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刚发布的奥迪Q8“撞脸”大通D90,你怎么看设计越来越像? 第1页

  

user avatar   DesignerZ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最前:既然要和国际大厂叫板,那么大通拿出来的图从画工上起码要达到和奥迪差不多的水平吧……


————正经的分割线————

虽然大通最近几年的车从设计角度上讲都是不错的,但实实在在还没达到别人要来借鉴它的境界,更不用说引领汽车设计趋势的BBA。

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技术上大家都差不太多,应用的车身工艺都那样,买的也都是国际上那几个厂家的机床,所以主流厂商在工艺上的极限差距并不大。

而我在之前的一篇回答中提到的,人们对于审美是有一个循环周期的,同一个周期内,这个世界的主流审美就是这样的。比如现在就是大家看圆润的看腻歪了,开始找犀利有劲的。

今天,一方面,冲压工艺也已经非常接近钢材的极限,车身工艺很长时间没有巨大革新,3D打印虽然不是新技术,但距离普及还遥遥无期。另一方面,汽车还是动力单元+驾驶舱+行李舱这样的传统布局,所以在package上也都大同小异。

大家都在总布置和车身制造工艺共同围起来的场地内转圈圈。彼此越来越像也就不奇怪了。

大嘴的形状,能尝试的大家都尝试过了。除非像马丁和宝马这样格栅形状已经上升到品牌识别的一部分并且品牌力足够强大的厂商,否则很难让人绝对认可。从某种程度上讲,宝马和阿斯顿马丁今天的人一定要感谢前人留下的这份遗产。虽然他们有时候也会因此而苦恼。

车是立体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雕塑。所以不能单纯的拿出一个graphic,好像你和我都用了大嘴的格栅,我们就一样。

新推出的现代也是大嘴格栅,甚至和奥迪一样都是六边形,但它并没有很奥迪。

我觉得一个品牌的设计语言最重要的是型面语言。各种二维化的特征可能会改变,但是型面语言则很难改变,它是一个汽车品牌的灵魂。之所以时至今日,在三维建模和VR已经如此成熟的今天油泥模型依然是世界上各大主机厂设计流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是因为“型面语言”。

比如A7和6系,相同定位、差不多的价格、差不多的尺寸。

让我们抛弃各种graphic:

可以很明确的看出来它们在型面上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它们表达的“语言”和传递出来的感性信息也是不同的。宝马6系车身表面的曲率是剧烈变化的,像肌肉一样有的地方舒展,有的地方紧绷。而A7的曲率变化则没有宝马这样剧烈,A7更平顺,高光也非常的平直。所以相对的,宝马更有肌肉感而奥迪更追求舒展的感觉。

回到题目上,这样的二维图只是忽悠外人用的。评价一款车如何如何是要看照片的。

D90的整体比例和形态不太像欧洲风格的车,反而比较偏日系。类似的还有魔改汉兰达——GS8。车头比较短,车尾相对长一点。比较多的体量感都压在后面。

奥迪则依然是我们认识的那个奥迪,姿态平稳,型面曲率均匀。除此之外,再加上近几年冲压大厂修炼出来的各种锐利棱线。

以上的一切就是一个设计语言成熟且稳定的大厂做出的示范动作。

大通和国内的绝大多数汽车公司一样,对设计开始有认知但还没有成体系。这体现在很多难以预测的特征上。

比如格栅和大灯一直到前门间非常凌乱的四道棱线,没有明确的主次关系,和车身上其他地方也没有呼应,似乎是为了做而做出来的一些特征。

特征线应该有始有终。比如从大灯开始有很明显的三条特征线,第一条在轮包上面,和后轮包呼应。第二条从大灯一直贯穿到车尾。第三条到A柱结束,和A柱上的棱线有对应关系。

回到前脸,让我们先看下同一个地方的细节。

Q8这里涉及到车身色、灰色喷漆和碳纤维三种颜色的区分。这样的交叉关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同样的地方,依然是三种颜色的区分。在二维渲染图中无法看到的细节。这两台车的对比结果自然不用我来多说。


目前我们看到的奥迪大嘴最早量产在2004年的A6 C6上。

我在很早之前的一篇回答中提到过。

之后,2006年Q7发布。

2015年Q7换代,并采用了六边形的银色整体格栅。格栅作为一个整体在前脸中被突出强调。

跟进这一做法的还有Q5和改款Q3。这样的格栅可以叫做奥迪的2.0版大嘴。

事实上,2.0版大嘴最早在2012年Q3的概念车Crosslane Coupe Concept就出现了。而那时候恐怕D90还没有立项。

大通近几年推出的车从设计上讲都完全没有过去国内商用车简单copy或者毫无美感可言的感觉。比如对于MPV有需求但预算不够GL8的人来说可能大通G10就是一个选择。

前几天偶尔在路边看到了大通新推出的皮卡。也非常明显的和国内的各种“轿货”拉开差距,似乎有了一些国际感。只要稍加改装,比如换上更大尺寸的轮子,加几个海拉的射灯,装一个钢丝绞盘,绝对非常酷。

国内的主流汽车厂都开始重视设计了,这是个好事。取得了一些进步也都值得肯定。

奥运会上朝鲜举重选手上来就要全场最大重量,结果三次都失败,你说这是勇敢还是鲁莽?


以上




  

相关话题

  开车急刹时需不需要同时踩下离合? 
  如何评价男子吹气检测超标被定为「饮酒驾车」后仍要抽血复检,最终被判为「醉酒驾车」?吹气检测会不准吗? 
  为什么有人瞧不起奔驰 E 级车? 
  请问这个东西是什么? 
  写工业级别代码是种怎样的体验? 
  如何看待成都一奥迪车超车后踩刹车,导致被超面包车失控撞车后扬长而去?责任该如何界定? 
  蔚来酷炫的电动超跑和威马务实的电动车,你更看好谁的发展前景? 
  如何评价广汽传祺GS4在碰撞测试中发动机舱起火一事? 
  如何看待up主「一鹿车评」关于《德国大众,黑中国人的钱,要中国人的命》视频的揭露,是否可靠? 
  前驱车可以爬雪山么?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工业设计能力强大的苹果对于手机窄边框没有追求?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喜欢上一个人后会变得很低姿态?





© 2024-05-3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3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