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清朝为什么被几万人的辛亥革命灭亡却灭了几十万精兵的太平天国? 第1页

     

user avatar   zhao-gan-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九年制义务教育这么多年了,怎么就不能好好看看历史教科书,再来提问呢?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总结了,第一条就是农民阶级局限性导致的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辛亥革命的胜利,明确说了,开创了完全意义的现代民族民主革命。


所以,天平天国的局限性关键点,在于他没有提出更先进东西。天平天国反帝反封建的价值毋庸置疑,但没有更先进纲领,也说明他只能和清政府作为同维度的对手。这种情况下,天平天国对清政府的反抗,很容易陷入旧式农民起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随着领导人的蜕化,进入封建势力对抗的阶段。进入这一阶段后,太平天国比起清政府,没有了先进性,又缺乏经验,所以失败的可能就越来越大。


而辛亥革命则不然。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个先进性注定了革命的生命力更为顽强。

在庚子之变后,大家都意识到传统的封建管理模式彻底行不通了,这时候需要向西方学习。这时候历史其实是给了清廷机会的,因为学西方不代表学美国,尤其当时欧洲才是正统,学英国学德国都可以的,皇室并不是不能保留,甚至不是不能有不少权力,所以二十世纪的前二十年,实际上是清廷及其拥护者立宪派,与革命党争社会先进代表权的过程。

但后来的历史我们都知道了,清廷最终选择了皇室内阁,选择了假立宪,逼反了立宪派,从而立宪派和革命党合作,清廷覆灭。

那么到这个时候,双方代表了什么?清廷失去资本主义改造的最后努力,彻底维护自己封建主地位;而代表社会进步方向、希望走资本主义路线的立宪派和革命党合作,成为了完全可以代表中国当时先进力量的一方。


所以,为什么辛亥革命看起来比太平天国运动容易不少?因为你真的没有意识到,所谓制度上的进步,到底有多大价值。这就是降维打击啊!


说实话,辛亥革命之所以往上追溯到兴中会,那是因为长期以来,保皇派、立宪派没有站在革命派一边,所以对清政府不能形成完全意义的制度优势碾压。等到立宪派反水后,制度优势一确定,灭亡清廷就是一战之后传檄而定的结果了。


user avatar   su-kai-46-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满清在咸丰同治时尚能与太平军/捻军/回军等斗争对抗二十多年。方面大员光总督,巡抚,提督,都统,八旗将军,就死了好几十个

但是辛亥一声枪响,三个月内满清就完蛋了

满清会被辛亥革命灭亡根本原因是因为其统治基础,地主官绅阶级人心散了, 以及被重要靠山 列强抛弃。


太平天国虽然战斗力很强,但是因为太平天国采取对佛教和儒家不友善的态度,所以激起了士大夫们的普遍敌意。士大夫们以保卫名教的旗帜相号召,组织了很多支团练队伍和太平天国作对。包括 曾国藩 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也包括 不太有名的 江忠源,林文察,李元度 等人。

比如曾国藩讨粤匪檄里是这么说的

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谓惟天可称父,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凡民之母皆姊妹也。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买以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自古生有功德,没则为神,王道治明,神道治幽,虽乱臣贼子穷凶极丑亦往往敬畏神祇。李自成至曲阜不犯圣庙,张献忠至梓潼亦祭文昌。粤匪焚郴州之学官,毁宣圣之木主,十哲两庑,狼藉满地。嗣是所过郡县,先毁庙宇,即忠臣义士如关帝岳王之凛凛,亦皆污其宫室,残其身首。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坛,无朝不焚,无像不灭。斯又鬼神所共愤怒,欲一雪此憾于冥冥之中者也。

另外帝国主义选中了满清朝廷,在帮助满清保卫上海,帮助组织洋枪队助战,阻挠太平军进攻武昌等关键时刻帮助了满清。否则如果失去了上海财源,淮军就很难壮大。

但是到了清末,

第一是因为皇族内阁的建立,已经让普遍期待清朝廷能够立宪的地方缙绅地主寒心。已经没有人出来保卫满清了。

第二是因为清末民族思想的兴起,满清已经被普遍当做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殖民桎梏(也确实是),人心思变,连清末新军内部都到处都有反清的革命党和会党。比如邹容革命军里是这么说的

一、中国为中国人之中国。我同胞皆须自认自己的汉种中国人之中国。
一、不许异种人沾染我中国丝毫权利。
 一、所有服从满洲人之义务一律取消。
 一、先推倒满洲人所立之北京野蛮政府
一、株杀满洲人所立之皇帝,以做万世不复有专制之君主。

第三是因为帝国主义在发现满清大势已去之后。果断选择了袁世凯抛弃了满清政府。

英国大使朱尔典只能一面向袁世凯施加影响维持停战局面,一面重新评估时局与立场。其时,对晚清政局很有影响的英国记者莫理循也赶赴上海,通过与谈判双方的接触,他认为“建立以袁世凯为首的共和政府是时下唯一选择”,并将这一意见电告伦敦,英国方面又转发朱尔典。经过深思熟虑,朱尔典认同了莫理循的看法。
至此,朱尔典和英国方面已认同共和。

user avatar   chong-zai-tian-shang-de-mai-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能因为吃到第十个饼子吃饱了,就说第一个饼子没有用。。。。


清朝灭亡是被无数人一人一脚给踢死的。。。

在嘉庆的时候就有了隐患了,天理教攻入紫禁城,只能说明当时的官僚体制已经麻木腐烂到不行了,嘉庆也因此绝望下了罪己诏。

第一次鸦片战争则是把清朝在普通人心中的不可战胜性动摇了,让人们意识到清朝不是不可战胜的,太平天国则是把清朝中央集权机制彻底打烂了,为了自保,清朝只能放权还曾国藩等地方豪强,虽然剿灭了太平天国,但清朝对于地方大员也只能是利用他们彼此的矛盾(比如李鸿章和左宗棠张之洞的矛盾)进行制衡来维持统治了,中央相对地方的优势就是合法性了。

结果甲午战争打破了这种地方平衡,李鸿章势力遭到沉重打击,而清朝中央的表现为让地方大员失望,战争失败,沉重赔款财务危机都让中央的神圣性合法性进一步下降,甚至连地方豪强都开始不买中央的账了。

到了八国联军的时候,东南互保,直接就是事实上宣告了清朝的死亡,地方势力已经彻底不吊中央了,中央已经变成了周天子这种傀儡了,慈禧也彻底死心了。清朝已经变成地方割据群雄逐鹿的局面了,中央已经是纸糊的了,只能装个门面了。

辛亥革命一爆发,地方势力趁机而动,把那层纸彻底撕开纷纷宣布自治(事实上中央早就管不了地方了,只是之前名义上大家互相留面子),各地要么被革命党拿下,要么被各种军阀地方势力割据,袁世凯实力威望最强,还能镇住那些军阀和地方势力,所以袁世凯的态度决定了清朝这个纸傀儡还能不能留。孙中山开出了总统给袁世凯做的条件,而清朝开不出更高的价码了,所以袁世凯果断抛弃清朝这个名存实亡的政权,自己去当总统了。。。



所以清朝是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其中太平天国让清朝中央集权机制完蛋,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让清朝名存实亡。辛亥革命最后捅破了那层窗户纸。


user avatar   liang-xiao-dong-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辛亥革命胜利后,黄兴留守南京,就自己能够调动的军队,一口气裁军20-36万,仅湖北一地就裁掉近八九万人,你猜猜1912年年初南方各省革命军究竟有多少人?是几万人么?

洪秀全从广西杀出来,男女老幼加起来也就带着两万人,即曾李眼中最为凶悍的“粤匪”,就搅闹十年,在洪秀全死后,太平军精神支柱崩了,清军才侥幸攻克南京城,这还是湘军、淮军、清军在洋大人常胜军提携带领下的水平。

1912年1月5日,主持对武昌攻略的段祺瑞从汉口撤退到孝感,1月中旬湖北革命军攻克孝感,北洋军西路军全线溃退。

1912年1月末到2月初,姚雨平北伐军三战三捷,从南京浦口一路撵着清军,攻克徐州,打得大清死忠张勋赞同共和,北洋东路军全线溃退。

1912年1月初,北京边上的唐山滦县,北洋嫡系第二十镇爆发兵变起义,一月中旬,北京通州,北洋元老姜桂题部策划兵变起义,1月底,天津胡鄂公起义进攻总督衙门,二月初,唐山丁开嶂策划铁血会十万人总暴动。

为啥带清在能撑过太平天国十年,而面对革命军连5个月都没撑过?

第一,在国际上,带清亲爹英国人,经过1902年布尔战争,元气大伤,由盛转衰,看到中国澎湃的反清民族主义,再也不敢如太平天国那样直接下场,被民族主义爆棚的布尔人打怕了,即便北洋军和革命军就在英国人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南北厮杀、极大损害了英国人在华利益,而英国人竟然出奇地“克制”,反而尽力地和稀泥。

第二,革命军的力量远远超过北洋、清军,无论民心,还是战斗意志,虽然在1911年的汉口汉阳战役,湖北革命军丢盔弃甲,但随着清廷海军倒戈,迅速在武昌稳住阵脚,而随着整个南方光复,湖北革命军再无后顾之忧,军心也随之稳定。反观北洋军清军,在1912年1月清廷统治中枢的“京津唐”接连暴雷,前线北洋军清军人心动摇,恍如被吕蒙偷家的襄阳关羽,故而前线段祺瑞诸将强烈要求共和,还死忠清廷的张勋也迅速被北伐军打服。且随着列强干预革命军北进而迸发出激烈的民族主义浪潮,随着时间而愈发激烈暴戾,比如说,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后,一开始下令不要屠杀满族平民,到后来还要强调不要屠杀保皇党人。

辛亥革命是成功的,推翻满清,建立共和,使革命思潮神深入人心,极大促进了韩国朝鲜民族独立运动和日本民宪派改革,推动了亚洲反帝制和反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浪潮。

辛亥革命也是失败的,不是败在军事,是败在政治,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军事败了还可从头再来,正如革命党阳夏惨败却依旧光复了南方,政治败了万劫不复,孙黄等革命党人自己放弃了军权,认为单凭议会斗争足以夺权,当然,事实上在宋教仁的运作下,议会斗争完全吊打了袁世凯及北洋,但是他们都没想到,袁世凯及北洋会掀桌不干……


user avatar   siddyast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老蛮讲历史】大清亡于股灾

by 蛮族勇士


话说梳理满清的亡国过程,确实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1910年前后,大清帝国治下的上海股市达到了极度疯狂的状态。在当时来说,上海乃是整个亚洲地区绝对的金融中心,欧美各国要实现在亚洲各殖民地的利益,都需要以上海为中心,进行资金集散和资源统筹。上海因此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性公司总部集中地。


当时亚洲地区最重要的商品,就是橡胶。1900年代初期,正是欧美的汽车工业蓬勃发展的时期,橡胶最重要的用途就是生产轮胎,因此国际上对橡胶的需求剧烈增长。然而到了1908年,欧美经济危机已经事实发作,商品严重过剩,而消费力严重不足,欧美经济剧烈萎缩,各国之间剑张弩拔矛盾重重,已经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边缘。在这个时候,为了缓解危机,欧美各国理所当然的就达成了收割中国,掠夺中国财富的共识。


可怜我大中国当时的国民跟现在一模一样,处于绝对愚昧无知的状态,对欧美经济深陷危机的状态一无所知。当时的上海股市,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所谓国际性橡胶生产企业,宣称其主要的业务是在东南亚国家生产橡胶,卖给欧美的汽车企业,然后在上海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在欧美经济危机发作的时刻,橡胶轮胎根本就没有销路可言,就是一个纯粹的谎言,就是国际资本前来收割我大中国国民的财富,而当时我大中国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如此高深的金融战。


1910年年中, 上海股市达到最疯狂的状态。只要一个欧美白人在报纸上发一份广告,宣称自己开办了一家橡胶企业,无须出示任何实际经营方面的证明文件,就能发行股票,获得10倍、20倍的溢价。这场股票投机盛宴席卷全国,稍微排得上号的富人、企业、钱庄和银行全都参与了进来。在这场投机盛宴中,有来自川汉铁路总公司的300多万两白银,还有大清朝廷的200多万白银的财政备款。至于各大钱庄投入的资金,更是动辄以千万两白银计。钱庄的白银当然不是它们的自有资金,而是国民的存银。这意味着投机泡沫一旦破灭,满清经济,直接就是坍塌状态。


很不幸,所有的泡沫最终一定都会破灭。就在1910年6月份,美国迫于经济危机压力,公开宣布进入财政紧缩状态,由此刺破了股市泡沫,全球股市轮番暴跌。原本潜伏在上海的欧美资金全部出逃,将手中的垃圾股票全都卖给了不明真相的中国投机者。这一波出逃引爆了中国的橡胶股泡沫,中国人到这个时候才惊讶的发现,自己成为了那些垃圾空壳橡胶公司的唯一股东。欧美人已经在高位套现,挥一挥衣袖,带走了真金白银;留给中国人的,只是一堆毫无价值可言的公司壳。


发现真相的中国人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上海股市一夜之间陷入冰冻状态。满清朝廷尝试了一下救市,然后迅速放弃了。救市?如果橡胶企业本身真的有橡胶园,有生产,有存货,那还可以救一救,实业企业总归有价值,不至于跌到归零的程度。然而就上海股市那一堆垃圾壳公司,没有任何资产和经营业绩,怎么救?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市场坍塌,全部股票变成废纸。


于是所有的白银,都被欧美挣走,而留给大清的,只是一片狼藉。这场金融战的后果,比清朝后期的任何一次对外战争失败都要严重。江浙地区八大钱庄, 在一夜之间全部倒闭,全社会的资金被欧美提取走了之后,经济完全丧失了流动性,企业根本就无法经营,只能纷纷破产,于是遍地都是失业工人。


单单民间经济坍塌还不算什么,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大清朝廷拿着财政备用款去炒股,同样是血本无归,眼看着朝廷就要破产,于是打定主意,向欧美财团借钱。欧美财团开出的条件很简单,借钱可以,但是要拿铁路出来抵押。


大清朝廷审视了一下国内的铁路,也就是在建设中的川汉铁路最合适做抵押品。川汉铁路原本是一条民办铁路,由民间集资建设。多年下来,川汉铁路公司向老百姓募集了上千万两的白银,绝大多数资金都被挪用或者贪污,建来建去,铁路的影子都没有,连条毛都看不到。在大清朝廷看来,将这个铁路公司收归国有,抵押给欧美财团,好歹借到钱之后,能真正的开工建设,也算是造福于民。


然而在川汉铁路公司这边,刚刚在股灾中赔了300多万两白银,整个公司的账户已经空了,现在如果公司被收归国有,那还得了,这个巨大的窟窿一夜之间就会暴露,川汉公司上上下下的贪污犯们,估计要么就被杀头,要么就会被愤怒的集资者撕碎。于是川汉铁路公司串通了四川的地下黑社会组织“哥老会”(洪门在四川地区的分支),煽动无知的四川民众发起了“保路运动”,宣称大清朝廷的铁路国有化举措侵害了老百姓的利益。天可怜见,大清朝廷当时一片苦心可昭日月,根本就没有任何侵吞民财的心思,但是面对老百姓的熊熊怒火,已经丧失公信力的大清朝廷有苦难言,根本无法做出强有力的辩解。1911年中,大清朝廷调武汉的新军去四川平乱,以致腹地兵力空虚,洪门的几个小弟子趁机在武汉发起叛乱,是为武昌起义。满清由此而亡。


今天我们回头来看,这场股灾简直是匪夷所思。欧美人拿着根本就不存在的橡胶企业,就可以在上海股市大规模收割财富,对这种事,我们今天当然会痛骂当时的国人愚蠢。然而,今时今日的国人,真的就变得更聪明一点的吗?呵呵,呵呵,呵呵哒


user avatar   qiong-qiong-luo-l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太平天国强迫中国人拜上帝。

烧毁我们打孔庙、寺院、道观。烧毁四书五经、佛经、道经。

他们是在挑战中国人的底限!

辛亥革命只是让我们剪辫子。

百姓剪了辫子,换上更便捷的衣服。

全国各地的督抚,换了一身民国的新官服。大家以原有的方式继续生活。


user avatar   gu-le-ping-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B站的大决战之淮海战役里,Cks那段关于徐州的话里就说明了,辛亥革命时先总理4路大军攻破徐州逼得清帝退位。实际上辛亥革命整个南方最后组建的民军远超几万人。单广东一省就差不多动员了10万人,湖南也是教员就是那个时候当了兵。后来辛亥革命成功清帝退位,南方大裁军。才会给人南方才几万人。

而太平天国才是真靠几万广西老弟兄打仗,后期李秀成认为就是当年攻克南京后搞了2万个老弟兄去北伐导致后期太平军形式的不利。他认为广西老弟兄是打一个少一个。如果最能打的广西老弟兄还多2万人在,曾国藩绝对打不赢。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兄弟,还有逼乎,一天都推送些什么nt问题. jpg

1.两个事隔了几十年,问为什么万历甘肃之乱和天启陕西之乱是一个道理。

2.两件事有递进关系。有长毛军,才有的地方团练,东南互保。汉人军阀已经垄断了南部省市所有的商税,军事权力,行政权力。政令不出法兰西岛,南边公爵们全是听诏不听宣的大爷,玩个蛋。

3.北方也不太平。甲午之后的战争多是发生在北方,陕甘因回乱已大伤,满洲被日俄争夺,直隶赤地千里,唯一救国之新军,军权还在外人袁世凯手里,没法玩了。

4.国际环境。1860年英法和旗人姥爷关系还是合作愉快一起可持续性地竭泽而渔。1912年八旗军无了,旗人姥爷不香了。东南汉人军阀和我合作,北方袁都统新军更香。旗人姥爷,你有几个师?

所以不要问些水问题了好不


user avatar   yun-chen-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手头上的县志,记录辛亥革命,我们县没死人。

10月武昌起义,11月,消息传递到了宁波,然后,马上宣布光复。

过了几天,传到了石浦,宣布光复,张田等人率领二百多人进攻县城,知县老爷慌了,逃跑了,然后,整个县就宣布光复了。

整个过程就几天,来不及死人,到处都是革命党,怎么死人哦,没有忠于清廷反击的记录。

作为对比。

太平军于1861年11月,克宁波,后进入县城,到第二年四月,太平军撤离,持续半年左右,期间有两批太平军到来,有清军抵抗的记录。

期间,清军有两次反击,没有伤亡记录,但几千人的战斗,肯定有死人。

忠于清廷的还有不少,能拉出几千人的规模攻击县城,如果太平军不撤离,县城是打不下的。

总结就是,人心啊。

太平军到时候,地主老爷还能组织反扑,辛亥到时候,地主老爷自个儿投入其中了。

这大清是多不得人心啊。


user avatar   wang-tian-xin-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按照正常剧本,满清在太平天国那波就应该被带走,不管是太平天国带走,还是被曾剃头带走。

但是,由于满清的野爹列强的存在,硬生生给满清续了一波命。

到了辛亥革命时期,满清野爹都在欧洲那边忙喝着呢,没空管他。

又恰巧满清的一波骚操作皇族内阁,让汉人地主彻底看清了满清统治者“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的嘴脸。

一个火药桶爆,不需要太多力量,一点燎原之火就够了。




     

相关话题

  孙中山先生评价隆裕太后为“女中尧舜”是否属实? 
  18世纪的波兰翼骑兵和清朝八旗骑兵如果正面开打谁获胜的几率大? 
  大清第一首辅是谁? 
  粤语区的人如何看待「学普通话,做文明人」此标语? 
  作为一名严重的北方昆虫恐惧症患者,如何在广东生存下去? 
  朱棣和康熙谁厉害? 
  4 月 1 日,四川仁寿多名网友称听到「巨响」,当地回应「排查未接到险情报告」,目前情况如何? 
  满族人口是汉族的几百分之一,为何清朝能统治中国几个世纪? 
  成都大学的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吗? 
  雍正一年才休三天,每天睡4小时,是真实历史吗? 

前一个讨论
影视界有什么冷知识?
下一个讨论
《水浒传》有多现实?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