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今AI日渐发展的时代,律师、法务如何生存,如何成为不被AI替代的法律人? 第1页

  

user avatar   huang-min-da-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我和一些法律人工智能的创业者讨论过。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如反过来,先考虑怎样的律师工作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

如前面的答案所说,最容易被取代的工作,当然是结构化、重复性、劳动密集型的工作。首当其冲的,上市业务中的验证,并购业务中的合同审阅,合规业务中的文件审阅等等,这些都是通过较为简单的文字识别和语义分析即可实现的功能。

但是为什么直到今天,都没有出现足以撼动法律市场的人工智能工具?

技术的限制是一方面,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数据的缺乏。

例如合同审阅,并购项目中最需要关注的合同之一是包含控制权变更条款的合同。机器只需要把包含“控制权”“股权”“变更”“转让”“同意”“通知”等关键词的条款找出来,做一点简单的分析,就能节省律师大量的审阅合同无关条款的时间。

技术上并不复杂,但难点是没有机器学习的初始数据。通常来讲,商业合同都是保密的,即便是已经履行完毕的合同,也很少有公司愿意把合同拿出来给人工智能公司使用。

哪怕是像阿里这种自己签了很多各类合同的大公司,如果想把自己的合同提供给机器学习团队,也可能需要得到合同相对方的同意。

没有初始的数据,要研发可以智能识别合同条款的机器,无异于空中楼阁。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所谓法律大数据软件,都把目标投向了诉讼领域。因为裁判文书网公布了足够的判决书,对判决书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挖掘,再找到其中可以利用的部分,理论上是可行的。

但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中国法律市场统共只有五六百亿元,诉讼业务只是其中一部分。对于前段的律所来说,诉讼的创收往往比非诉业务低。而在处理诉讼业务的过程中,需要查案例,运用裁判文书大数据的情况,又只是一小部分。

这一点业务量,是容不下现在这么多所谓大数据公司的。

更何况,人工智能是不太可能真正完全替代律师在诉讼中的工作。诉讼策略的因案而异暂且不论,不管怎么样,机器也没法替代自然人出庭应诉。

所以我的观点是,如果说人工智能替代律师是大趋势,这一趋势的爆发点必定是在非诉领域(尤其是交易,上市等成熟的流程化业务)。

而要打通这一领域的任督二脉,目前最大的困难在于数据,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是日后法律服务行业的领军者。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2017年即将过去时写下这篇回答,提出一点展望。

我认为,法律工作者不会被AI替代,只不过工作的方式会做出转变。

举一个上一次技术更新换代时的例子:法律检索的方式。目前,美国很多法院和学校仍然保留了专门的法律图书馆。回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在里面苦读不辍的,除了学生之外,更多的是律师和法官。难道这么多人都有终生学习、不断充电的意识吗?并非如此,只是因为他们的工作离不开法律图书馆而已。

法律图书馆的书架画风大概是这样的,上面整齐划一的,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而是判例汇编,按照年份和索引编号,刊印着美国联邦和各州法院发布的判决书。

在美国这样的判例法国家,既往判例的判决书就是“法律”本身,一名律师在起草答辩状和进行法庭辩论的时候,必须通过判例来说明自己所要运用的法律规则,找到事实和法律问题相近的判例支持自己的论证。

在电子数据库普及之前,律师就要通过各式各样的检索目录和二手资料,结合自己在某一领域的经验,不断缩小范围,找到合适的判例。然后翻开上图这样的大部头,定位到判决书中的具体语句加以引用。这种大海捞针式的法律检索,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意味着律师的从业领域不可能非常广泛。毕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对于什么时候哪里的法院发布了怎样的判决还大概心里有谱,但在不同领域之间切换的成本就实在太高了。

电子数据库的出现,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个情况。不管是Lexis还是Westlaw,现在的法律检索工具都能轻松按照关键词、年份、法院级别等条件进行搜索,而且还可以智能识别判决书的不同部分,定位到最核心的论证部分。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类似“人工智能”的变革,替代了律师去法律图书馆检索的工作。同时,电子化的数据库也降低了学习成本,削弱了工作经验在细分领域的重要性,让每个人掌握了法律检索的方法后都能对一类案件快速上手。

--

这个例子也可以用于帮助我们理解在AI普及后律师工作方式的变化。或许有一天,AI可以代替律师起草基本的法律文书,根据当事人输入的事实信息,自动检所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通过机器学习分析类似的法律文书,自动生成起诉状。或者可以指导法官判案,对于庭审期间的质证过程进行大数据分析,结合之前的判决数据库,指导法官得出符合此类案件一般处理方式的结论。

正如上面想象的例子一样,也许很快AI就可以替代律师进行写作,替代法官起草判决书,但类似的事情,在历史上同样发生过。您看,在线数据库的普及,不就是替代了律师在法律检索时的相当一部分工作吗?但律师这个行业的规模,并没有因此而萎缩。

--

回到问题本身,如何做到不被替代呢?无他,无非就是不断探索,要将自己被更新颖的工具所解放出来的生产力用在哪里。从起草各种文书中解放出来的生产力,可以用于和客户更深入地沟通,发觉更深层次需求;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的时间和精力,可以用来学习金融、会计、工程、IT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不同行业的客户。例如,优秀的专利律师很多都具有自然科学知识背景,股权运作方面的顶级律师,很多持有CFA资格证。

而在未来,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律师掌握一点编程,真正理解技术,对于服务于互联网企业也大有裨益。这都是生产力的不断提升所能带来的改变。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新华社评论《无论快播是否有罪 都要对「狡辩的权利」报以掌声》? 
  如何看待印度火葬场拿新冠死者骨灰建公园? 
  如何看待 24 岁北航博士侯涛刚毕业后受聘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 
  如何看待女子跟外公拍的写真被造谣成「 73 岁富豪娶 29 岁美女」?造谣者将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阿里案王某文妻子爆料,称周某涉嫌虚假陈述,主动勾引王某文留下「草莓印」,恳请警方调查,真实性如何? 
  如何看待广东普宁 13 岁少年因网络评论刺死 2 人? 
  如何有效地区分一般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 
  NLP 中 prompt learning 有哪些可能的天生缺陷?目前有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这样的缺陷? 
  如何看待济南一 90 后出纳挪用公司资金 4800 余万?这一「知法犯法」的行为是出于什么心理? 
  杭州男子婚前全款买了三套房,妻子提离婚要分 6 成,法院判决 25% 份额归女方。这个判决合理吗? 

前一个讨论
《民法总则》施行后,三年的诉讼时效是否具有溯及力,如何适用?
下一个讨论
为何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被魔幻现实主义而不是其他流派所强烈影响?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