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怎么看待网文作品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网络科幻小说奖? 第1页

  

user avatar   mu-cun-shang-chun-s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北京一下雪就成了北平,南京一入秋就成了金陵,秋天时读《我们生活在南京》,“在2040年,全世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一股苍凉和绝望的气息夹杂着青春懵懂扑面而来。

因为看过天瑞说符的《死在火星上》,知道他因此荣获28届银河奖“最佳网络文学奖”,对这位作家的作品印象一直颇好,这次看到他的科幻小说《我们生活在南京》又一次赢得银河奖,更加为他高兴。

“银河奖”在1986年设立,是中国公认的科幻最高荣誉。每届都需要通过读者海选、编辑复选和评委终审三个环节,遴选出优秀的作品。网文作品能连续五年荣膺此殊荣,未免令我等写手欢欣鼓舞见猎心喜。

过去科幻小说一直都很小众,出圈作品少,我创作科幻的欲望也不高。众所周知,科幻有硬科幻和软科幻。硬科幻往往涉及许多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专业知识和词汇,难免缺少故事性和趣味性。而软科幻会涉及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读来更像通俗小说,又缺乏前者在专业知识上的前瞻性。《我们生活在南京》在我看来,是一部游刃于软硬之间的科幻小说。

今天借着《南京》,来谈谈科幻网文之我见。

在《南京》中,既着眼生命工程领域幻想毁灭后的世界,也在面对灾难时,从科学家和普通民众的视角,展开的心理描写和生存态度的想象。天瑞说符以生物学硕士背景,撰写出这部逻辑性非常强的科幻小说,是理工男浪漫的又一次胜利。

我心目中科幻作品大约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将人类历史上政治、宗教、文化、冲突、战争,换上一个更宏观或者更微观的尺度,本质上而言,太阳底下无新事。第二层,则是基本盘不变时,引入新价值观来创造冲突。《复联》中创造出的大反派灭霸,可以归属于此类。

而第三层,也是目前个人最认可的一种,是重新构建一整套自洽的世界观与知识体系。在新的框架下,我们所熟悉的知识架构、社会秩序、游戏规则不再适用了。随着作者精心构建的世界观日渐展开,全身心地去体会作者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我关注的科幻小说作者,也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种。一种是突发灵感,开了一个脑洞,再去寻找与之匹配的精神内核。还有一种,预先确定写作目标和读者群,明确有卖点的精神内核之后,再去寻找适合的脑洞。

优秀的作者,既善于把握脑洞的价值,又不至沉迷其中。因为归根结底,读者看重的是小说的主题,不会为一部想象力宏大,但立意肤浅、人物单薄的作品叫好。后者则商业气息太浓,为了科幻而科幻,虽然能在某一特定市场环境下热销,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在上海科技报社联合阅文发布的《2021科幻网文新趋势报告》中可以看到,科幻新次元在网文中异军突起,创作者超51万,其中95后、00后的科幻创作者大幅增长,已经超过了半数。创作者的年轻化体现的是科幻题材快速迭代,读者也越来越年轻,科幻受众的市场随之发生剧变,年轻一代天马行空的脑洞正在开启全新的科幻次元。

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后,科幻创作的土壤愈加符合创作者和读者的需求,催生了大批优质科幻网文作品,科幻网文能连续5年获得银河奖,也正基于此大背景。

天瑞说符作为95后科幻“新浪潮”一代,算是学术型的小说创作者。他的成名作《死在火星上》和《泰坦无人声》,都带有“刘慈欣”式的理工浪漫的特征,同时科学观也非常理性,对于宇宙不可避免的走向“熵增”这样一种客观规律来推进情节,特别合我的胃口。

他的文字充满年轻作家的轻松感,挺极具吸引力。小说片段切换走场类似电影手法,具有相当的画面感,戏剧张力十足,节奏明快,毫无冷场。值得一提的是, 90后作家对于女性角色的描写更具有鲜活度,没大刘作品那么直男了。

科幻小说也要探讨道德、政治、科技发展、社会变革,小说体能够吸引到更多普通读者,并在大众心中引发思考,好的科幻一定要具备人文关怀和哲学观点。既要有好的架构,还要有超出想象但又逻辑严密的脑洞,更要有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神内核,最后则是故事、脑洞和精神内核的完美结合。对于创作者来说,将它们结合起来才是最难的。

《南京》的剧情主线很简单,男女主通过一段跨越时空的电波拯救未来,却胜在构思精巧,文笔灵动,有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又不失浪漫。

故事在男女主角的视角双线展开,一位是生活在2019年南京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高三学生白杨,另一位是独自生活在2040年末世南京的、坚强乐观姑娘半夏。这两个原本完全无关的人,通过无线电短波通联联系在了一起。主角用时间胶囊验证了其真来自未来,告诉大人一起开始研究怎样拯救世界。天瑞说符借由不同时空中男女主截然不同的生活,给大家展现出鲜明的对比与戏剧冲突。

整体而言,《南京》的故事中有许多我平时不太关注的天体学和生物学内容,与大刘那种又高又硬的科技展现完全不同,但因为天瑞说符的沉浸式文字氛围和故事张力。将一些诸如生物环境以及细节的详细描写,使普通人对一个陌生世界产生了直观的理解,拉近了读者的距离。

他还融入了很多共情的情节,很多细节是非常接地气。例如叛逆男生白杨在学业与兴趣之间挣扎,例如半夏独立乐观的个性与物理世界的抗争等等。最后是故事中传递出来的无论如何都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对现实生活都很有指导意义,让人物在升华中与读者共鸣。

科幻网文《我们生活在南京》的故事体量也许并不特别大,但涉及的专业知识众多,它比传统硬科幻更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还带点悬疑色彩,是难得的精品,它能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也是实至名归。

这些精品科幻的诞生和大量传播,对读者,对创作者,都是一种正向的鼓励。我想,这也是银河奖设置网文奖项后带来的积极意义吧。




  

相关话题

  印度军力真的超越法国位列全球第四吗? 
  如何和日本人成为真心朋友? 
  拿着一线城市的收入,在小乡镇生活是种怎样的体验? 
  《西西里美丽传说》女主角,在当时打扮这么高调,不觉得带给自己很多不便吗?如何理解她的心态? 
  什么样的天才有可能统一全球,那样的世界该多么美好? 
  你喝过的最好喝的饮料或水是什么? 
  如何看待大夏天校园里男生不敢撑伞的现象? 
  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吗? 
  为什么那么多大龄剩女不着急啊?一直等到啥时候啊???? 
  人是不是可能不需要朋友?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许多健身爱好者越来越不重视握力?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道理是你进入设计院前必须要懂的?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