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多名网友爆料厦门出现「蓝眼泪」,你拍到了吗?什么是「蓝眼泪」?是怎样形成的? 第1页

  

user avatar   tan-shao-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蓝光海水看着很美好是吧?其实很糟糕!

很多答主已经科普了成因,但不是很全面,我简单补充下。

我是广东人,常年生活在珠三角沿海,我们这边常见这种“蓝眼泪”,大部分时候,中国的东南沿海有这种都是因为浮游藻类,而不是其它生物,“蓝眼泪”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发光赤潮”。

之所以叫“赤潮”,是因为白天看海水是大片的土黄色或者是泥红色,也就是其他答主所说的“甲藻”造成的。

甲藻的爆发离不开两个原因,一是全球气候、海水变暖、二是海水富营养化(磷、氮),这两个原因给藻类的爆发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因素,而且爆发的周期在不断缩短。

这种看似绚烂的海水,其实是海洋中其它生命的灾难,犹如海洋中的沙尘暴,爆发性赤潮会在短时间内消耗海水中大量的氧气,导致水体低氧,鱼类会逃离或者浮在水面吸取空气。

可怕的是,鱼类在水面吸取空气并不能很好地避险,因为这些甲藻密度太高,会堵塞鱼鳃,导致鱼类窒息死亡,因此发光赤潮发生时和过后,往往都会都不少鱼类尸体出现,甚至有些地方会出现恐怖的死鱼群。

而这些死鱼在水中的分解过程会进一步加剧海水的营养化和缺氧状态,形成恶性循环,这是非常糟糕的,臭气熏天,海水夜光,并不是什么好事......

由于这些年近海环境破坏未得以恢复,鱼群数量依然在下降,所以发光赤潮发生时也比较少见到死鱼群,当然这只能说明情况很糟,不是什么好事。


user avatar   you-ge-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蓝眼泪的始作俑者是甲藻类或海萤。大多蓝眼泪的出现以荧光藻为主要代表。这些甲藻类和海萤体内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受海浪拍打等刺激时发生反应,产生浅蓝色的光。同时,蓝眼泪的形成也受到水温、天气、风向等因素的影响,回南天、潮越大、云动快,邂逅蓝眼泪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哈哈哈,为了对得起回答的被喜欢 ,有必要追更一下。

(比较系统,篇幅较长,可直接划至感兴趣的标题部分悦阅。)


=====我是友好的分割线=======

关于“蓝眼泪”……

是什么

泛指夜光藻、海莹等海洋浮游生物受海浪拍打等刺激时,这些甲藻类和海莹体内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因应激反应,产生浅蓝色的光,引起的一种现象。

这些发光生物中,引发蓝眼泪现象的首当其冲者要属希氏弯喉海萤(以下简称海莹)。

其它叫法

这种现象除被称“蓝眼泪”以外,还有海中极光、神迹、海中荧火等,英文别称有blue sand 、otracod、seed shrimp等。

本人觉得还是蓝眼泪最为贴切和唯美。

难道你看到类似“seed shrimp”(种虾)这样的名字,还会魂牵梦绕带着无限遐想地来看这篇文章吗……嘻嘻嘻


呈现形式

在夜晚的海滩上,无数的海萤就像碎落在海面上的蓝宝石一样,又仿佛是大海的眼泪,梦幻美丽。蓝色荧光在夜间闪闪发亮,非常具有观赏价值,也是拍照摄影的好素材。

如果当天的风浪足够大,海萤甚至会被风吹起来,飘在空中,围绕在人们的身旁,仿佛萤火虫一样。


形成原因

这些发光浮游生物骤然大量增殖且被潮水卷上沙滩,受海浪拍打等刺激时因应激反应,产生浅蓝色的光。

骤然大量增殖原因可能有海水不流动、富营养化、日照量增大和水温上升等因素综合作用。被潮水卷上沙滩则可能因为潮越大,涨潮,天气、风向等原因。

因此,回南天、潮越大、云动快,邂逅“蓝眼泪”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常出现的时间及地点

一般在六七月份出现,晚上7点后,涨潮时。

近年有报道出现的时间跨度已达2-8月间不间断出现。

最近的月份有2022年2月12日厦门海滨,最远的月份有2013年8月13日福建平潭坛南湾沙滩等。

而在每年4月到5月之间,蓝眼泪也是中国台湾妈祖旅游吸引游客的一大景色亮点。

主要分布于日本、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福建等地沿海。

福建地区:平潭的综合实验区流水码头、猴研岛海滩、坛南湾海滩、田美澳沙滩,泉州净峰惠女湾,厦门海滨、筼筜湖畔等。


相关科普

海洋发光生物代表——希氏弯喉海萤

目前已知的海莹至少有10个种类了。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希氏弯喉海萤。

希氏弯喉海萤是一种在海底生存的微生物,靠海水的一种能量生存,昼伏夜出。在生物学中归为甲壳纲介形亚纲海萤科,弯喉海萤属,也被认为是介虫的一种。

身长仅有0.2mm至2mm长,是一种非常美丽的会发光的海洋浮游生物。昵称海中的萤火虫。虽渺小,也有着自己的心脏和其他介形亚纲动物所应该具有的特点。

科学家们在距今约一亿年的白垩纪琥珀中首次发现介形类,希氏弯喉海萤虽为“甲壳纲介形类”,但主要生活环境在在水中,已经化石化。

其体内有一种叫发光腺的东西,受到海浪拍打等刺激的时候,就会把直径只有万分之一厘米的荧光素黄色颗粒,和直径只有万分之二厘米的无色荧光酶颗粒(这种生物体内一些特殊物质的氧化而发光,与酶的关系比较密切),以及由发光腺中产生的粘液一齐排入水中。这些从生物体内排放出来的发光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光能,产生浅蓝色的光。

发光原理常常被人们阐述为海洋荧光素和氧气反应,产生了一些中间体。而在这些中间体热分解成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能够产生一些高能激发物质,这个“退激过程”往往能够产生蓝色的荧光。

海莹散发的光,波长变化在448-463纳米之间。着色为蓝色调。

而蓝色的光也是在海洋中传播速度最快的。

其实海洋中的发光生物有时不仅仅只发出蓝色光的,还有其它颜色。而各种颜色的光在大海中的传播速度不一样,像红光、橙光、黄光,这样光波较长的光被射人海水后,随海洋深度的增加逐渐被吸收了,这个时候蓝光既脱颖而出,成了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最快的光


浪漫美景背后的思考

一次蓝眼泪奇观持续的时间,大约在2个小时左右,浪漫又凄美。

金鱼的记忆有7秒,“蓝眼泪”的梦幻仅10秒,犹如天上烟火,美丽却短暂……

一滴滴细腻的蓝色眼泪,漂浮在大海中,让人浮想联翩……

但其实,“蓝眼泪”也是赤潮的一种……

构成赤潮的浮游生物种类很多,但甲藻、硅藻类大多是优势种。当发生赤潮时的浮游生物的密度一般是102—106细胞/毫升。

赤潮是伴随着浮游生物的骤然大量增殖而直接或间接发生的现象。本来是渔业方面的用语,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水面发生变色的情况甚多,有绿褐色(厄水)、赤色(苦潮)、蓝色(青潮)及淡水中的水华等,都是同样性质的现象。


赤潮原因:一般以为是由于水不流动、富营养化、日照量增大和水温上升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城市和工业废水的增加而出现了富营养化,例如在东京湾、濑户内海、有明海等赤潮频繁发生。关于赤潮成因尚没有定论,科学家们认为,赤潮是近岸海水受到有机物污染所致。


赤潮有时可使鱼类等水生动物遭受很大危害。由于赤潮浮游生物堵塞鱼鳃,引起机械障碍,死后分解,迅速消耗氧气,水中氧气不足,并分泌有害物质,危害甚大。

在正常的情况下,海洋中的营养盐含量较低,这就限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有些鞭毛虫类或者甲藻类还是一些鱼虾的食物)。但是,当含有大量营养物质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主要是食品、造纸和印染工业)和农业废水流入海洋后,再加上海区的其他理化因素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时,赤潮生物便会急剧繁殖起来,便形成赤潮。

海洋的频频赤潮或是一种自清洁行为。

但过于频繁势必会破坏生态平衡。

因此,在惊叹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景观之余,或许我们也该有所警觉——若管不到工农业生产大行业的环保运作,至少可以从身边小事着手做点什么。是否可以大到尽量少排放生活污水,小到欣赏一场“蓝眼泪”盛宴时,不要为了刺激而向海中抛掷异物,危害海洋环境?

保护海洋环境,就从我们这双可爱的小手做起吧!笔芯。




(图片内容等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我是游格——

游戏人间的外星生物


user avatar   cherry_catfish 网友的相关建议: 
      

“蓝眼泪”是一种生物发光现象(bioluminescence)。

大量聚集的发光生物受到外界的刺激(例如船只驶过、波浪拍打)都会产生“蓝眼泪”。这种发光现象是生物体受惊扰释放出荧光素与荧光素酶,产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据溯源,“蓝眼泪”这一说法最初来自日本冈山的泪海。在那里,海浪汹涌,在激发海洋生物发光的同时拍打着石头,将发光生物留在石头上,看起来就像石头在流泪。

其实海洋里会发光的浮游生物很多,水母、介形类的海萤等等都会发光。引发我国沿海“蓝眼泪”现象的最常见的发光生物其实是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

当然了,海萤也是常见的一种“蓝眼泪”生物。

不过不一定是希氏弯喉海萤,所有海萤科的都会发光,不然怎么叫海萤”呢?:)

海萤我也拍过,在小亮君的《海错图笔记》里出现过。

厦门出现“蓝眼泪”并不稀奇。事实上,据专门研究夜光藻的老师介绍,我国每年从1-2月起,夜光藻的暴发性增殖往往展现出由南往北扩散的现象。先从海南开始,接着广西、广东也会出现,然后是福建...逐步向北。

福建平潭岛的“蓝眼泪”相对出名,是因为它在每年4-6月会稳定出现。当然了,不是每天都有,但每次暴发都能持续几天。刮风比下雨更容易影响“蓝眼泪”的暴发情况。7-9月还会有,但是就相对罕见了。

“蓝眼泪”暴发的具体原因和机制可参考:

其实我在上面这篇回答里已经把“蓝眼泪”介绍得很清楚了。现在基本每年一到春季就有类似提问,感觉“蓝眼泪”快要变成每年热点了....

以下是我这两年拍的一些平潭“蓝眼泪”(手机效果)。

各位还有其他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在评论里问,毕竟在下从2015年开始就关注“蓝眼泪”了(叉腰)。




  

相关话题

  为什么人对外星人的想象都脱离不了人类本身的形象?外星生物还有可能长成啥样呢? 
  同性之间不能生子,那同性之间不属于同一个物种吗? 
  从进化论上如何理解无机氰化物会成为绝大部分动物的剧毒? 
  如果海盗尝试劫持世界各大国的军舰,劫哪国会死得最惨? 
  马人蜘蛛精之类的有两个腹腔的半人生物,他们的内脏系统怎么工作,他们的人身部分是只用来摆设吗? ​​? 
  在地球生物中,为什么只有人类与众不同发展出智慧,有没有可能我们来自外星? 
  蚊科动物对人类有哪些正面作用(比如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生物武器价值)? 
  为什么绿叶海天牛可以通过食用藻类获得叶绿素? 
  反馈调节一定要求生物体有神经系统吗? 
  如何绘制出合理的怪物解剖图?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马斯克准备开采太空小行星上的黄金?未来人类有没有机会去开采灵神星上的黄金?
下一个讨论
日本政府拟将入境隔离时间缩为 3 天,入境人数上限提至 5000 人,目前当地疫情形势如何?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