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梦想改造家》陶磊给农村老汉改造花132万,且人家要个二层小楼,他给人盖个公共厕所风的红砖房?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之前看王晶访谈的时候,王晶说过一句话:我拍的烂片虽然多,但我对得起投资人的钱,我不像有的导演,骗投资人投资,但最后拍电影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拿奖。

现在看来,要是王晶知道了这事,估计也会把这个设计师骂一顿。


user avatar   cao-feng-ze-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嗐,这剧情我熟,他们体面人擅长干这种事儿。

非洲这种事儿多了。来个白左组织,搞几十个小白左来东非哪个村子里,说要打井,咱说来回机票就一百来万。这井是国际知名环保艺术总监设计的,旨在利用当地特色的原生态材料形成与当地环境融为一体的……井,准确地说是半口井,因为这群小白左打出来的井出的水根本就不能喝。既没净化又没检测,这水你喝吗?你都不喝你tm让非洲人喝?

来来回回几千万花出去了,最终成果是半口脏水井,和十盏不用电的太阳能灯,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光纤把外面的阳光导入室内,外面有阳光屋里就亮,外面天黑了里面就黑了,造价是60万一盏。除此之外,还有300多TB的音视频资料,光PPT就得五千多页。几十个小白左的简历上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和因为喝了不干净水而得了血吸虫病的鼓着肚子的小黑孩的合影为他们申上常青藤打了包票。

其实同样花这些钱,你随便在那边找一个中国施工局,他派0.25个工程师(没错,这点活根本不需要一个全职的工程师),2个中国中国工长(一个白班一个夜班),就地招80个力工,能把你这个村和周边几个村的四通一平给一条龙了,另外附赠一个医务室和一个多功能教室,再给你配十台二手电脑。

就这,人家施工局还有的赚。

是,我知道你们体面人喜欢玩的那些东西,好酒好菜你们吃够了,女人你们玩够了,就喜欢整点儿标新立异那一套的花活儿。没什么,这很好,促进经济循环。

可有一样,你们别祸害穷人,他们够可怜了。

穷人不想整活。穷人就想要有电,有干净的水,有稳定的燃料,有网络,有饭吃,有平整没坑的道路。房子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热。

穷人想不想要环保?穷人当然想要。但穷人想要的环保,是喝上没有重金属污染的干净水,是炉不冒烟,是路不扬尘,不是让你把他手里难得吃一顿的牛肉抢走,给他一坨恶心得不可名状的大豆蛋白。

体面人,放老百姓一条活路,花活你们随便搞。


user avatar   zzj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经过这件事我认识到建筑设计行业真是有一批如陶磊般"被「建议修改」,还请移除或修改"的人

先说“X",这批人他们的知识和能力根本不足以支撑建筑设计工作,就是部分美院毕业的一批或者没有正规理工科学习而进入行业的。这些人从做活到评论到驳斥他人谈的都是艺术,空间,明暗,透视,大气,理念等等词汇。而结构,材料,力学,物理,防风,防沙,功能等等,和他们无关的。所以如陶磊建筑师证都没有,而且他是真不懂,真的外行在指导现场工作。白银的工人都比他懂!

问保暖——"做了做了,谁说没做",怎么做的,效率多少,达到什么级别,白银是个风多的地区,用的什么门窗,有什么设计?!木头窗子开着通风呢,朝向对一定吹不到西北风——简直是笑话

"空气能每月600电费没看电视说吗"——西北地区这么个房子谁能信。

防水呢(好家伙这房顶朝里倾斜要灌水呢),防风呢,功能性呢,材料松木防火防霉呢,这些人通通不讲的,从这点上来讲确实还不如地方小包工头。所以这批人最要辩驳"建筑艺术",因为除了他们自己标榜的审美以外一无所有,其他专业水平一塌糊涂。

而说坏,这批人当甲方是人了吗? 房子都不是房子,是拍照的模型,业主是配照片的故事工具人。拿着甲方的钱,做着建筑模型垃圾,拍点光影照片再来一个西部一家人的温馨故事。一篇文章或者一个参赛报名单齐活了。这房子以后是裂是断是虫吃鼠咬还是风吹雨打不管设计师的事了,反正设计师只会设计砖头堡垒套在建筑上。

从这两点来说,给陶磊垒砖头的包工头大有可为,哪里砌红砖不是砌,反正都是样子活,建房子他恐怕比陶磊还专业点,大不了再搭档个搞摄影的,两人合作创造艺术品图片,网红打打卡,多好!

——————

更新,知乎上有些自称建筑系的学生的辩解更坏,动不动就扯这红砖房是地域特色,中国特色,大帽子一套套,统一模板以至于我怀疑这些匿名回答真的是独立的学生吗,哪个学校的,不会都是美院的吧

红砖这东西出自欧洲,我国古代都是挑拣产量更低的青砖造房。晚清才开始生产红砖,建国后大规模生产比较便宜,全国都用,哪里都有所谓红砖房子,谁没见过啊。造房子红砖裸露,完全是因为穷,没补腻子和贴面都默认钱还没挣到这家园奔头还得努努力。现在大家生活好了,造房子都能完工,裸露的红砖就是围个猪养个羊,甚至只是圈地用。连乡村公厕都不会这么寒碜了,结果这帮子所谓设计师偏要指鹿为马,说这是特色建筑。你们那些砌红砖房子,欧洲和欧洲殖民地老房子一堆堆的,尤其亚洲,这就是标准的带有殖民色彩的特色建筑,比如上海,新旧里的红砖建筑全是欧洲人搞的

反而所谓"小洋楼",不就是基层掺和各种元素出来的"土混",没有规整什么奇形怪状都有,还真中国特色,你在世界其他国家能见到?


user avatar   allen-83-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老家是西北农村的,我记事开始,家里一共盖了三院房,所以西北的房子盖成啥样,我还是有经验的。

我要是户主,直接糊这个SA+1的设计师一脸

这房子压根就没法住!!!

什么wanyi啊,最烦的就是所谓的城市人,所谓的现代人,先入为主,异想天开,不切实际的去改造他人的生活方式。

这些人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很厉害,别人都很低级,炫耀一点优越感,没有任何进步的意义。

这房子,130多万。

这个钱能够西北农村盖四院房。

西北农村是个啥地方?

干旱灰尘大、少雨但夏季雷雨多,冬季很冷、夏季午后很热晚上凉快,紫外线相对较强,农村老鼠什么的小动物很多,黄鼠狼偷鸡的也有。

盖房,首先要考虑的就是:

地基一定要要高一些。西北雨水少,但下起来雷雨多,尤其是夏天午后,一会功夫下很多的雨,所以地基必须垫高,不然一场暴雨院子里面就积满水了。因为雨少,所以排水设施建设的都不行,排水不畅,暴雨一下就排不出去。老家盖房子,每家每户的房子地基都要高于道路二三十公分,房间地面再比院子高2-3级台阶。

不能四面透风、有院墙是一定的,不然风刮的受不了。这个就是北方院子为什么都有院墙的原因,很多南方院子没有。人在北方冬天生活一下就知道了,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子一样。

有保温层、玻璃窗不能过大,不然冬天冻死,夏天热死。落地玻璃窗好看是好看,但是冬天保不住热,夏天午后的太阳晒得房间里面非常热。我老家房子的大门,隔两年就要刷一次油,褪色非常快,更别提落地窗的窗帘了,老化的会非常快。为啥南方可以?因为南方湿冷,气温其实并不算很低,冬天落地窗晒着太阳暖洋洋,夏天很热,反正一直开空调,加一个窗帘就是了。

房子必须是全封闭的,不能有口,不然灰尘满屋子。哪怕边上都是树木,房子盖在森林里面都没用。黄土地啊,风一刮起来,各种缝隙里面的灰尘会吹进来。南方城市桌子一个月不擦,灰尘也不明显,西北农村一量天不擦,就一层灰。

墙必须要粉刷,不然老鼠顺墙爬,而且灰尘特别大。如果不刷墙,一年下来,墙上面挂的全是灰尘。而且,家里进来一直老鼠,你抓都抓不着,顺着墙壁直接上房的,抓都抓不住。北方墙外贴瓷砖就和南方装修瓷砖贴内墙一样的,不积灰,好打扫

采光要好,窗户不能太大的前提前采光还要好。因为北方的冬天是很冷的,晒得到太阳和晒不到太阳的地方,温度差别非常大。所以,北方农村的院子,基本上卧式都是朝南或者朝东西的,不然冬天会非常冷。如果整个房子采光都不好,冬天冰窖一样的。

房间需要能够单独隔离,不能用木板等这一类的轻便的东西当墙壁,不然采暖成本受不了。农村人钱不多,用不起全面供暖的设备,只能分房间供暖。房间没法隔离的时候,冬天的取暖效果非常差。我们家曾经盖房子的时候客厅门是木质的大门,而且花格窗的那种,很漂亮,但是被我妈骂了十几年,落灰,还不保温。西安市的冬季采暖费标准是按面积居民每月每平方米不高于5.8元,冬天就算四个月吧,农村一户房子160平随随便便的,全部供暖一个冬天四千块,一般家庭出不起这个钱。

这些都是西北农村人,千百年生活经验的总结,不是不学无术的设计师凭空想象的。

其他的防老设施啊,下水防水啊,电路美观啊,什么的,农村人见识少不敢奢求,只求能够满足最基本的住宿功能就行了。

就这点要求,还被这SA+1的设计师的设计师给整没了,你说我要不要糊他一脸?

一句话,脱离了居住环境的现实设计房子的,都是瞎胡搞。

就这房子,户主住进去一个冬天肯定受不了。


user avatar   bin-si-de-tai-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抄都抄不明白

Colina House / BLOCO Arquitetos


user avatar   liu-kai-94-14-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来不想说太伤及灵魂的话,且不说有人扒出这个所谓设计师连一级二级的资质都没有,你高考文化课多少分没个数么?

这是陶磊他母校央美的

这是国美的

其他的我就不列了。

你再考虑下陶磊这厮上大学时的年龄,那个年代都是些什么文化水平的人去学艺术的没个数么?

也不要跟我说学习专业花了多少时间,搞得文化分让人看不下去之类的。

我自己就是搞艺考辅导的,除了少数真的有梦想有天赋的,你们学艺术的真实目的要我明讲么?

还有那些上天价培训班最终逆袭的背后有点什么要我明讲么?

别闹了,有些学渣不仅水平是个渣,还挡住了不少真正有志向有梦想学生前进的道路。

如果不是陶磊这次翻车带出来某个人品堪忧的集群,你还真以为他们是大师呢!


user avatar   cao-zhe-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觉这个设计师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太喜欢替人做主了……

是,你是专业人士,可是不管再怎么海量专精确算比你懂比我懂把你给懂完了,你都不能绕过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房子是人家的。

既然房子是人家的,那人家甲方就理所当然的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拥有最高的控制权和决定权。

想搞实验建筑,那完全可以自己在家里搭模型,要不找个愿意陪你玩的土豪甲方也行啊。

因为觉得自己「专业」,就擅自替甲方做主,玩起了「奇观」,这无疑是一种不可理喻的傲慢。

甲方的意志,高于一万句「我是为你好」。


user avatar   chen-si-yu-16-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性价比低的设计方式,不讨巧

节目组非常失误的是选择了一位做豪宅的设计师去设计乡建,其材料逻辑和营造方式实际上都有很大的问题。就像你让一个做米其林大餐的大厨去做小面,在有限的造价里,他不一定有街边摊做得好。实际上,建筑业的细分领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想通,公建领域在材料选择上挥霍惯了,做精打细算的住宅很容易就陷入造价不够、工期很赶、设计力不够的局面。


不说这位建筑师有没有真的用心思去设计,但他真做了很多建筑设计里吃力不讨好的事。

项目从设计到落地的价格控制和效果呈现受很多方面的制约,人力和工期、材料选择和控制等等都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到造价。所以我们往往在一定的造价限制下会舍弃一些效果不好控制的材料,转而选择性价比高、效果明显的方式。

1. 大平层还是高楼?

很多人认为这个建筑造价高了。其实对于这个面积的建筑,其看不见的找平和桩基成本实际很高。这就是为什么3层小楼有可能造价比大平层少。

设计师刚开始的思路不算太错,对于老人来说,大平层、围院确实更有适老空间。周边一圈的砖墙抵御风寒,比高楼的受风面其实更少,这也是为什么西北经常出现窑洞这种建筑形式。

但这种方式的缺陷也很明显,既没有办法满足业主对于多层小楼的向往,又花费了大量的造价在基础平整上。并且,大平层的设计其实比高层更难出彩:缺乏空间的上下贯通感、空间节奏更平和。同时也是最大的问题,需要更精巧的方式来解决建筑铺开来所产生的采光问题。

2. 砖好用吗?

砖是我们非常常见的建筑材料,但实际上砖和砖是一样的么?所以用做豪宅的思路强行用砖可不是很明智的做法。

我们在许多好看的红砖建筑里看到的砖的用法其实和农村的砖墙建筑是天壤之别。那其实很多都是饰面砖系统、砖幕墙系统。那效果能是一样的么?人家里面还要衬上砌块或混凝土,更是贵上加贵。

而且砖不便宜的另一问题在于人力成本高、工期较长。小砖窑是吧,材料价格低是吧,人力成本分分钟给你补回来。很多砖烧制的还不能用,需要较好的工艺参与,所以设计师需要从北京请师傅来,但问题是你的建筑手段不再具备“在地性”,那还叫乡村营造吗?


其实用水磨石等材料也是一样的道理,其价格几百到几千都不等,材料价格跨度巨大,效果也变化明显。石子密度、粒径、色差等等都会影响水磨石的呈现效果,很容易就出现花钱多,效果差的情况。200一平的水磨石深深的廉价感,而好的水磨石可以让人眼前一亮。

所以我们要么就选择预制化程度高、效果稳定的材料,要么就需要选择价格较高、成品控制好的厂家、并且还需要反复打样以确定效果。

而且红砖至少有以下一些缺点:

  • 烧制、砌筑都非常考验工人手艺,效果难以控制
  • 色彩不均匀,且饱和度较高,很容易出现廉价感
  • 不稳定的烧制配方和方式,让后续效果呈现有很多不确定性
  • 工期长,比许多预制材料来说,需要耗费更多时间进行砌筑
  • 人工花费巨大,而且还是隐形消费

3. 为何不做室内?

这也是我最大的疑惑,其实如果增加一些白墙粉刷、金属材料的引入,这个设计不见得有那么差。这里要不是就是公告说的“未完成”,要么就是建筑师带着太多的想当然、傲慢和偏见了。

红砖最大的问题就是色彩饱和度高,很容易显得室内很暗。但一旦在室内使用温和的白色和原木色,很快就可以提升内部的使用效果。甚至,你增加一些金属元素,也会让整个建筑有时代的碰撞感。

4. 其他的一些问题

功能布局上明显没有做客户调研也是设计脱节的一个问题

农村人的厨房都很大,你提供了这种需求了么

卫生间需要自然的感觉么

晒枣在屋顶的斜坡上晒么,斜坡的栏杆呢,人掉下去怎么办?

屋顶斜坡居然是散排,以后天井很容易就不卫生了,有条件做檐沟的呀。


user avatar   jiao-xia-ke-73-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哈哈哈哈哈………

我算是明白设计师想表达什么了,来,大家伙看看下列图片:





人家这是摩洛哥ysl博物馆,来,再看看摩洛哥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摩洛哥王国(The Kingdom of Morocco,简称摩洛哥),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沿海阿拉伯国家,东部以及东南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紧邻西撒哈拉,西部濒临大西洋,北部和西班牙、葡萄牙隔海相望,首都拉巴特。[1]国土面积45.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西撒哈拉26.6万平方公里),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法语。

摩洛哥气候多样,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1月平均气温12℃,7月22~24℃。降水量为300~800毫米。中部属副热带山地气候,温和湿润,气温随海拔高度而变化,山麓地区年平均温约20℃。降水量从300到1400毫米不等。东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0℃。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南部不足100毫米。夏季常有干燥炎热的“西洛可风”。由于斜贯全境的阿特拉斯山阻挡了南部撒哈拉沙漠热浪的侵袭,摩洛哥常年气候宜人,花木繁茂,赢得“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摩洛哥是个风景如画的国家,还享有“北非花园”的美称。

多的不说了……


设计向来极具争议,但其核心还是顾客的需求,抛开顾客需求,一切所谓的“为了艺术”都是耍流氓。

我从西北人的角度说一说。

1.老人想要亮堂的房子。

这是我们大多数西北人的基本需求,甚至是执念。

在西北,楼房如果不是南北通透,是很少有人买的,当然,刚开始存在一些不纯熟的楼房,有的人急需买房,就妥协了,但这样结构的二手房,是很难卖出去的,除非地处有名气的高中附近,老家上来的人为了供学生上学,南北通透需求可暂时忽略。

再说个例子,我们曾经想换房子,看了好几个房子,价格还行,但因为不是南北通透而放弃,后来多加了几万买了南北通透的房子。

南北通透不只是结构,还有采光与通风,一到夏天,那种躺在阳台床上、被阳光温暖到心里的感觉是极其幸福的。至于通风,厨房和客厅都打开窗,一丝带有凉意的微风拂过,满是惬意。这是西北人的需求,也是执念。

2.取暖问题

关于取暖方面,城市地暖还好,整体价格还行。

但是农村就不一样了,前阵子煤的价格极高,连煤渣也不便宜。村民舍不得烧煤取暖。我家有老爷子为了给老家的地浇水,一人回到老家呆了三天,三天后浇了水,我们立刻开车下去接,哪知道老人为了省钱,又想着一个人烧炉子不划算,就没烧火,下去的第一夜冻的一宿没睡着,当时没敢跟我们说,后来哄高兴了说漏嘴了,我们又气又心疼。

所以我想知道设计师设计的全屋地暖是烧煤还是通电,是一烧一整个屋子还是可以分区烧,如果是分区烧,必然要保证在一个区域内可以满足生活基本需求,因为在冬季老人多半只在那一个区域活动。至于用电,费用是多少?我们不能把这个费用跟自己的收入比,而是按照农民一年的收入来衡量。

还有一点,西北冬季很冷,没有保温层的房子烧暖气是形同虚设的,因为整个房子被冻透了。

曾经我们以前住的楼房没有保温层,暖气有跟没有没啥区别,我的脚都冻的生了疮,有次写作业太冷了,我把脚塞进暖气管下面,没把控住力度管子衔接部分开了,水喷出来,淹了卧室,还好我爸没骂我,只是心疼我脚被冻坏了。

没有保温层还有个问题,就是夏季极热,这种房子在冬季和夏季就是冰火两重天,夏季热到我们躺到地板上都是热的。在我们这里,哪怕老旧小区改造,保温层也是首位,没见过哪个老旧小区改造只刷外墙做表面功夫的。所以,设计师设计的这套房子是否加有保温层?

3.风沙方面

我们住楼房,开窗户通风,隔两天就要打扫卫生,会有土。所以,设计师设计的房子那么多镂空红砖,这个风化问题、卫生问题怎么解决?

西北的风,不是江南秀女温柔地轻拂,而是咆哮的狂狮,镂空红砖结构,会不会形成“鬼哭狼嚎”的独特风貌?

4.厨房问题

在西北,尤其过年,做菜量大到惊人,最具特色的是一大家人,聚在厨房忙来忙去,没人负责几道菜或者几个工序,最终那些肉菜都是拿盆装,蔬菜也是满满的大盘子。

西北村里的厨房一般都比城里卧室还大,我们老人老家住的房子除了大厨房,还带个用来冷藏的阴暗小屋,两个屋子是相连的。

这套房子厨房真的太小了。

5.老人安全问题

过窄的走廊、黑漆漆的洗手间,老人摔了、撞了怎么办?小孩子跑来跑去撞到了怎么办?屋里采光大部分靠灯光,老人舍得开灯么?


关于设计,我看到有人曝光近期建筑论坛群里建筑师的讨论,有人自诩建筑变法界“谭嗣同”,这一点我持有怀疑态度。

谭嗣同是为了所有国人变法,牺牲的是自己的生命。

建筑师呢?

如果这个设计师是自己出钱,他花五千万设甚至几个亿来建个颇有艺术感的建筑,我想大家喜闻乐见,还会夸他为了艺术奉献自己。

可是,他花的是一个农民一辈子的血汗钱!!!

他牺牲的是一个农民对于温暖小家的梦想!!!

我头一次听说牺牲一次可以用在别人身上,慷他人之慨。这让我想起一句话“你失去的不过是一条腿,而她失去的是爱情啊!”对于设计师来说“你失去的不过是一辈子的血汗钱,而我失去的是艺术与梦想啊!我还被网暴,我多可怜!!!”

通过这件事我也看到部分“精英”,他们对普罗大众是缺乏同理心的,他们每天享受着高收入,高谈阔论,大谈艺术,他们根本不不会、也不想去了解基层人的辛苦、艰难、挣扎、拼搏……

他们不要你觉得,只要我觉得:

建筑就是艺术,应该为了艺术献身,只是献身的永远是别人,他们自己是“流血变法谭嗣同”。哦,不,他们也牺牲了,毕竟被网爆,心里确实不好受,满腔愤怒与委屈无处发泄。

至于老人怎么想,微笑地面对镜头“嘿嘿嘿嘿嘿”。

具体老人近期住在哪儿,有没有受冻,会不会被他的社交圈子嘲讽,会不会在村里抬不起头,儿女会不会因此怪他多事,他会不会后悔早知道选本地设计师与施工团队………这些,通通没有人在意,也是,他只是西北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老人。


user avatar   zhang-lei-58-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新:说一下违建的事,本来没啥关联刻意不愿多说的。但陶磊被网暴了,导致房子都要被拆了的观点确实不敢苟同。他作为建筑师,知法犯法,违法建设啊。甲方想偷面积或违建都还得拦着呢,这个时候职业底线呢?

分割线

作为同行,不认同所谓换个建筑师也设计不好的结论,这个就得建筑师陶磊本人背。一班人理解不了,二班人也欣赏不来。

这是一个非常不尊重人的缺乏人性的设计。设计师以自我为中心,完全不考虑客户需求,很多基本功能都没解决。

老人一开始就说了需求,人家想要个现代的二层别墅,结果整了个啥?狭小的走廊,厨房拥挤,全是红砖,为了所谓的艺术表现。多孔砌砖的设计根本不考虑实际使用情况。

屋外全是红砖已经很丑了,屋内连乳胶漆都不刷还是红砖,甚至厕所也不贴瓷砖,完全不满足使用需求。

室内的设计也完全没有为委托人考虑。老人的适老化设计没看见,西北风沙大外面砖墙那么多缝就是积沙子的,储藏室墙上还是镂空的,不怕小动物爬进去?通往储藏室的走道那么狭窄,要搬运大件都不方便。厨房餐厅这么小,要是真吃团圆饭都不知道怎么用。

看看弹幕的评价:你还觉得是少部分自媒体带节奏么?

真的不知道选材料是怎么考虑的。

那么大的场地,走廊为什么要弄这么窄?

这样的楼梯混凝土表面和清水混凝土不沾边。

这个又是?

用黏土砖浪费耕地不绿色。

真.叙利亚战后风。

关于要不要建二层的问题,首先,满足业主要求,设计一个二层小楼并不是什么问题。说场地足够不需要,既然能把晒枣空间放二层露台让老爷子爬楼梯上去晒枣,为什么不能盖二楼院子留大点,餐厅留大点,厨房做大点,把晒枣的空间放在一楼院子里?

对于功能,一楼连通四个卧室的长长的走廊,就不说好不好了,动线这么长是做住宅的常规做法么?为什么卫生间不能直接搞在卧室里,冬天上厕所不冷么?

再看看一楼的占地是够,但不局促么?不应该多留点公共空间么?我就想和觉得二楼没必要同行们探讨下:把平时子女不用的卧室搬上去,一楼晒枣、交流,厨房餐厅做大,老两口起居生活宽宽敞敞的,村里乡亲们一起多到家里聚聚,二楼私密一些不好么?

关于造价,我认为假如费用没问题,钱肯定大部分花在砖的砌筑上用于自我感动和意淫了,室内刮白便于生活和清洁,如此简单的问题不需要用什么要表达材料本身,美或不美来解释。况且,现在选的这些砖,这样裸露出来,美在哪里?陶磊的这个设计,明显和他原来作品(凹舍)经验有关,带有浓厚的主观臆断,不尊重委托人,不适合场地及环境,不是一个好的设计。

这个设计在范式上,就是个下层展览,上面工作室(卧室或起居空间的)+露台的艺术家工作室的模子,和凹舍并无二致,生套到老爷子身上,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关怀。有人提到住吉的长屋,那是在城市里不到50平方米的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做法,和在乡村盖房子完全不一样。

二层小洋楼是人家的需求,不是说要设计成小洋楼,但起码得有个大户门大院子敞敞亮亮——我家大门常打开的感觉。

题外话:印象中陶磊设计凹舍时候火了一把,这回应该更火了,出圈了。当时凹舍真的很喜欢,《里应外合》那本书还在家里书架上,仔细研究很多遍,建筑设计传媒奖也不虚,这点还是澄清一下。

关于红砖便宜没问题,保温没问题等,我认为不是核心点。而且,我们本应讨论的是这是不是一个好设计,而不是这个设计合不合格。

建筑是一项为人服务的学问,建筑师只有真正热爱人、关怀人,才能使建筑环境为人服务得更好。希望建筑师同行一起反思,不要躲在自身小圈子里玩“闺房里的游戏”。


关注后续吧,感谢赞同。


相关文章:

如何看待《梦想改造家》最新一期设计师陶磊引起的争议?设计师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设计原则?

如何看待建筑学院等公众号媒体疑为《梦想改造家》陶磊住宅改造翻车事件洗地?




                 

相关话题

  中国的城市里面为什么没有面积较大、保存较好的老建筑群? 
  如何看待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大一要求学生CAD➕PS➕渲染出图(学校并没有相关任何课程教学)? 
  前电脑时代的建筑图纸是什么样的?是怎么画成的? 
  高层建筑下层楼层是不是要承受它以上所有楼层的总重力? 
  「汉长安城沿用七八百年,粪尿生活污水渗入地表,影响地下水质,到北周时『水皆咸卤,不甚宜人』」是否属实? 
  用一话形容林徽因,您会怎么说? 
  有哪些看起来违背力学原理的建筑? 
  有哪些建筑师们很喜欢但普通群众却无法接受的建筑? 
  针对公用建筑的智能家居团队如何开拓市场? 
  楼上抽烟,家里厕所会有浓重的烟味,该如何处理? 

前一个讨论
卢伟冰猪肉论是被曲解为鄙视自研的吗?
下一个讨论
手机壳真的能保护手机吗,还只是为了好看?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