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021 TMEA 的年度华语乐坛十大热歌都是短视频流行歌,反映了哪些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第1页

  

user avatar   yangzix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告诉你一个事实:你其实是个Yes乐队的粉丝。

我甚至可以说,Yes是当今中国互联网上最“热”的乐队。

我知道你现在可能会一脸懵逼,甚至都从没听说过这么个乐队名(讲真的有人用Yes做乐队名的吗?该不会还有No乐队吧?——还真有),但如果你看到这张图片:



是不是一下子脑子里bgm就响起来了?


事实上这首歌取自Yes乐队1971年发行的歌曲《Roundabout》,只要你用过任何短视频/长视频的平台,你几乎一定在某个视频的结尾听到过它的前奏

——但也仅仅只是前奏,大部分人不会知道它原曲是什么,更不会知道其实它有7分多钟长。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在很多场合听过这首歌,即使只是它的前奏而已,就说明它是“热歌”吗?



当我看到TMEA发布的年度华语乐坛十大热歌都是短视频配乐的时候,《Roundabout》就是第一个蹦进我脑子的歌名。

但就像很多人在看TMEA颁奖礼上的这个视频的感受一样:这歌我听过,但第一次知道它叫这个名,它的演唱者更是闻所未闻。

那么,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这种所谓的“热歌”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不觉得“热歌”是“歌”,因为它们从未以完整歌曲的方式被大众所熟知,打从一开始它就被截取片段传播,它的受众从未以一首“歌”的形式去了解它,甚至说得扎心一点——他们也并不在乎它是不是一首完整的歌。

这样的短视频配乐其实早就已经脱离了一首“歌”的价值,它们只是作为一种功能性的存在,为短视频的用户提供一个听觉的注意力锚点罢了。

那么它的“热”,也跟音乐本身无关。我不觉得这样的歌曲会对我们的“乐坛”产生什么影响,因为它原本就只是功能性的存在,当短视频需要一个配乐的时候,不是它,也会是另外一段什么旋律。

如果抖音从今天开始只允许用户从十段配乐中选一段,这十段配乐就会是十大热歌。



其次,我也不觉得这些“热歌”的受众是音乐的受众,就好像十年前全国的发廊都放着《QQ爱》,你会觉得全国的Tony老师就是毁灭华语乐坛的罪人吗?

当我们回顾互联网时代对实体音乐的冲击时,我们会感叹那个十年的华语乐坛没有留下太多经典的作品,却不会觉得是发廊都在放着《QQ爱》导致了这一切。

抖音的用户喜欢在短视频配乐里放这样一些歌曲的片段,因为它们一定符合病毒式传播的一些要见:它的旋律一定简单洗脑,它一定带有某些转折,它一定是足够大声和足够有吸引力的。



当然,会有一些音乐人投其所好地开始按照这样的公式来创作音乐,但一定不会是全部。

如果你还在哀叹着抖音的“热歌”都是这些玩意的时候,不妨把目光放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无论你喜欢的是嘻哈、摇滚,甚至什么小众的独立音乐,其实你都生活在最好的时代,因为这是一个无论什么样小众的曲风都有人在玩的时代——只不过,它们没有那么“热”罢了。



2021年Tik Tok(抖音国际版)上火了一支叫Mother Mother的乐队,他们来自加拿大,成立于2005年,他们十几年前写的歌在当年显得另类,却竟然离奇地契合当今的时代。

当我们回顾Mother Mother的成名(你不能说他们翻红,因为他们从来就没红过),你会一窥到这个互联网时代的神奇之处。即使是同样在十五年前,我也十分确定Mother Mother绝对不会是那个时期的唯一遗珠。

反而是本来就会有无数有才华的音乐人和乐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淹没在数字世界的海洋里,但这本来就是音乐世界残酷的真相。


真的不用太担心,你之所以会关注这个问题,我猜你多半应该是一个会完整收听一首歌曲,有自己的一套审美追求的乐迷,所以你才会对这种“十大热歌”感到困惑和不解。

但只要你还在听歌,在拿出耳机,挑一个安静的独处的时刻,完整地听完一首歌甚至一张专辑,华语乐坛就完不了。

从某个内心的角度,我很想告诉你:热度需要音乐,但真正的音乐其实并没有那么需要热度。



user avatar   xiao-lou-ye-dong-feng-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想,大概,也许这些歌不需要vip吧。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可以下个结论,这些歌曲能上榜,不一定它们的质量有多高,但一定“好用”

“热歌”确实突出一个热字,使用频率高的就可以上榜。

那么便非常合理:短视频既然已经成为当前网民最频繁使用的类型(没有之一)……

那么,和短视频深度绑定的歌曲,自然也就会被更加频繁地使用。

也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些歌曲不一定要追求什么艺术性,但一定适用于各类的短视频创作场景。

比如拿《踏山河》来说,搭配这个BGM的短视频可以是一些比较宏大的历史叙事,也可以是日常恶搞,还可以用来给什么汉服小姐姐变装伴奏。

《清空》也一样,旅游类的视频,历史类的视频,情感类的视频等等,都通用。

而且呢,短视频的时长一般都局限在10秒左右,这就要求热歌必须要有那么一句两句令人印象深刻的旋律恰好满足这个时长需要,而此次上榜的曲子明显都合格了。

因为这些曲子足够好用,所以短视频创作者们就会优先考虑拿来配乐,那么热度自然就高了。

这可能就是一种特殊的时代背景所造就的必然结果。

尽管说,当前始终有一部分人不愿意接受短视频的存在,总还是停留在短视频“要么土要么色”的偏见中。

但他们说了不算,用户月活才是真真切切的“用脚投票”,只要短视频在短期内不会有新的、具备颠覆性实力的挑战者,那么接下来几年内的热歌可能都需要经过短视频的检验。

所以现在短视频平台也意识到了原创歌手、音乐版权重要性,开始进行原创音乐的扶持,从而在规避可能遭遇的侵权风险同时,让原创音乐人意识到原来可以通过这种渠道获得收益。

所以,这或许对于整个华语音乐而言都会造成一种格局、模式、生态上的改变。

值得继续关注。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挺好的,各种主题的都有,男的女的都有,百花齐放。

现在做饭的时候,一般会打开QQ音乐,选择国风排行榜或者抖音排行榜做背景音乐。只是最近发现抖音排行榜有好多的周董歌,要付费才能听,很不爽,自动播放30秒就跳到下一首。

周董的歌吧,好是好,但是歌有点年份了,怀旧听听还行,没新歌的水嫩。你看田一鸣的金句改编就比原版好。

如果非要挑个毛病,可以这么说:像aloha heja he这样粗狂的雄性嗓音歌曲少了些,貌似歌坛一直把这种歌标上西部荒漠歌曲(刀郎、海来阿木)以及流浪吟唱歌曲(赵雷),七叔那种算不上阳刚美。今年的特别版错乱时空、星辰大海以及万疆,走的都是周深风。


user avatar   1000000 网友的相关建议: 
      

wait...這個地方不是割讓給蘇聯了嗎?現在屬於俄羅斯啊。

說話確實硬氣,一般來說俄羅斯也不會去打芬蘭,但是上趕著當小醜這不好吧...

還有,蘇芬戰爭主力不是烏克蘭人?

不會忘了和蘇聯簽的協議內容了吧?主動撕毀協議,美國也不會當你是正常人啊...要是俄羅斯先背刺也就算了,主動搞事情是瘋了?就不能悶聲發大財?

當領導人不用學歷史和地理?


user avatar   joan-g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成拳的阴招儿挺多的,封眼、插眼、戳喉、踩脚摁倒打百汇、上星、哑门、濂泉、人迎……

我该怎么证明自己是正当防卫呢?


user avatar   baoda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成拳的阴招儿挺多的,封眼、插眼、戳喉、踩脚摁倒打百汇、上星、哑门、濂泉、人迎……

我该怎么证明自己是正当防卫呢?


user avatar   fu-fu-de-zheng-55-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到人口比例我就不困了,维吾尔族,不到全国人口1%;藏族,不到全国人口0.5%;蒙古族,不到全国人口0.5%;朝鲜族,不到全国人口0.2%。上面这些可是可以用本民族语言授课的。至于设置民族语言课程的就更多了。然后,16个少数民族部落占2.36%,没看出来和55个少数民族占8.5%有啥差别。因此,我极力反对“人口比例如此之低,其语言却能成为’本土语言‘”的说辞。

“官方位阶”高于闽南语也没看出来,据我所知能够俗称“台语”的大概还是闽南语一家吧?

至于认为师资和教材不足,我觉得他们敢这么干,应该是考虑到台湾能在家继续说原住民语言的小孩基本就集中在几个学校里了,而且是一个村都说一个语言的那种小山村。绝大部分汉族地区的学校根本不会有人学这些语言,还保留原住民语言的村子,一个村的小学教一门语言就好了。老师可以直接从母语者中找,大概率也不需要什么通勤时间。教材更不是问题了,一次性的成本而已,本来就有专家研究这些语言,编写一门介绍该语言的课程教材(而不是用该语言教授全部课程)本来也是记录语言、传承语言的题中之义。

再谈“去中国化”,“中国“的概念至晚从清代开始,就已经不再是局限于汉地的概念了。清代把西藏、新疆、蒙古、东北、台湾等地纳入了”中国“的概念,同样也把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文化纳入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这种广义的中华民族概念本来应该是反对台湾以”原民史观“谋求独立的重要武器,结果你说台湾“原民史观”是“去中国化”,这下反而让“原民史观”变成台独的武器了。思想水平有够差的。

也正如我在上一段说的,”原民史观“本身并不和台独直接挂钩,它只是一种学术角度,从边缘的视角去看待”中央帝国“的历史,类似的还有内亚史观。近些年比较火的王明珂的《华夏边缘》等书也是类似的史观。这种史观本来就是要换一个视角,更好地解释”中国“这个跨越民族、跨越文化的共同体,从而和欧洲人搞出来的民族国家体系分庭抗礼。它的反面才是僵化地将中国文化等同于汉文化甚至中原汉文化,一出现这些保护本土文化的事情,就高呼”去中国化“的行为。

我不反对在当今世界政治背景下,两岸媒体基于各自立场发一些引导舆论的新闻。这种事大家都在干,各为其主,无可厚非。这篇新闻没有大力歪曲事实,已经算有良心了。我只是有点痛心于这篇新闻没打准地方也就罢了,说不定反而帮了倒忙。




  

相关话题

  大家心目中这份(古典音乐题)的答案是什么呢? 
  哪些中文歌里没有出现过「的」这个字? 
  如果你婚礼前一天晚上,前任给你打电话想听你唱一首歌,你会唱哪首歌? 
  如何制作350mA,误差几mA的恒流源? 
  如何看待 Apple Music 中国大陆 2021 年度最热歌曲周杰伦霸榜,华语乐坛发展停滞了吗? 
  如何评价 2021 年哔哩哔哩跨年晚会? 
  潘长江教训完嘎子后,自己也卖酒了,怎么看? 
  如何评价陶喆的音乐以及华语乐坛的地位? 
  如何初步欣赏古典音乐?或者说能够初步入门,涉足这个领域? 
  有哪些歌词叙事性很强的歌曲? 

前一个讨论
如果淮海战役期间,张淦兵团、张轸兵团、宋希濂兵团和一绥区全部加入淮海战场,那战役结果可能会有哪些变化?
下一个讨论
IS-2坦克怎么样?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