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一个16岁青年的疑问:异化是我们必然的悲剧吗? 第1页

  

user avatar   lao-liang-83-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异化,就是主体分裂出异己的力量与自身对立。能异化才是人嘛。异化肯定会发生,但是能应对,而不是只有躺平不干。应对的方法就是,加倍异化,你去把异化你的那个外在力量异化掉,就比如,把分散的土地集中搞大机械化,把旱涝无常的地方修水库,把简单重复劳动搞自动化,把过剩的牛奶分发给需要的人,把阻碍这些事情的资本主义砸碎 然后建设社会主义 向共产主义前进。

详见:【【八十分钟哲学】普遍与特殊(辩证法、形而上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斯大林、马克思、康德、黑格尔、费希特、齐泽克、拉康、阿尔都塞、欲望、秩序、个人、社会)-哔哩哔哩】 b23.tv/xiUDYzk(加倍异化:44:00)


user avatar   panda9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考不了好分数不代表人生跌入谷底,你精神世界这么丰富,能从非物质中获得这么多快乐,那不是太好了?

现在的社会只要你不要房不要社会地位,随随便便做做满足温饱是没问题的,然后你就可以沉浸在精神世界,持续获得其他人用钱也买不到的快乐。


user avatar   bao-bu-tong-55-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假设在一个想象出来的美好天堂里,人类像天使一样生出翅膀,可以“自由”翱翔。

你喜欢不喜欢?向往不向往?

真实的世界显然会有诸多限制。即便是乘坐飞机,也会要求除上厕所外,全程绑好安全带,固定在自己的座位上。

那么,能否因此就说,人类是“不自由”的,受到了压迫和奴役呢?

当然了,你拿天堂跟人间比,自然人间的一切选择都是悲剧。

但是,让一切不好的选择消失之后,人间就会变成天堂?还是已经没得选了?

总不能听君一席话,胜似一席话,砸烂一个旧世界,成就一个烂世界吧。


这并不是说,现存的一切都是合理的,人类只能做现实的奴隶。正因为我们对现实不满,所以要有所创新。

但是,在创新之前,我们先要知道哪些创新已经被前人们实践过,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经验来学习:哪些创新实践成功了,哪些创新实践失败了,避免做重复性的无用思考。

推荐你阅读下面链接中的这篇科普文:

从亚里士多德、牛顿和爱因斯坦的成长过程和研究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著名科学家对当时已有的科学成果都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广大民间科学爱好者要想自主创新,也要了解现有的相关知识。不知道已有的科学知识,研究就会像瞎子摸象,只知自己的理论和某个现象吻合,却不知违背了其他实验;偶尔得到一个正确结论,就以为有了天大发现,却不知在几百年前就有相同结论。因此调查学习已有的相关知识是自主创新的第一步。
了解已有的相关知识,才能避免给已有名称的事物重新命名。不重新命名已有名称的事物,首先是为了尊重别人的研究成果。只有首次发现某个物体的人才有资格给这个物体命名。如果你不尊重别人的研究成果,就很难指望别人会尊重你的研究。不重新命名已有名称的事物,更是为了便于交流。如果一个物体,每个人都给它取不同的名字。那么交流时,谁都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所以为了方便交流,也为了别人能理解你的研究成果,论文中不能重新命名已有名称的事物。要避免重新命名已有名称的事物,就得了解相关知识。当你有一个“新发现”时,首先要广泛调查已有的相关知识,确认别人是否已经研究过!
从牛顿开始,物理学成为可以定量计算的精确科学,它的定律基本用数学公式表示,可以给出与实验吻合的计算结果。精确计算更是现代物理学理论的精髓。比如根据量子电动力学,理论计算出电子磁矩为1.00115965246个单位(这个数称为狄拉克数),而精密实验测得电子磁矩为1.00115965221个单位。理论值和实验值只相差四十亿分之一!
如果你要创立新宇宙理论或批判相对论,那么应有数学公式,计算结果须符合已有实验。新的宇宙理论至少要能计算行星轨道,能计算如何发射飞船到月球等等,否则你的新理论还不如300多年前创立的牛顿力学有效。
单纯从逻辑上研究宇宙只能算是哲学思辨,而不是现代科学。单纯从逻辑上批判现代科学理论也是软弱无力的,因为现代科学理论不仅有实验基础,而且在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比如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相对论中的光速不变原理,都是实验定律。在有新的实验证明它们在某种条件下不成立之前,单纯在哲学上对它们的批判是无效的
因此民间科学爱好者要想研究宇宙和相对论,就要了解现有的相关知识;提出的新理论要有数学公式,得到的计算结果不能违背已有实验,并要能预测新实验的结果。

关于你说的“异化”——即经济要素具有了领主权——是否必然?是否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西方经济学在这些问题上完全是开放的

“一开始”,在原始社会地广人稀的条件下,人类当然可以把劳动和土地自由的结合,就像渔民可以自由的去公海上打鱼——这是很“自然”的。

但是人口会不断增长,而土地是有限的,如何让有限的土地得到最佳的利用?私有制和市场制度仅仅诸多备选方案“之一”。

黑兹利特在《一课经济学》中讲:

利润来自成本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它不仅告诉我们生产何种产品最经济,而且告诉我们哪种生产方式最经济。这些问题,不仅资本主义体制必须回答,社会主义体制同样必须回答;任何想象得到的经济体制,都必须回答。对于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而言,用自由竞争企业的损益指标来作为这些问题的答卷是再恰当不过的。

天堂里没有预算约束,当然是“最”美好的。

但是,人世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管黑猫白猫,抓得到老鼠就是更好的猫。

实践是检验哪个创新方案“更”好用的唯一标准。

市场经济制度是一种创新,跟传统不一样。为什么市场这种异端能更好的抓老鼠,我不想在这里展开来写成一本西方经济学的教科书。需要指出,西方经济学并没有说那些不能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人就活该受穷,而是把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分成两个环节来对待——通过向有效利用并占有自然资源的人收取财产税,经过二次分配来发放福利,实现帕累托改进。


如果你觉得有更好的、前人从未考虑到的创新方案,完全可以提出来实践一下。不过在提出你的创新方案之前,我还是想送你一句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user avatar   si-da-wa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以为的那些脱产搞研究搞艺术的,其实都是当年贵族模式或被贵族豢养模式,本来就是菟丝子的生活模式。

现在你反过来说难道人人都没有成为菟丝子的自由吗?

当然可以,不过,凭什么?


user avatar   ge-wei-44-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的,如果你不能在你喜欢的领域有超出一般常人的成就,那基本就是悲剧。

但错不在于你,而是在于国内的环境包容性不够。以个人力量目前无法解决。

所以,如果你想跳出这个圈子,出国吧。

虽然也许出国时另外一个悲剧。


user avatar   lin-xian-sheng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尽管你用了“异化”,但是你却并不懂德国古典哲学的核心。

德国古典哲学所说的自由,不是一个龟缩在内心的自由,而是一种敢于去克服客体,使得主体自身得以发展的状态。主体设定了客体,又克服了客体,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如果主体不愿意面对客体,甚至逃避客体的规定性,或者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自由。

一个人对于他的一切遭遇,如果能本古谚所谓“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命运的主宰者”的精神去承当,确属异常重要。这意思就是说,凡人莫不自作自受。与此相反的看法,就是把自己所遭遇的一切,去抱怨别人,归咎环境的不利,或向别的方面推卸责任。这也就是不自由的观点,同时就是不满足的源泉。反之,假如一个人承认他所遭遇的横逆,只是由他自身演变出来的结果,只由他自己担负他自己的罪责,那么他便挺身作一个自由的人,他并会相信,他所遭遇的一切并没有冤枉。一个在生活中得不到平安,并且不满意于他的命运的人,遭遇着许多乖舛不幸的事,其唯一原因即由于他心怀错误的观念,总以为别人害了他,或对不起他。诚然,我们日常所遭遇的许多事情,无疑地是偶然的。但偶然的遭遇也基于人的自然性。只要一个人能意识到他的自由性,则他所遭遇的不幸将不会扰乱他灵魂的和谐与心情的平安。所以必然性的观点就是决定人的满足和不满足,亦即决定人的命运的观点。”----黑格尔《小逻辑》

而异化的滥用,遮蔽了这一层,他把自由和异化对立起来,成为了两个僵化的状态。事实上自由和异化,都不是一种状态,而是过程。自由在于敢于自我批判和自我决定的过程,而不是一种绝对的状态。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观察者网将马云称为「人民富豪」? 
  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具有欺骗性? 
  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还没有灭亡? 
  投资人正在筹办工厂。工人说:不许剥削剩余价值。投资人说:那我不建厂了。请问如何破解? 
  如果生产力高度发展,所有人造物的回收成本无限趋近于0,是否世界会变成租赁世界,这样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呢? 
  为什么民间要用“生孩子没屁眼儿”诅咒别人?有什么典故吗? 
  如何抵御「情绪温差」对思考和决策的影响? 
  假如消灭了全世界的资本家,市场经济还有多久会再次出现? 
  心理学流派之间的观念冲突严重吗? 
  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达到 24.6%,为什么青少年抑郁的这么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前一个讨论
男朋友今年工作亏本 他该不该给我发过年红包?
下一个讨论
如何快速有效地学习日语五十音?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