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12 代酷睿轻薄本开始大量铺货,综合表现有哪些提升?更适用于哪些应用场景? 第1页

  

user avatar   sms-parry 网友的相关建议: 
      

# 12代英特尔 -- 异构为王

今年,英特尔发布了新款的12代系列酷睿处理器,其中特别亮眼的是全新的架构设计,也就是 Alder Lake的异构多核架构。

以往放在笔记本上的CPU,多数是采用多线程技术的核心,比如常见的六核十二线程,而异构多核,指的是同时存在不一样的核心组成的混合计算架构。

比如 i7-12700H 是14核20线程(6P8E),6个核心十二线程的性能核(Performance-core),8个核心八线程的能效核(Efficient-core),相当于六核十二线程,再搭⼀组八核八线程。

这种P核性能核搭配 E核能效核的设计,能够集合高性能和高能效两者的优点。

P核 P-Core 在各方面都做了优化和提升,每个核心有两个线程数,单核性能和频率大幅提升,提升点在于高负载下的巅峰性能。

E核 E-Core 的关注点则是在于能效上,四个核心为一组,没有多线程,性能接近6代Skylake,但功耗大幅下降,提升点在于低负载下的功耗控制,以及在同等面积下增加性能密度。

毕竟一个P-Core 的面积就等于一组 4 个 E-Core 了。

这样的异构核心设计,对比11代英特尔酷睿的性能来说,提升可谓是引人注目。

从手头测评的真实机器笔记本的跑分来看,在同样75W功耗下,H45系列的 i5-12500H 十二核心十六线程,比去年的 i5-11400H 六核十二线程,跑分高了 38%。

i7系列 76 W的新品,相比80W的旧款跑分,提升了17%。

跑分的数据源来自知乎维生素P,也就是笔者自己的测评。

英特尔处理器单核性能的提升,对于实际生产力的帮助很大,因为目前市面上不少生产力工具主要还是吃单核性能,没有做过多的多线程优化。

英特尔和微软配合在异构核心调度上做了很多适配和优化,相关的驱动也更加稳定。通过 Thread Director,可以在硬件层中间获取到更多操作系统调度的信息,帮助Win11的系统调度来更好地发挥出这种异构的能力。

对于生产力来说,高性能的处理器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市面上游戏本和一些全能本搭载的 H45 系列,已经在市场上展现了过人的实力。

除了高性能游戏本,同样高性能的也还有轻薄本。随着各厂商对轻薄本散热能力的增强,功耗释放的优化和调教,目前轻薄本也一样能发挥出不错的高性能水平,不再是两三年前那样,只能被人说做office轻度文档工作了。

在市场环境追求激进性能的浪潮下,英特尔很敏锐的抓住了新的契机,通过异构核心切入全新的技术和架构,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强的选择。

# P28系列 -- 高性能轻薄本

P28 系列,动态功耗是 28-64 W,官方的定调是高性能轻薄本系列。

随着对轻薄本性能释放的加强,以及CPU的技术推进,进两年市场上不再是哪些15W的轻薄本为主了,出现了越来越多功耗释放在 25W - 40W 的小钢炮。一些优秀的产品在16寸做到 45-55 W 都成了基本操作,所以高性能轻薄本的概念应其而生,落地成真。

英特尔此时推出的 P28 系列,正是对市场高性能轻薄本的回应。

简单来说,P28是在过去普通质感轻薄本和高性能激进游戏本中间的这么一个定位。如果对相关参数不感兴趣,可以跳到下一部分直接看机型介绍。

目前市面上即将铺货的主要会是 i7-1280P ,i5-1240P 这些CPU。

  • i7-1280P,14核20线程(6P8E),28W基频 1.8GHz + 1.3GHz,MGF 1.45GHz
  • i5-1240P,12核16线程(4P8E),28W基频 1.7GHz + 1.2GHz,MGF 1.30GHz

i7-1280P 是和 H45系列 i7-12700H 同样的核心,并且频率在低功耗下的表现更好。

i5-1240P 大概率会是更多人性价比的选择,16线程对于多数人的生产力来说都足够了。

28W-64W的功耗调教,给小钢炮机型充分的发挥空间,如果配合 LPDDR5 内存,核显表现也会相当不错。

如果你的需求主要只是办公,没有特别一定要追求极致的强性能,选择 P 后缀的 i5 即可。

如果你的需求是工程师、程序员之类,需要追求CPU的高性能,或者是大量的涉及到编码解码的需求,选择 i7-1280P 即可。

注意是 i7-1280P,后缀是 80P 的 P28 系列 i7,不要选错。

# 机型介绍

Intel的P28系列已经开始铺货,大家可以在下面卡片预览。


· LG gram 2022

目前已知的是有 gram16, gram 17版本。

大屏长续航超轻量轻薄本,市场上暂时独此一家。

16寸核显版重量是 1.19kg,2050独显是 1.28kg

17寸核显版重量是 1.35kg,2050独显是 1.44kg

  • CPU配置有 i5-1240P 和 i7-1260P
  • 80Wh电池 65W适配器 可选 RTX 2050独显
  • LPDDR5-5200MHz 内存, PCIe 4.0 固态硬盘
  • 2560×1600 16寸屏幕,P3广色域,350 nits 亮度

性能释放表现暂时未知,去年短时能冲上 20W,长时烤机 18W。所以对于这款机型从产品定位的角度来说,更倾向于推荐选购 i5-1240P 的核显版本,内存选16G。

另外还有一款360的翻转本,LG gram 360 16 2022,这一款在韩国发售的版本是捆绑 i7 才有16G的,1260P的 i7 规格上和 i5 一致是12核,所以性价比一般。

售价预计都是在万元以上,适合追求大屏长续航超轻量轻薄本的高预算用户。


· XPS 13 Plus 9320

  • CPU配置有 i5-1240P, i7-1260P, i7-1270P, i7-1280P
  • 55Wh电池 1.24kg重量
  • LPDDR5-5200MHz 内存, PCIe 4.0 固态硬盘
  • 1920×1200 13.4寸屏幕

不太确定国内会选择多个i7还是只上1280P的 i7,推荐选购 i7 的话一定是优先考虑 1280P。

XPS这次做了比较多的改动,整个C面有很大的设计变化,包括非实体的Fn 功能键,一体化的触控板。机器仍旧是超窄边框,机身坚持做薄的设计,观感和品质感确实不错,实用性可能就千人千面了。

售价预计在13000以上。


· 宏碁 非凡S3 14寸

  • CPU配置有 i5-1240P, i7-1260P
  • LPDDR4X-4266MHz 内存 PCIe 4.0硬盘
  • 16:9 的 2.5K屏幕

可能是今年最便宜的EVO轻薄本了,从参数配置来看性价比非常高。

同理,更推荐 i5-1240P 版本。


还有一些轻薄本,选择了更激进的H45系列。

· 机械革命无界16/ 无界16Pro

  • 重量 1.7kg 电池70Wh
  • 配置是 i7-12700H,可选 2050独显
  • 90W电源适配器,双插槽内存,双固态插槽

这两台机器笔者都有测评,重量很好,核显版本是完全强CPU生产力的机器, 可以说是程序员高性能CPU笔记本的背刺。对于有视频渲染,或者一些生产力需求,也可以考虑选购独显版本的全能本。

无界16是核显,无界16Pro是独显,价格非常实惠,性价比挺高。

首发价 6299 的 i7-12700H + RTX 2050,屏幕 2.5K 120Hz

核显版本是5299首发,目前市场价大概 5500 左右。


· 联想 Thinkbook 14+/ 16+

Thinkbook 14+,屏幕 2.8K 90Hz

  • i5-12500H 核显是 4999 元,可选 2050 独显 6299元。
  • i7-12700H 核显:6099元,可选 2050 独显 6999元。

Thinkbook 16+,屏幕 2.5K 120Hz

  • i5-12500H 核显是 4999 元,可选 2050 独显 6299元。
  • i7-12700H + 2050 独显 6999元

H45标压处理器,性能小钢炮。

从产品和市场的情况来看,联想这波也有可能是做价格锚定,本身 RTX 2050 的成本可能不低,放在轻薄本上散热的压力也比较大。

加上过去很多人选购思路去买独显并不是真的有独显需求,而是预算还有剩,想着买多个独显就能性能更好,万一以后自己用得上,“感觉”可以多用几年。

核显版本的差价实在比较多,如果没有独显的生产力需求,在Thinkbook 14+ 激进的性能释放下,选购英特尔H45系列标压的轻薄本已经有足够强的CPU性能了,而且96EU的i7核显对于轻度纯剪辑没有过多渲染的工作也可以胜任。

联想这边的小新Air/ 小新Pro /Yoga Air/ Yoga Pro 也开始准备预热了,预计会在四月底预售。

轻薄本P28系列的花魁究竟是谁?接下来的几个月会见分晓。


user avatar   ling-yin-aya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还选个毛

几个老头,谁能活到11月谁自动当选




  

相关话题

  有哪些可以流畅玩《赛博朋克2077》的笔记本推荐? 
  为什么有的笔记本电脑店卖的比官网便宜很多,还送一大堆东西,但是不建议在实体店买? 
  2021年「矿难」什么时候来临? 
  Intel 12代桌面处理器顶盖上的多边形标志代表什么? 
  苹果换自家M1 CPU能够那么快上市,为何国内操作系统和CPU公司为何不借鉴一下? 
  年初买的 5900X,现在要不要升级 12900K,使用上差别大吗? 
  为什么英特尔要坚持在他的i系列中央处理器上集成显卡? 
  这两个轻薄本哪个好一点? 
  如何看待苹果抛弃intel,转向ARM架构? 
  现在的家用处理器能够满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造原子弹所需的计算量吗? 

前一个讨论
有一个"白富美"女友或老婆,是种怎样的体验?
下一个讨论
历代皇帝中有哪些书法水平很高的?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