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二战后期,德军败局已定,罗斯福为什么还要大量援助苏联? 第1页

  

user avatar   netsysc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大量援助苏联,是有传统的


第一次,是1920年,武装征粮队高峰时期,农民不敢种粮,很多人饿死,美国援助苏联的粮食挽救了1050万人的生命,并且客观上帮助布尔什维克巩固了政权。

1920年代初的苏俄饥荒发生了人吃人的悲剧。全俄第九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来自发生大饥荒的萨马拉地区的农民代表布尔马特诺夫在自己的大会发言中指出,当地因为饥荒而发生了人吃人事件。

会议休息期间,列宁找来萨马拉省负责该省赈济饥民委员会工作的领导人安东诺夫询问:“你们省的农民代表布尔马特诺夫讲得很好,但是,安东诺夫同志,他说他们那里发生了人吃人的事情。”

安东诺夫回答说:“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同志,情况不仅仅是这样,人吃尸体的情况不仅仅只发生在那里。”

“人吃尸体?!”列宁惊诧地发问道,又立刻愤怒地指出:“武装干涉者要为此受到惩处!”自然,他没有提到武装粮食征集队。



大饥荒究竟造成了多少人死亡,迄今尚无定论。1986年出版的《苏联农民史》称大饥荒共造成了100万人死亡。苏联学者В.П.达尼洛夫则在《集体化前夕的苏联农民》一文中称:此次饥荒的死难者“有520万人”。俄罗斯科学院俄国史研究所研究员季马·费奥多罗维奇在2008年撰文指出,因为饥饿和疾病死去了500多万人。


1920年代的苏联未完全对外部世界封闭,这次大饥荒处于国际视野之中。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初,苏联政府借由作家高尔基发出呼吁,吁请国际社会伸出援助之手。


美国是最早作出回应的国家之一。1921年7月26日,时任美国救济署署长的胡佛给高尔基回复了一份电报,声称美国救济署可以向苏俄饥民提供必要的援助,条件是苏联政府必须释放被关押在苏俄监狱中的美国人。


同一天,美国方面通过无线电广播向全世界播发了胡佛给高尔基的这封电报的内容。


1921年8月两国达成协议,美国救济署派员到苏俄境内实施援助,苏联方面保证这些工作人员的行动自由和豁免权,苏联政府可以派遣代表参与救援;美国救济署工作人员不得在苏联境内从事政治和商业活动。


美国救济署在苏俄境内的16个区开展救济,从美国购买粮食运抵苏俄境内,截至1922年7月共计运抵苏联72万吨粮食等食品。


美国救济署还向饥民提供医疗帮助,并为苏俄政府在国际市场代购粮食。


美国救济署还发动国际援助机构向苏俄居民直接邮寄食物包裹和物品包裹,此外还在苏俄境内开设食堂和物资发放站。


1922年7月胡佛给美国总统哈定的报告中说:美国救济署工作人员在苏俄境内共计开设了15700个食堂和物资发放站,向大约325万名儿童和530万名成年人提供了食物。


高尔基在一封给美国救济署署长胡佛的信中感激地指出:“……你们从死神那里夺回了350万名儿童和550万名成年人……在我所了解的人类受难史上没有任何行动就其规模和慷慨能够与这次援助相提并论……


1922年秋天苏俄的饥荒严重程度开始缓解,至1923年2月美国救济署工作人员及其在苏俄境内招募的苏俄方面工作人员的总数从1.6万名减少到2000名。当年6月14日,经双方签订协议,美国救济署结束了历时将近两年的对苏俄饥民的赈济活动。


user avatar   zhe-ye-10-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阿登战役了解一下,都TM45年了盟军都被德军打的怀疑人生。


user avatar   gen-aleksand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其实反映了一种很令人深思的思维方式,那就是题主完全被二战乃至冷战、后冷战的意识形态宣传体系控制了,而对其背后的深层次利益所在缺乏认识。

而且苏联和美国的意识形态对立。罗斯福为了毁灭德国,不惜一切代价支持苏联,让苏联崛起成为美国的冷战对手!

你答对了。美国就是选了苏联做自己的冷战对手

而且苏联一开始还未必是对手,反而是助手。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恰恰是美苏联手对抗英法。在二战后瓜分英法殖民帝国这件事上,美苏一贯是相当一致的。

什么,你说英法是盟友?英国人火烧白宫的时候把美国当盟友吗?英国不但是美国崛起的挑战对象,而且即使在衰落后也不甘屈居美国之下,法国更是搞出了戴高乐主义。如果苏联能帮助美国彻底压服两个老列强,使它们丧失卷土重来的机会,那不是更好吗?

对老欧洲其他国家也一样。1961-1974年的葡萄牙殖民地战争中,反殖运动一方的后台是美苏中连带不结盟运动

换句话说,美国人对和苏联合作瓜分老欧洲的全球势力范围非常乐意。毕竟对付苏联可比对付老欧洲容易得多。而且,苏联作为一个“稻草人”,也可以被美国用来威吓老欧洲,迫使它们不敢彻底和美国撕破脸皮,并逼迫它们和美国合作。同时美国还利用旧轴心国及其亲附势力对苏联的恐惧和仇恨,收编了弗朗哥西班牙、萨拉查葡萄牙两政权(不过对葡萄牙殖民地的瓜分自然还是要搞的,瓜分盟友的事,怎么能算瓜分?),以及大量旧轴心国技术专家(尤其是火箭、导弹等尖端技术方面的)、有经验的作战部队官兵(比如联邦国防军的大批旧德军成员)和政治人物(德国的一些人,还有克罗地亚独立国的那些流亡者),把他们整合到自己阵营的框架里。

但斯大林对东欧和亚洲的侵略扩张以及大清洗何尝不是邪恶的行为?

如果希特拉赢了,那美国就会被迫和占有整个欧洲大陆的希特拉较量。那样美国恐怕赢得冷战的几率大大下降,即使赢了,也会费力得多。

如果希特拉和斯大林打成平手呢?

那么希特拉可能会占有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和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和葡萄牙也会和他走近。这样冷战就可能变成苏联-美英-德国三方势力角逐的较量。这很复杂,对美国来说,操作难度会陡然上升。而且这样一来,美国必须在欧洲事务上很大程度依赖英国,而没有别的选项,这对美国人来说是很不利的。

至于说美国是否可以夺下意大利和法国后不攻打德国呢?我觉得不把柏林这个轴心国的“头”拔除,美国人还是很麻烦。而且到1944年,失去了意大利和法国的希特拉还能和苏联对抗吗?即使苏德打成平手,谁又能确保1960年代不会爆发一波红色浪潮?到时候苏联不但和本位面一样夺得东欧,甚至比本位面净赚整个德国和奥地利,到时候事情怕是更不好解决了。

所以说给苏联原先就不发达的东欧,自己吞下西欧,难道不是赚翻了?事实上,我们也看到了,只取得东欧的苏联战胜不了整合了西欧的美国。

日本炸了珍珠港之后,他非要弄出个“先欧后亚政策”(当时有很多美国人都反对先欧后亚,比如麦克阿瑟)。

题主这个问题问得……

作为太平洋战场的美军将领之一,麦克阿瑟为自己讨要作战资源不是很正常吗?

而且日本本身就远比德国更弱小。德国及其盟国加起来是一个庞大的力量,而日本及其扶植的傀儡政权远比欧洲战场的那些国家弱小。日本甚至是一个大量战争原料都严重不能自给的国家,至少在这方面的状况比德国严重得多。

退一万步说,美国海军的舰队主力难道不是部署在太平洋战场吗?事实就是无论如何,就战略情况来看,1942年末-1945年初期间,大量资源向欧洲调度是一种必然,这是战略考量的结果,和什么爱恨情仇没什么关系。不要在战略方向判断上加上太多不着边际的个人情感的猜测。事实上,1945年欧战结束后,为了准备入侵日本本土,美国一样从欧洲战场向亚太战场抽调了大批陆军单位,只是由于日本在原子弹打击下投降,这些部队才没有发挥作用。

而且罗斯福还打算用“摩根索计划”把德国碎尸万段(据说英国和苏联都反对摩根索计划)……罗斯福为何如此仇视德国?

题主这个问题问得很有趣。美国人真的是恨德国吗?不,他们是怕德国

德国与美国都是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崛起的新兴强国,对美国来说,德国蕴含的潜力和战斗力远比老态龙钟的英法大得多,而德国的潜在实力也远比英法强大得多。因此,美国一定要打败德国,并且一定要让德国不能再度崛起

不过美国很快有了新主意——在把德国削弱到没有威胁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攫取德国的遗产,并把德国变成自己在欧洲事务上的(英法之外的)第三个选择。因为只有这样,美国才能最大限度地强化自己,以对抗一切对手——无论是日薄西山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英法,还是在1910-1920年代异军突起的苏联。事实也正是如此。在美国的控制下,那些前德军官兵组织起了庞大的联邦国防军,成为美国和北约欧陆战略的中坚力量;原先亲附德国的西班牙、葡萄牙也为了自保,加入了美国一方;那些从东欧逃亡西欧的前轴心国政治势力也纷纷在“反X”旗帜下团结到美国的营垒里,美国人可以说赚得盆满钵满,为自己赢得冷战赚到了足够的本钱。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有趣的现象:

1920年代,德国与美国都希望打败英法,成为新的霸主。

德国选择的做法是与自己的所有对手决一死战。然而他们势力不足,贪心有余。他们既不希望受《凡尔赛条约》控制,完全沦为英法的傀儡,又想要靠做对抗苏联的桥头堡谋取利益。

结果他们首先为了粉碎《凡尔赛条约》的控制,对英法及其盟友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低地国家开战。紧接着又在没有打败英国的情况下,贸然发动对苏战争;在莫斯科前线胜负未卜的1941年12月又对美国宣战,成功让自己成为群殴对象,最后被彻底打崩,一败涂地。

而美国则步步为营,利用自己的盟友和对手自相残杀坐收渔利,逐次淘汰了德国和英法,并将它们纳入麾下,最终以压倒性的实力优势压倒了苏联,坐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

请问诸位,是美国的手段高明,还是德国的手段高明呢?


user avatar   bozarsky-bren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看待?这种话他要是敢当着我的面说,我就敢当面打爆他的狗头。


user avatar   wang-yang-42-21-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


user avatar   wei-bo-29-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


user avatar   xi-xi-fu-si-84-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这不叫“棍棒教育”,平常的狼爸狼妈棍棒打向孩子屁股这种不会致伤的部位,这母亲是赤裸裸的家暴!法院发出人身保护令后,女子仍两次用烧热的锅铲将女儿烫伤,这绝不是望女成凤,这是将生活与感情当中的不满全部发泄到女儿身上,打着鸡娃的旗号来伤害女儿,来满足对自我的不满!

这是一个失败的母亲,在失败的婚姻之后又经历的一次失败,虎毒不食子,她不配当一个母亲!动辄就打骂,这是一个正常家长对孩子的样子吗?难道自己的孩子就不心疼?看着这伤痕累累的小手,这当妈的有点过于残忍了,关键她自己觉得这是为孩子好,对亏撤销了她的监护权,要不然孩子被打死都有可能!

建议有关部门强制该女子到医院做检查,这有点心理变态倾向了,可不是典型的棍棒教育,而且女孩之后怎么保护也是个问题,建议有关部门跟进,保护小女孩。


user avatar   luo-yij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说对警察的记忆,最深的就是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便衣警察》了,再加上欢哥那一曲激昂慷慨的少年壮志不言愁,今生都难以忘怀。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

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显身手。

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惧风流。

这一首歌词,短短几行而已,却写尽了中国公安的风采,是对人民警察无悔付出与牺牲奉献的最好褒扬。




  

相关话题

  冒顿单于一个把江山看做比女人重要的人,真的会为了一个女人放走刘邦? 
  如果法国在二战和德国死拼到底,那么法国会在战后成为五常吗? 
  如果马奇诺防线彻底完工(达拉第防线建成),会对二战进程产生什么影响?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怎样的影响? 
  如果当年日军优待俘虏,不杀平民,结局会怎么样? 
  如何看待「二战没有中国,美英俄法必将亡国」的言论? 
  世界历史上,除中国以外有哪些著名的叛国贼? 
  为什么同样是二战抗德前线,英国参战六年来死了四十万人,苏联参战四年来却死了两千万人? 
  二战前(1939)法国航空水平怎么样?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医护兵到底有没有作用?电影里看着没多大作用呀? 
  为什么德国贡献了如此多的知识精英,却在国家决策上面如此愚蠢,卷入了两场打不赢的世界大战? 

前一个讨论
陕西再现「反杀案」,男子与人争执持酒瓶打对方反被杀。本案与「龙哥」事件有什么相似或不同之处?
下一个讨论
你对于 2018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预测是什么?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