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在跟同事的沟通中,被对方称呼为「情绪的奴隶」是否是人身攻击? 第1页

  

user avatar   Yumemi-Hoshin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说一个判断“沟通”和“抬杠”/“人身攻击”的办法。

看“对事”还是“对人”。

讲的话好不好听在其次,“对事”再不好听也是在沟通讨论,“对人”再彬彬有礼也是在攻击。

当然,这里面的人不是指所有的人,毕竟事件中肯定会有人物,而是特指“正在讨论这件事的人”

以这个问题为例,“情绪的奴隶”看似是个没啥攻击力的词语,但对方这么说,就已经不是在“讨论”,而是在把话题的焦点转移向人,试图用“因为你人不行所以你说的都是错的”的方法来取得优势。

到这一步,和讨论就没啥关系了,而是单纯的发泄了。

当然,也说不准对方压根就没想讨论,本来就是冲着抬杠/攻击来的(滑稽)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是人身攻击。

如果这样能让你心理舒服的话,你就这么定义,蛮好的。

把来自外界的所有指责,所有的负反馈,都定义成【人身攻击】,这样可以规避自我反省,规避寻找自己的问题,然后可以理直气壮的用“你在搞人身攻击”去指责对方,这个思路,多数人都很娴熟。

其背后的心理逻辑,是一种不敢剖析自己的,情绪本能的自我保护。

如果不能打破保护,去解析问题的前因后果,以及说话人的动机和逻辑,那么其实,这种被指责就会变成人和人之间的无谓对立,既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不能提供自我迭代的方向。

遇到这样的问题,建议先把事情理顺,搞清楚,对方指责的你自己的【情绪化】,是存在的需要反省的,还是是他口不择言的语言攻击。

然后再来定义或解决问题。

也可以解决有问题的人。


user avatar   yang-shao-68-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是人身攻击,这有啥需要细琢磨的?

大家都是成年人,说话之前都能预判对方的反应,他敢当着你说,说明你的反应被他拿捏,你是他心里安全又稳重可以嘴两句的老实人。

上学和工作的时候你很容易发现一些脾气比较暴躁的同学或者嘴毒情商低同事反而更容易被大家忍耐。

而一些温和温顺的同学同事总会吃一些小亏,当这些很和气的人发脾气大家反而会觉得【你怎么发火了?不至于啊!】

其实这里有个行为误区就是,人们会不断通过放上台面的现象来观测学习他人的边界,来维持团队的和谐。

比如A就是情商低有时候爱上头,没什么坏心思,但是平时很正常。

比如B就是有时候二愣子说几句不好听的,但是偶尔也正常。

人们甚至会分享这些常识,把这当做自己了解团队,精通职场的一种资历体现。

最严重的情况,大家真的会为了考虑A和B的情绪,让其余普通人让渡一部分自由,比如聚餐时不去他们不喜欢的餐馆,团建时不搞他们不喜欢的活动。

可拜托…那些什么都没做,遵守规则,体面沟通的水面之下的普通人C到Z,他们明明做得更好,更考虑大家的感受,却反而容易被人忽视自己也有被尊重的基础需求。

你被冒犯了人们会说:

“他一直这样,别和他一般见识。”

可我今天要说:

“是么?一直如此,便对么?”

人和人接触交往的时候会一直触碰对方边界,有的人是主动触碰有的人是潜意识行为。这种触碰边界的意义是什么呢?是掌控话语权,是为了占便宜,是一种驯化。

就好像有时候并肩走路,总有人会走着走着把你挤到马路牙子上去。

我当时很困惑,为什么不管大学还是工作后,都能遇到这样奇怪走路方式的人,不能走自己的路别干扰别人么?

直到有一次我又遇到一个开始用肩膀挤我的人,我骤然发现:

是因为我害怕被人挤,害怕起冲突,所以我走路的姿势一直是下意识避让对方,把自己的空间让出来。

人家看得出来,感觉得到。

这个让的姿态,一下就让出了麻烦。

想明白后我再遇到和人走路,不仅不让,我也主动向着对方的方向倾斜一些。

撞到就撞到,摩擦就摩擦,我的肩膀和骨头,也经得起碰撞。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被人挤到马路牙子的情况了。

人都会试探边界,企图驯化对方。

刻薄是因为底子薄。尖酸是因为心里酸。

这时候你需要的就是给予健康的回弹:

“不好意思,感谢提醒,如果有情绪问题我会自己处理,另外我不认为当面贬损别人是什么高明的建议,就和爬树的猴儿一样,还是多关注自己的提升,别老盯着上面猴儿的屁股急头白脸。”

你也是友善提醒啊,他能不能接受这个呢?能就扯平,不能怕是有点想太多,以为就自己长了嘴,别人都是哑巴。

这时候就要学会预判,他的动机到底是合理质疑,还是恶意抬杠攻击。

我们一边要拥抱合理质疑,一边要学会拒绝和抬杠者沟通。

给予冒犯者他们应得的情绪压力,让他们了解你的边界,让他们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爽快体验,而是沉甸甸的复杂与不适。

这就叫来而无往非礼也。

记好了,没有人能真正意义上的审判我们,所以我们必须时刻显示出存在意义。

我们要有这样的勇气。






  

相关话题

  在基层的工作中,有哪些事情让你觉得恶心? 
  天生优越感,经常瞧不起别人怎么办? 
  老板放弃了我做的文化墙,找了广告公司,这是什么操作?我的真的很丑吗?专业人士可以指点一下吗? 
  月薪多少最幸福,离你有多远? 
  怎么应对职场老油条:做得好不如演得好;被抢话 挖坑 推卸责任? 
  为什么高盛有多达 12000 名的 VP (Vice President)? 
  外企在 2020 年后的中国会不会越来越差? 
  上班太困迷迷糊糊,如何快速让头脑清醒? 
  同事教你工作内容的时候,由于步骤很多记不住,该怎么办? 
  孤独感是否是一种非常消极的情绪?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上百商户被「库尔勒香梨协会」起诉,近期此类「地名+产品」模式起诉多发,这些协会是否合理使用商标专利法?
下一个讨论
男性在决定辞职在家带孩子、料理家务前,需要想明白哪些问题?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