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腾讯2月24日发布的碳中和路线图? 第1页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碳中和“这词在网上热闹了那么久,互联网行业总得有个大厂站出来。


以前我对气候变化没有感觉,认为只是《后天》这类好莱坞电影里的剧情。经过去年河南雨灾后,这事有实感了。

燃烧石化能源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加速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干扰大气环流——不稳定的大气环流产生大量极端气候,忽冷忽热,骤旱骤涝。

因此对我国而言,碳中和最直观的迫切性不仅仅是海平面上升,还有粮食安全。

这几年的南旱北涝,有人建议南方种小麦北方种水稻,南北作物互换一下就有望收割气候变化的“红利”。

且不说这个切换成本有多高。农业生产高度依赖气候的稳定性,作物和水利灌溉设施没有长腿,不能打包装箱发个快递搬走。你辛辛苦苦种的小麦在收成期里遇到暴雨,后果就一个:成片成片地烂在地里。不稳定的气候能够打击产粮区,而农业生产的土地属性和长周期决定了我们难以取利,只能避害。

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在415ppm以上,离京都议定书里的极端气候高发值450ppm已经很近了。去年河南粮食产量减产4.1%,其中秋粮因灾减产10.8%,绿色低碳不是口号,是现实压力。


但具体怎么绿色低碳,又是个大问题。

当前经济发展的主力依然是工业化,而欧美社会在前三次工业革命里,没什么绿色低碳的概念。

排放权就是发展权。你撒欢地排放温室气体排了两百多年,现在你完成了产业升级和去中低端工业化,转身就让我保护环境限制发展,逗呢。

因此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原则,“不是要限制发展,是要在发展当中推进减碳”(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强调先立后破、循序渐进,优先推进节能减排和绿色能源,不搞一刀切的单纯去产能,也不鼓励仅靠购买碳排放额度来中和达标。


节能减排和绿色能源两大优先级定下来后,互联网企业就该干点活了。

因为:一,绝大多数企业对碳排放毫无概念;二,互联网企业因为业务高度线上化且轻资产,碳排放痕迹很容易梳理,可以优先展开。

以腾讯的这份报告为例,就三件事:

我们排了多少碳?

这里其实就两大块:你消耗的能源里的碳,例如你用的煤电;和你消耗的物资,因为生产它们也会产生碳排放,例如盖大楼买设备。

腾讯一算:我们去年大概排了511.1万吨碳。

其中公司的汽车、发电机、空调,1.9万吨。这是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腾讯用的电,主要是自家的服务器和办公楼,234.9万吨;腾讯供应链,也就是腾讯出钱让别人盖楼、租别人服务器,买别人设备,274.3万吨。

这些碳排在哪些环节了?

那1.9万吨就是汽车空调发动机,好说;

腾讯用的电,99.7%用在服务器和办公楼;腾讯供应链的碳排放,38.3%在租赁服务器的用电上上,50.4%在服务器和盖楼这些物料设备的生产上。


好了,最重要的三,怎么减?

办公楼可以选建能吸收雨水、采光更好的设计,降低电力使用。这块的功劳在楼宇设计师和工程师身上(但还是感谢腾讯为绿色设计掏钱)。

真正的重点在服务器。

运营服务器(也就是所谓数据中心)的75%的成本在电费,而电费的40%用在降温。这个很好理解:服务器24小时开着,散热;过热就容易降频或者宕机,所以要开空调。

而这个耗电总量惊人。

16年全国数据中心有130万左右个机架,耗电量1200亿千瓦时,占当年全国用电量的2%,超过一个三峡大坝的全年发电量;现在全国数据中心在用机架超过400万个,全国用电量占比已经超过3%。这是互联网企业最该节能减排的领域。

腾讯主要干的是两件事:

一,拉高制冷效率。

例如把服务器放在凉快的山里,自然降温,不要额外用电;用耗能更低的液冷、冷板风冷技术;把余热回收起来,冬天拿去供暖不用额外烧煤。等等。

二,定向使用绿色能源。

风电光电是低碳,但风电光电不那么好用。因为风电晚上多,光电白天有,而电网需要峰值稳定。于是腾讯直接给服务器们建专门的光伏发电站,配以专门的煤电或天然气调节。这样增加绿色能源使用的同时,不增加电网峰值波动风险。


不过互联网企业真正的价值并不是自我减碳,而是数据能力。

常态的数据能力是宣传,腾讯去年单是在自家游戏里植入碳中和知识,就触达了1.1亿用户;微信上的低碳星球小程序,是国内首个个人碳账户与碳交易平台;

更进一步的数据能力是效率工具,把原本需要线下操作的行为搬到线上,例如视频会议、在线文档等无纸化、远距离办公。

但碳中和的真正痛点不是具体减碳措施,而是“知道哪里能减哪里不能减”。运动式减碳的根源就在于减碳有具体指标而无具体目标,于是一刀切。

因此数据能力对碳中和的最大贡献,在于形成普通企业可以复用的碳数据基建,帮助中小企业计算碳排放和碳足迹。

这份报告里我个人觉得真正出彩的,就是腾讯参与了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块化。

这个概念我前几年接触过,简单来说就是“整栋楼都数字化,从用了多少钢筋到用了多少电,我都能知道”。但因为技术限制,BIM在建筑业本身用得不算好,施工真出问题了还得翻图纸。

腾讯是基于物联网来对接光伏发电和楼宇内全设备,结合人员的活动数据,不仅能知道哪里该关灯关空调,也能知道光伏要储多少电、缺口有多少。能实现精准的减耗,这是一个比较务实的创新。


总之,于公于私,碳达峰碳中和都是必然要做的。眼下最大的障碍,就在于都不知道该怎么做。

大厂要有大厂的样子,希望其他企业也能早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user avatar   li-jian-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碳中和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媒体上宣传,好像都是国际组织的事情,政府的事情,大企业的事情,和我们老百姓距离很远,其实并不是,我们以及我们的父辈和祖辈的日常生活中都有各种不自觉的“减碳行为”,只是大家没有意识到罢了。

比如说我们出门到超市买东西,带着布袋而不是用塑料袋,比如说我们把洗澡水拿来冲马桶,家里使用节能灯,用太阳能热水器取代电热水器等等,这些行为在父辈和祖辈身上很常见,节约本身就是一种减碳行为。

我们平常所说的“碳排放”,并非仅仅只针对于二氧化碳,而是指的温室气体,只不过二氧化碳比较常见,所以计算为二氧化碳的当量,过多的碳排放就类似于给地球盖了棉被,在棉被之下,气温升高,气候异常,冰川融化。当然,我们所说的“气候异常”并不仅仅指的是气候变暖,这几年大家应该明显感觉到气候的不正常,例如洪水增多,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周期变短等等。

2020年12月12日,中国承诺,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中国处于工业化深化阶段。基于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测算,2020年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但从基本实现工业化到全面实现工业化,至少需要10年时间。当前,中国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工业化进程,才能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后工业化时代”。

进一步深化工业化进程的事实,揭示中国现阶段对能源的消耗是巨大的、增长的。我国能源消耗所产生的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约85% ,其中约70%来自于工业生产活动。

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全年49.8亿吨标准煤,比2019年增长2.2%,其中,煤炭消费量增长0.6% ,原油消费量增长3.3% ,天然气消费量增长7.2%s。可见,我国化石能源消费仍以较大的幅度在增长。

任务艰巨

碳中和势必会倒逼中国的经济转型,势必让中国经济从高碳经济转向低碳及经济,在能源领域,从以高碳能源的煤炭消费,转向到低碳能源的非煤炭消费,从钢铁,建材,有色,石化之类的高碳产业,转向到战略性新兴的低碳产业,碳中和本质上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绿色工业化革命。

传统的能源产业是采掘业,而绿色能源是制造业,这是新旧能源最大的区别,我国实现碳中和还有一个好处:由于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在进军碳中和过程中,在降低能源消耗的过程中,本身也使得本国的能源独立,这对于国家安全尤其是经济安全有极大的益处。

要达到2020年中国所设定的目标,在能源方面必须要做加法和减法。减,就是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尽量减少碳排放;加,就是碳抵消,使用成熟碳汇技术的碳汇量购买,支持新兴的碳抵消技术,以减为主,以加为辅。

企业使用的减碳方式很容易理解,例如腾讯滨海大厦的楼顶和地砖采用可吸水的海绵转,把雨水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减少洗手间和绿化浇灌的自来水消耗。同样的,我们普通人平时也在使用这种办法,例如父辈经常在洗澡的时候用一个盆子接多余的水,集满了以后用来冲马桶,对水资源的节省本身就是减碳。

比如腾讯天津数据中心对服务器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通过热泵,市政管网的水可以加热到55度用于冬季居民的供暖,其实部分大学的公共浴室已经开始类似的余热回收,以洗浴废水作为热泵系统低位热源,对洗浴废水进行梯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

比如腾讯贵安七星数据中心,位于中国西南部贵州省的一个山洞里,充分利用天然低温让空调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对比腾讯,对于民众来说,去公共纳凉地方纳凉,例如开放的地下街,开放的人防工程,既可以减少家里的电费消耗,也解决了纳凉问题,顺便还支持了减碳。

再比如腾讯清远清新数据中心分布式屋顶光伏,腾讯云仪征数据中心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2.92兆瓦,是江苏省目前最大的数据中心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后,项目平均年发电量将超过120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约3800吨,对应减少约1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光伏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并不陌生,太阳能热水器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之物,很多家庭都在用,尽量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可以减少电费,也可以减碳。

减碳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时时刻刻就体现在我们的一举一动,衣食住行当中。

当然,对于类似于腾讯这种头部企业来说,自然要求的比普通企业普通民众更高,从企业的发电机和燃料,公司的燃油车辆,制冷剂的逃逸,数据中心的用电,冷却和供暖,所在楼宇的采光,供暖和制冷,经营中上游原材料,办公用品的购买,废物的处理,甚至包括员工通勤,商务旅行等等,处处都可以减碳。

碳中和必须可验证,可测量的,并且可以结构性的去看到底排放了多少。以腾讯为例,腾讯是有明确的基线年,2021年腾讯温室气体511.1万吨,其中腾讯拥有或者控制的温室气体直接排放1.9万吨,购买的能源产生的排放234.9万吨,供应链产生的排放274.3万吨。

在明确了基线年的碳排放量,以及整个碳排放结构上,才能去做减碳的工作,从整个碳排放的结构来看,腾讯超过 90% 的排放集中于电力、基建和设备采购,这是减排的大户,有针对于此:

在基建方面,重点是减排节能,例如建筑物对于雨水的循环利用,减少自来水消耗,尽可能多利用自然光,减少照明消耗,通过空调末端控制的技术优化改造和管理节能,尽可能的使用分布式光伏项目和储能电站。

在电力方面购买方面,长期稳定的采购绿色电力,签订长效合同。

在设备采购方面选择可持续利用的产品和节能产品。

有了2021年511.1万吨这个基线年为参考,再对比整个碳排的结构,有针对性的减碳,才能在碳排数据的可追溯,对未来得到可预测,以及对减碳手段的评估。

由于供应链复杂性,在小部分排放无法实现减排的情况下,使用碳抵消来实现减排,也不失为一种走向碳中和的方式,但是碳抵消本质上还是把自己排放的碳转移到他人身上,使用碳抵消不意味着消减本身的减碳工作,应当以减排和绿色电力优先、抵消为辅。

在抵消方面,例如腾讯正在联合冰岛 Carbfix 公司推广的二氧化碳矿化封存技术,先把二氧化碳在高压下溶在水里面,再注入地下的岩层,实现二氧化碳的快速固化。

有一个误区:减碳可能会降低人们的生活品质,其实并不会,减碳本身就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碳中和本身就符合我国的传统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的,随着科技的进步,碳中和在消费上愈发不敏感,而碳中和带来的环境改善是实实在在的。

支持碳中和,有利于我国的环境改善,有利于我国的经济转型,有利于我国的能源安全,希望包括企业,政府以及公众,都应该参与到其中。


user avatar   huo-hua-de-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据我研究,每天工作12小时会比每天工作8小时,至少增加50%的碳排放。

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希望腾讯公司能从这个角度入手,切实提出节能减排的举措,并且落地实施。

非常期待,看好你哦~




  

相关话题

  正规大排炸街(不违反交通规则,不在深夜炸街的那种)是否会被谴责,请教各位大佬? 
  刚来北漂,没有从业经验如何成为产品经理? 
  你对自己的身材长相满意吗? 
  为什么企业内训一直没有效果?有什么切实的措施能提高内训的效果呢? 
  既然学而思这么好,为啥正规学校不采用学而思的教学体系与方法呢? 
  微信改变了你对腾讯的印象了吗? 
  双胞胎在日常生活中会有哪些特别的经历? 
  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接连宣布取消超前点播,这可能给行业带来哪些改变? 
  市场监管总局对腾讯、杭州阿里创业投资等进行行政处罚,腾讯、哔哩哔哩被罚款 50 万元,释放了哪些信号? 
  长得帅是什么样的体验? 

前一个讨论
俄罗斯被踢出 SWIFT 系统会有哪些影响?
下一个讨论
专家评「江苏试水推迟退休」称「或是弹性退休的一种尝试」,如何看待推迟退休?你会选择推迟退休吗?





© 2024-06-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