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大家对碳化硅器件的前景如何看?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shuj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SiC的碳化结构应力大,坚硬,做基材是很优选的,挑战在于大尺寸器件的加工,激光切割不到nm级;

主要用在功率器件上,有益于解决瞬时电流击穿等理化特性。目前看到SiC的产业化主要是制作高温/高频/大功率/高压器件的基材,基于SiC基材的方案可以让系统效率更高、重量更轻,散热设计就更简单,并且结构更紧凑。

另外,8英寸和6英寸SiC生产的主要差别在高温工艺上,例如高温离子注入,高温氧化,高温激活等,以及这些高温工艺所需求的hard mask(硬掩模)工艺等。” 高温工艺关乎着SiC的良率,这也是各大SiC厂商所着力研发的关键环节之一

主流方向是在电动汽车领域,SiC基材的MOSFET的效能比硅基IGBT更优,比如在车载充电和快速充电桩的场景里,SiC的功率半导体用在驱动和控制电机的逆变器+车载充电器和快速充电桩,它跟传统硅基器件相比,就会在充电过程中更减少能量损耗,也相应的就减少了所需的电容+电感的数量,当然进一步从理想化的应用来看,还有更低的阻抗可以带来更小的尺寸,更高的工作频率可以有效降低电感/电容等器件的尺寸,并且更耐高温,可以减小冷却系统的尺寸,最终带来的是系统级的体积缩小和成本的降低。

但当下的行业趋势让Cree也倍感压力,进而疯狂扩产;主要原因是各大车企在SiC功率芯片长期缺货的情形下开始自研和自产:【例如比亚迪计划投资建设SiC晶圆生产线,总投资超过7.3亿,年产能达到24万片;一汽集团合资建设的碳化硅项目正式投产,一期投资2亿元;吉利汽车的子公司与碳化硅企业芯聚能半导体等,合资成立了广东芯粤能半导体公司;韩国现代汽车计划在内部开发以碳化硅技术为基础的功率芯片,并在2022年新车上使用。甚至富士康鸿海(已开始造车)也宣布以5.87亿人民币收购旺宏电子六英寸晶圆厂,计划2024年生产18万片碳化硅芯片。


转自疯狂的芯片:

SiC行业龙头Cree有一个数据:以后的SiC是可以提高3%-5%的逆变器效率的,那么电池成本也会极大降低了。

Cree预计到2022年,SiC在电动车用市场空间将快速增长到24亿美元,是2017年车用SiC整体收入(700万美元)的342倍。另据Cree测算,SiC逆变器能够提升5-10%的续航,节省400-800美元的电池成本(80kWh电池、102美元/kWh),与新增200美元的SiC器件成本抵消后,能够实现至少 200美元的单车成本下降。据罗姆测算,到2026年,几乎所有搭载800V动力电池的车型采用SiC方案都将更具成本优势。

目前,制约SiC功率器件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障碍依然是成本,受制于上游晶圆产能不足、晶圆缺陷面积较大等原因,目前SiC功率器件的价格是硅的5-10倍。成本问题主要是低效的晶体生长过程,传统硅晶圆制作是将多晶硅在1500℃左右融化后,将籽晶放入其中边匀速旋转边向上提拉形成约2m的硅锭,再进行切割、倒角、抛光、蚀刻、退火等操作,然后形成晶圆。而SiC晶锭的制作比硅低效很多,普遍采用PVT 法,将固态 SiC加热至2500℃升华后,在温度稍低的高质量SiC籽晶上重新结晶而成。

SiC晶圆的尺寸迭代与硅相比仍处于早期阶段,目前Cree、ST等主流厂商都已经量产6英寸晶圆,并同步进行8英寸的研发,计划最早于2022年量产8英寸晶圆。单片8英寸晶圆芯片产量可达到6英寸的1.8倍,但同时也面临着缺陷密度变高等难题。




  

相关话题

  哪种方式才能真正解决纯电动汽车超长途驾驶的需要? 
  小县城刚上班的女孩子,想买个五菱宏光 mini 做代步,家里人都反对,我该怎么劝说他们? 
  为什么纯电动车里很少有像特斯拉那样把前机舱做成行李箱的? 
  如何评价蔚来ET7? 
  特斯拉什么时候开始分红? 
  蔚来汽车 4 年亏 400 亿,上市一年市值蒸发 800 亿,这样的情况还能「烧」多久?你怎么看? 
  丰田掌门人炮轰电动汽车不环保,这一观点的依据合理吗? 
  电动车在十年内能否取代汽油车? 
  拥有一辆 Tesla Model 3 的感受如何? 
  如何评价极狐阿尔法S定价 25.19 万元起,搭载华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HI版卖到 42.99 万元? 

前一个讨论
国企混改有哪些可行的方式?应该如何推进?
下一个讨论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的技术比其他公司的自动驾驶技术先进在何处?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