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面对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我们应该如何调整对孩子的教育? 第1页

  

user avatar   tian-yuan-d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些更新:

关于写程序:将来(指二三十年之后),写程序应该是每个人的必备技能,和现在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差不多。当然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不能写程序往往意味着拿不到很多资源和便利,会限制人的发展(如果希望能力不断发展的话)。

关于铁饭碗:自动化程度提高的一个直接结果是,一旦某职位不需要太强的认知能力,很快就会被自动化工具取代。如同面对不断漫上来的潮水,人若是不想被淹没就只能向上走。将来当然还会存在一些铁饭碗的职位,可以保几年的安稳,但是若是抱着依赖的心态,等到安稳期结束再找工作就难了;而以现在的发展速度,安稳期恐怕是持续不到一代人退休。现在IT公司里招人,如果应聘者是在大公司里做了五年十年,并且也没有特别好的成果的话,就要慎重考虑一下。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其它领域会如何变化,我不知道。

关于读书:读书仍然是很重要的,像《红楼梦》仍然是经典。不过我们毕竟不能每天捧着经典反复读(虽然语文老师可能希望这样),人还是要花大部分的精力去面对多变的现实。当然有一个例外是数学物理的书,这些是锻炼思维的,而且对将来学习很多学科都有帮助。

------------------

谢邀。

首先,世界变化会更快,竞争会更激烈。铁饭碗不会有了,一个工作做一辈子也很少见了,“努力一把一辈子享福”,“一招鲜吃遍天”等等观念,都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如果仍然抱有这样的观念,可能需要好好地改变一下。这个世界,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了。

大量记忆性的知识和重复性的技能可能不太需要了。重要的是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和充分利用工具(比如说搜索引擎)及创造工具的能力。不巧的是这三样都没有现成课本可以学习,也不存在什么资格考试通过了就可以让人高枕无忧,而大多得要亲自动手。总的来说,技术发展是不断加速的,以后“在做中学”“在摸索中学”会成为主流。往往今天某个人开发了个工具,明天就轮到你用上了,没有教材没有手册,能在短时间内摸索出来的人,大家会欢迎。

将来大部分人大部分时间都会处于信息过载的状态,知道轻重缓急和本末,永远抓住主要矛盾并且即刻行动,这类“流动技能”会越来越重要。而要掌握这些技能,非与实践紧密结合不可。

要成长,长期的自律变得更重要。将来的节奏会越来越快,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从自己不小心流失的注意力中赚钱。一个人的注意力如果一直流失,他的成长就会停滞不前。反之如果具备静下心来学习和做事的能力,那可以比别人走得更远。

交流能力会变得非常重要。好的交流能力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因为书本不再是知识的主要来源,拥有自己所需要知识的,可能是一个会议,一篇文章,或者是一个论坛,一次聊天。找到最有效率的信息来源,要比事事亲为或者死啃书本要有效率得多。另外,人类交流本身应该说是目前AI最难做的部分之一,并且也没有百分之百替代的必要。

总的来说,我能想到的教下一代的办法就是自己有最新的观念和技能,并且不停地实践,以期达到耳濡目染的效果。毕竟言传身教是最有用的。自己坐着不动却要让孩子拼命往前跑的话,可能会很难。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 特殊孩子上普通学校」给班级其他孩子带来困扰? 
  如何评价岳云鹏在《嗨嗨星朋友》中说的“对孩子学习成绩不强求,身心健康最重要”,普通家庭能做到这些吗? 
  三维重建怎么入门? 
  如何看待将有关同性恋的知识教授给儿童的行为? 
  如何看待 315 晚会曝光摄像头人脸识别遭滥用,需要如何解决?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发展语言? 
  我儿子二年级,老师总让他一个人坐,该怎么和老师沟通? 
  为什么大人们 对待孩子的问题 不问为什么 就妄下结论? 
  CVPR 2015 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亮点? 
  游戏《文明 6》和围棋哪个更复杂? 

前一个讨论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致命却易被忽视的安全隐患?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大陆将在今年纪念台湾二二八事件七十周年?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