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大侠为什么不经常吃海鲜? 第1页

  

user avatar   shi-yi-xu-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今日我乔峰与诸位好汉绝交,还备上了葱烧海参等,上来吃一筷子就算与我恩断义.......唉我说你们听我说啊......诶你们别打架啊”

众人吃饱了抹干净嘴,手拉起手。

“不绝了不绝了,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

金庸撅了笔:“妈卖批。”

2.“贤兄,东厂番子追我们好几日了,咱们且在这龙门客栈避一避。我们先在这儿吃饱喝足,养足精力”

剑客一摆手,小二,有什么看家菜,尽管上来。

“我们这儿有澳洲龙虾,九千一只,我们还有....”

"住口!"

剑客一拧眉。

“贤兄国家大事要紧,我们先走。”

3.“我们为大侠准备了十斤皮皮虾,个个有籽,大侠你看,这屁股里全是肉,哎呀这俩大钳子,诶,大侠你怎么不扒啊。”

热情的村民围着大盆,疑惑的看着杨过。

(皮皮虾脑袋两侧的大钳子不是钳子吗!摔!铡刀样带倒刺的钳子多凶啊!)

4.“姑姑,姑姑,你睡觉的软绳呢?”

杨过看着心爱的女人,然后终于找到了那个脸上带着独特的红色,用手绢儿围着脑袋的龙儿。

“那一次在客栈里吃过一次海虹,非常好吃。”

“我的绳子扯到海里种海虹了。”

“现在整个洞里都没有任何一条绳子了,我裤带都种上海虹了。”

小龙女提着裤子,满脸带有幸福的憧憬。

5.欧阳克看到了树下的黄蓉。

点住了她的穴道。

黄蓉一看到自己就这样被他轻薄,然后起的心血倒流,一口血喷了出来。

眼看欧阳克,一步一步,面色炽热的看着自己的胸部。

自己拼命的拱起身上这件来自于桃花岛的软猬甲,却见欧阳克一脸坏笑,给自己软猬甲解了下来。

自己......清白就要被他毁了吗.......

却见欧阳克一脸痴笑,口角流涎的看着软猬甲,

“呀,海胆啊。”

然后从兜里掏出两个鸡蛋,磕到两个软猬甲中,然后架起火堆,等着海胆中鸡蛋凝固,然后掏出小勺子㧟了一口,放入口中,鲜到眉毛都立起来。

6.“大汗,我们从东海挖掘出怪石,怪石每日定期露出水面,石上结石,石头还开口,那么大的嘴,当是择人而噬的怪物!”

“好!襄阳城已经弹尽粮绝了,用投石机统统扔进去,给这群宋人吃个干净!”

郭靖看着漫天飞舞的海蛎子。

“蓉儿这是幻觉吗?”


user avatar   jin-wan-da-lao-hu-27-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海鲜出现在上层食谱中,是南宋。。。之前不是说没有,是作为极其稀罕的贡品零星出现,皇室每年偶尔吃几次,或者是加工过的海鲜,零星到可以忽略不计。

到明代,上层人物才能够经常吃海鲜,比如当时北京比较著名的馆子,有石斑鱼吃,而且有一道名菜,生炒石斑鱼肝。南京海鲜则已经比较普及了,注意我说的还是上层人物里面。

而一直到本世纪初,海鲜对于内陆老百姓来说,还是比较远的(拿带鱼黄花鱼海蜇说事儿的请自行绕路)。

您觉得就这种情况下,写小说稍微尊重下时代背景,不能随便吃海鲜吧?


user avatar   si-tang-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依照大侠吃牛肉的架势,螃蟹估计是一只就两口,一口下去半只那种。

然后满嘴流血去找金创药往嘴里倒土一样……

这要是大闸蟹可能还好,来个梭子蟹……吃完范X冰变姚X了喂……

或者你来个整只海参……这不知道的还以为大侠惨遭口爆……


user avatar   li-jia-chen-88-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即兴演奏。扒谱。作曲。——把这些当卖点。

这个不能说很low吧,但是震到外行的门槛非常非常低。有多低呢,让我用一个2010年的台湾节目来举例。

那时候刘谦和Lady Gaga 都刚红。这期节目讲的是,一个台湾的二胡演奏家在大陆发展不顺利,钱花光了,就回去抱怨怀才不遇。然后说刘谦他们都是找关系之类的。

好吧,关系多少是有的,但是一个拉二胡的老头子,真的没什么卖点啊!那时候女子十二乐坊和一大堆模仿她们的女子乐团还在流行,满眼都是拉二胡的小姐姐。但刘谦好歹是一个当时没有的型,算填补了一个微妙的市场空白。

这不是重点,这期节目里,为了展现他精湛的二胡技术,他来了一段。是这样的:

文字复述一遍就是,制作人让他拉个特别的。他在后台听了别人手机上的《Bad Romance(罗曼死)》,并且这是他第一次听Lady Gaga。他就写了个小抄,然后上台演奏“拉拉啊啊啊——鹿嘛鹿嘛嘛啊——”这一句。

就这一句,现场嘉宾激烈鼓掌,纷纷表示太厉害了,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别人还补一句,这真是他第一次听哦,听了就会拉哦,超级厉害哦。

其实二胡家本人还挺谦虚的,说这个很简单,而且就一句……

但是,整个节目制作团队都认为这一部分真的能展现他的演奏技术,并且认为嘉宾捧场的话没什么大错,所以全部放送出来。这简直是……

基本上,任何乐器练习两年,都可以扒谱,就是听一遍就能演奏主旋律。

特别是流行音乐,为了让人传唱,一般曲调简单、重复性强、音高跨度不大。而且便于记忆。

能唱就能弹,是很基本的听音辨音能力。

这还是二胡,如果是钢琴的话,主旋律以外给随便配个和弦。一般外行和稍微学过一点其他乐器的人,听到华丽的和弦就跪了。其实都是套路,从莫扎特时代到现代摇滚,就那几个和弦,翻来覆去。

因为这是个物理问题,人耳听上去和谐的音符组合,就那几个。

和其他乐器相比,钢琴因为演奏方法是手指按,特别容易弹出复杂的和弦。而已。

----------------------------------------------------

然后是即兴演奏。

这就要说到为什么流行音乐特别洗脑,因为它们符合套路。

虽然即兴演奏可以高到很高,可是,大部分人所谓的“即兴演奏”,就是街头“用你的名字作藏头诗”的水平。“煮豆燃豆萁”这种水平的即兴发挥当然也有,但是一个时代也出不了几首。

因为套路到了这种地步,连乐队都可以即兴弹。演奏旋律的一翘尾巴,其他人就知道他要拉什么屎。

“即兴”到底有多即兴,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一个千古绝问:“于谦老师的捧哏到底是不是事先对好的词?”

到底是不是呢?你要问,演员肯定希望观众认为是临场发挥。如果让观众知道都是剧情,就没意思了。

但是,东西好不好,和是不是临场发挥,一点关系都没有。号称即兴演奏,出来的东西平庸,没有任何意义。宁愿你在背后练一万遍,拿出来个像样的作品。

演奏和说话还不一样,说话会冷场,演奏……其实,弹得难听,比把猪肉做得难吃还难。陌生人也是可以突然即兴合奏的,弹出全新的东西没有任何难度。还是因为这是个物理问题,只要尊重音符之间的物理规律,追求和谐很容易,追求出色就难了。

而这些规律蕴含在古往今来的所有曲子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练多了自然能掌握套路,就是所谓的“即兴”。其实是在引用典故。

随便弹个和谐的小曲,相当于写出一首押韵的诗。而且你手里有韵书。

怎么能让创作既平庸又花样百出,可以参考乾隆爷的四万多首诗。

----------------------------------------------------

最后,是作曲。

会作曲,相对于“创作歌手”,等于“做饭还行”相对于“开一家成功的餐厅”。

要把歌当做一个作品展现出来,里面需要的东西比“写出曲子”多太多了。一家餐厅走红,可能和饭菜质量关系都不大,因为位置、价格、跑堂的美貌等原因就红了。只写出个曲子,真的没什么。

很多答案里提到民谣,大概都是这个原因。明明作曲是即兴演奏的水平,就敢自称“创作型歌手”。所谓没文化,就是写的歌词里没一个典故,写的曲子里全是典故。

年轻人听了以前流行的车库摇滚、英伦摇滚,可能会受到激励,觉得这种水平也能全球走红,我也行。就好比性手枪乐队的贝斯Sid Vicious,据说他有一次诚恳地对另一个乐队的朋友承认,说自己其实不会弹贝斯,上台就是装个样子。

对方说:“当然了,我们都知道啊。”

这也能开创一个时代啊,我也有摇滚精神我也行。

人家是吸毒担当,你行吗?人家能妥妥地死在21岁,人设稳定,你行吗?(这个人最近唯一被提起的时候,是《娜娜》漫画里的莲以他为原型)

不卖曲子,卖情怀、卖号召力、卖性感度,你有吗?好好练练琴,练成门手艺奉养父母不好吗?

稍微会作曲,就去出张碟。这事儿又不赚钱,不知道图什么。我觉得,如果没自信开创一种新风格,就不用尝试作曲了。太阳底下没新鲜歌,也挺无趣的。

是不是因为这样啊,老年人最后都是在欣赏唱腔。

---------------------------------------------

回答一些问题:

1.是不是太极端了,照你说,90%的歌根本不应该存在?

在流行音乐这个领域,差不多。写来写去都是经典摇滚风,这个风格里啊,我觉得所有音符能组合的可能性,都被尝试过了。这个风格已经被穷举完了。我们通关了,暴力破解了,可以换一种风格了。

然而中国流行音乐还是以经典摇滚风为主。只能说有两种曲作者,知道自己在抄的,和不知道自己抄袭的。曲子这个东西,经常会不知不觉地抄了别人。当然,作曲没突破可能是因为市场不接受新风格,我不知道。

2. 具体说下“写曲子”和“创作歌手”到底有什么不同呗。

比如说吧,很多人会记得“深深打动我的一句歌词”。很少有人会说“我被一个曲子触动了”。这种情况却常常发生在民歌、古典音乐上。《欢乐颂》、《信天游》、《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很多曲子,可以用音乐本身感动人,流行音乐很少这样。

并不是流行音乐一定不好,而是流行音乐里,歌手人设和歌词占的比重太大了。而古典音乐里,曲子是重点,连歌剧的剧情都不太重要。流行音乐里,虽然曲子是把歌词信息传送给听众的媒介,但是这个媒介很容易被光芒四射的其他东西掩盖。

同一个调子,凤凰传奇把《All Rise》翻唱成《月亮之上》,张韶涵把一个宗教歌翻唱成《寓言》,不可思议却毫不违和,就是歌手和歌词的魔力。同一首歌,某黑人唱了一辈子都不红,猫王一唱就红了——人设差距。70年代的庞克摇滚,一句调子敢唱满整首歌,还是被当做时代注脚——歌词有冲击性。

你写了个曲子,要填什么词?怎么抓时代脉搏?想引起谁的共鸣?编曲追求什么功能性(可以跳舞之类的)?歌手采用什么形象?你唱现场怎么样?这样的歌你一年能写多少?

“流行歌手”是一个职业,职业就有专业性,要在各个领域都拼过别人。“写歌”只是创作歌手人设的一部分,如果只会写歌,离完成一个商品差远了。除非你像周杰伦早期一样出色。

3. 评价一下周杰伦吧。

嗯……我觉得,周杰伦如果生在浪漫主义时期,也可以留下名。

但是他后期“百家布”式做专辑的方法,我非常不理解。

这个事情,没有必要厚古薄今,我觉得很多爵士钢琴家如果生在过去,都可以和肖邦拼个齐名.……

4. “我没学过音乐也会扒谱”,“我学了N年也不会扒肿么办”……

你们说的标准应该不一样吧。能被称为“扒谱”,应该是弹出的还是一个作品。不用每个音都一样,但听起来还是一首歌,不是干巴巴的五指钢琴啊。你得表现出一样的思想感情吧。

我的意思就是,听着弹其实不难,古时候人们都是这样学乐器的(并且是乐器正确的学习方法)。高大上的是演奏本身的质量,你是扒谱、背谱、看谱,没人在乎。但是,外行通常觉得看谱low,背谱高级,扒谱最厉害 ╮(╯_╰)╭

就像最开始那个电视节目,如果他神乎其技地演奏一段《二泉映月》,没人会觉得他厉害吧。Lady Gaga 就厉害了,这是什么世界?

知乎里有一个问题,一帮琴行教琴的,很认真地讨论,如果陌生人来让你表演一段,你应不应给他弹(还是端着让他先报名)。受不了,和外行这么认真,你把肖邦弹活了也收不到学生啦,来段AKB48、最近火的电视剧主题曲,围观群众一定觉得你是大师。(但其他琴师会装作不认识你)


user avatar   stgregor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即兴演奏。扒谱。作曲。——把这些当卖点。

这个不能说很low吧,但是震到外行的门槛非常非常低。有多低呢,让我用一个2010年的台湾节目来举例。

那时候刘谦和Lady Gaga 都刚红。这期节目讲的是,一个台湾的二胡演奏家在大陆发展不顺利,钱花光了,就回去抱怨怀才不遇。然后说刘谦他们都是找关系之类的。

好吧,关系多少是有的,但是一个拉二胡的老头子,真的没什么卖点啊!那时候女子十二乐坊和一大堆模仿她们的女子乐团还在流行,满眼都是拉二胡的小姐姐。但刘谦好歹是一个当时没有的型,算填补了一个微妙的市场空白。

这不是重点,这期节目里,为了展现他精湛的二胡技术,他来了一段。是这样的:

文字复述一遍就是,制作人让他拉个特别的。他在后台听了别人手机上的《Bad Romance(罗曼死)》,并且这是他第一次听Lady Gaga。他就写了个小抄,然后上台演奏“拉拉啊啊啊——鹿嘛鹿嘛嘛啊——”这一句。

就这一句,现场嘉宾激烈鼓掌,纷纷表示太厉害了,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别人还补一句,这真是他第一次听哦,听了就会拉哦,超级厉害哦。

其实二胡家本人还挺谦虚的,说这个很简单,而且就一句……

但是,整个节目制作团队都认为这一部分真的能展现他的演奏技术,并且认为嘉宾捧场的话没什么大错,所以全部放送出来。这简直是……

基本上,任何乐器练习两年,都可以扒谱,就是听一遍就能演奏主旋律。

特别是流行音乐,为了让人传唱,一般曲调简单、重复性强、音高跨度不大。而且便于记忆。

能唱就能弹,是很基本的听音辨音能力。

这还是二胡,如果是钢琴的话,主旋律以外给随便配个和弦。一般外行和稍微学过一点其他乐器的人,听到华丽的和弦就跪了。其实都是套路,从莫扎特时代到现代摇滚,就那几个和弦,翻来覆去。

因为这是个物理问题,人耳听上去和谐的音符组合,就那几个。

和其他乐器相比,钢琴因为演奏方法是手指按,特别容易弹出复杂的和弦。而已。

----------------------------------------------------

然后是即兴演奏。

这就要说到为什么流行音乐特别洗脑,因为它们符合套路。

虽然即兴演奏可以高到很高,可是,大部分人所谓的“即兴演奏”,就是街头“用你的名字作藏头诗”的水平。“煮豆燃豆萁”这种水平的即兴发挥当然也有,但是一个时代也出不了几首。

因为套路到了这种地步,连乐队都可以即兴弹。演奏旋律的一翘尾巴,其他人就知道他要拉什么屎。

“即兴”到底有多即兴,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一个千古绝问:“于谦老师的捧哏到底是不是事先对好的词?”

到底是不是呢?你要问,演员肯定希望观众认为是临场发挥。如果让观众知道都是剧情,就没意思了。

但是,东西好不好,和是不是临场发挥,一点关系都没有。号称即兴演奏,出来的东西平庸,没有任何意义。宁愿你在背后练一万遍,拿出来个像样的作品。

演奏和说话还不一样,说话会冷场,演奏……其实,弹得难听,比把猪肉做得难吃还难。陌生人也是可以突然即兴合奏的,弹出全新的东西没有任何难度。还是因为这是个物理问题,只要尊重音符之间的物理规律,追求和谐很容易,追求出色就难了。

而这些规律蕴含在古往今来的所有曲子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练多了自然能掌握套路,就是所谓的“即兴”。其实是在引用典故。

随便弹个和谐的小曲,相当于写出一首押韵的诗。而且你手里有韵书。

怎么能让创作既平庸又花样百出,可以参考乾隆爷的四万多首诗。

----------------------------------------------------

最后,是作曲。

会作曲,相对于“创作歌手”,等于“做饭还行”相对于“开一家成功的餐厅”。

要把歌当做一个作品展现出来,里面需要的东西比“写出曲子”多太多了。一家餐厅走红,可能和饭菜质量关系都不大,因为位置、价格、跑堂的美貌等原因就红了。只写出个曲子,真的没什么。

很多答案里提到民谣,大概都是这个原因。明明作曲是即兴演奏的水平,就敢自称“创作型歌手”。所谓没文化,就是写的歌词里没一个典故,写的曲子里全是典故。

年轻人听了以前流行的车库摇滚、英伦摇滚,可能会受到激励,觉得这种水平也能全球走红,我也行。就好比性手枪乐队的贝斯Sid Vicious,据说他有一次诚恳地对另一个乐队的朋友承认,说自己其实不会弹贝斯,上台就是装个样子。

对方说:“当然了,我们都知道啊。”

这也能开创一个时代啊,我也有摇滚精神我也行。

人家是吸毒担当,你行吗?人家能妥妥地死在21岁,人设稳定,你行吗?(这个人最近唯一被提起的时候,是《娜娜》漫画里的莲以他为原型)

不卖曲子,卖情怀、卖号召力、卖性感度,你有吗?好好练练琴,练成门手艺奉养父母不好吗?

稍微会作曲,就去出张碟。这事儿又不赚钱,不知道图什么。我觉得,如果没自信开创一种新风格,就不用尝试作曲了。太阳底下没新鲜歌,也挺无趣的。

是不是因为这样啊,老年人最后都是在欣赏唱腔。

---------------------------------------------

回答一些问题:

1.是不是太极端了,照你说,90%的歌根本不应该存在?

在流行音乐这个领域,差不多。写来写去都是经典摇滚风,这个风格里啊,我觉得所有音符能组合的可能性,都被尝试过了。这个风格已经被穷举完了。我们通关了,暴力破解了,可以换一种风格了。

然而中国流行音乐还是以经典摇滚风为主。只能说有两种曲作者,知道自己在抄的,和不知道自己抄袭的。曲子这个东西,经常会不知不觉地抄了别人。当然,作曲没突破可能是因为市场不接受新风格,我不知道。

2. 具体说下“写曲子”和“创作歌手”到底有什么不同呗。

比如说吧,很多人会记得“深深打动我的一句歌词”。很少有人会说“我被一个曲子触动了”。这种情况却常常发生在民歌、古典音乐上。《欢乐颂》、《信天游》、《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很多曲子,可以用音乐本身感动人,流行音乐很少这样。

并不是流行音乐一定不好,而是流行音乐里,歌手人设和歌词占的比重太大了。而古典音乐里,曲子是重点,连歌剧的剧情都不太重要。流行音乐里,虽然曲子是把歌词信息传送给听众的媒介,但是这个媒介很容易被光芒四射的其他东西掩盖。

同一个调子,凤凰传奇把《All Rise》翻唱成《月亮之上》,张韶涵把一个宗教歌翻唱成《寓言》,不可思议却毫不违和,就是歌手和歌词的魔力。同一首歌,某黑人唱了一辈子都不红,猫王一唱就红了——人设差距。70年代的庞克摇滚,一句调子敢唱满整首歌,还是被当做时代注脚——歌词有冲击性。

你写了个曲子,要填什么词?怎么抓时代脉搏?想引起谁的共鸣?编曲追求什么功能性(可以跳舞之类的)?歌手采用什么形象?你唱现场怎么样?这样的歌你一年能写多少?

“流行歌手”是一个职业,职业就有专业性,要在各个领域都拼过别人。“写歌”只是创作歌手人设的一部分,如果只会写歌,离完成一个商品差远了。除非你像周杰伦早期一样出色。

3. 评价一下周杰伦吧。

嗯……我觉得,周杰伦如果生在浪漫主义时期,也可以留下名。

但是他后期“百家布”式做专辑的方法,我非常不理解。

这个事情,没有必要厚古薄今,我觉得很多爵士钢琴家如果生在过去,都可以和肖邦拼个齐名.……

4. “我没学过音乐也会扒谱”,“我学了N年也不会扒肿么办”……

你们说的标准应该不一样吧。能被称为“扒谱”,应该是弹出的还是一个作品。不用每个音都一样,但听起来还是一首歌,不是干巴巴的五指钢琴啊。你得表现出一样的思想感情吧。

我的意思就是,听着弹其实不难,古时候人们都是这样学乐器的(并且是乐器正确的学习方法)。高大上的是演奏本身的质量,你是扒谱、背谱、看谱,没人在乎。但是,外行通常觉得看谱low,背谱高级,扒谱最厉害 ╮(╯_╰)╭

就像最开始那个电视节目,如果他神乎其技地演奏一段《二泉映月》,没人会觉得他厉害吧。Lady Gaga 就厉害了,这是什么世界?

知乎里有一个问题,一帮琴行教琴的,很认真地讨论,如果陌生人来让你表演一段,你应不应给他弹(还是端着让他先报名)。受不了,和外行这么认真,你把肖邦弹活了也收不到学生啦,来段AKB48、最近火的电视剧主题曲,围观群众一定觉得你是大师。(但其他琴师会装作不认识你)


user avatar   qing-hui-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即兴演奏。扒谱。作曲。——把这些当卖点。

这个不能说很low吧,但是震到外行的门槛非常非常低。有多低呢,让我用一个2010年的台湾节目来举例。

那时候刘谦和Lady Gaga 都刚红。这期节目讲的是,一个台湾的二胡演奏家在大陆发展不顺利,钱花光了,就回去抱怨怀才不遇。然后说刘谦他们都是找关系之类的。

好吧,关系多少是有的,但是一个拉二胡的老头子,真的没什么卖点啊!那时候女子十二乐坊和一大堆模仿她们的女子乐团还在流行,满眼都是拉二胡的小姐姐。但刘谦好歹是一个当时没有的型,算填补了一个微妙的市场空白。

这不是重点,这期节目里,为了展现他精湛的二胡技术,他来了一段。是这样的:

文字复述一遍就是,制作人让他拉个特别的。他在后台听了别人手机上的《Bad Romance(罗曼死)》,并且这是他第一次听Lady Gaga。他就写了个小抄,然后上台演奏“拉拉啊啊啊——鹿嘛鹿嘛嘛啊——”这一句。

就这一句,现场嘉宾激烈鼓掌,纷纷表示太厉害了,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别人还补一句,这真是他第一次听哦,听了就会拉哦,超级厉害哦。

其实二胡家本人还挺谦虚的,说这个很简单,而且就一句……

但是,整个节目制作团队都认为这一部分真的能展现他的演奏技术,并且认为嘉宾捧场的话没什么大错,所以全部放送出来。这简直是……

基本上,任何乐器练习两年,都可以扒谱,就是听一遍就能演奏主旋律。

特别是流行音乐,为了让人传唱,一般曲调简单、重复性强、音高跨度不大。而且便于记忆。

能唱就能弹,是很基本的听音辨音能力。

这还是二胡,如果是钢琴的话,主旋律以外给随便配个和弦。一般外行和稍微学过一点其他乐器的人,听到华丽的和弦就跪了。其实都是套路,从莫扎特时代到现代摇滚,就那几个和弦,翻来覆去。

因为这是个物理问题,人耳听上去和谐的音符组合,就那几个。

和其他乐器相比,钢琴因为演奏方法是手指按,特别容易弹出复杂的和弦。而已。

----------------------------------------------------

然后是即兴演奏。

这就要说到为什么流行音乐特别洗脑,因为它们符合套路。

虽然即兴演奏可以高到很高,可是,大部分人所谓的“即兴演奏”,就是街头“用你的名字作藏头诗”的水平。“煮豆燃豆萁”这种水平的即兴发挥当然也有,但是一个时代也出不了几首。

因为套路到了这种地步,连乐队都可以即兴弹。演奏旋律的一翘尾巴,其他人就知道他要拉什么屎。

“即兴”到底有多即兴,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一个千古绝问:“于谦老师的捧哏到底是不是事先对好的词?”

到底是不是呢?你要问,演员肯定希望观众认为是临场发挥。如果让观众知道都是剧情,就没意思了。

但是,东西好不好,和是不是临场发挥,一点关系都没有。号称即兴演奏,出来的东西平庸,没有任何意义。宁愿你在背后练一万遍,拿出来个像样的作品。

演奏和说话还不一样,说话会冷场,演奏……其实,弹得难听,比把猪肉做得难吃还难。陌生人也是可以突然即兴合奏的,弹出全新的东西没有任何难度。还是因为这是个物理问题,只要尊重音符之间的物理规律,追求和谐很容易,追求出色就难了。

而这些规律蕴含在古往今来的所有曲子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练多了自然能掌握套路,就是所谓的“即兴”。其实是在引用典故。

随便弹个和谐的小曲,相当于写出一首押韵的诗。而且你手里有韵书。

怎么能让创作既平庸又花样百出,可以参考乾隆爷的四万多首诗。

----------------------------------------------------

最后,是作曲。

会作曲,相对于“创作歌手”,等于“做饭还行”相对于“开一家成功的餐厅”。

要把歌当做一个作品展现出来,里面需要的东西比“写出曲子”多太多了。一家餐厅走红,可能和饭菜质量关系都不大,因为位置、价格、跑堂的美貌等原因就红了。只写出个曲子,真的没什么。

很多答案里提到民谣,大概都是这个原因。明明作曲是即兴演奏的水平,就敢自称“创作型歌手”。所谓没文化,就是写的歌词里没一个典故,写的曲子里全是典故。

年轻人听了以前流行的车库摇滚、英伦摇滚,可能会受到激励,觉得这种水平也能全球走红,我也行。就好比性手枪乐队的贝斯Sid Vicious,据说他有一次诚恳地对另一个乐队的朋友承认,说自己其实不会弹贝斯,上台就是装个样子。

对方说:“当然了,我们都知道啊。”

这也能开创一个时代啊,我也有摇滚精神我也行。

人家是吸毒担当,你行吗?人家能妥妥地死在21岁,人设稳定,你行吗?(这个人最近唯一被提起的时候,是《娜娜》漫画里的莲以他为原型)

不卖曲子,卖情怀、卖号召力、卖性感度,你有吗?好好练练琴,练成门手艺奉养父母不好吗?

稍微会作曲,就去出张碟。这事儿又不赚钱,不知道图什么。我觉得,如果没自信开创一种新风格,就不用尝试作曲了。太阳底下没新鲜歌,也挺无趣的。

是不是因为这样啊,老年人最后都是在欣赏唱腔。

---------------------------------------------

回答一些问题:

1.是不是太极端了,照你说,90%的歌根本不应该存在?

在流行音乐这个领域,差不多。写来写去都是经典摇滚风,这个风格里啊,我觉得所有音符能组合的可能性,都被尝试过了。这个风格已经被穷举完了。我们通关了,暴力破解了,可以换一种风格了。

然而中国流行音乐还是以经典摇滚风为主。只能说有两种曲作者,知道自己在抄的,和不知道自己抄袭的。曲子这个东西,经常会不知不觉地抄了别人。当然,作曲没突破可能是因为市场不接受新风格,我不知道。

2. 具体说下“写曲子”和“创作歌手”到底有什么不同呗。

比如说吧,很多人会记得“深深打动我的一句歌词”。很少有人会说“我被一个曲子触动了”。这种情况却常常发生在民歌、古典音乐上。《欢乐颂》、《信天游》、《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很多曲子,可以用音乐本身感动人,流行音乐很少这样。

并不是流行音乐一定不好,而是流行音乐里,歌手人设和歌词占的比重太大了。而古典音乐里,曲子是重点,连歌剧的剧情都不太重要。流行音乐里,虽然曲子是把歌词信息传送给听众的媒介,但是这个媒介很容易被光芒四射的其他东西掩盖。

同一个调子,凤凰传奇把《All Rise》翻唱成《月亮之上》,张韶涵把一个宗教歌翻唱成《寓言》,不可思议却毫不违和,就是歌手和歌词的魔力。同一首歌,某黑人唱了一辈子都不红,猫王一唱就红了——人设差距。70年代的庞克摇滚,一句调子敢唱满整首歌,还是被当做时代注脚——歌词有冲击性。

你写了个曲子,要填什么词?怎么抓时代脉搏?想引起谁的共鸣?编曲追求什么功能性(可以跳舞之类的)?歌手采用什么形象?你唱现场怎么样?这样的歌你一年能写多少?

“流行歌手”是一个职业,职业就有专业性,要在各个领域都拼过别人。“写歌”只是创作歌手人设的一部分,如果只会写歌,离完成一个商品差远了。除非你像周杰伦早期一样出色。

3. 评价一下周杰伦吧。

嗯……我觉得,周杰伦如果生在浪漫主义时期,也可以留下名。

但是他后期“百家布”式做专辑的方法,我非常不理解。

这个事情,没有必要厚古薄今,我觉得很多爵士钢琴家如果生在过去,都可以和肖邦拼个齐名.……

4. “我没学过音乐也会扒谱”,“我学了N年也不会扒肿么办”……

你们说的标准应该不一样吧。能被称为“扒谱”,应该是弹出的还是一个作品。不用每个音都一样,但听起来还是一首歌,不是干巴巴的五指钢琴啊。你得表现出一样的思想感情吧。

我的意思就是,听着弹其实不难,古时候人们都是这样学乐器的(并且是乐器正确的学习方法)。高大上的是演奏本身的质量,你是扒谱、背谱、看谱,没人在乎。但是,外行通常觉得看谱low,背谱高级,扒谱最厉害 ╮(╯_╰)╭

就像最开始那个电视节目,如果他神乎其技地演奏一段《二泉映月》,没人会觉得他厉害吧。Lady Gaga 就厉害了,这是什么世界?

知乎里有一个问题,一帮琴行教琴的,很认真地讨论,如果陌生人来让你表演一段,你应不应给他弹(还是端着让他先报名)。受不了,和外行这么认真,你把肖邦弹活了也收不到学生啦,来段AKB48、最近火的电视剧主题曲,围观群众一定觉得你是大师。(但其他琴师会装作不认识你)




  

相关话题

  假如在武侠世界中发布公告「不是我吹,江湖上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会发生什么? 
  如果将《书剑恩仇录》拍成电视剧,你认为应该请哪些演员来拍摄? 
  武侠小说中有哪些武功不高,但境界很高的人? 
  金轮武功旁白和郭靖伯仲,为什么跟李莫愁打那么费事? 
  张无忌若出身寻常百姓家,会有一番怎样的人生经历? 
  为什么看完《射雕英雄传》以后孤独感会持续很久? 
  金书中谁的武学配置可称全书第一? 
  《神雕侠侣》中金庸写一群武功一般的人在华山论剑是什么用意? 
  纪晓芙一定要死吗? 
  为什么段誉练习北冥神功没有事,而令狐冲练习吸星大法受了反噬? 

前一个讨论
怎样评价人人网的用户李硕?
下一个讨论
杨振宁的成就很伟大吗?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