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肖鹤云和李诗情怎么喜欢上对方的,他们俩真的挺好磕,但是还是觉得有点突然,不是很清楚,求详细解答? 第1页

  

user avatar   bu-ai-chui-niu-bi-de-cao-lao-ye-m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人怀疑你甚至不到15岁

当两个人一起经历的足够多了

又是颜值很可的

又是生死之交

在一起简直是水到渠成


user avatar   qian-tu-wei-bu-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年龄合适是幸运。

在现实生活中,肖鹤云是黄金段位玩家,李诗情是还没出新手村的白银,肖鹤云是李诗情本能的向往。

相对而言,卢笛与李诗情更有共同语言,因为是同一个段位,肖鹤云也是卢笛所向往的,简直是卢笛的光。

卢笛是肖鹤云最大的危机。

神他妈的晴空一鹤白云上,命中注定般的官配。

肖鹤云有自己的死循环,守着理想,理想落不了地,落地了就失去了理想。李诗情的出现让肖鹤云重新审视,所谓理想,本质究竟是什么。

很显然,李诗情让肖鹤云找到了答案。大概是,群体的幸福感才是理想落地的路径。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嘛,唯有皈依群体,才能理想照进现实。

在很大程度上,卢笛和肖鹤云才是互为答案。卢笛是初心,是不成气候的肖鹤云。充满挫败感的肖鹤云回顾卢笛,不忍直视。

李诗情帮助肖鹤云找回了卢笛。卢笛又是啥子鸟诗,感觉最像是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明月楼,老孤独了。

很可能,肖鹤云一直走着一条孤独的路,从孤独到孤高,何偿不是像卢笛一样,一直在期待着某天被光选中。

李诗情需要他,这小圣母长的像一个梦,性格像一个梦,人格就像雅典娜。李诗情就是他的光,假如游戏可以做给李诗情玩,可去他妈的暴力吧。看,梦想照进了现实。

除了卢笛,还有小江警官。这傻孩子也是白银段位,可他的师父张队不止是黄金段位。张队与小江之间相差了不止一个级别,落差有点大,看把小江逼急躁成那个逼样。就无法和李诗情产生共鸣,小江眼里只有他那高山仰止的师父。所以说跨段位学习是不现实的,刘禅和诸葛亮之间段位相差更大,所以刘禅更废。

为什么说刘涛演技垮的一逼,讲道理,市公安局刑侦副局长,不够专业的王者,也差不离了。传说中,每一个刑侦副局长都有一个外号,叫阎王。我是见过刑侦副局长的,不是多严肃多犀利,而是眼神扫过就让你透心凉,就让人不由自主想到阴间判官。这是职业病,没有办法避免的。就好像每一个小学女教师都特别热衷讲道理一样,一套一套的,没法做朋友。刑侦副局长就是那种,他给你讲个笑话,你既不会笑,也认定笑是不合时宜的。给予你一种血脉压制。

说没有刑警顾问我是不信的,刘涛的仪态问题不大,就是少了灵魂的东西。缺了一种威压,表情做作,就像个二傻子似的。

这个剧对青铜级,白银级,黄金级,都刻划的很真实,黄金之上的级别,估计是没什么生活刻划不来。

所谓人生啊,就是一局打怪升级的游戏。所谓光,是升级的指引。除了指引,还要有路径。

黄金带白银,白银带青铜。

到了黄金阶段,有谁来带,没有人带,要依靠心智的力量自己撑开局面。

而所谓治愈片,就是对心智缺陷的救赎。不走这一步,心里的洞会摧毁一切。

这是小圣母的成长片,这更是疲惫的肖鹤云等来的心灵救赎。

美国鬼子的文化,救赎之路是对自我的回归,他们的信仰是,我够强,世界才会对我低眉。

日本鬼子的文化,救赎之路是某一个人或几个人来引领,是外来者的治愈,所以日本鬼子的文化,是一种天使文化。

而中国的文化,救赎之路是对集体的回归。脱离集体获得自我,有了自我再回归集体以求得圆满,这是中国文化的救赎。很多年来都是这个套路,上山学艺,下山救世,比如诸葛亮,比如王阳明,都是这个套路。

如果热衷好莱坞或者说日本电影,就对这个剧有些误解。

治愈片总有相似之处,像美国片,像日本片,但这个剧是纯正的中国剧。是发动群众相信群众的中国式价值观,中国式的安身立命不同于美国日本。

70后相信出轨能得到救赎,这是信了日本的邪。80后相信追逐自由能得到救赎,这是信了美国的邪。90后00后重新找回了个性与群体的融合,这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李诗情是群体文化,她要奔赴肖鹤云,完成个体成长。肖鹤云是个性文化,他要奔赴李诗情,完成群体回归。

这是天命所归的双向奔赴。



这都能圆回来,也算可以了。


user avatar   dai-hao-yan-g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就可以把《开端》当一部爱情片来看,甚至是当代社会婚姻科教片。

爱情不可能只有甜言蜜语和柴米油盐。

现实中有的夫妻能同甘苦,却难共患难。可能还不是简单的不够爱,而是面对重大问题,不知道怎么讨论、决策。脱离了甜言蜜语,不知道如何对话。

开端就是一部反常规的爱情片。男女主角反而没有甜言蜜语和柴米油盐,专讲共患难,最后成就爱情。

开端没有演怎么谈情说爱,专演特殊境地、生死关头、价值冲突下,怎么表达、讨论、决策、补救。当一段爱情不是一见钟情或日久生情,或者没有约会看电影的前奏,就觉得突兀了。这样的爱情竟然反而让我们觉得突兀,引人深思。

我们好像推崇搭讪、享受暧昧、勇于结婚,却不擅于婚后相处,所以常常结婚,总是离婚。父母、社会和文化作品热衷一见钟情、约会暧昧、柴米油盐,却鲜关注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决策和困境。仿佛只要爱足够了,一切就水到渠成。其实爱后的相处是技术,甚至是艺术。

从这个角度解读,开端中刻意给男女主对视的镜头,可能不是无心之举;双方发乎情、止于礼,没有甜言蜜语和海誓山盟,而是层层递进的拉手、拥抱和亲吻,很可能是有意为之。


题外话:炸了20多次,还不是轰轰烈烈的爱情吗,手动狗头。


user avatar   blackwarrior-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他俩就算没经历这回的事,仅看人设和性格,也挺般配的。

肖鹤云明显在公司里是技术大拿,话语权非常重。游戏应该是他全程主导的,所以他不同意改设定,拉赞助的合伙人明知道这样不妥,他都没办法,只能一遍一遍跟肖鹤云诉苦。

而从约投资人见面来看,肖鹤云的游戏不是那种自high的,而是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游戏,换句话说就是,一旦肖鹤云放下某些执拗的地方,他将来事业会非常有前途。

创业公司的合伙人,游戏具有非常大的潜力,伙伴又非常明事理和善于拉赞助,互联网时代这种企业,经过几轮融资,创业者或者股权比较大的合伙人轻松就能财富自由。

只要游戏好玩,就算不想自己干了,企业被企鹅这种大公司收购 ,财富自由也是一种选项。

所以男方有才华,有经济基础,并且从几次循环来看,不提后来的思想升华和进步,仅仅是一开始也看得出男方成熟稳重,城府颇深,不盲目跟风帮人,但是又有一颗赤子之心。

女方是师范大学的三年级学生,漂亮单纯又善良,而且从几次循环的李诗情为人处世来看,情商很高,做事情也很积极主动,性格也很活泼。

李诗情对瓜叔上来就用自己是儿子同事这个角度打开了瓜叔的心结,并且在爆炸前一刻告诉瓜叔儿子想他。

肖鹤云在翻王德兴卧室的时候,是李诗情拉住了防备心很强的司机室友,并且聊得越来越开心,甚至最后室友还劝李诗情到时候别参合家事,司机室友聊得就差掏心掏肺了。

在想翻卢迪包的时候,李诗情又是熟练的演技立刻坐到卢迪旁边假装吵架,而肖鹤云让李诗情演了半天还进入不了状态。

李诗情就是那种既有自己主见,骨子里很温柔善良,外在有时又有点泼辣的性格。见肖鹤云杀了人不离不弃,一块逃亡,又给男方包扎。而有时,又极有主见,痛斥司机怎么干这种事。

他俩人确实算得上是天作之合,男才女貌,善良又坚定,遇到困难不离不弃,就算俩人真的没有在循环里相遇,只要在现实中有机会接触到,也会发展成另一段爱情故事。



他俩的关系特别好磕的原因是,他俩相处模式和对话是现实里关系很好的情侣真实相处的样子。

电影或者电视剧里的爱情故事往往特别喜欢增加戏剧效果,撒狗血。

比如你爱我,我不爱你,你为什么不爱我,你怎么爱他,好像整个世界都围绕着爱情转,所以才会有“你只不过失去了一条腿,紫菱失去的可是爱情”这种啼笑皆非的价值观。

每天都是pua测试,你爱不爱我这类特别油腻又无聊的事。

而真实的情侣就像是李诗情和肖鹤云这样,你看着没有一句话和爱情有关,但是互相行动上的关心和对未来规划的讨论,价值观的撞击,时时都有暧昧的气氛,处处都是爱情的样子。

一点不撒狗血,就是实打实的办事,看着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头脑风暴,进行推理和计划,互相掩护的行动,就会让人觉得两个人特别甜,这就叫于无声处听惊雷。

我记得有一处细节挺有意思就是,在11集两个人本来商量好不要暴露太多情节给警察,不然会惹麻烦,但是李诗情到了警察局就改口,噼里啪啦一顿说,又把两人几个小时的计划给打乱了,这时候肖鹤云看她的眼神非常无奈。

而当警察怀疑的时候,肖鹤云又马上替李诗情圆谎。等到两个人独处的时候,李诗情又自责,肖鹤云却反过来安慰她,不要紧。

这就是真实情侣相处的样子,不会没有分歧,性格不同的人,也不是时时心意相通。但就是互相安慰,谁有了漏洞和麻烦,互相扶持,一路走下去。

所以他俩的甜一点都不油腻,就看着明明和爱情无关的事,明明很紧张,但看着他俩,就觉得甜。

其实他俩的喜欢未必有一个确定时刻,是一点一点互相关心,一起行动,自然而然就水到渠成了。


user avatar   yue-ru-xi-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肖鹤云和李诗情如果不产生爱情简直不合情理,他们的相爱有这么几点理由:

一、孤独感;

肖鹤云和李诗情是唯二进入了循环的人,他们不得不与对方接触和交流。李诗情发现肖鹤云被拉入循环时非常惊喜,因为如果只有她一个人面对这样可怕的反复死亡和超出想象的超自然现象,她很有可能会在孤独之下发疯,剧中两人也都说过如果没有对方,自己可能会疯掉这样的台词。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卢笛没有人相信循环,肖李彼此就是全世界唯一能理解对方的人,也是唯一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人,这样的情况,他们会很自然的把所有人分成两类,一类是我们两个,一类是其他所有人,亲近感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了。他们也曾发生过冲突,如果是现实生活,两人都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很有可能在第一次互相怀疑的时候就分道扬镳了,因为没必要和一个陌生人捆在一起,但循环中自始至终没有第三个人(小说里的快递员没有参与所以不算),这样的情况让他们即使对对方有意见也只能尝试磨合和改变,而不能真的分开。剧中李诗情以为卢笛也会进循环时肖鹤云显而易见地有点吃醋,因为一旦循环中再多一个人,这就不再是只属于他们二人的世界,李诗情也就未必会那么顺利地爱上他。即使最终循环结束了,这段经历也会成为肖鹤云和李诗情一生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记忆,而对方就是唯一一个能分享这段记忆的人,所以他们很难会再爱上其他人,一切未进入循环的人,都会成为他们眼中无法真正理解自己的“外人”。

二、共同成长;

肖鹤云是李诗情的盔甲,李诗情是肖鹤云的良心。两人在公园里那一次理念冲突是二人第一次感情升级。

经历过社会毒打的肖鹤云本是一个独善其身的人,他又亲身感受过慢慢死去和被小黑屋审讯的痛苦,心理防线脆弱的他很自然地做出了他一贯的选择:逃避。肖鹤云是一个喜欢逃避的人,他还保留着对理想的一些坚持,所以不想删改掉暴力设定,但他又不敢去主动和投资方谈判,只能一再地拖延逃避,把游戏几乎拖到流产。但他的本心依然是善良的,所以他的愧疚感让他无法接受每次醒来都看到赴死模样的李诗情,在李诗情的勇敢善良和小江的英勇捐躯的感召下,本想逃避的肖鹤云终于下定决心,要和李诗情组成共进退的搭档,一起做一次拯救公交的“英雄”。在后来的一次次循环中,肖鹤云更是像骑士一样勇敢地保护着李诗情,在杀人那次循环中,他去向刘鹏道歉交代后事,去自首,他学会了负起责任,学会了为他人着想,循环结束时,他已经成为了更好的肖鹤云。

而李诗情的勇敢善良是一以贯之的,这一次她受到的教训是“善良不是廉价的美德”,小江的死同样给了她冲击,她认为如果不是她没想好计划就报了警,也许小江就不会死,这一次循环后,她也在肖鹤云的影响下学会了理性思考,而不再只是凭借一腔孤勇去做事。在最后一次循环中,她发现肖鹤云已经不能醒来,但她想到肖鹤云的交代后,没有脆弱地流泪,没有慌张地手足无措,而是坚强了起来,开始自己处理一切,她也成为了更好的李诗情。

三、同生共死下的互相了解和扶持;

两人本是萍水相逢,但一次一次的同生共死这种极端环境下,两人了解了对方内心最深处的品质。肖鹤云看到了李诗情的善良和勇敢,李诗情也看到了肖鹤云的聪明和值得信赖。他们甚至也了解了对方的缺点,肖鹤云知道李诗情的冲动和天真,李诗情也知道肖鹤云心理脆弱,“道德感不强”,喜欢逃避,情商低。甚至李诗情还看到过肖鹤云手上沾血的样子,却没有一点在意。可以说,二十五次循环下来,即使是肖李的父母,也不会比对方更了解他们自己了。

另外两人在循环中的互相扶持也是他们感情升级的关键之一。肖鹤云虽然是个弱鸡,却一直挡在李诗情身前保护她。爆炸来了,他用手挡住她的眼睛;老焦吓到了李诗情,他抓住李诗情的胳膊拦在前面;抢炸弹,他把李诗情推出去叫她跑,自己A了上去;李诗情要再试一次,他伸出胳膊为她挡刀,甚至为了“不想让她再伤害你”反杀,自己留下了心理阴影;察觉到自己可能会死,他把计划仔细交代给她;最后一次循环虚弱到醒不过来,还是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拖住锅姨几秒。这样生死之间的保护,女生很难不心动。

而在肖鹤云杀人后,李诗情也毅然决然地陪着他,没有因为他杀人而怕他,也没有觉得他哪里做的不对。肖鹤云对李诗情会记得自己最不堪的样子耿耿于怀,但李诗情看过他最可怕的模样却仍然支持他关怀他。肖鹤云反复想让李诗情走,她却坚决地扔掉了手机“你在哪,我就在哪”,剧里这时阳光落在李诗情的脸上,肖鹤云错愕地看着她,我想肖鹤云就是在这一刻彻底爱上了李诗情。

他们不会像一些在吊桥效应下相爱,却在下桥之后分手的情侣一样,因为在二十多次循环中,他们已经完成了许多夫妻在几十年的同居中都无法完成的一切。他们了解对方的一切,他们爱对方的优点,也包容对方的缺点。

在后来的循环中,他们也几乎再未吵过架,因为他们已经足够了解对方,也已经找出和对方相处的方式,甚至连演戏也越来越默契了。


user avatar   pandamalo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他妈就是革命同志的友谊啊 还不够么


user avatar   sun-shi-wen-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生四大铁: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一起分过赃。

泛泛说下来,肖李二人能占一半多。

进过局子开过房,夺刀杀人抢炸弹,假扮过记者骗过警察,偷过东西甚至打算闯空门,还一起被炸死过十二回。

就这拿十来多条命换的经历,如果最后没在一起,你信不信月老当场拿红绳上吊,丘比特拔箭自戕( ̄∇ ̄)


user avatar   xuan-feng-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问得太有槽点了,我给你们比较一下这两个历史时期,你们就知道槽点在哪了。

假如你用朱温代唐来作为五代起点的话,那么后梁开国是907年,北宋开国是960年,北宋灭北汉是979年。

然后曹魏篡汉是220年,司马篡魏是266年,西晋灭国是316年,然后北方五胡十六国一百多年,再然后才是南北朝。

发现问题在哪了么?

问题就在于“魏晋南北朝”与“五代十国”在时间长度上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好吗?你认为五代十国碎片化,那么请问难道早期三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就不碎片化了?你不能从一个几百年的时间长度里拎出来相对比较完整的时期,然后跟只有几十年长度的五代做比较,问为什么五代更碎片,这是没道理的。假如你非要比较一下这两个历史时期的异同,你首先应该问的是:“为什么魏晋南北朝会分裂这么久”(实际上,这确实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好了,槽我吐完了,下面讲点干的。

实际上,五代十国看上去更碎片化的主要原因,是南方的分裂。因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基本上一直都是一个统一的政权,所以等到了五代这,南方裂成好几块看着就比较诡异。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很简单,开发度不同啊亲!

汉代南方的开发程度是非常、非常、非常低的,你以为孙策据有江东是整个江南都在他的控制之中么?不是的,孙吴政权的精华就在长江沿线,当时南方大片地区还处于未开发状态。

岭南地区直到宋代都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所以根本的问题在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方根本没法分裂成那么些个小国……你看看南汉的地盘,在魏晋时期那有几个人?

在南北朝末期,北周灭北齐时大概有户三百五十九万、口近千万;北齐有户三百零三万,口近两千万。那么南陈呢?

户五十万。

所以传统概念中的“江南富庶”不是整个长江以南都很富庶,而是江南地区的苏州扬州等几个地区非常富庶,其他地方属于被代表、被平均的那个。刘宋大明8年时扬州有24万户,人口总数接近当时刘宋总人口数量的1/3[1],唐代耕耘了几百年,才慢慢把南方经济发展起来的。

在开天时期,天下还是这个样子的:

你再感受一下这个人口密度

然后到了北宋时期,这个人口密度终于算是上来了

所以说五代给人一种“更加分裂”的感觉,从本质上来说是因为南方的开发度高了,住的人更多了,经济也更发达了,所以就能够同时出现好几个小国了。三国时期孙吴还在卖力地开荒拓地,甚至从南方深山老林里抓野人去屯田,而到了唐代末期这些野人的后代终于成为了农民(当然,也可能是死光了,换了一波人),能够愉快地建个小国了!

相比之下北方的兄弟们就比较悲惨一些,一千多年了该怎么内卷还怎么内卷,该怎么互殴还怎么互殴。

啊,果然是一个历史时期的出现,不仅取决于当时人们的努力,也要看历史的进程……

参考

  1. ^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user avatar   mei-xue-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的平头老百姓是啥都不懂的、啥都做不了的、啥都不想做的贱民吗?

英雄的老百姓关心美国,因为它就横亘在面前。

“Because it's there.”

因为山就在那里,所以英雄的老百姓就想征服一下呐,人类的天性而已,家畜或许不能理解。


全世界所有厉害的东西,中国的平头老百姓都关心:上至国际空间站,卡西尼,奥陌陌,旅行者;下至下水道油布包,煮饭仙人,圆珠笔尖,还有猛禽,幽灵,高精狙,福特号,电磁炮,可燃冰,盾构机,大豪斯,大牛排,电瓶车,鸟语花香,老虎大象,GPS,NMD,M1p,RTX,诺贝尔,太平洋。

我想要的不多。你给不了,我就自己想办法。

不允许吗?




  

相关话题

  为什么现在很多讲女性独立的影视作品核心都在讲「男人靠不住」?真正好的女性主义表达是什么样的? 
  有哪些让人难忘而且特别好看的电影和电视剧? 
  为什么清宫戏这么多却没见过什么明宫戏? 
  有哪些可以被称为「神作」的港剧? 
  为什么《如懿传》豆瓣评分 6.5,知友推荐度才 43%? 
  怎样评价顾晓刚电影《春江水暖》? 
  《武林外传》中有哪些情景你两次看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如何看待《重生》的结局? 
  《甄嬛传》三阿哥调戏瑛贵人,为何皇帝处死瑛贵人而不是三阿哥? 
  如何评价当年芒果台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江苏有多发达?”和“浙江到底有多发达”两个问题下截然相反的情况?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电影《四海》?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