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美国已于上世纪60年代末被禁止。疫情之后又有合法化的趋势——2020年11月份,美国俄勒冈州宣布LSD合法。

二、法律分析

大前提:法律依据

《刑法》

第三百四十七条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
  对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未经处理的,毒品数量累计计算。


第三百五十七条 【毒品的范围及毒品数量的计算】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的数量以查证属实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的数量计算,不以纯度折算

此罪名是选择性罪名,规定在刑法分则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第七节。

首先先分析构成要件:

走私毒品罪,是指违反国家毒品管制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毒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

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了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同时也侵犯了国家对外贸易管理制度。

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违反毒品管制法规和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毒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

犯罪主体:自然人、单位。

犯罪主观方面:只能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走私的物品是毒品,而实施走私的行为。

小前提:事实

小代提醒:这个岳某的证人证言的信息量很大。证明杜雪儿有吸食大麻的历史,但是,证人证言是言词证据不能单独定罪。

说明杜雪儿可能不是第一次使用“LSD”产品,有可能能够追溯到2017年。

杜雪儿竟然是在知乎平台上找到的卖家。

结论:

三、小代关键信息提取:

1、杜雪儿以前就可能吸食大麻

2、她的上家是在知乎上找的

3、涉及的毒品只有0.13g。

4、如果我是辩护律师,这个案件,我会走认罪认罚从宽的角度走。如果不走认罪认罚从宽,起码会从三个角度进行辩护:

(1)这个毒品本身,发展,致幻性学术报告。国外的判例。

(2)主观明知与否进行辩护。但是,案卷中的聊天记录如果非常清晰,这里,不用下太大的功夫。证据链已经形成。

(3)从「量」上进行下手。涉及毒品的含量极低,家中应该也没有搜出毒品,否则判决书上肯定写了。这样极低的含量的影响,有没有到严重的社会危害的限度。

(4)辩诉交易,辩诉交易,用认罪认罚来换量刑啊,一年的刑期。说实话……不予置评了,怕挨骂。

附判决书全文:


user avatar   zofee-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居然有怎么又有本事的医生?能私自去手术室?还能找到麻醉师,手术室护士一起手术?我很好奇!




  

相关话题

  2019 年,对于手机厂商来说会是异常艰难一年吗? 
  年轻人会因为哪些原因对科研「望而却步」,如何帮助他们安心做研究? 
  如何看待美国总统拜登下令美情报部门「加倍努力」调查新冠病毒起源,并在90天内做出报告? 
  如何看待 2019 年麻省理工选出的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你觉得其中哪个技术会在 5 年内产生巨大影响? 
  如何评价英伟达(NVIDIA)官方正式宣布将以 400 亿美元收购安谋(ARM)? 
  袁隆平团队双季稻晚稻亩产 911.7 公斤,早稻加晚稻实现亩产 1500 公斤,这意味着什么? 
  如何看待「腾讯首席探索官」网大为发起拍摄纪录片《零水日》,你觉得还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 
  以色列称在研新药 5 天内治愈九成新冠重症者,如真实可靠,将对全球疫情带来怎样的转变? 
  百度做了哪些带来负面影响的事情?事后官方是怎么应对处理的?结果如何? 
  现在猪肉涨价那么快,国家不管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湖北工业大学疑似跳楼事件?
下一个讨论
武邑县卫健局回应病人麻醉后被收专家费「已介入调查」,专家费合理吗,真实情况怎样?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2024-06-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