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麻省理工大学等美国知名大学正教授收入怎么样?真的只有 20w 美元左右吗? 第1页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居然也能在热榜榜尾连挂了好几天。

我感觉互联网上对于收入的讨论和高考选专业有的一拼,那就是越「难」的,一定是越好的,也一定是越贵的。MIT的正教授当然非常难,可以说是在学术的核心圈层的最里端,既然北美很多大厂的程序员经常都能四五十万,MIT的正教授那收入怎么也得是两百万才能符合「越难越贵」。

但是工资就那么多,于是就开始想其他的方面来弥补,比如『外快』说,比如「拿经费给自己发工资」说,比如「兼职」说,比如「开公司赚大钱」说…… 其实核心思路就是论证:顶级名校的正教授实际收入一定远远的超过20万美元,只有这样才能缓解认知失调。

这一系列的思路不仅仅应用在MIT的正教授这个问题上,如果看知乎时间长一点的话,会发现在「985正教授收入」、「公务员收入」等等问题中都有体现。都属于对自己相对不熟悉的群体的神秘化,用道听途说的个体来代指整体。

其实并非如此。

首先,外快和兼职不属于「通常收入」,现实中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大多数人是没有的,因为外快这种主要看方向、看个人,不能说进了某学校就一定有。MIT斯隆商学院的助理教授仅仅就薪水而言就可以多过20万美元,等升成正教授之后薪水更加可观,因为斯隆的名誉很好,教授又做出了很有影响力的工作,被上市公司聘请做独立董事之类都很正常,但是斯隆是商学院,商学院只是MIT里面的一个学院而已,不能代表其他学院,也并不是每个教授都有这样的机会。至于创业开公司,这个门槛更是高于外快和兼职。

至于拿研究经费给自己发工资,确实可以发一些,不过这个是有规章制度的,不是说想发多少发多少。拿着十几万美元的薪水,管着几百万美元的研究经费,很多理工科的助理教授都是这么过来的,毕竟实验室维持下去的资金占用是很大的。

事实上,大多数教授能够指望的,还真的就是自己的工资。MIT的压力很大,终身教职标准要求极高,如果上来就想着搞副业挣钱,那过tenure就很难了。

市场给教授的薪水是和教授的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斯隆的收入比较高,是因为斯隆的教授们所做的工作,比如金融、运筹、组织等等,对业界有更加直接的作用。所以工资就高一些,这高出来的部分就是「因为自己的研究对市场有直接的作用」而产生的溢价,相应的和业界的互动也更多,兼职、外快的机会也更多。

计算机系其实同理,计算机系是少有的业界和学界在不少子领域可以直接沟通的学科。同样,计算机系教授们做的工作,就有更大的概率能够为业界创造价值。从而也让自己变富。

如果你观察那些兼职、头衔比较多的教授的简历,会发现他们具体的研究方向都是业界很需要的,你可以用两个逻辑来理解这个关联:

  • 他们凑巧选择了业界需要的方向,是自己天然的兴趣给自己带来的财富;
  •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有意无意的偏向了业界更感兴趣的方向。

这两个逻辑也不冲突,比如一个人完全也可能天然的就对资产定价感兴趣,然后通过和业界的互动,不断的打磨自己的方向。但是无论如何,这些额外收入的机会和本身的高薪,都可以看作是对其研究成果对社会直接影响的奖励。

但是一些理论性特别强的专业比如数学系,薪水就低下来了,而兼职和外快的机会除了个别应用方向之外,也变少了。这里的原因就在于,研究更抽象,更脱离现实问题的教授,本质上是非常自我的——相当于是在研究一个至少在当下无法变现的成果。既然如此,相当于教授的报酬里面已经包含了「给你提供条件,让你好好研究目前不需要但是你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这个乐趣,相当于精神乐趣替代了一部分物质收入,自然物质收益就变低了

当然这也构成了一点逆选择:如果做不到用精神乐趣替代一部分物质收入,那么基本上也不要来选择这个行当了。


user avatar   veritat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也许能看懂他们的薪资,却看不懂他们的理想。

最终你无法读懂他们的收入。


user avatar   eric3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的只有20w左右,这还是老教授,新助理教授只有10w。可以合法的把科研经费往自己兜里倒腾一点,一年几万吧。

教授搞钱主要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每5年可以休假一年,去企业打工,拿企业的薪水,一年50w吧。

另一个是搞创业公司,让自己的学生给自己的公司免费打工,无本的买卖,搞成了可以上市,搞不成也能卖给大公司,其实就是卖身,把自己和学生打包卖了,比散装打工赚得多。这些年美联储发大水,估值能吹很高,一些教授靠这个赚几百几千万都是有的。

这些都是计算机这种热门专业才能操作,其他就是写书讲座挂职啥的,赚点小钱。

说白了这是文化差异,中国一些做题家想象中能在mit读博甚至当教授那就是做题家的顶峰了,肯定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是美国文化里教授是跟神父一类的人,他们的社会地位是靠“在清贫中追求精神满足”这种人设来支撑的,真么什么钱。而且美国人也没有中国人这么尊师重道,在红脖子眼里科学家都是阴谋拿普通人做人体实验的恐怖分子。

至于有些人脑补教授工作时间自由,是,你作为教授可以自由选择在每周的哪60小时工作。还有说可以躺平不被开,你当学校是傻逼么,没追求的躺平人会给你终身教职?来人啊,飞升疾走伺候。

选择当教授确实有很大一部分是精神追求,人家是真的热爱科学,一帮俗人脑补当教授有这好处那好处,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user avatar   ffanca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高校,助理教授一般7万至10万,副教授至教授一般8-9万至十几万,教授平均值或中位数差不多10-15万这个区间内。商、法、医通常明显更高些,乘以二差不多。私校通常比公校更高一些。

以上都是税前。对应综合税负百分之十几至百分之三四十。

年薪20万美元,在美国的收入妥妥是全国前10%了。换成全民,更是妥妥前5%乃至更高了。

能做到可以靠四处讲学获得可观收入的教授比例并不高。

能做到/有意愿开公司赚大钱的专业领域/教授比例并不高。

绝大多数教授,工资就是绝大多数收入了。

能拿到终身教职的教授,基本上对拿高薪的兴趣也不大了。毕竟在美国绝大多数地域,十几万的年薪,足够用了。而在此之上,终身教授的身份,对应的个体自由度、终身职业稳定性、社会地位、跨界交流、潜在和现实的社会影响力、和美国精英阶层的互动、自我实现的满足感,等等,通常要比公司职员要高得多的多,或者更准确地说,是 “可观” 和 “零” 之间的差异。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教授主要是可以兼职开公司。以及有什么新事物可以立刻投资,比如2010年附近的比特币。想来钱很容易。

到了MIT教授那个层次,钱就不重要了。


user avatar   liuxiaofei19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冷泉港实验室呆过,比MIT的学术地位只高不低,那里的教授(研究员)也只有十几万美元的工资,十多年前那里的领导Bruce Stillman的工资也就二十多万美元(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但是一个这样级别的人能够调动的资源就太多了,每个人手上都有几百万美元的科研经费,也有很多业界的联系,有的甚至可以影响国家决策,有着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力。

对于这些人来说,金钱已经不是他们的追求了。我的导师之一Dr. Adrian Krainer做出了一款治疗儿童罕见病的药物。

这个药物无论是对整个人类还是对他自己的意义,比单纯赚很多钱大多了(这个药是全世界第二贵的药物,每年销售额几十亿美元,前些天进了中国医保,引发了不小的关注,我相信Adrian通过专利转让也赚了不少钱)。

还有一些教授自己开公司的,赚的就更多了。

所以,不能单纯的用工资来评价一个教授,尤其是科学界的领军人物/名校教授。


user avatar   gao-da-quan-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是不是按20万美元不过130万人民币,连个房子的首付都不够这样算的?


user avatar   shusen-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很多皇帝有个金锄头的回答。

好几年前在Berkeley做博后的时候,经常在我家附近见一个正教授(非CS),跟她聊了一会,知道她居然买不起Berkeley、Albany的房子(好区),所以买El Cerito的房(不好)。那时候好区房价还不到百万……

另一件事,也是我刚到Berkeley的时候,找房子住。有个老教授把卧室出租,我去看了,没租,他家装修实在太破了……

还经常见到一个图灵奖得主,年纪大了,走路颤颤巍巍,开一辆很破的车。车比较小,他很胖,上下车吃力。我不信他很有钱……

还有去加拿大两所名校面试,搭过几位教授 副教授的车,都是很低档 很老的车。

有些答主非要找一两个很有钱的教授出来,当然不难找,但这没有代表性。同理,你不能拿雪花堡之类上市成功的公司的码农收入代表全体码农。

至于神马越来越吃香,更是典型的中国学阀式思维。你们看到的年纪大还很风光的,基本都是踩在上升期领域的。有多大比例的人年轻时候深耕的领域到年老时依然主流?如果方向冷了,那就很难招到学生 拿到经费,只有混吃等死的份。斯坦福 伯克利有的是这样的教授。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算不是名教授,工资包之外也有收入。比如科研经费的劳务费提成,这个国内也有,他们那里限制更少。本事再小点,暑假里开两门课多赚点课时费。就算这点也没有,社会地位也不一样。比如 COP 就不太敢查教授。


user avatar   huo-gu-itpang-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教授比的不是年薪。要是真那么幼稚地比,公立大学教授工资都是公开可查询的,昨天看有人贴图,朱松纯教授收入可查的只有好像不到40万,基本上跟一个大公司资深码农的收入差不多,甚至比一线厂子里还低。


甭说生化环材了。美国农村的普通学校教授,可能就12-15万左右,你在湾区当个护士,RN,一年至少18万吧?我大学同班同学,伯克利火坑博士,湾区教职,干了几年说日子没法过这破地方太贵,去得克萨斯了。


但是,没有一个资深码农会认为自己比本专业教授牛X。这是两条赛道,两条人生发展路线,不可比。不会有厂驴幼稚地认为,自己钱比朱教授多吧?朱教授身价应该会顶100个厂驴。


教授上班时间自由,码农上班不来在家躺平是新冠以后才有的福利;


教授越老越吃香、拿下终身教职可以高贵地躺平不会被开,最多自己学生被系主任安排到厕所对面的实验室;码农年老色衰、甚至政治斗争失败都得找下家,工作稳定性差远了;


教授有名声优势,海内外都吃这一套;码农就是打工的,默默无闻;


教授哪怕收入只有12万,也可以手下管一堆博士后、学生,可以享受“管理”的乐趣;高级码农哪怕60万,手下一个兵都没有;


教授子女上学天然有优势,甚至奥运都能找机会;码农或是普通打工人子女像刚拿金牌那个Nathan Chen,得自己努力才能进耶鲁;


所以现实社会中,教授通过开公司,财富自由的一点都不少。但你说教授人人都一点不缺钱,也是胡扯,那么多人冒着风险来回折腾,有些甚至折进去了蹲洋大牢,单纯为了学术献身,我是不信的。


一言以蔽之,如果是买买提(MIT)那个级别的大学教授,工资只是人生成就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绝大多数成就在于站在学术圈顶端、引领世界、精英代表;就像美国总统年薪40万,但人随便一个决定都是无价的,让儿子去乌克兰舒服舒服恐怕就不止40万了吧?哪怕总统下来,随便做个什么咨询或是演讲,也是每年几百万起。


在这些人面前谈工资,本身就是“皇帝的金锄头”;


但是,那些烂校烂专业的教授,生化环材也就罢了,还有什么文科研究鬼画符、XX人文化的,真的也只是普通打工混饭人。那里面拿教职看种族、看关系、看导师,黑得一匹,成就烂得一匹,要我说赚10万都是烧纳税人的银子,还真不如开垃圾车的对社会贡献大。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 15 岁女生谈方琳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她的研究成果含金量有多高? 
  月收入多少才能找到女朋友? 
  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UIUC)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认为一千块钱是小钱的人收入多少? 
  怎么看待“北大教授吴飞呼吁恢复土葬”? 
  在AIChe上发三篇论文足够申请MIT的博士后吗? 
  做科研的人自己觉得幸福吗? 
  只考虑正当收入,一名普通的国家公务员在当地的收入大概是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约 4 亿人,其资产七成以上是房产,且流动资产比重较低,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如何看待媒体报道高职院校学生获得 MIT 博士 offer?是真的吗? 

前一个讨论
能不能详细易懂的介绍一下乌克兰俄罗斯和美国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下一个讨论
美国务卿称俄罗斯可能「随时入侵」乌克兰,目前当地局势如何?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