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克服现代虚无主义的良药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bu-xiang-shui-de-lin-xiao-j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经知友评论提醒特对这篇回答进行说明,这篇内容是我以前收听小宇宙Steve说的一期播客之后受到启发,将内容和思路进行整理,结合自身理解和感受写出的,因深感有悟,所以找出来放在这个问题下希望能帮到在此思想上有困扰的朋友。觉无剽窃他人思想观点之意。原播客为小宇宙Steve说第257期 杜素娟&马凌 荒诞人生的解药是清醒地活着。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前去收听。

加缪哲学带我走出虚无主义


我们的人生无不充斥荒谬,从生下来就注定被社会既定的伦理、道德、规则所捆绑,在这里可以分为三类人:

一类是完全陷入这种规制中不自知的人,也就是没有觉醒的人;

一类是意识到了或曾经觉醒了,但面对强大的机制效应选择服从或精神逃避的人;

还有一类就是 觉醒了并选择反抗的人 。加缪在《西西弗神话》论述了最后一类人的两种反抗方式,一种是自杀(“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一种就是积极去对抗人生的荒谬。


从《局外人》思考,亲人葬礼上的哀泣不过是一种当众表演的孝道。是谁规定一定要在亲人的葬礼上哭泣?为何不能带着对其生前美好回忆的追悼欢笑地送其离开?所以这里就涉及如何看待社会上的伦理问题,人们已经习惯换上各种面具而去融入社会,这就是不自由之所在。莫尔索在母亲的葬礼上拒绝哭悼,且继续正常的生活,跟人上床,去看喜剧,触犯了小说中虚构世界的条律,为社会所不容,最终自愿被推上断头台,冷静地看待死亡。


人生的价值、生活方式应该是多元的,荒诞之处在于,人们往往被限定了一种模式——我在葬礼上只能哭,高度配合的人格实质上就是不自觉地陷入这种不自由中,所以《局外人》主人公莫尔索是一个觉醒的人,他用行动表达了自身的态度:我选择不配合。而那些未觉醒的人,你以为你在过正确的人生,其实你的自由已经丧失了。但是不配合需要有勇气和能力去付出相应的代价,所以莫尔索入狱了,为了凸显世界的荒诞,小说的设定是主人公用生命捍卫了精神的自由。


所以如果你有时候觉得自己格格不入,不要太快怀疑自己是否性格缺陷之类的,也许正是因为你本能地抗拒已然觉察到的束缚——世俗滋生出的理念与价值准则。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是对人自由的剥夺,对人行为方式的限定,我们认为自己应该去追求的很多东西其实对于实质的人生来说也许毫无意义,在你用惯性在推就的现实里你无法去想象另一种人生,生命的种种可能性被遮蔽,于是你感受到了荒诞,陷入虚无。


面对荒诞的两种选择:

一是自杀,认为人生不值得过。加缪认为那是对荒诞的承认,是怯懦。

二是 超越生活,构建自我的理念 。但如果不能 和现实生活发生意义 ,加缪认为那也不是真正的反抗。


那么我们如何面对荒谬?在写了《局外人》五年后,加缪在《鼠疫》里给出了答案,通过一场人类共同面临的困境揭示不同人的选择下的行动。联系现实中,2020年初大规模流行的世界性新冠肺炎疫情可以说将人活于世的荒诞感切实地摆在了世人的面前,习以为常的正常生活如今也成了一种怀念的奢望,这样一种不受控制,不在人理解范围内的荒诞。再回到如何解决自我层面的困境上,面对鼠疫的阴霾,里厄展示出这样一种态度,尽量控制好疫情,阻止更多的人失去生命,不为做英雄或圣人——必须要做的,就是认清该做的,驱除无用的疑虑,采取恰当的措施——清醒地活在当下,不受任何既有理念的绑架,我做我当下所能理解的事。


人固有一死,正是因为我们知道死亡的存在,才会去思考为什么而活着的难题。对于死亡和虚无的终极问题,加缪哲学的答案彻底粉碎这个追问——人生就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也无需去强行创造一个意义,因为虚无的理念不能拯救自己的人生,能做的的就是跟里厄一样,立足好当下的内容,做自己所能理解的实质行动,并且不被定义和标准绑架,只有“不配合”才有自由的可能。就跟西西弗斯一样,明知无意义,可是往上推的姿态就是自我的拯救,在做的过程中,也就知晓了自己的存在。加缪认为,唯一有意义的就是经历,不能希望活得更好,而要活得更多,去打开自我生命的更多可能性。


在虚无主义阶段时,我也有过一段“躺平”的日子,其实对比“内卷”的过劳疲倦,“躺平”的灵魂质问更摧残人,尤其是看到那些在努力生活的人时,相比虚无更多的是价值感上的羞耻,因为你无时无刻不清楚这样的状态离你自身所认可的生活方式相去甚远。结论就是,不能不卷,但要懂得什么东西值得卷,什么东西卷了无所裨益,人们总是习惯了按既定得模式去思考办事,却很少去反思制度的设置问题,所以要清醒,基于自身真实的需求,摆脱道德绑架,拒绝多余而没有意义的狗屁工作。


于是问题就来到,有没有勇气和理性把那些让你感到厌憎的标准、原则、理念、价值观念给否定掉,进行自我哲学式的自杀。如果你承受过与之相关的痛苦,就会有决心。人类社会就是在一次次的哲学自杀中推进的,我们自身制造的牢笼,我们曾经寄希望的制度,曾经认可的真理标准是可以被推翻的。然而事实是,有些庞大的机制体系,以个人的能力穷尽所能都无法在有生之年去撼动,那么就在自己生存的环境探索自己生存的方式好了,重要的是,你是不是在用自己的意愿在做选择,如果是的话那就足够了。保护自己,保持清醒,跟外在模式化标准隔离开来,别为了迎合标准去伤害自我,知行合一,最关键的一点是:行动。活在当下,做自己完全理解的事情,在对荒谬反抗到底的自由精神中获得内心极大的满足。


user avatar   xuanzhi-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良药没有,我来开一剂猛药。

虚无主义根本不是病,我爱虚无,它帮我免去很多没必要的烦恼和无止境的贪欲。

虚无主义的哲学家很多都是乐观的,所以不要把那种日常的"工作不顺心,家庭有矛盾"时的低落厌世都说成是什么了不起的大彻大悟,看破红尘。也不要因为自己悲观消沉就说自己陷入了虚无主义。

更不要把现代社会带来的广泛孤独感和焦虑都看做是个人得了虚无主义的疾病。

他们口中的虚无就是一切都没意义呗,"自己工作做不好又怎么样?做得好的不也有死去归于沉寂的一天么?"这是虚无么?这是自欺欺人。过好这一生难道不算是自己对自己的馈赠么?自己不是赋予了自己人生独特的意义么?

担心自己不被人记住?天天嘴上说要"活出真我,为自己而活"的人怎么又开始担心自己身后被人遗忘这种"死了都放不下"的问题?

虚无太棒了,就像被潮水抹平的沙滩,尽情创作吧,从生到死,我们就活在这潮起潮落的片刻。这一尘不染的就是交给我们的舞台,在我们可以掌控的时段尽情演绎,不好么?

你说这是存在主义?尼采和我叫它optimistischer nihilismus,乐观虚无主义。虚无的意思是我们不用害怕任何东西。

工作不满意?换掉它呀,一辈子就这么长,一分一秒都不值得浪费在自己不乐意的事情上;

自己没能力去得到更好的事业机会?去提升自己呀,去学习呀,"没时间,没精力,没学习能力"?是没勇气吧;

梦想的远方无力实现?收拾一下,赶紧出发,太多事都不能等到你"准备好了","走不开?没假期?钱不够?不熟悉那边的情况?"没勇气就还是在家叹气好了。

要是真的陷入所谓迷失方向的"虚无"了,还有什么可害怕的呢?Fortuna dea est,命运是一位女神。用你的勇气去博得她的青睐吧,命运不会去眷顾病恹恹的死狗一样活着的人,除非她想开个玩笑。

看清楚吧,如果你还觉得有放不下的父母和朋友,那你就没有陷入一切皆无意义的"虚无",你只是消沉罢了,不要再拿"虚无"当借口了!

更:

我很喜欢里尔克的一本书信集"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就是一个迷茫的年轻人给当时的大诗人里尔克写信,吐露自己内心的困扰,希望能得到里尔克的解答。

里尔克用了几年的时间陆陆续续回了十封信,说了一件很简单的事:我也没有找到答案,我也曾被同样困扰着。不要因为担心没有答案而沉沦,而认为陷入泥潭的人生没有意义。回到童年去,去和自己纯真的内心对话,它无法给你答案,可有了它在,你就不感到孤单了。

人生的问题我没有答案,甚至我相信根本不存在最终的答案。我们崇拜先辈伟人,认为他们肯定"活明白了",我们崇拜富豪,认为他们肯定找到了"幸福人生的密码"。没有人有我要的,有你要的答案,他们只是用另一些人的答案假装自己找到了答案。

等我们的后代向我们追问答案,我们也觉得有义务装作获得了答案去给他们指导。"自欺"也"欺人"。

其实,没有答案,充满矛盾。而你越是能接受这矛盾和迷雾般的世界现实,就越能看清更多一点点它的实质。

对人类最大的谜团还是"认识你自己",而它其实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从外在和他人的反馈中推测自己的样子。何况我们还是流变的,就像一团水要认清自己的"形状"一样不切实际。当我们能接受自己一直在变化,一直在被环境塑造,也就更了解自己一点了。

二更:

意外的是赞同和收藏这个回答的小伙伴挺多的。我想这些小伙伴大概对"死亡与虚无"也会有所思考,贴一个刚写的自己对死亡的逐步克服恐惧的心路历程在这里。


三更:

朱光潜写在近一百年前的话:

“如果换个方式来说,从前的青年人病在志气太大,目前的青年人病在志气太小,甚至于无志气。志气太大,理想过高,事实迎不上头来,结果自然是失望烦闷;志气太小,因循苟且,麻木消沉,结果就必至于堕落。所以我们宁愿青年烦闷,不愿青年消沉。烦闷至少是对于现实的欠缺还有敏感,还可以激起努力;消沉对于现实的欠缺就根本麻木不仁,决不会引起改善的企图。但是说到究竟,烦闷之于消沉也不过是此胜于彼,烦闷的结果往往是消沉,犹如消沉的结果往往是堕落。目前青年的消沉与前五六年青年的烦闷似不无关系。烦闷是耗费心力的,心力耗费完了,连烦闷也不曾有,那便是消沉。

一个人不会生来就烦闷或消沉的,因为人都有生气,而生气需要发扬,需要活动。有生气而不能发扬,或是活动遇到阻碍,才会烦闷和消沉。烦闷是感觉到困难,消沉是无力征服困难而自甘失败。这两种心理病态都是挫折以后的反应。一个人如果经得起挫折,就不会起这种心理变态。所谓经不起挫折,就是没有决心和勇气,就是意志薄弱。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的人往往有一套自宽自解的话,就是把所有的过错都推诿到环境。明明是自己无能,而埋怨环境不允许我显本领;明明是自己甘心做坏人,而埋怨环境不允许我做好人。这其实是懦夫的心理,对于自己全不肯负责任。环境永远不会美满的,万一它生来就美满,人的成就也就无甚价值。人所以可贵,就在他不像猪豚,被饲而肥,他能够不安于污浊的环境,拿力量来改变它、征服它。


四更:

刚看的新闻,那个寻亲的男孩海边自杀死了。之前只扫过一眼"寻亲男孩被生母拉黑"的标题,不觉得这种大惊小怪,博眼球的描述有什么读的必要。

突然内心特别特别难受,沉入海底的感觉。一个笑得那么开心的少年选择了他认为海最美的三亚海边去服药自尽。整个事件有种出离的浪漫,幼稚,极具少年感和朝气。

是的,是这件事本身有种抗争后选择超脱的色彩。让我们不要陷入对错或者"值不值得"的争论。

加缪说"对于哲学,只有自杀这一件值得思考的严肃问题"。我以前怎么都不理解,难道对于生活,幸福,终点等等的思考不是更深刻更根本么?

现在我依然不懂,可我好像有一点点能理解了。


重要的第五更

我没想到这个关于“虚无”的回答会引起几百人的注意。最近我慢慢理解了一件事,你们大家纠结的根本就不是“虚无”,你们真正忧心的是生活的无聊和世界的枯燥。

症结不是我们错了,也不是世界本身就是这样。而是太多太多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根本就没有青春!

长辈那一带总说你我生在了好时代,没有把青春岁月浪费在今天看来毫无意义的政治斗争。我们从孩童走来的每一步都面向着清晰的目标: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谋得一个尽可能好的位子。

没有人关心你的爱好,就连“爱好”这个词本身也仅仅被理解为“工作之外无关紧要的活动”;没有人关心你的喜乐或是尊严,他们觉得你只要富足了就应该感到幸福,感到被尊重,如果你没有,那是你自己“不知好歹”;在这个人人都可被替代的时代,你找不到自己的使命或绝对价值,如果自己的职位随时可由他人替代,自己的所有付出都只不过是作为一个随机出现的过客。

青春是那些大的没有边的梦,是那些不自量力的单相思,是那些无所顾忌地放纵奔跑,是用几年光阴试图创造些这世界没见过的东西….

青春是那些回过头来觉得又傻又狂,却一辈子念念不忘的东西。

好好念书,努力提升自己,报效祖国,克制冲动,理性思维,少做白日梦….这些都是不那么糟糕的建议,是稳妥的,却不是真正属于青春的。

你们根本就不畏惧那不知在哪里的“虚无”。你们害怕的是一辈子循着地上的标记低头去走,为了过上那些稳妥却毫无新意的生活费尽自己仅有的青春朝气。


user avatar   pi-ai-er-bo-jue-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居然有人要华裔赶紧离开美国,我就想知道,他们都是美国公民,享有神圣的美国宪法的保护,在自己的祖国里,凭什么要跑?跑哪里去?

华裔应该拿起枪来,组织起民兵团,象那位十七岁的里腾豪斯那样,见到作奸犯科的不法之徒直接开枪,警方管不了那就代替警方维护治安,记住要用热武器!

另外对于赤果果的种族歧视,华人应该学黑叔叔那样上街抗议,甚至可以适当考虑暴力形式,用ylm运动去给整个社会闹腾个天翻地覆,这就相当于给种族主义者划下红线,谁敢公开挑衅华裔,跟他们个没完。

我们华人不好过谁都别想好过!就象《死神永生》中那个艾aa一样,自己跑不了谁tm的都别想跑,要死一起死。做人就要有这种狠劲!

当然最优选择的还是学犹太人,通过数十年的努力掌控美国意识形态话语权,把反华渲染成象希特勒屠犹一样的极端邪恶行为,谁敢公开表示反华反亚裔,各种封杀!

美国华裔要记住,在这个地盘上一味的忍让与退缩,甚至通过骂自己的母国的方式来取悦他人(红脖),换不来安全,反而助长那些人的气焰,让自己谋生更加艰难。

只有拿出血性才能在北美争得自己种族的生存地位。

====

(新添感言)

不要拿华人数量少当借口!这种借口一点意思都没有。

美国犹太人口数量比华人还少一大截,但在美国谁敢招惹犹太人?犹太人甚至把母国以色列整成了太上皇国,要美国纳税人出血汗钱去每年供养这个海外的爸爸国。

反观华人呢?你们只能靠着骂母国贬自己的同胞讨好白人来获得生存机率,真为你们感到既恶心又可怜。更恶心的是某些高华还在为打击同胞和出卖母国出谋划策,纯找死的节奏!

美国华人应该反省了,你们越是放低姿态做出讨好,就越是在鼓励变本加厉的欺辱,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就算中美没战争都可能进集中营。还很可能连累了其它的亚裔族群,日、韩、越。。。最终都会恨死你们的。







  

相关话题

  地主还乡团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人盲目批判民族主义? 
  虚无主义思想突然加重,失去了很多前进的动力怎么处理? 
  我发现我反反复复的,总是克服不了一些困难,为什么?我好恨自己,各位大神,我该怎么办呢? 
  如何看待一些汉族虚无者? 
  地主还乡团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有哪些“嘴上全是主义,心里不是生意”甚至为了主义倒赔的例子? 
  左翼民族主义和民族布尔什维克主义有什么区别? 
  第一份工作甚至工作很长时间你们会不会时刻担心被辞退?是怎么克服的呢? 
  道德经是虚无主义么? 

前一个讨论
中国古代有哪些令人惊艳的政论文?
下一个讨论
什么瞬间让你想留住那一刻?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