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对于电影《长津湖》你们有什么感想? 第1页

  

user avatar   hai-kuo-tian-qing-ren-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算是找到了个相对清静点的问题。鉴于自从这个电影上映后,总有人拿他来和拯救大兵瑞恩比,很多人说大兵瑞恩也不历史你们为啥不批评大兵瑞恩,我就说说和拯救大兵瑞恩比,这个电影在历史叙事上有啥问题。

拯救大兵瑞恩虽然有原型,但虚构的成分多。历史上就是一次普通的传令任务,传令人员在卡朗唐找到瑞恩原型,带回去,完事。

拯救大兵瑞恩为了增强戏剧性,在叙事上做了这样的处理:

开头先来一段高能战斗戏,突出几个主角的性格,顺便用一段激烈的战斗让瑞恩的哥哥领了便当。

这段战斗戏和战史是基本可以精确对应的。

历史上,dog green滩头(中文叫法为绿d滩)6点多开始登陆,6:50,游骑兵2营几个残缺不全的游骑兵连先后抵达海堤,进行混编后c连牵头(就是米勒上尉那个连)向d1谷口迂回。突破d1谷口后夺下wn73堡垒(就是电影里被烤焦的那个),之后防御d1谷口至晚上。(电影第一段战斗戏在此结束)

2营突破d1谷口后,海军抵达,开始进行炮击,压制了d1谷口周围的敌军。然后游骑兵五营抵达,开始进攻其他德军堡垒。但因为d1谷口一直有德军负隅顽抗,这个缺口直到晚上都没能打通。

但这里和2营已经没什么关系了,所以电影选择没拍,避免叙事累赘(斯皮尔伯格:真没必要拍你们海军的事,谁叫你们海军晚了半个小时,不是我收陆军的钱了啊,海军兄弟可以把枪放下了吧)

然后是一段公路戏,解决了一个德军狙击手和一个雷达站,小队出现人员牺牲,制造出“牺牲8人救1人值不值”的冲突。

之后小队抵达卡朗唐,历史上传令人员找到瑞恩时,卡朗唐战斗已经结束,所以502团自己的传令兵就把活给干了,电影把时间改到了卡朗唐战斗最艰苦的时间。然后瑞恩出于责任感,拒绝撤离,小队选择支援防御,最后光荣牺牲。

历史上,德军ss17的两个营在6月13日发动反击(所以电影里德军都穿ss军装),到6月14日已经极大压缩了美军阵地,部分美军伞兵被包围。

这样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用游骑兵小队来执行传令任务,因为502团这时候已经陷入苦战,抽不出人手。

6月14日下午两点,美军装甲部队抵达,击退德军,解救出被围伞兵。

电影选择卡朗唐战斗作为压轴戏,来了一出最标准的美式救援(绝境之时援军突然抵达)

和战史基本也能对应上。

这就是拯救大兵瑞恩的特点,故事主体可以艺术加工,但故事背景做到精益求精,在历史细节这部分做实。最大限度减少槽点。

相比之下,《长津湖》也虚构了一个穿插七连,是历史上多个连队的集合。

但这就出现了第一个矛盾,一个连先后负担了护送电台,支援友军进攻通讯塔,穿插新兴里等多项危难险重的作战任务,在大年初一还要从湖东闪现到湖西,负责穿插爆破水门桥。

(80师240团确实先后参与了新兴里战斗和三炸水门桥,但就查到的资料来看240团在新兴里不是主攻,三营7连参与了三炸水门桥,但并未参与27日夜袭新兴里,后来也不在新兴里正面主攻)

连续负担高强度作战任务,显得这个连人均史泰龙,而且是会瞬移的那种,也显得志愿军心大,把重大任务连续交给一支疲兵。

《拯救大兵瑞恩》则是选择抽调一个游骑兵小队执行传令任务,避免和游骑兵2营的战史冲突。

要是陈凯歌来处理这段剧情,可能改成游骑兵2营c连拿下d1缺口和wn73后,火速驰援卡朗唐,救出被围的502步兵团E连。

什么历史不历史,都你c连干了得了,我们导演省事编剧也省事。

长津湖和水门桥大可处理一下,7连经过连续作战后损失比较大,和4连等几个连混编后向水门桥突击等等。

不知道水门桥里会不会提,要是没提,只能说陈凯歌徐克太懒了,都懒得琢磨合理性,逮着一个连薅羊毛。

而《长津湖》故事背景的处理则更粗糙,除了地名,和战史没一处能对应的,我在别的答案里也说过,例如:

1.历史上11月27日夜袭并没有特别激烈的战斗,因为美军疏于戒备,志愿军打的比较顺利。北极熊团团旗应该是这一天被缴(有错误还请指出),但麦克莱恩带着团部人员跑路。

2.北极熊团坦克连抵达是28日白天,但由于志愿军强力阻击,坦克连未能和团部及32团1营汇合。到这时候麦克莱恩还活的好好的。所以27日晚上美军团部肯定不会有那么多坦克。

3.28日晚,志愿军再次发动攻击,但在美军地空火力拦截下没有消灭美军团部及32团1营。麦克莱恩决定提桶跑路。

4.麦克莱恩被击毙是29日撤退途中,而且死法非常无厘头。他以为自己前面的志愿军是自己期盼已久的援军正在误击自己,上前喊话时被当场撂倒。(严格来说是重伤被俘,4日后死亡)

5.电影里总攻是11月27日,但实际上歼灭北极熊团的总攻是30日,80师及81师五个团合攻新兴里。电影显然将这个画面嫁接给了第一天的战斗。11月30日晚上总攻发起时麦克莱恩应该早已经死球,但电影把总攻提前了三天,这就……

6.11月30日晚上志愿军夺下外围阵地,但美军将高炮平射抵挡住了志愿军继续向纵深的进攻,保住几个高地。

7.12月1日天明,代理团长费斯决定分散突围,但遭到志愿军强力阻击,费斯被击毙。12月2日北极熊团被歼。

实际上就是把三四天的战斗都捏到了一个晚上。

其实歼灭北极熊团的重头戏也是美军白天的反扑和突围,以及志愿军的顽强阻击。

电影就是和战史对着干,硬是制造了两段高度雷同的夜袭战斗戏,反正我是有点疲劳,要是一次夜袭,一次白天堂堂之阵,既符合历史,也避免了故事前后雷同。

拯救大兵瑞恩的高明之处在于,巧妙的将一个虚构的故事融合到了真实战史中。

长津湖的自负之处在于,为了突出主角光环,对真实战史的细节进行了大量魔改。

所以《长津湖》在故事细节的打磨上,真的还有很多可以提高的地方。


user avatar   qi-qi-85-89-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一个作品需要承载太多东西的时候,它就不是个玩意儿了。

演员阵容强大,可以说是加分项。是什么让人觉得导演多也是加分项?

我对演员从来没有偏见,我一直相信易烊千玺也是可以吃苦可以好好拍戏,可以忍受镜头里自己的狼狈不堪的。但电影里依然是俗套的子弹描边,然后强行崛起。我觉得拍成他躲一边哭鼻子可能更好一点,结果人家是笨拙的在机枪下面疯狂秀走位,我真的看的时候想咒他被打死。

一个坑爹的年轻人这种桥段,战狼,流浪地球这俩相当完美的电影里共同的瑕疵。真的不能换一换吗?还是觉得这俩电影成功是因为有年轻人的桥段啊。


user avatar   luo-xie-74-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居然有人要华裔赶紧离开美国,我就想知道,他们都是美国公民,享有神圣的美国宪法的保护,在自己的祖国里,凭什么要跑?跑哪里去?

华裔应该拿起枪来,组织起民兵团,象那位十七岁的里腾豪斯那样,见到作奸犯科的不法之徒直接开枪,警方管不了那就代替警方维护治安,记住要用热武器!

另外对于赤果果的种族歧视,华人应该学黑叔叔那样上街抗议,甚至可以适当考虑暴力形式,用ylm运动去给整个社会闹腾个天翻地覆,这就相当于给种族主义者划下红线,谁敢公开挑衅华裔,跟他们个没完。

我们华人不好过谁都别想好过!就象《死神永生》中那个艾aa一样,自己跑不了谁tm的都别想跑,要死一起死。做人就要有这种狠劲!

当然最优选择的还是学犹太人,通过数十年的努力掌控美国意识形态话语权,把反华渲染成象希特勒屠犹一样的极端邪恶行为,谁敢公开表示反华反亚裔,各种封杀!

美国华裔要记住,在这个地盘上一味的忍让与退缩,甚至通过骂自己的母国的方式来取悦他人(红脖),换不来安全,反而助长那些人的气焰,让自己谋生更加艰难。

只有拿出血性才能在北美争得自己种族的生存地位。

====

(新添感言)

不要拿华人数量少当借口!这种借口一点意思都没有。

美国犹太人口数量比华人还少一大截,但在美国谁敢招惹犹太人?犹太人甚至把母国以色列整成了太上皇国,要美国纳税人出血汗钱去每年供养这个海外的爸爸国。

反观华人呢?你们只能靠着骂母国贬自己的同胞讨好白人来获得生存机率,真为你们感到既恶心又可怜。更恶心的是某些高华还在为打击同胞和出卖母国出谋划策,纯找死的节奏!

美国华人应该反省了,你们越是放低姿态做出讨好,就越是在鼓励变本加厉的欺辱,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就算中美没战争都可能进集中营。还很可能连累了其它的亚裔族群,日、韩、越。。。最终都会恨死你们的。





user avatar   crusader-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乌东局势持续紧张,美国、英国、德国等多个国家大使馆也开始疏散部分工作人员,坊间传闻都是俄乌即将爆发战争。很多读者留言问我——俄乌会爆发战争吗?今天就来给大家捋一捋这个事情。

首先,给大家一个结论,我认为俄乌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很低。

为什么?

先谈逻辑,再讲证据。


1 多方动机剖析

先说说逻辑。

乌东紧张局势各方协力推动的结果。

乌克兰:乌克兰目前大致是一个无脑亲西方的民粹政治气候。总统泽连斯基演员出身,政治素人一个,属于不折不扣的戏子治国。这位哥们执政两年多,把乌克兰经济搞得一团糟,民意支持率从执政之初的73%已经跌到2021年2月的22%。

不出意外,泽连斯基很快就要卷铺盖滚蛋,但是尝过权力甘美的人士绝不愿自动离开政治舞台的。

所以,从2021年2月开始,泽连斯基就有意在乌东地区挑起武装冲突,企图转嫁国内矛盾,通过打民族主义牌让自己重新赢得民意支持。

美国:乌东局势紧张对美国是有利的。

在特朗普执政时期,北约被特朗普各种骚操作整得半残废,法德都有意架空北约搞自己的欧洲军,但是乌东局势恶化却让美国获得一个重整北约的最好机会。

另外,渲染乌东危机,可以离间俄罗斯与欧盟关系,德国在各方压力下暂停了北溪2号项目。过去俄罗斯天然气在欧盟进口中占比高达40%,现在俄罗斯与欧盟关系恶化,欧盟不得不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掉头向美国采购价格更为高昂的天然气,美国本来奄奄一息的传统能源企业突然起死回生,赚钱赚得手软。

欧盟:乌东局势恶化对于欧盟则是利空,但是只要局势不演变成战争,这个利空还是欧盟可接受范围之内。

俄罗斯:乌东局势紧张对俄罗斯也是有利的。

任何一个国家利益分为两种,一种是安全利益,一种是经济利益,在任何情况下安全利益都高于经济利益。乌东局势紧张对俄罗斯利好的主要是安全利益。

俄罗斯欧洲部分疆域属于一个典型的喇叭型地理,越靠近欧洲部分(西面方向),地形越狭窄,而往东面方向则地形就越来越开阔。

1941年德国启动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当时进攻出发点就是波兰东部,整个地形正面大致就是1000公里的战线,但是等到推进到莫斯科城下时,南北正面已经扩展到4000公里。

纳粹的装甲洪流被如此宽大的正面稀释之后就变成涓涓细流。战争时期,对于进攻方而言,战线正面拉得越大,就越是耗费资源。

但是和平防御时期,情况就恰好相反。

1990年德国统一,北约开始了东扩之路,面对北约咄咄逼人的战略东扩,俄罗斯节节后退,一直退到白俄罗斯与乌克兰一线,连波罗的海三国也成为北约的成员国。也就是说,俄罗斯的战略防御正面从过去的波兰边界的正面1000公里,差不多增长了3倍,达到近3000公里,如此宽大的正面,不仅要消耗俄罗斯更多的资源的防守,而且北约军队距离莫斯科太近了,我是普京看着北约在东欧的军事部署也睡不好觉。

对于俄罗斯而言,只要有机会一定是要向西推进的,越往西走,正面越是狭窄,防守消耗的资源越少,同时战略纵深就越大,俄罗斯的安全就越有保障。

但是向西推进是需要契机的,恰好乌东局势紧张就为俄罗斯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

对于俄罗斯而言,现在情况是这样的——

因为国际能源价格暴涨,俄罗斯不但财政状况非常良好,外汇储备达到历史新高,而且很可能得到东方某大国的坚定支持(呃,东方某大国我指的是印度),兜里有钱还背靠强援,经济上俄罗斯就很有底气。

另一方面,美国战略中心也在转移,其战略资源正准备从欧洲地区转移到东亚,去对付快速崛起的中国,现在的美国既无意愿,也无能力在东欧与俄罗斯爆发直接军事冲突——这个趋势俄罗斯看得很清楚。

所以,在乌东问题上,俄罗斯也推波助澜,在边界集结重兵,摆出一副随时准备用武力干翻乌克兰的架势,真实的目的就是对北约狮子大开口,提出一系列苛刻条件,包括:

——书面承诺不再东扩,包括乌克兰永远不能加入北约;

——北约撤出在1997年之后加入北约国家领土上所有军队与装备;

俄罗斯这一系列要求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北约必须退回到德国,德国以东区域全部无条件撤军。大家想一想,如果北约真答应这个条件,整个东欧国家怎么办?

除了去抱俄罗斯的大腿没有其它的选择!

俄罗斯差不多就恢复了苏联全盛时期的地缘政治版图。

俄罗斯甚至放出狠话,如果北约不答应其条件,俄罗斯不排除用武力解决乌克兰。

普京也是一个狠人,抓住乌东冲突恶化的机会,乘机把事情搞大,企图一举解决困扰俄罗斯几十年的国家安全问题。

当然,普京也很清楚,俄罗斯目前开出这样的条件北约是不可能答应的,但是漫天开价,就地还钱嘛,北约即使不同意掀房顶,但是未必不会同意开一个窗户。

俄罗斯漫天开价就是著名的掀房顶策略。

中国:乌东局势恶化从地缘政治层面对于中国也是利好。

乌东局势持续恶化牵扯了美国大部分精力,如果能延缓美国向东亚战略转移的节奏,对于我们则属于意外之喜。


2 战争爆发的结果

但是,如果乌东局势演变成战争,对于各方则相当于利好变利空,甚至是不可承受之重。

乌克兰:一旦与俄罗斯爆发战争,整个国家最差也是元气大伤,更坏的情况就是灭国之灾;

俄罗斯:肯定会受到欧美最严厉的经济制裁,经济代价很大;而且按照局势发展,俄罗斯很可能不费一枪一弹在谈判桌上拿到自己想要的大部分东西,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所以,目前俄罗斯也没有开战的动力;

欧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首先是大批乌克兰难民将涌向欧洲,这是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其次,一旦俄乌开战俄罗斯廉价天然气不用想了,未来只能去购买美国的高价气,财政上负担很大;最后是东欧国家一定会强烈要求北约扩军备战,军费上开支大了,就会严重阻碍欧洲经济复苏;

美国:俄罗斯一旦入侵乌克兰,东欧国家一定会强烈要求美国扩大在其国内驻军,美国向东亚战略转移的节奏会被打乱,更为重要的是,美国非常担心自己被绑在欧洲无法脱身的时候,中国突然启动两岸统一怎么办?

中国:喜忧参半。

好处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解决统一的契机;

坏处是中东欧各国与美国捆绑更深,还是那句话,国家安全利益一定大于经济利益,当中东欧各国感觉国家安全受到俄罗斯严重威胁,不得不全面依赖美国的时候,我们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17合作机制都将受到重挫。


3 美国的担心

所以,现在最担心乌东局势演变成军事冲突的反而是美国。

对于美国而言,乌东局势紧张的利好已经兑现差不多了,现在属于利好出尽是利空的阶段。

现在美国最为担心的是两个事情。

一个是泽连斯基这个演员总统利令智昏,主动挑起俄乌战争,将美国绑架在欧洲无法脱身。

所以,最近拜登政府对泽连斯基释放出一系列敲打的措施,而且信号也越来越强烈。

其一是明确宣布,如果俄乌爆发战争,美国以及北约不会出兵乌克兰;

其二是拜登放出话来,即使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小规模的短暂入侵”,美国也不会做出“强烈反应”;

其三是最近乌克兰请求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时候,遭遇美国断然拒绝;

其四是宣布美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开始撤离部分工作人员;

美国的姿态非常清楚,从一开始就与乌克兰明确划清界限,让乌克兰打消任何绑架美国下场的幻想;

与此同时,美国还与俄罗斯展开秘密谈判,据外媒报道,美国已经向俄罗斯开出一个秘密清单,并且要求俄罗斯不得将清单涉及内容泄露给外界,所以舆论都在猜测,美国是否会出卖乌克兰利益,换取乌东局势缓和。

在美国双管齐下的政策之下,现在的乌克兰已经如同一个欧洲的孤儿,根本没有任何主动挑衅引发地区冲突的本钱。

美国另一个担心的事情就是中国利用乌东紧张局势在台海出手。

所以,美国在我国周边海域也有所动作:

—据美媒报道,1月22日,美国海军在菲律宾海集结4艘航母以及配套战斗群。其中包括两艘标准航母卡尔文森号和林肯号;两艘准航母(搭载F-35B的两栖攻击舰)埃塞克斯号和美利坚号。

—美国将海军最强大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调到关岛;

—美军本福德导弹驱逐舰近日非法闯入我西沙领海内水,被我军跟踪警告并驱离;

美国在我国周边海域这一系列咄咄逼人的动作本质上还是一种战略防御行为,表面上气势汹汹,其实还是比划着吓阻我军不要在乌东局势剧变之时在台海动手。

4 可靠的证据

以上就是我判断乌东局势不大可能演变成战争的逻辑。简单的说,对于有资格坐上台面的几个大国而言,乌东局势引而不发才能捞到更多的好处,战争反而是最差的选项;至于乌克兰,顶多也只是桌面上的棋子,一举一动也是受棋手的操控。

下面讲证据。

证据有两个。

一个是乌俄的态势。

现在乌俄双方都摆出一副剑拔弩张的姿态,这种姿态反而不大可能打得起来。

真正要打仗的备战,双方都要采用一切手段去麻痹对手。

当年德国准备巴巴罗萨计划,各方面战略伪装无所不用及。在法国沿海大张旗鼓做入侵英国“准备”,部队发放全新的英国地图,配备英语教官,利用广播电台密集播放官兵点歌曲目(显示有大部队在此集结)。

但是德军真正的主力却秘密向东线集结,坦克利用夜晚装载上火车,上面蒙上伪装,步兵偷偷挤在闷罐车里向东线输送,部队先是在边境200公里地区集结,然后夜晚才蚂蚁搬家一样一个师一个师调到边境。

即使是现代,俄罗斯对周边采取军事行动每一次都是急如烈火——痛打格鲁吉亚、吞并克里米亚、出兵哈萨克斯坦等等都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闪电出兵,迅速控制局势。

再看看现在俄乌双方,俄罗斯今天公开在边境集结10万大军,明天又宣布调动一批空军部队入驻边境机场,乌克兰也是不断向顿巴斯边境增兵——双方看上去剑拔弩张针尖对麦芒,但是这哪有真正要打仗的味道?

除此之外,观察乌东是否会爆发战争其实有一个可靠的风向标,这个风向标不是欧美国家动作,现在各大国都是比划着相互吓唬,很多都是假动作。

这个靠谱的风向标就是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的动作。

如果乌俄即将爆发战争,中国大使馆一定会提前有做动作,包括提醒在乌公民尽早离境;不离境也要做好安全防护——类似案例参考去年塔利班发动大规模攻势之前,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的动作。

现在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稳如磐石,那么乌东地区就不可能爆发战争。


5 后续演变

乌东局势即使不演变成战争,但是局势如果一直不降温,各方心态又有所不同。

相对而言,俄罗斯更为从容,国库里有钱,身后有东方某大国的全力支持(印度:正是在下),只要在边境集结重兵(代价很低),要打要谈主动权尽操手中。

美国与欧盟却有点架在火上烤的感觉。

局势如果一直拖下去,各方面都有可能出现变数,特别是美国战略转移的节奏一定会大受影响(最近在各方压力下,拜登就硬着头皮宣布在东欧北约成员国增加驻军),所以,美国现在反而是最急着希望乌东局势降温的一方。

欧盟也是同理。

所以,乌东局势的演变大概率是美欧做出让步,乌克兰又一次将被美国的出卖——顿巴斯地区独立,甚至不排除美欧有限度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吞并,除了乌克兰之外,美欧可能默认俄罗斯对中亚几个斯坦国的整合。

对于俄罗斯而言,如果能拿到上述条件,堪称苏联解体之后一次漂亮的翻身仗。


6 全球地缘政治

如果乌东局势出现上述演变,那么对于全球地缘政治版图变化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美国全球影响力在持续下降。

去年是阿富汗,今年是乌克兰——美国影响力正从欧亚大陆腹地急剧消退。美国虽然还是世界头号强国,但是这个头号强国含金量已经褪色不少,过去美国是手握陆权与海权的双权老大,现在呢?海权还在,陆权已经陆续被地区大国瓜分。

美国目前已经退化为只是手握海权以及少部分陆权的跛脚鸭帝国。

美国这个下降趋势不但地区大国已经看得清楚(所以俄罗斯在乌东冲突中有恃无恐),就算是美国重兵驻扎的中东国家也看得清楚。

今年1月,应我们外长的邀请,中东六国外长同时访问中国。

同时访华的中东六国代表着中东地区的本土的三大势力:

1.以海合会为代表的泛阿拉伯组织。

2.以伊朗为代表的泛波斯组织。

3.以土耳其为代表的泛突厥组织。

这三大势力在中东地区相互矛盾重重,也是中东冲突问题的根源所在。过去即使是美国如日中天的时期也无法将这三大势力拉在一起开会,但是现在中国一声邀请,三大势力都齐集中国,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外交成就。

也就是说,某种意义上中国已经具备在中东地区调停三大势力的影响力。

看过香港黑帮片的应该知道,能够将几个相互看不顺眼的老大叫到一起讲书喝茶的都是真正的大佬。

这个世界地缘政治版图永远是此消彼长,中国影响力持续增长的对应面一定是美国影响力持续下降。

在这种趋势下,中方面对美国的打压将拥有越来越多的牌可以反制。


这里是@花猫哥哥,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公众号(转载联系):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哔哩哔哩:花猫哥哥713

相关阅读(点击下方标题可直接阅读):

1、假如乌东冲突发生在中印边境……

2、《围绕立陶宛的大国博弈》




  

相关话题

  学电影是选择韩国还是日本比较好? 
  《我和我的父辈》电影《乘风》片段中,骑兵冲锋,为什么都不用枪?有什么真实依据吗? 
  没有国产电影保护月战狼2的票房会被国际承认吗? 
  为什么电影大部分帧速率24帧每秒?不用更常用更流畅的p制25帧每秒? 
  这是什么电影求各路大神? 
  如何看待罗昌平在微博上转载并发表了对志愿军烈士的羞辱性内容:将志愿军“冰雕连”称为“沙雕连”? 
  如何评价印度电影《我的个神啊》?宗教对印度民众有多重要? 
  有没有什么好看的电视剧、电影、动漫可以推荐的? 
  怎样评价《蓝宇》这部电影? 
  如何评价土耳其战争题材电影《山2》? 

前一个讨论
请问一下二战中有没有你以为你在第二层,而你只把我想成了第一层,而我却在第五层的故事?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俄国内战中农民的遭遇?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