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小米自研的「环形冷泵散热系统」?这项散热技术有哪些黑科技? 第1页

  

user avatar   allen-xu-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散热就不谈了,手机归根结底还是被动散热(aka 机器产生的热量必须通过机身和外界的热交换来释放),这一点直接限制了手机散热的天花板。

甚至由于这个装置的效率提升,热量从SoC“被带走”的速度更快,让SoC更高功率、更持久的运作,反而会导致整机温度的进一步上升。以前可能5分钟降频,然后就没多少热量了,现在全程满血,自然温度更高。

真正有意思的其实是这一句:

得益于特斯拉阀带来的热量单向流通、汽液分离和低阻力汽道设计,小米自研环形冷泵的形态可以更加自由,几乎可以实现在机身内部任意形态的堆叠。

以前的VC均热板固然也可以做异形,不过总的来说还是一整块的。这也导致机身如果要增加电池或者扩大其他元器件的体积,绕不开VC均热板、只能增加机身厚度。

但如果可以使用这种新的散热结构,就可以像小米说的那样,根据机器的定位和配置特点做定制化的堆叠,在不牺牲散热效率的前提下做到更轻薄。

例如可以做成“口”型,通过中空形态为电池增加厚度,提升电池容量;做成“凸”型则在增大电池的同时,为超大相机模组留出空间,堆叠想象空间客观。

小米过去几年在手机堆叠上的进步有目共睹:小米11在大电池+大底CMOS的情况下做到了不到200g,小米civi更是在不到170g、不到7mm厚的情况下塞进去了4500mAh的大电池。

所有这些进步并不能直接体现在参数上,但是都对产品的形态乃至消费者的体验有着直接影响。在手机行业整体缺少大的关键性变革的大背景下,这些微创新又何尝不是进步,何尝不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呢?

最后附赠一个笑话:

小米:我们推出了新的“环形热泵散热技术”!
乐观主义者:好耶,小米12不会发烫了!
悲观主义者:完了,骁龙895(898)肯定还是火龙!
现实主义者:开始购买散热背夹。


user avatar   lan-xing-28-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刚发现Wi-Fi6也搞了两个release,和Wi-Fi 5(即802.11ac)时候的wave 1和wave 2差不多。

对于一般Wi-Fi 6的用户影响不大,Wi-Fi主要的PHY的特性,比如高阶调制之类的在release 1里面已经支持,主要的MAC特性,也就是OFDMA也在release 1里面支持的,包含OFDMA的上行和下行传输。还有SRP相关的BSS Color,Adaptive-CCA,Dual-NAV之类的,差不多也在release 1里面。所以基本上大家所关注的一些主要特性都在release 1里面有了。

至于release 2里面目前看介绍主要就是两个部分,一个是上行MU-MIMO,这个理论上能够提升不少速率,毕竟支持多用户同时上行接入了。在MU-MIMO的一开始,也就是802.11ac的时代,这个是不支持的。只不过估计落地成本和技术手段限制,所以release 2才放进去。802.11ax协议里面是没有分release 1和release 2的。可能相比MU-MIMO,在Wi-Fi 6里面OFDMA更重要点,而Release 2里面的上行MU-MIMO更多的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功能,如果价格不用添加或者添加很少,那么估计还是受欢迎的,如果价格过高,那么还是看看吧。至于另外一个就是TWT了,TWT技术是从节能手段来做的,其实个人感觉哎,新的802.11ba标准,即wake-up radio的机制可能更适合802.11的节能,而TWT说实在的,有点复杂,而且其节能模式实际上可以理解成基于调度的机制,比如下面一张图可能更好理解些。

Ref:CommScope Ruckus的slide

左边的就是没有启用TWT的,那么所有的节点虽然工作在节能模式下,但是大家还是要互相争抢,这个争抢过程还是要耗能的。右边的就是TWT,其实就是对于每一个节点对象,其节能的时间点进行了调度,一个节点醒了,然后传输,其他节点这个时候还接着睡。其实总体而言,Wi-Fi 6的MAC和传统Wi-Fi 5以前相比,其实就是一个无序到有序控制的过程。下面这张图今天看的,感觉就很直观

Ref:CommScope Ruckus的slide
Ref:CommScope Ruckus的slide

所以实际上TWT看起来还是有效果的,而且属于Wi-Fi 6里面一个主要特性。Release 1版本其实有很多公司都做了,只不过兼容性的问题挺多的,这次release 2的版本不知道能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大致就是这些了。


user avatar   huan-yi-ge-shi-k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刚发现Wi-Fi6也搞了两个release,和Wi-Fi 5(即802.11ac)时候的wave 1和wave 2差不多。

对于一般Wi-Fi 6的用户影响不大,Wi-Fi主要的PHY的特性,比如高阶调制之类的在release 1里面已经支持,主要的MAC特性,也就是OFDMA也在release 1里面支持的,包含OFDMA的上行和下行传输。还有SRP相关的BSS Color,Adaptive-CCA,Dual-NAV之类的,差不多也在release 1里面。所以基本上大家所关注的一些主要特性都在release 1里面有了。

至于release 2里面目前看介绍主要就是两个部分,一个是上行MU-MIMO,这个理论上能够提升不少速率,毕竟支持多用户同时上行接入了。在MU-MIMO的一开始,也就是802.11ac的时代,这个是不支持的。只不过估计落地成本和技术手段限制,所以release 2才放进去。802.11ax协议里面是没有分release 1和release 2的。可能相比MU-MIMO,在Wi-Fi 6里面OFDMA更重要点,而Release 2里面的上行MU-MIMO更多的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功能,如果价格不用添加或者添加很少,那么估计还是受欢迎的,如果价格过高,那么还是看看吧。至于另外一个就是TWT了,TWT技术是从节能手段来做的,其实个人感觉哎,新的802.11ba标准,即wake-up radio的机制可能更适合802.11的节能,而TWT说实在的,有点复杂,而且其节能模式实际上可以理解成基于调度的机制,比如下面一张图可能更好理解些。

Ref:CommScope Ruckus的slide

左边的就是没有启用TWT的,那么所有的节点虽然工作在节能模式下,但是大家还是要互相争抢,这个争抢过程还是要耗能的。右边的就是TWT,其实就是对于每一个节点对象,其节能的时间点进行了调度,一个节点醒了,然后传输,其他节点这个时候还接着睡。其实总体而言,Wi-Fi 6的MAC和传统Wi-Fi 5以前相比,其实就是一个无序到有序控制的过程。下面这张图今天看的,感觉就很直观

Ref:CommScope Ruckus的slide
Ref:CommScope Ruckus的slide

所以实际上TWT看起来还是有效果的,而且属于Wi-Fi 6里面一个主要特性。Release 1版本其实有很多公司都做了,只不过兼容性的问题挺多的,这次release 2的版本不知道能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大致就是这些了。




  

相关话题

  小米的miui13的misans字体,和小米兰亭pro相比,有哪些提升? 
  小米 10 能否成为下一个米 6 神机? 
  如何看待小米 2021 雷军年度演讲中提到,三年做到全球第一? 
  小米笔记本性价比如何? 
  如何看待小米将于3月29日发布的新澎湃芯片? 
  如何看待 2021 年 Q2 小米手机销量超越苹果,首次成为全球第二? 
  小米宣布向西安市慈善会捐款 1000 万元,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小米将在 2021 年 1 月 9 日同时开业一千家小米之家,意味着什么? 
  小米获月亮拍摄专利授权,这意味着什么?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何看待雷军宣称「小米 12 Pro 对标 iPhone 13 Pro Max」?两款手机你会怎么选?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垃圾分类不受市民欢迎?
下一个讨论
你被人误会的最尴尬的一件事是什么?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